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584章

1852铁血中华-第584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副参谋长并不想浪费口舌,他不是来要挟亚历山大一世,而是要撵走他。是否非法根本不在副参谋长的考虑范围之内。而且此时最重要的是赶紧把亚历山大一世撵走,如果这个人还留在保加利亚,后面的事情未必不会起变化。
  挥了挥手,副参谋长根本懒得对亚历山大一世再说什么。几个壮硕的士兵围住了亚历山大一世。此时亚历山大一世的卫队已经被全部解决,被这样包围,大公终于颤巍巍的站起身,向门外走去。经过副参谋长身边的时候,大公喉头蠕动着,就在大家都认为大公准备说些临别场面话的时候,却见大公一口口水吐在了副参谋长脸上。
  副参谋长大怒,一记脆生生的耳光就抽在大公脸上。周围的一众人等都呆住了。这位被政变推翻的大公是失败者,可他毕竟是位老爷。副参谋长此时再牛,他也只是一介保加利亚百姓家庭出身的人。百姓抽了大公一耳光,不少军人觉得自己内心深处的上下尊卑震动起来。
  看着手下们愕然的表情,副参谋长心中有些慌乱。保加利亚被奥斯曼统治了几百年,所谓的贵族都是奥斯曼人或者外国人。
  就如这位亚历山大一世,他是他爹黑森大公亚历山大及母亲波兰女伯爵(后为巴滕贝格女伯爵)尤利娅·特蕾莎·冯·豪克的次子。1858年,年仅一岁的亚历山大于被封为巴滕贝格亲王。青年时代年的亚历山大曾在普鲁士军队服役,1877年开始在俄军中服役,时值第十次俄土战争,亚历山大参加了战争。
  战后,保加利亚仍然由土耳其统治,被一分为三:北部的保加利亚公国、南部的东鲁米利亚和马其顿。根据柏林会议创建的保加利亚第一次国民议会推荐,他于1879年4月被任命为首任大公,是为亚历山大一世。
  保加利亚当地人若是没有这两重关系,都是平头百姓。平头百姓抽了高贵的贵族老爷一耳光,这可是天大的事情。不仅周围的人感到震惊,副参谋长心里面也觉得有些发慌。不过参谋长毕竟是行伍很久,军人的那股子烈性也是有的。既然做了,他也没有停手的打算。飞起一脚踹在大公肚子上,大公立刻被踹飞出去,捂着肚子在地上开始抽抽。
  恶狠狠对大公啐了一口,副参谋长怒喝道:“你TM算什么东西?不过是议会选出来的一个人罢了。只要议会还在,你这样的玩意想选出来多少,就能选出来多少!”
  骂完之后,参谋长对卫兵喝道:“还不把这个混蛋带走!”
  政变整体进行的很顺利,之所以这么顺利,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对大公比较支持的军队此时正在和塞尔维亚打仗。保加利亚被分成三部分之后,南部的东鲁米利亚里面认同保加利亚的人比较多,所以东鲁米利亚又闹造反,撵走了当地奥斯曼帝国任命的地方长官后,就要求和保加利亚合并。
  在奥匈帝国的指使下,塞尔维亚跳出来要求保加利亚支付“塞尔维亚的损失费”。保加利亚二话不讲就派遣部队打进了塞尔维亚,正在围困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拉德。在这个时代里面,不论国家大小,各国都有自己的“大XX主义”。大英帝国干脆就把“大”字写进国名里头。俄国的大俄罗斯主义,德国的大德国主义,或者说是大日耳曼主义,法国的“大”法国主义。奥斯曼帝国的大奥斯曼或者大突厥主义。受到这些的影响,大罗马尼亚主义,大保加利亚主义,大塞尔维亚主义。这些玩意纷纷出炉。
  在这个世界上比较能幸免的或许只有美国这个移民国家,以及有着深厚历史而且真的够大的中国两家。当然,美国此时还在一个扩张期,有广大的西部和远西地区。中国比较有文化,所以中国深知凡是自称“大”的绝对是小国。在中国,是用自古以来这个方式阐述问题。
  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大家都认为“老子到过的地方就是老子的!”
  把亚历山大一世软禁在边境的一个城堡里面,副参谋长很快就撵走了参谋长,坐上了保加利亚军队一把手的位置。为了能够让自己的位置坐的更长久,前副参谋长让部队把那帮议员从家里面带到议会,要求议会授权任命他为参谋长。
  议会里头都是地方选出的头面人物,这帮人中间倒是自由主义者数量比较多。对于副参谋长流放议会选出的大公,对于副参谋长居然要凌驾议会之上,以军队的力压压制议会。这些人中间倒是有些硬骨头。
  “我们坚决不认同这样的做法!”有议员挺身而出,做出了表态。
  有人带头,后面的人也勇敢了不少。有四分之一的议员公开表示反对,还有五成议员沉默着表示了反对。
  副参谋长倒也没有逼迫过甚,他只是把议员们堵在议会,不让他们出来。
  三天后,议员们在议员宿舍里面听到外面有很大动静,靠在窗口看出去,所有议员都傻了眼。却见堵住议会的军队在和另外一支军队在交接防务。那灰色的军装,那壮硕的身材。交接防务的对象竟然是德国人。
  除了亲俄的议员之外,其他议员都变了脸色。有些上年纪的议员此时脸色都有些发绿了。不用太久,在40年前,俄国有一个响当当的称号,“欧洲宪兵”!
  当时欧洲各国都在爆发革命,负责镇压革命的就是这些沙皇的灰色牲口。欧洲各个君主国出钱,俄国上百万军队对几十万欧洲各国革命者进行了血腥镇压。那时候各国的议会成员可是没少死在俄国人的刺刀长矛之下。现在,轮到保加利亚的议员要面对这些身穿灰色军服的“欧洲宪兵”后代。他们怎么可能不怕!
  三天后,保加利亚议员们几乎以全票通过了一系列的人事安排。
  在他们全票通过之前,这帮人被组织参观了一次处决。一位被打得遍体鳞伤嘴歪眼斜的议员被以叛国罪送上了绞架。
  在绳索套上脖子之后,这位议员用保加利亚语对着观刑的其他议员大声喊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接着,穿灰色军服的军人就踹倒了椅子,议员挂在绳子上开始抽抽。
  有些有文化的议员知道,这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1849年,裴多菲就是匈牙利起义部队最后的悲壮一战中被“欧洲宪兵”中的哥萨克骑兵用长矛戳死的。


第82章 乱站队(二十)
  “俄国人居然会利用议会了?”这是几个欧洲主要工业国的共同想法。
  必须说明的是,俄国人勾结保加利亚国内的亲俄派发动政变。俄国杀进保加利亚,以残酷的手段拷打议员,杀鸡骇猴。这在“文明国家”眼中看来,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暴行。不过毛子本来就是简单粗暴的典型野蛮国家,毛子这么干了反倒没什么让人惊讶的。
  虽然被打被杀的议员很值得同情,可欧洲国家对他们倒是颇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怒感觉。怒其不争的情绪比例更大。
  “若是这帮议员们肯殉国就好了。”英国外交部人员说着没心没肺的话。
  “议员的确是一群不肯为国家效忠的人啊!”俾斯麦首相说这话的时候不知道到底是评论保加利亚议员多些,还是评论德国议员多些。
  “……”法国方面根本没有评论。
  “杀的挺好的。”奥斯曼帝国对于保加利亚议员遭受痛苦有着极大的欢欣。不过奥斯曼帝国接下来又为奥斯曼帝国之宝,有“铁壁努里”之称的奥斯曼·努里元帅帕夏在普列文一带驻军感到庆幸。如果俄国还是要从保加利亚借道进攻奥斯曼帝国的北部,奥斯曼·努里帕夏正好能够侧击俄军。
  真正为之愤怒的大概只有奥匈帝国,奥匈帝国的上层对此的反应是,“俄国人这是要出兵罗马尼亚么?!”
  现在三皇同盟在一百多年前就有过联手,那次倒霉的对象是平独镇露大波波,三次瓜分之后,波兰就变成了俄国内部的波兰王国,波兰王冠戴在了俄国沙皇的脑袋上。现在的局面中,俄国人杀进保加利亚,就从南北两边对罗马尼亚形成了夹击的局面。如果俄国人真的这么干了,奥匈帝国就必须赤膊上阵,和俄国人开战。
  而且毛子一改四十年前野蛮镇压别国议会的手段,此次竟然玩弄起议会来。如果毛子在罗马尼亚如法炮制一番……这是奥匈帝国更加担心的问题。
  除了法国之外,欧洲各个主要强国纷纷把俄国在本国的大使召来表示强烈抗议,他们在俄国的大使也接到了命令,对俄国外交部表达了强烈抗议。
  俄国外交部长向此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转述的时候,这位皇帝正在钓鱼。他厌烦的扭头看了外长一言,从容地说道:“俄国沙皇还在钓鱼,欧洲暂时可以等着。”
  说完之后,沙皇继续钓鱼。也许是这种情绪,几个小时后沙皇鱼篓里面已经进入了好多的鱼。得到放松后情绪饱满的沙皇听完了外长的汇报之后,慢条斯理地问道:“和中国的沟通结果如何了?”
  外长低头回答:“尊敬的陛下,中国人已经答应了。”
  得到了明确的回答之后,沙皇满意的微微点头,“那么等保加利亚选出新的大公之后,就把这条消息放出去。”
  “在保加利亚那边,部队正在加急干。”俄国外长连忙答道。
  俄国军队的确在加紧干,新的保加利亚大公选举正在议会里头进行。三人名单里头两人都是陪衬,真正被俄国中意的就是发动叛乱的前副参谋长,现任参谋长米洛舍维奇。对这位为俄国立下大功的人,俄国自然愿意扶一把。
  “先生们,我们为什么不选出我们保加利亚人来当大公?而要从外国弄来一个大公高高在上呢?”米洛舍维奇在议会里对着一群沉默不语的保加利亚议员大声疾呼。
  “我所赶走的并非是一个保加利亚人,除非保加利亚人的定义可以是有个外国爹,从小在外国长大,在外国军队当兵。如果你们和我一样认为只有父母是保加利亚人,自己出生在保加利亚,冒着生命危险为保加利亚战斗过的人是保加利亚人的代表,那么就请把你们庄严的选票投给我吧!”
  必须承认,这番话的确有不小的说服力。如果不是议员们身上的明伤或者暗伤正在隐隐作痛的话,或许这番话的说服力能够更强一些也说不定。
  终于有议员开口了,“如果支持这个人的是俄国,那么我觉得这种保加利亚的出身或许应该打点折扣。”
  一众议员看向说话的西德罗夫议员,这铿锵有力的话说出了他们的心声。被外国军队以死亡为威胁来逼迫他们做出选择,有头有脸的议员们对此都极为不满。不过珠玉在前,那位吟唱着的裴多菲的诗歌而被吊死的议员大家还记得清楚,生前就被打得嘴歪眼斜,死后的表情就更加畸形。如此让议员们感到畅快的发言,又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
  有些议员感到颇为同情,有些议员则感到了……莫名的兴奋。
  “在保加利亚完全获得独立的道路上,我们总要付出代价。付出代价的一方肯定不满,但是这个代价要看是为了什么。在我们与奥斯曼帝国作战的时候,我就在前线作战,在座的议员中我也认识不少人,之所以认识你们是因为我们都在前线为保加利亚作战。而那个亚历山大一世那时候还是个俄国军人。你们认为这样的一个人能够代表我们保加利亚么?”米洛舍维奇大声疾呼。
  “首先是保加利亚的完全独立,然后才有保加利亚摆脱别国的控制。如果是为了前者的利益,我并不在乎谁在支持我们。而且我向诸位保证,我本人绝不接受由奥斯曼帝国册封的那个行政长官的职务。我只接受保加利亚议会的任命!在这里,我可以向诸位先生们庄严保证,你们都是见证者。你们也将看到我必然会如此坚定的走下去!”
  经过这样一番的煽动,加上对于欧洲宪兵们使用暴力的充分领教。议会经过两天的商议,以及数论投票。最终拿出了一个法案,一个选举结果。
  选举结果自然是米洛舍维奇成为新一任的保加利亚大公。而法案则是“非保加利亚公民不得参选保加利亚大公职务”。
  这两个消息再次震动了欧洲。还没等一些欧洲国家对保加利亚如此胆大妄为的行动有所反应。俄国也丢出了震撼的消息,“俄国欢迎中国舰队出访俄国的首都圣彼得堡。”


第83章 乱站队(二十一)
  “父亲,我想见四爷爷一次。”韦文杰对自家老爹韦昌荣央求着。
  韦昌荣本想说“不行”,可看着自家儿子那渴望的表情,他也忍不住有些心软。
  “说吧,你想找你四爷爷准备问什么有关外交的道理?”韦昌荣先把把关。
  韦文杰眼睛瞪大了,“父亲,您怎么知道我想去问的是外交方面的道理?你确定是道理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