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61章

1852铁血中华-第61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军一出动,太平军的另一支部队也出动了。张国梁在清军的右翼,这支同样是五百人的太平军从扎营的太平军背后绕过,先以纵队跑步行军,接着在清军的右翼前方布阵。正好与张国梁的部队正面对敌。
  张国梁并非傻瓜,他一看就知道这是太平军早就计划好的作战计划。虽然两支五百人的太平军加起来也有一千人,可与清军四千之众相比,数量仍然处于绝对的劣势。张国梁不明白,太平军这到底是想搞什么?
  然而此时,张国梁对面的太平军们突然齐声唱起歌来,“上等的人欠我钱,中等的人得觉眠,下等的人跟我去,好过租牛耕瘦田!”
  歌声嘹亮,张国梁听的清清楚楚。


第32章 战长沙(十)
  “这摆明是冲着我来的啊!”在太平军对面布阵的张国梁心中一阵翻腾。
  张国梁年轻时为凶犯,占山为王,同伙是现在在太平天国做将领的罗大纲。在占山为王的时候,张国梁倒是不妄杀。一度曾经带兵打到过越南境内,痛打了越南军队之后,占据了镇南关。广东按察使劳崇光招降张国梁,张国梁接受招安之后摇身一变就成了清军的将领。太平天国发动了推翻满清的战争之后,张国梁就领兵参加了与太平军的战斗。
  “上等的人欠我钱,中等的人得觉眠,下等的人跟我去,好过租牛耕瘦田!”这首歌正是张国梁占山为王的时候所做,在两广民间传播的极广,让大量穷苦百姓投奔到张国梁麾下。现在张国梁作为清军将领,听着对面造反的太平军大声唱着这首造反歌曲,他心中是百味杂陈。而且他非常敏锐的感觉到,这支太平军可是有备而来。
  毕竟是年轻的时候曾经啸聚山林,与满清的官军与越南的官军都打过仗,面对这样的挑衅,即便是知道对手定然不好对付,但是张国梁胸中还是有凶性在沸腾着。仔细看着对面太平军的阵列,对手只是五百人而已,而且与先期扎营的那五百太平军不同的是,这支太平军连最基本的防御都没有。他们的五个百人简简单单的排了一个横阵,连纵深的预备队都没有。而那支扎营的太平军还带了些单薄的拒马,他们站在拒马后面防御,好歹是能够多撑一阵的。
  双方都没有带大炮,张国梁确定这纯粹是一场火枪对火枪的战斗。
  老子打仗的时候,你们还不知道有没有生出来呢!张国梁心中恨恨地骂道。再往远处看,之间一支两千人左右的太平军出了灵龛桥,正在慢悠悠的向着这里的战场走来。
  “出兵!”张国梁命道。那支太平军的援军若是赶到了此地,双方兵力就相差无几。若是想利用清军的优势,现在是最好的时机。而且对面的这五百太平军以横队迎战,战线非常单薄,只有四队人马。张国梁打过很多仗,只要能够突破这样的队列,把这支太平军截为两段,他们只能各自为战了。其实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张国梁还从来没见过谁敢在正规战中摆出这么单薄的战线的。
  两千清军分为前后两阵,前面一千人的队伍分为两队,五百人一队,以横排向前推进。两队中央留了个大缺口,后队一千人的清军排成了纵队,看来是准备先以火枪互射打乱太平军的阵列,然后玩中央突破的战术。
  “这大头羊还真的是名不虚传!”太平军阵列中的柯贡禹赞道。能够充分利用平坦的地形以及兵力优势,布下自己一方最能发挥战斗力的阵形,这点上只怕比韦泽的部队还强些。韦泽的部队别看训练狠,军棍打得多,但是论起战斗模式,倒是非常简单。一个“保持队列”的词就能完全概括全部内容了。
  非得更细化一下的话,军棍教育要达到的目的除了“保持队列”之外,就是“按照流程与号令进行射击”。太平军最突出的肉搏战,因为靠的是在土客争斗中已经积累了大量作战经验的广西老兄弟,反倒在部队中并非极为强调的内容。
  虽然这片选出来的战场比较平坦,在十万大山的广西却没有真正平坦的地方。柯贡禹抵达的位置在一个向上的小斜坡,摆开的横列的部队只要稍微拉开点距离,不用蹲下就能进行射击。据高临下的看到清军已经到了距离自己阵列六十步左右的地方,停下,开始做射击准备。柯贡禹才喊道:“传令,上膛!”
  太平军对面的清军先扳开锤帽,用准备好的火折子点燃锤帽上的火绳,再掏出装火药的药囊,向枪筒里面装填火药,再取出腰间装铅子的口袋,把铅子放进枪口,再用通条把铅子捅入枪管后方。这些干完后,再往火池里头放一点火药。这才算是完成了前期的整个流程。
  他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端着火枪到了军官命令的射击位置,再扣动扳机,靠机械传动让锤帽上的火绳压近火池。火绳点燃火池里头的火药,火药发出的火花从火池与枪管中的小孔喷入枪管,引燃枪管中的火药。火药剧烈燃烧后形成火药气,推动枪膛中的铅子射出枪膛,飞向敌人。
  韦泽的部队早就习惯了这种射击术,柯贡禹一面做填装流程,一面还有余力观察清军的步骤。看着清军的动作,柯贡禹心中冷笑道:“太慢了啊!太慢了!”
  没等清军们把铅子推进枪膛,柯贡禹的部队已经完成了全套射击准备,大伙把火枪枪柄顶在右肩上,平举起了火枪。
  这新枪托真不错。柯贡禹心中赞道。为了节省成本,清军老式的火绳枪的枪托基本是一细长的体型,后部的枪托方方正正,抵在肩头很硌得慌。发给教导旅的新式火枪枪托则是经过仔细制作的。曲线顺滑,尾部是一个椭圆型,不仅手持很舒服,抵在肩头的时候更是觉得稳妥。
  看清军准备好射击之后,继续前行,没等清军停下步伐,柯贡禹喝道:“开火!”喊完,他就率先打出了第一枪。
  张国梁看到对面的太平军开火了,子弹打得极准,清军前队中不管是靠前还是靠后的,都有人中弹。不过这点损失对张国梁根本不算什么。对面毕竟只有五百人,这种射击根本维持不下去多久的。等太平军停下来安装子弹的时候,清军就能凭借两倍的人数优势,以火力给太平军更大的优势。张国梁准备让清军在距离太平军40步的地方进行射击,此时距离这40步只剩下了十几步远而已。
  正常的情况下,只需要片刻,清军就能越过这个距离,那时候就等着看太平军的队列中开始出现大量的伤亡啦!
  张国梁瞪着眼睛,等着看这个局面的发生。


第33章 战长沙(十一)
  “停止射击!”柯贡禹喊道。喊完之后,柯贡禹抽出了腰刀,他心中也是颇为后悔的,若是能更早的进行整个旅级别的实弹战斗训练,他这次的指挥肯定能够更好些。
  七天前新步枪开始逐渐配发到教导旅,这些新枪可是真的把柯贡禹给吓住了。作为韦泽部队中的核心战斗力,教导旅的训练是最严格的。队列作战的核心就是要士兵不管对面是火炮、步枪或者是别的什么,完全能够按照军官的指挥进行作战。为了提高战斗效率,所有教导旅的官兵不仅仅要学会如何杀敌,还得学习更多知识。例如火绳枪的结构,特点,原理。射击时候容易出现的故障,该如何排除故障。
  配发到教导旅手中的燧发步枪与火绳枪区别很大。区别不是基本原理,这两种武器的枪管没与击发没区别,都是引发火药池中的火药,通过枪上的小孔喷入枪管,引燃枪管中的火药。但是火绳枪是用火绳去点燃火池里头的火药,燧发枪是靠板簧击打打火石,打火石迸溅出的火星点燃火池里头的火药。
  为了进一步减少步骤,韦泽将子弹也做了处理。战士们不再用火药囊与铅子囊,军工部门提供的子弹是定装子弹,弹头后部粘了一个小纸袋,纸袋中装着火药。发射时用力上板簧,接着咬开子弹后的小纸袋,往火池中倾倒一点火药。接着把子弹以纸袋先入的方式塞进枪口,用通条把子弹送入枪管。完成了这三步之后,战士们瞄准,扣动扳机。板簧激发燧石发火,火星点燃火池里头的火药,火药喷入枪膛,点燃发射药。
  原本十几个步骤简化成六个,每一个步骤更加简单明快。特别是新式的子弹装填方式,使得丢东往西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即便是第一次没有发射成功,也可以再拉开板簧,继续扣动扳机。比起火绳枪那可是好出去太多。
  靠打军棍让教导旅的战士熟练掌握了十几个发射步骤之后,学会新枪的这六个步骤,甚至不用打军棍了。兄弟们短短半天就掌握了发射技术。大家学会了用新枪之后一个劲的抱怨,若是早点把这武器配发下拉,大伙的屁股上得少挨多少打呢。
  这是第一次整个旅级别的战斗,对新式武器本来就很有信心的柯贡禹亲眼见到的新武器的威力。想让三段击能够持续不断,需要非常严酷的训练。少说都挨过上百军棍的兄弟现在极为轻松的维持了三段击的连续程度。没有手忙脚乱,没有累的呼呼直喘,六个步骤往复不断,排枪的声音根本没停。
  不到五分钟,教导旅四百杆步枪打出去了十二轮齐射,对面清军前队连一轮齐射都没能发出来,就已经在至少由四千七百颗子弹组成弹雨下洗礼下落花流水了。
  火绳枪往往在整场战斗都打不出去十二轮齐射,在桂阳城下三千人面对两万人,柯贡禹的火枪部队表现已经极为出色,半个多少时的战斗中打出去九轮齐射。眼下装备了新枪的部队,不到五分钟就打出去十二轮,火枪枪管已经烫到根本没办法再用的地步。
  “下次一定不要再这么干了!”心中懊恼着,柯贡禹瞅着清军曾经有一千人前队中还能跑的五百多号家伙如同受惊的羊群般溃散下去,柯贡禹更加懊恼起来,“留几轮在这时候打,能打死多少清妖啊!”
  张国梁的部队的确比较强悍,他们冒着弹雨,尝试着从六十步的距离前进到四十步。但是这种强悍只落得一个没下场的结果,正因为对太平军连续射击能力的错误判断,导致他们遭到了惨烈的损失。而太平军因为火枪枪管过烫而无法继续射击的时候,清军的士气也已经彻底崩溃。
  柯贡禹看到败退的清军背后留下的那条死亡线,据说新式步枪的枪膛里头也动了些手脚,但是韦泽告诉柯贡禹这些之后,严令柯贡禹不能走漏消息。现在看,新式步枪不仅仅是射速提高了,射程与准头同样大大提高。逃跑的五百多号人中,百十号身上中枪,跌跌撞撞的在试图逃命。清楚呈现在战场的死亡线宽度竟然有三十几步的之宽,在这片地面上,横七竖八的躺了一地的尸体以及惨叫着垂死挣扎的家伙。
  比胆气,柯贡禹自认不会比任何人差。即便是枪管不能继续射击,但是柯贡禹却没有丝毫畏惧。在这个时候,更加恐惧的是对面的张国梁,此时柯贡禹要做的不是给张国梁喘息的机会,而是继续施加强大的压力。
  “擂鼓!长枪手上前,部队前进!”柯贡禹下达了新的命令!
  鼓声中,长枪手们跑到了前排,接着各卒卒长们吆喝起来,带着各卒的队伍踏着鼓点开始前进。部队走过了五十步左右的距离之后,长枪手们毫不留情的对着清军死亡线上还没死去的清军进行刺杀。
  一片惨叫声过后,长枪手们清理了敌人,部队开始继续向着清军方向前进。
  此时败退的清军已经回到了阵内,看得出张国梁的压阵部队对亡命逃窜的家伙下了毒手,一些清军被杀死了。这样的雷霆手段固然稳住了阵脚,却也打击了清军的士气。
  教导旅轻松的逼近清军60步左右的距离,枪管依旧很热,却不再是难以触碰的温度。
  “停步!”柯贡禹命令道。鼓声一变,行进的部队停下了前进的步伐,开始原地踏步。
  “长枪手后撤!火枪手装弹!”柯贡禹继续命道。哗哗啦啦的一阵搬动板簧的声音过去,部队开始再次填弹。
  张国梁的部队就这么眼睁睁的瞅着教导旅从容的做着战术动作,他们不仅毫无有序的反应,甚至连装填火药的行动都没有。
  “准备进行前进中射击!”柯贡禹看着张国梁部队的傻样,心中已经大大轻松起来。他想让火枪的枪管再凉一些后才继续战斗。
  张国梁毕竟是张国梁,他的部队遭到了这样的打击之后还没有崩溃。教导旅的部队完成了准备工作,正在等待的时候,张国梁的部队也有了新动静。已经无力再战的第一阵退后,第二阵也变了队形。从一队纵列变成了两队纵列。
  这两队纵列还分成了前中后三队,最前面的一队中出现了士兵扛着的三尺多长,手臂粗细的抬枪,还有些身体比较壮实的清军,手中拎着一些像是瓦罐一样的玩意也到了清军的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