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599章

1852铁血中华-第599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21世纪,这种说法已经开始从根基上开始动摇。企业管理好坏那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问题,而企业效率本身的高低,国有企业无疑占据了巨大优势。
  国有企业的很大问题在于国有企业被强行绑上了很多国家的责任,而且垄断资本的牟利手段也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被削弱甚至禁止。如果把那帮控制国家命脉的大资本手段玩起来,国有企业在挣钱上怎么可能会搞不过私营呢。如果国有企业天生就有效率低的问题,那就完全无法解释高铁的巨大成功。也无法解释包括很多国内外银行进行的深入调查与统计。
  当然,任何国家的经济盘子就那么大,国有企业占得多,地方企业和私营企业就分的少。现在的民朝也是如此,部委们当然忠于部委的立场。国有企业是部委们的手下,部委自然要把国有企业搞好。搞不好,那就是部委的责任,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前程甚至是乌纱帽。
  韦泽已经看得清楚,对于合成氨这个大杀器,这场官司可有的打了。代表了省级的同志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部委们再把合成氨这个巨大优势死死拢在自己手里。合成氨只要种地的就要用,这可是很大很大的一笔收入,省里面的收入已经很紧张了。
  “这件事我会再考虑一下,而且这件事本来也是要在中央讨论的事情。”韦泽只能先拖。
  阮希浩也知道韦泽是个很能和大家沟通的人,不过韦泽同样有着压倒一切的钢铁意志,他想做的事情就会做,他不想做的事情,除非能够拿出完全说服韦泽的理由,否则的话是说不动这个领袖的。
  回到家,阮希浩心里面不痛快。最近的各种风声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有关韦泽都督大概不想和美国开战的消息。此时的世界局面大抵确定,甚至不用专门的搜集此类国际要闻。只要把地图展开,除了几年前中国曾经进行过科学考察的南极洲之外,整个世界都已经被瓜分完毕。
  非洲已经被完全瓜分,北美的版图也已经确定。欧洲自然不用说,为了些屁大点的地方,欧洲各国几乎要打破头。南美是一众存在上百年的国家。至于亚洲么,中国已经不仅是亚洲当之无愧的霸主,南海那些地方也差不多完成了换种工作。在这样的局面下,中国若是国策最终确定不对美国动手,那中国现在的领土足够让中国感到满意。
  合成氨能够实现几千年来中国的梦想,那就是不会因为天灾而出现大规模的饥饿。这样的丰功伟业放到历史书上也是值得大书特书。更不用说最近中央反复讨论之后,甚至决定永久取消农业税。种地的人不用交粮纳税,可是阮希浩这帮造反者们真正的期盼。再加上粮食到了吃都吃不完的地步,伟大的光复军大概也就会变成一支彻头彻尾的国防军。
  这样的前景对阮希浩来说,很困惑,甚至很可怕。这意味着他们这些造反者的时代已经完全结束了。
  带着不爽和不安的心情回到家,一进门就见到一个穿着粉红色羊绒套装的小家伙正在屋里面和几个年纪大点的孩子在疯跑。见到阮希浩进门,小姑娘脸红扑扑的扑向阮希浩,“外公,你回来啦!我好想你!”
  小东西轻飘飘的柔软身体撞进怀里,阮希浩登时乐的见牙不见眼的。把外孙女抱起来,看着那如同牛奶般细滑的皮肤,还有粉嫩粉嫩的小手,阮希浩喜悦的用脸在外孙女脸上蹭了蹭。自打小家伙强烈抗议阮希浩胡子太扎之后,阮希浩也尽可能不用自己硬邦邦的胡子去刺痛小家伙娇嫩的皮肤了。
  有外孙女在,自然有女儿在。有女儿在,女婿大概也是在的。不过阮希浩没想到的是,他的亲家公也在。民朝的贱民法赤裸裸的歧视旧上层,对于这帮人,国家态度鲜明的表示。不给机会,也不给出路。直到义务教育普及之后,贱民法才算是正式结束。
  身为造反者,阮希浩坚定支持韦泽都督的这部法令。不过这不等于阮希浩歧视读书人,就如他的亲家周大洪。周大洪运气不错,因为韦泽最初的地盘是安庆,桐城也在韦泽的治下。一部分桐城学派的子弟也出于各种原因主动或者被动的加入了韦泽的麾下。所以桐城学派里面有大概四分之一因为“家庭出身”的原因没有被归于贱民行列。周大洪就是因为家里最小最不听话的弟弟执意加入当时的队伍,才得以幸免于难。当然,剩下的四分之三就混得挺惨。
  而双方的联姻也让阮希浩有个能说话的人,不是那种牵扯利害,而是真的说说一些他对很多人不敢说的事情。
  这次也是如此,等阮希浩说完,周大洪微微皱眉,“难道陛下要推行郡县制不成?”


第106章 吃饭问题的晋级(八)
  “郡县制……我好像记得那是秦朝时候的事情吧?”阮希浩有点迟疑地说道。
  “亲家翁见识深厚啊。”周大洪笑道。既然阮希浩对那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周大洪就向阮希浩解释着郡县制。
  没等老先生的书包掉几句,阮希浩皱着眉头说道:“等等,我记得郡县制就是两级政府结构。郡下面就是县,县管地方上村、里、乡之类的基层。你的意思是都督想把府这一级行政单位取消么?”
  周大洪一愣,他本以为阮希浩这个不懂诗书的人对于历史的了解应该不太多,可听了阮希浩的话之后,周大洪却发现阮希浩已经抓住了要点。而这个要点在周大洪的想法里面并非是最主要的部分。
  看着身居高位,而且言谈中表现出足够理解问题能力的阮希浩,周大洪心里面酸酸的。皇帝韦泽杀起敌人来从不手软,却也没有搞过针对文人的肉体消灭,曾国藩更是不会对文人下手。桐城派作为清末最大的学界派系,在战争中的人员损失倒是没有那么大。在和平时代,桐城派并没有因此而快速恢复元气,却以惊人的速度在衰败。
  就如在读书人眼中,十几岁的时候认不了几个字的阮希浩是个粗人,属于标准的老粗打天下的典型。但是,这也只是一种“认为”而已。如果比诗书,阮希浩当然不行。可比起历史知识,桐城派这帮读书为业的家伙们也未必能胜过阮希浩太多。和阮家结亲之后,周大洪才了解到,光复党里面有强迫义务教育,这帮老家伙们属于是重点覆盖对象。阮希浩快五十岁的人,最后也拿到了军事学学士学位。放过去,这也属于国子监学生级别的人物。
  但是旧时代的文人面对权力者的时候是要逢迎滴,也就是说,他们所考虑的必须是权力者所考虑的。绝大部分文人并没有自己对社会的一个构建能力,就如阮希浩直指郡县制管理层级的核心,周大洪认为这话没错,可他本人对于两级管理和三级管理之间的区别,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并不清楚。
  现在听阮希浩分析如此到位,周大洪也不肯轻易认输。他只是顿了顿,随即笑道:“亲家翁说得好。不过这郡县制乃是暴秦的制度,却也没能维持太久……”
  阮希浩一听“暴秦”二字,脸色就不好看。光复党的教育里头说的清楚,秦朝的崩溃首先是自己制度出了问题,当继承人的内斗首先摧毁了秦朝的秩序之后,才在外来的军事压力下崩溃了。蒙恬的部队战意很低,南下的秦朝部队干脆就抛弃了中央政府。这和“残暴”有个毛的关系,假如项羽玩破釜沉舟的把戏时面对的是始皇帝派遣的蒙恬,只怕叛贼项羽的脑袋早就被砍下来高高挂起示众。秦朝的灭亡不是因为残暴,而是无能。就如满清的忠实走狗曾国藩再残暴,也完全无力挽救满清的覆灭。
  对于文人的屁话,阮希浩皱起了眉头。在周大洪把自己放在旧文人那种幕僚地位的时候,阮希浩觉得这个人还挺有意思。可当周大洪开始发表他自己看法的时候,阮希浩就觉得“贱民法”很好,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所以阮希浩笑道:“听你这么说,窦太后说司空城旦书,还是冤枉了儒家呢。”
  周大洪这次有点笑不出来了,阮希浩很多时候表现出来的知识面实在是令文人无语。作为桐城派的人物,周大洪也算是读过史记,知道这是汉朝崇奉黄老时代的窦太后怒骂儒家的用语。若不是有比较深厚的读书功底,满清时代的一般读书人对也未必有了解。
  心中固然不爽,周大洪却也不得不强笑着说道:“难道亲家翁要让我和猪搏斗不成?”
  阮希浩冷笑道:“开什么玩笑,我不是窦太后。家里更没有太子爷扔把剑进去。”
  周大洪也跟着哈哈笑两句,可心里面实在是不对味。这种看似是文人之间调侃的话,却是桐城派乃至儒家彻底覆灭的原因。还自诩是桐城派传人的那些老家伙们私下谈论过,认为现在的皇帝韦泽绝非是像传说中那样的苦出身,他一定是个饱读诗书,对儒家有着无比深刻理解的一个人。若非如此,皇帝韦泽是没办法像现在这样彻底摧毁儒家。只有非常了解儒家的人才能摧毁儒家。
  光复党的“贱民法”对读书人是致命的打击,历朝历代打天下靠武人,坐天下则是靠文人。可光复党建立的民朝却大大不同,他们打天下靠的就是自我教育出来的一批“讲科学学科学”的党员干部。治天下也是如此,把旧文人从统治阶级中一脚踹飞,光复党自己开办学校,兴办教育。当文人们还不清楚这世道要向何处发展的时候,大批毕业于现代教育的穷苦人已经飞速占据了领导的地位。
  儒家之所以几千年来能够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学派,因为取士的考试内容是儒家的经典。儒家经典变成了考试中非常微小一部分的时候,儒家的地位也就与取士的考试内容成正比。
  桐城派的那帮人也曾经认为自己是有文化的人,好歹也得算是个“隐士”,在这恐怖的社会中为续存儒家继续生活下去。可问题在于,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面,他们的知识落伍了,他们的文化落后了。那帮泥腿子跟着政府,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包括桐城派自己也到了分崩离析后续无人的地步。
  对面这个泥腿子出身的阮希浩,绝不会被认为是儒家的人。可当这个人尖酸刻薄的用文化典故来嘲笑儒家的时候,必须把他当成文化人来看待。同样作为文化人,儒家的文化人现在就低人一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年轻人谁肯从事一个注定低人一等的行业。哪怕是在五胡乱华上百年中,大批儒家继承者还为保存文化跑到南方,甚至跑到西北开坛授课,艰难传承。而短短二十年,儒家已经从社会中被连根拔起。这种手段即便称为处心积虑都毫不为过。
  不过阮希浩也没有要拿自家亲家翁做法的打算,周大洪那句“暴秦”的确让阮希浩很不痛快,他也笑道:“亲家翁此次所提的郡县制,很有见地。我也受教了。”
  周大洪赔笑着说道:“能帮上忙就好。”
  又说了一阵闲话,两人出来。却发现阮希浩的女儿阮轩已经带着丈夫和女儿先走了。阮希浩的老婆听丈夫问起,还埋怨地说道:“你们在里面谈话,孩子也不敢打搅。她明天就要考试,这得先回去安排一下。这连饭都没吃,走了!”
  看着阮希浩竟然有点无法应对的模样,周大洪心里面觉得更难过了。他不是为阮希浩难过,而是为这世道难过。
  阮希浩的夫人四十多岁,依然风采卓绝,这就可见年轻时候的容貌。阮希浩也不丑,所以女儿阮轩相貌很出色。但是她决定结婚前就和周大洪的儿子一起买房,根本没有和公婆一起住过。阮轩和周大洪的儿子是大学同学,两人都是学机械的,在机械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她靠自己的工资就完全能养家糊口。从诸多生活细节来看,阮希浩的女儿对周大洪家的地位要求只是能拿出手不丢阮家的人就好。阮轩对丈夫的要求就是一个,“既然大家都能撑起家,你要对我好!”
  按照儒家的社会理念,这“牝鸡司鸣”的局面简直是乱套了,这可是亡国之兆。可他儿子这个不争气的东西看到美女腿都软了,夫妻两人偶尔也吵嘴,特别是阮轩生了孩子之后数落丈夫的次数明显变多。可周大洪的儿子毫无男子汉的气概,小心谨慎的应对老婆。这两人的日子也算是过得和和美美。只是这和和美美的基础却是礼崩乐坏,世道不古。
  不管心里面怎么不爽,周大洪也没办法。以往的时代里面,女性就是男性的附属品。现在的新时代,皇帝韦泽一句“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世界就全变了。以前只有丈夫修了妻子,现在婚姻法的离婚中,女性们休夫比例相当大。
  周大洪再是个儒家信徒,他好歹也是个人。因为自己不高兴就逼着儿子离婚,他也干不出来的。更何况,周家撑门面的是周大洪最小的弟弟,而不是周大洪本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