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441章

1852铁血中华-第441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维斯也很懂礼数,他拿出一个红包来想塞给王明山。王明山摇摇头推开了,“李书记,我去见都督请假的时候都督给了我妹妹和外甥女二百块的见面礼。你让我再收大家的礼,真不合适。”
  听王明山这么说,李维斯只能收回那个有点厚度的红包。包里面是五百块钱,他一省委书记,总不能拆开红包抽出两张来。但是此时该谈的问题还得谈,李维斯说道:“明山,这广东省委书记也可能这么空着,却不知道你有没有推荐什么人。”
  原来李维斯看上了广东省委书记的位置,王明山心里面做出了这样的判断。李维斯继续说道:“明山,你是咱们这里面年轻的,都督一直很器重你,你现在说句话,都督一定会听进去的。怎么样,你有没有看重的人。”
  王明山心里面冷笑,就是他从来不敢在人事工作上自作主张,才能得到韦泽的器重。现在王明山不当广东省委书记,却要他对广东省委书记的人选说三道四,想死也不是这样的作死法子啊。
  想到这里,王明山笑道:“我走了还有省委副书记,安排省委书记是组织部的事情,我说了什么都不算。”
  李维斯笑道:“明山,你们广东在企业用人上已经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都督还称赞过你们有思路。大家谁不知道你们顶着组织部,从都督这里要到的权。你也不用小看自己啊。”
  王明山脸露微笑,心里面暗骂,“我TM用企业管理人员,可不是安排公务人员。更别说是省委书记。”
  但是这些心里话却不能当面说,王明山问李维斯,“李书记,我不记得规定过前任省委书记可以推荐后任省委书记啊。”
  “你小子啊,就是这么倔啊。”李维斯笑道。他当湖南省委书记之前以前就在财政部干过,还是王明山老上司呢,对王明山的个性挺了解。“明山,你说是都督熟悉广东,还是你熟悉广东。你说是都督熟悉湖南,还是我们湖南的干部熟悉湖南。也不是说我们说什么都督就要听什么,不过我们总得有个建议的权吧。”
  王明山也笑了,“李部长,李书记,你是都督的大舅哥,我只是都督手下一个小兵。你敢给都督这么说,你也有资格给都督这么说。可我要是被都督看重,那也是我只听都督的话。这件事我不敢干。”
  听王明山说的认真坚定,李维斯收起了笑容,“明山,现在合适给都督说这个话的只有你一个人了。胡志坚是广东省委常委,我觉得这个同志不错。”
  王明山心里面完全明白过来了,胡志坚是胡成和的一个侄子,原本叫做胡惜财,参军之后改了现在的名字。工作上也就那样了,能力平平。只是他资历够,这才当了省委常委,主抓政府的宣传工作。前一段查叛国者顺带整顿内部纪律,因为他这个职位没啥油水,所以没查出有什么牵连。但是这么一个人怎么看都不是能承担起广东这个经济大省重担的人。别说韦泽现在没有询问王明山的意见,就算是询问了,王明山也是绝对不会选择胡志坚当接任者的。
  但是从这个情况上看,李维斯貌似与胡成和勾结起来。这已经让王明山感觉不对头了,更何况李维斯一个湖南省委书记,凭什么把手伸进广东省人事安排里面。这让王明山生出非常不痛快的感觉来。
  王明山正色说道:“李书记,都督到现在都没有询问过我对下一任广东省委书记的看法,我还是那话,我是个只听都督话的人,都督说什么那就是什么,我没有任何个人意见!”
  这话已经是斩钉截铁了,李维斯知道自己是说服不了王明山的。李维斯脸色阴沉,心里面十分不痛快。原本他以为王明山好歹也得卖点面子给老上司,可王明山把韦泽抬出来之后,李维斯一点办法都没有。虽然李维斯是王明山的老上司,可现在李维斯是湖南省委书记,王明山是广东省委书记。两人的政治级别没有丝毫高下之分,王明山根本不理会李维斯,李维斯除了干瞪眼之外别无他途。
  李维斯一直觉得自己资历比较深,地位还是高过王明山的。让他低头请求王明山,他也真的干不出来。更何况王明山现在搭的是韦泽的船,李维斯连威胁的理由都找不到。
  双方尴尬无语的对着站了一阵,李维斯终于用平和的口气说道:“明山,若是都督问起你来,我还是觉得胡志坚同志不错。”
  “李书记,我已经决定把这件事完全交给都督处理。都督即便是问我,我也只会请都督自己做决定。”王明山在利用韦泽当挡箭牌的时候,也是毫不犹豫的充分利用。
  两位省委书记的会面最后就这么不欢而散。


第250章 资本与权力(十一)
  王明山性格倔强,却不是无脑之人。如果是李维斯本人想从湖南省省委书记转调广东省省委书记,他绝不会这么恼火,而是想办法有技巧的推脱掉而已。但是李维斯手伸太长,竟然想遥控广东省委书记的人选,这可就不由得他不恼火。即便如此,王明山也不敢向韦泽说这件事,气恼之下,他找到庞聪聪谈起了这件事。
  庞聪聪听完之后严肃地问道:“你没有告诉别人吧?”
  “我为什么要告诉别人?”王明山余怒未消,对庞聪聪的问题回答的很不客气。
  庞聪聪比王明山大几岁,对于这位老搭档的倔强知之甚深,她并没有生气,而是正色说道:“这件事你知我知,你做的就是满分。你若是让别人知道了那就大错特错。我就这么一个意思。”
  王明山当然知道庞聪聪这是好意,只是李维斯的做法太让他恼火,所以他余怒未消的哼了一声,“我知道了。”
  庞聪聪也不再纠缠此事,她换了一个问题,“明山,你家在安庆的宅子还在吧?如果还在,你就先让你妹妹回安庆住一段。等你回南京的时候再把她们接到南京来住。”
  说完之后,庞聪聪递个王明山一个红包,“另外,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老搭档送的红包,王明山就坦然收下了。而且庞聪聪的建议的确很有道理,王明山工作这么忙,此时带着妹妹和外甥女跑来跑去实在是不合适。
  情绪稍加放松,王明山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庞姐,我刚才态度不太好。这不是针对你的。你可千万别误会。”
  庞聪聪摆摆手,“明山,这个我当然知道,而且我觉得你想岔了不少事情。如果是以前,你敢和李维斯这么顶么?嗯,我觉得你敢。不过我可不敢。可是现在你反倒是很给李维斯面子,换了我的话可绝对没有你那么客气。”
  “哦?”王明山对庞聪聪的话相当的意外,这不客气到底指什么。
  “现在这些只是我个人想的,未必对。不过有一件事可不会错,我们只听都督一个人的话就行了。只要没有形成组织决议,其他人说什么都是屁话。”庞聪聪说的极为坚定。
  王明山其实是有点害怕李维斯的,毕竟李维斯的身份地位,资历,都比王明山高出去太多。既然不能把李维斯的行动给捅出去,他还是有点担心在别的方面遭到李维斯的刁难。接下来的工作会议上,王明山更是听的多,说的少,生怕给别人抓到不必要的小尾巴。
  但是整个会议的矛盾与王明山根本无关,韦泽的态度非常明确,一五计划制定阶段坚决不谈城市建设问题。只谈土改、土地规划、水利建设、特色产品四大项。这种高压态度之下,王明山接触的同志中间开始有很多意见出现了。
  现在的天下素来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指的就是湖南湖北两地丰收,天下商品粮供应就能得以保证。这两地经历战火后又经历了大规模的地主出逃,土改进行的非常彻底。在政策制定会议上,面对韦泽百般对政策进行解释,湖北省委书记李天亮竟然不为所动。他态度坚定的认为,“湖北土改已经完成,土地规划以及水利建设时间长,见效慢。倒是依托湖北已经有的铁路以及航运优势,应该大力进行工业投资。武汉三镇本来就有长期城市历史,此时应该把武汉建成一个全新的大城市。”
  这个立论倒是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就在于李天亮这位省委书记根本就不想执行韦泽的政策,一味的强调湖北的特殊性,要求中央对湖北进行区别待遇。王明山一开始倒也挺认同李天亮的说法,可随着李天亮的强硬态度,王明山对李天亮的感觉越来越差。在王明山看来,有些事情你说一次两次就行了,大家已经知道。现在李天亮反复强调湖北的特殊性,这就过份了。
  如果从特殊性来说,广东其实最有资格强调自己的特殊性。论工业,论基础教育,论科技发展,论包括电报在内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湖北根本没资格和广东叫板。广东省委书记和省长尚且老老实实的听韦泽的命令,根本不敢有额外的要求,凭什么李天亮这家伙就敢这么和组织上炸刺。
  湖北省委书记李天亮是那种有了想法就要把想法执行到底的性子,他除了在会上公开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外,还不断到处找人,希望能够通过疏通关系达成他的目的。在湖北省委驻地,湖北省委副书记周承瑞拿着小本子记录着李天亮的话。“这次如果都督不答应,我们也要努力让其他同志们答应。我们湖北若是不能现在奋起直追,工业上怎么可能超过广东呢!这两天我们也该去找韦昌荣书记与林阿生书记。他们两个人如果能支持,这件事就有戏。”
  “那咱们先去见谁?”周承瑞认真的问道。
  李天亮满意的点点头,前几天自己的副手还一直胆战心惊的认为不该这么做。结果被李天亮狠批了一通,当李天亮把“你不愿意干,你就回武汉吧。我在南京继续干”的狠话之后,周承瑞就屈服了。
  党政领导们都有从军经历,治军就得严格才行,哪里有指挥官下令之后部队反倒和指挥官唱反调的事情。当然,作为指挥官也不能完全不看部下的能力,周承瑞与韦昌荣和林阿生都不熟悉,让他去游说两人明显不合适。李天亮想了想才说道:“还是我去找他们吧。”
  周承瑞连忙把安排记录下来,两人又谈了一阵,李天亮就前去办事了。和李天亮想的一样,韦昌荣与林阿生却不是那么好说服的,林阿生性子比较沉稳,好歹把李天亮的话大概听完。林阿生听完之后说道:“我觉得你还是应该听都督的意见。”接着就以工作忙为理由把李天亮给送走了。
  韦昌荣性子比较急,只听了个开头,他就说道:“还是这事儿!你都说了多少次了,不嫌烦么?周书记,你这人怎么就不听劝呢。大家劝你那么久,你好歹听听大家的意见。”
  李天亮不爱听这话了,他反驳道:“我要是河南省委书记,我绝对不会说这话。可是我们湖北情况就是不一样啊。”
  “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呢?”韦昌荣完全不高兴了,他很不爽地说道,“淮北地区种棉花,开封等大片黄河砂土地上大种泡桐防风固沙,长江流域两边的山区封山造林,并且配套种桑、种栗子、种毛竹。都督不是光让大家搞土改啊,很多事情也得因地制宜。不是光你武汉和别的地区不一样,都督反复说了,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地方。而且你觉得基础建设简单么?修水库还得有相应的库区配套,除了选址的时候就得注意自然条件,尽量避免库区淤积的问题。即便开始建设水库,还得有库区附近的全部绿化以及自然环境保护,之后还得有库区维护。你光一句不一样你们就真的和其他地区不一样了么?我看你是完全相错了!”
  被韦昌荣这位组织部党委书记用行政技术批了一圈,李天亮这位干了好几年省委书记的干部更不服气了,他反驳道:“武汉三镇素来是九省通衢,商贸集中之地。把武汉三镇建设的更好就需要大量投资。其他省有我们这种水陆集散地么?”
  韦昌荣再也没兴趣与李天亮争执,他摆摆手,“你这还是老一套,我工作忙,今天就说到这里吧。”
  即便在韦昌荣与林阿生这里碰了钉子,李天亮也没有任何气馁的地方。他继续找其他人,希望能够得到更多支持。就在他找了林阿生与韦昌荣之后的第三天的中央会议上,等大家到齐之后,韦泽平静的拿起一份文件念道:“根据近期的工作表现,我们决定调李天亮同志到党校进修。湖北省的工作由周承瑞同志代理。”
  众人都呆住了,因为太震惊,没人想说话。大家与自己省的同志互相对视,或者与自己熟络的同志对视。所有人都被这么一道实质上的“免职命令”给吓住了。以前直接任命省委书记的事情倒是有的。一位省委书记说免职就免职,这在以前是从未见过的。
  李天亮完全没想到韦泽竟然会用如此激烈的手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