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608章

1852铁血中华-第608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认为物业费的事情是很有必要的,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最终全面取代私人家族提供的服务是大势所趋。旧时代的仆役就是有钱人家用来为自家提供物业以及生活照顾服务,那个评书《红楼梦》里面贾家的大观园为何那么多人都愿意去,不就是那里面的物业和生活服务很全面么?”一面干活,老左一面还和其他人说着他对物业的看法。
  “可是我总觉得这钱花的不值啊,我们自己能干的事情,为何要请别人来干?”旁边一位看着也是退休干部的人提出自己的看法。
  面对这种非常具备代表性的看法,老左慢条斯理的阐述着自己的看法,“我们现在看不上物业的服务,那是因为我们觉得物业的服务不专业。可我们要购买物业的服务,就是因为物业的服务比我们专业。就如这温室和花草的事情,就我们当下的水平,大家觉得物业给的那点维护资金能让我们满意么?”
  人只要一说实话,就很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这群不愁吃不愁喝的园艺爱好者们思忖片刻,都忍不住哈哈大笑。的确,就现在给社区绿化区维护人员的那点薪水,这些人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若是拿了那点钱,干这么认真的活儿,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一种侮辱。
  看大家的意见逐渐统一,左宗棠拄着锄柄,有些感慨地说道:“虽然说劳动最光荣,只有分工不同,没有地位不同。不过人人心里面都有一杆秤,在专业人士眼里,定价自然有定价的道理。这事情是开不得玩笑的。”
  老年和中年觉得这话大有拨云见日的感觉,然而青年人倒是真心热爱园艺工作,至少是真心愿意提高自己的园艺水平。其中带头的青年笑道:“左省长,若不是我们头听说您这边有经验,让我们来学,我们可没机会见识这么多好花。不过您要是能把这话给我们头说说,让他给我们涨涨工资就好了。”
  这话其实也就是凑趣加抱怨,然而左宗棠这些年已经很少读四书五经或者是其他古书,现在他读的最多的就是翻译的马叔、恩叔,以及欧洲哲学大家的著作。听到年轻人抱怨薪水低,左宗棠说道:“想让涨工资,总得有一个为何涨工资的理由。除了你自己要专业,能够对劳动成本进行核算,对利润进行核算之外,你还要弄明白,现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分配制……”
  “左省长……”一声亲切爽朗的喊声远远传来,打断了左宗棠的话。一众人扭头一看,明显是一辆公务员用车停在不远处,一位身材清瘦,相貌俊朗的老干部下了车,边喊边向左宗棠这边走来。
  公务员用车在这等高档社区并不少见,这个社区里面虽然没有现任官员,可能住高档社区的人和官场的联络非常密切。所以众人对车里出来的李鸿章李局长的职务没什么兴趣,这又不是满清时代,你当官只是说成为了统治阶级的一员,在政治上有力量,不过这等力量再也没有必须带给所谓礼数上的要求。私人见面上,不鸟你就不鸟你了。在京城,在天子脚下,有过省级干部进京,前呼后拥试图开道的。然后那位就写了好几份深刻检查,并且通报批评。
  让大家在意的是李鸿章那令人大生好感的容貌,以及他的风度气质。一看就是有地位有身份的文化人,虽然大家都知道左宗棠是有真文化,是有真才干的能人,不过在这个社区里头,左宗棠更大的作用在于恐吓乱破坏公共财物的毛头小子。“今亮”未必就是对孩子最不宽容的一位,不过他狮鼻阔口的容貌,对于混账小子们的威慑力在这个社区里面无人能及。
  一见到李鸿章,左宗棠的心里面就不太爽。他不喜欢李鸿章,不仅是因为双方的出身经历差别太大,也不仅是因为李鸿章那种做人态度的让左宗棠不爽。每次见到李鸿章,都让左宗棠忍不住回想起他自己的出身。
  身为降将,能混到以省部级实权干部退休,这算是很不错的事情了。左宗棠并不是那种会对过去不断懊悔,认为人生能有更好选择的人。但是,左宗棠也有左宗棠的遗憾,他后悔的是自己的眼界与判断能力太过于低下,居然没看透韦泽的雄才大略。这倒不是说左宗棠觉得如何历史重来一番的话,他就会从满清那边主动转投韦泽。左宗棠输给韦泽输的浑浑噩噩,这是他一辈子都觉得有些抬不起头。只是这些负面情绪远不到让左宗棠撵人的程度,他还是请李鸿章到家里面坐。
  此时已经进入供暖时期,江南按照道理是很温暖的地方,不过长江沿岸城市冬天都是湿冷,比北方的干冷更加难受。南方上等社区的标志就是有暖气,屋里面二十多度,湿度适宜,感觉非常舒服。
  李鸿章在左宗棠家楼顶的温室中坐下,看着一众布置精致的花草,他笑道:“左省长,你可是会享福啊。”
  左宗棠对自家温室非常满意,听了李鸿章的赞美后自信的一笑。清洗茶壶,把茶叶倒在培养兰花的茶叶培养基上,然后左宗棠冲泡了茶。一来一往之间,微微有些泥土芳香的空气中又增添了茶叶的香气。
  李鸿章品了一口茶,然后叹道:“我一直想在高丽建起这样的社区,可一算账才发现事情不对头。光是那些房子倒不算什么,费钱的是城市配套设施。建起一个这等社区的花费,和新建一座小城竟然没什么区别。经历此事之后,我才真正明白国家积累的重要。”
  这是很正经的感叹,左宗棠完全能理解。他当广东省长的时候搞了不少基础建设,然后他才明白了那些肉眼看不到的地方所要花费的财力物力远胜表面上的光鲜亮丽。一个简单的城市上下水体系,就能轻松的花掉一半以上的财政预算。广东还是老牌工业地区,加上韦泽超前的规划能力,左宗棠只需要在早就准备好的空地上施工。复杂的土地归属权问题早已经解决,施工单位只需要在留好的空地上施工即可。即便如此,现在备受称赞,被称为能够与南京和上海相媲美的城市配套设施也让广东的财政大大吃紧一番。至于还是农业国的穷高丽,这等好事想都别想。
  对李鸿章的感叹,左宗棠没说什么。他有些怀疑李鸿章是想在高丽搞个大工程,想来请教自己。
  见左宗棠不吭声,李鸿章也没办法按照他挑起话头的想法引左宗棠说话,所以李鸿章干脆把来意挑明,“左兄,兄弟我此来的目的是想问问,你觉得是在部委干好,还是去省里干更好?”
  “哪种好的标准?”左宗棠问。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李鸿章面对明白人也只能更坦率一些,“左兄,我是羡慕你的很。以前要高退休制度,我还觉得你就是陛下用来做法的例子。可左兄你接着不断升官,退休的时候就是正部级待遇。我现在还不过是个局长。若是再不能升迁,这一两年之后我就得退了。现在若是到省里去,我有可能再升半级,那时候我就能多干四年。有左兄你珠玉在前,我对民朝政府很有信心,不过我德薄才浅,只怕是不会被政府看重。所以此事我很是犹豫,却也找不到别人说话,只能到左兄这里求个指点。”
  听到这话,左宗棠冷笑一声,“鸿章,你比你老师聪明,你比你老师能干。就我来看,你哪一点都在你老师之上。不过我却认为你不如你老师,还不如很多。你老师才具、气量其实很平平,却有一点为常人不及,你老师坚定。一条路走到黑。所以未来的历史书上定然会大骂你老师是满清的死忠走狗。对你却不会有什么记录和评价,即便是有,顶多是作为别人的注脚而存在。你若是觉得有什么是好。我就告诉你,只要站的稳,哪里都是好。”


第120章 你要掀桌子么?(十一)
  李鸿章的老师是曾国藩,曾国藩对左宗棠的才干极为佩服,在组建湘军的时候多次请左宗棠出山帮忙。左宗棠对曾国藩诚恳的邀请很不给面子的拒绝了,最后甚至公开评价曾国藩气量太差,左宗棠去了湘军之后根本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干的。作为曾国藩的弟子,他自然很清楚这段历史。没想到在曾国藩早已经被盖棺论定的现在,左宗棠居然直言不讳地说道,和曾国藩相比,李鸿章还是大大不如。
  对左宗棠来说,做这样的评价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对李鸿章知道的不少,却不能算很熟,私交更是泛泛。若不是有降将这么一个左宗棠一辈子都摆脱不了的原因,他和李鸿章之间的交集就更少。如果用别的例子,左宗棠还真的一时找不到。
  李鸿章虽然心里面不高兴,却也没办法发作。他只能问道:“左兄,却不知道这个站的稳应该如何讲法?”
  左宗棠见李鸿章并没有恼羞成怒,他答道:“民朝远胜前清,就是因为民朝讲的是科学。科学这事情若是用在行政上,我觉得就是三个字,够专业。我若是不能以专业的角度分析广东当时黑社会问题,怎么可能有之后的提拔。后来治理广东,我可是以极大的努力推动广东行政的专业化水平。有些做法成效好,也被推广。有些做法成效不好,我却也不讳疾忌医,就把这些作为不成功的例子做分析,找出合理的部分,找出影响成效的部分。若非如此,以陛下的聪明睿智深谋远虑,我怎么可能当上广东省省长呢?”
  听到这里,李鸿章神色中的不快已经消散殆尽,他开始认真思考起来。左宗棠的飞黄腾达的确看着跟神话一样,此时由左宗棠嘴里讲出来,却又顺理成章起来。单单是把广东治理的好,那能干的人多的很。广东本来就是富裕之地,只要不搞出乱子来,稳稳当当的做省长并非难事。不过左宗棠的功绩并非是稳稳当当做了太平省长,而是把治理广东变成了“清清楚楚”的事情。这说起来容易,实际做起来就是见真章的时候。
  在民朝也当了这么多年的官,李鸿章最大的体会就是,满清覆灭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完蛋的。因为在满清当官,他们不管道理,只要结果。所以当官的人要么得真糊涂,至少也得揣着明白装糊涂。在满清说大实话,轻则贬斥罢官,重则杀头灭门。
  若是有满清的官员如同左宗棠那般拉一些官员搞研究,最后清楚的告诉中央,国家的政策和方向就是导致黑社会横行的根本原因。这种付出换得诛九族的结局都不稀奇。把这点想透了,李鸿章也不再隐瞒,就把自己这几年干的工作,特别是湖南省省委书记的邀请一并向左宗棠讲了。
  左宗棠听的时候脸上就露出了些嘲讽的意思,听完了湖南省委书记的邀请,他干脆冷笑一声,然后用嘲讽的语气说道:“我说李局长,你都已经名声在外,你怎么会觉得陛下不重用你呢?”
  想起韦泽的“重用”,李鸿章也不知道该是发笑或者是苦笑。作为“对封建制度有深厚认知”的前朝降将而被用来分析高丽问题,在李鸿章看来这差不多算是侮辱了。
  仿佛是看透了李鸿章的心思,左宗棠冷笑道:“李局长,你不要自轻自贱。若是被人安排你这样的差事,大概侮辱的意思是有些的。陛下有句话说的阴损了点,不过很有道理。这世上没有无用之人,就是一条毒蛇,也能用来看守财宝。那毒蛇在财宝堆里一藏,见到财宝之人正是利欲熏心之时,哪里还会小心谨慎。于是毒蛇有饭吃,财宝也安全了。陛下所取的不是毒蛇是不是讨人喜欢,而是毒蛇在这方面够专业。若是派只猛虎守财宝,前去取财宝之人为了活命,为了过关哪里还会先管财宝,定然是先把拦路虎击杀再说。那样的话,财宝未必能守住,还要再搭进去一头猛虎。别人会不会这么干我不得而知,至少陛下不会做出这等选择。在当今得天下,能大行其道之人乃是专业人士。你只要够专业,绝不会无人重用。陛下给你发挥的机会,只怕你还心生怨怼吧。”
  以李鸿章的聪明,只要把核心要点说清楚,他当时就透了。其实李鸿章对自己成绩很骄傲,以铁路与电报为手段,通过期货这个能“先给钱”的行业为工具,中国对高丽的控制真可以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不知不觉之间,高丽的底细已经被摸个通透,哪怕是有人公开吆喝着要防备中国,却也根本没用。
  若是用毒蛇与猛虎这个例子作比方,中国要是开进去几十万大军,用强硬手段压制高丽,别说赚不到钱,还要在高丽人的反击之下有不小的损失。日本人倒是有这个打算,他们想方设法的去控制高丽明面上的东西,以建立起日本在高丽的“影响力”。结果只是让高丽人为经济困境找到了一个宣泄口,一次发自高丽内部的政变,就把高丽国内的日本势力扫荡一空。
  李鸿章并非对日本在高丽的扩张没有戒心,只是事情的发展到了如此顺利的地步,中国的铁路与电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