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434章

1852铁血中华-第434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了两天,左志丹终于去见韦泽,他说道:“陛下,我现在已经是部长,再过十年,我还能是部长么?”
  虽然知道韦泽不太想讨论关于人事问题,但是人事问题却是左志丹不得不去考虑的内容。这也是他必须问清楚的问题。


第239章 跟对人(十七)
  左志丹从韦泽办公室出来之后抬头看看天,这是个挺下意识的动作。看着高远的天空,左志丹的心情并没有因此而放松下来,反倒是感觉到了沉重的压力。
  “十年后你还能不能继续当部长,不取决于我,而是取决你自己。如果你觉得在基层工作是没面子,别人怎么劝也没用。如果你觉得你只是去基层工作,积累经验。别人说什么也没用。所有的经验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工作中积累起来的。到底想积累什么样的工作经验,最后达到什么样的成就。这都是看你自己的选择。”韦泽说的很认真,这种认真让左志丹更感觉到为难。
  他这些年一直从事外交工作,理论上在外交上经验丰富。不过这时代其实没太多外交问题,大国就那几个,大国与小国之间并没有平等这种说法。外交经验积累的再多也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国内采取铁与血的政策,这意味着和平仅仅是两场战争之间的过渡状态而已。在这样的局面下,外交某种意义上属于可有可无的传声筒部门。
  与外交部门相比,行政部门就是一个大有前途的行业。但是左志丹要从基层干起,他的确感到自己屈才了。可韦泽态度挺认真,左志丹干脆就拒绝了韦泽的提议。拒绝之后左志丹就感到后悔,韦泽从来不刁难同志,他既然这么安排就一定有这么安排的理由。如果放弃了这次的机会,是不是以后韦泽就不会再给左志丹机会了呢?
  患得患失的心情萦绕在心头,左志丹看了好一阵天空,这才咬了咬牙,离开了韦泽的办公室门口。他决定把这次与英国人的谈判搞好,只有立下大功才能稳住自己的地位。
  回到外交部,左志丹就把人员召集起来,要求大家开始整理现有的资料,把欧洲各国的情报给理顺一边。资料看似堆积如山,真的细分之后却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这些都是欧洲各国比较出名的家伙的资料。
  左志丹看着大家的忙活,又有些失望了。欧洲那复杂的王位继承制度对中国来说很难理解,欧洲国王们都是亲戚,如果没有内部人员的讲述,那错综复杂的血统关系根本就难以搞明白。至于此时的欧洲工商业巨头又与皇室、政府、贵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圈外人根本就无从入手。
  不能了若指掌的弄清楚欧洲的局面,那就只能简单的处理问题。韦泽提出的铁与血倒是最简洁的选项。在这些可操作的部分上,左志丹发现外交部的能力还真不如平日里根本不管外交的韦泽呢。
  “我是不是做了个错误的选择?”左志丹不得不考虑起这个问题来。
  个人反思是个人问题,历史从来不会因为个人而停顿。英国方面对远东局势的评估也在伦敦进行着。
  “中国大量制造铁甲舰,这就是对远东的挑战,我们并不应该相信中国的说法!”议员在议会里面慷慨陈词,无论是谈论的内容还是所指的方向都还挺正确的。
  “如果中国没有投入战争的计划,如果中国没有抵抗英国在西太平洋主导权的打算,那么中国为何要建造这么多军舰?”议员讲述着非常现实的力量对比。
  根据英国收集到的情报,中国的战略暂时没有攻打英国的计划,但是有着在南下夺取荷属东印度的时候迎战英国干涉舰队的计划。中国大量建造新式铁甲舰的目的就是要把英国撵出南海,这是英国绝对不能接受的事实。
  美国内战结束之后,美国开始大量出售战时生产以及购进的武器,大量火炮与步枪卖给了正在内战的日本,海军的船只则卖给了西班牙人。这才是和平的态度。
  中国方面根本没有这样的动向,他们不仅没有出售军备,现在还在不停扩大自己远洋战争的军备。作为世界第一的海军强国,英国很清楚生产军备需要大量资金,平日里维护军备更是需要大量投入。英国皇家海军靠四处征战,发战争财,这才维持了庞大的舰队。中国建立起一支庞大的海军,目的不言而喻。
  “如果中国肯限制自己的海军装备,我们才能相信中国人的确有和平的打算!”英国议员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这样的表态得到了议会里面相当人的赞同,世界霸主的特点就是要随时拥有压倒一切国家的力量。想在远东维持着自己的主导权,只有让英国海军处于压倒性的优势才行。
  英国议会是精英民主制度,有要求强行压制中国的意见,就有与之不同的意见。
  “中国不会放弃建造铁甲舰的。”另一位发言的议员只用了一句话就让议会里面的其他人暂时静下来听。
  “如果要用军事力量制服中国,那就需要派遣大英帝国的所有主力军舰抵达中国,沿途击沉所有中国军舰。全面炮击中国的港口城市,完全摧毁他们的海军船厂。可是根据情报,中国除了沿海的造船厂之外,在距离海岸上千里英里的芜湖也有造船厂,这样的船厂也能生产铁甲舰。我们的舰队要进入中国长江上千英里的距离,去摧毁中国的造船厂么?”这位议员对中国的情报掌握的更多,所以他的话即便隐含了对皇家海军不信任的说辞,其他议员即便不喜欢这个调调,却也没办法直接反驳。
  “让我们派遣舰队绕过半个地球对中国进行战争,而战争的目的仅仅是防备中国未来有可能对英国的进攻。如果这就是我们的理由,我倒是觉得我们在进攻中国之前先把欧洲的这些国家消灭掉好了。毕竟它们对我们的威胁要比中国大的多。至少我们的舰队如果受到损伤之后,还能很快回到船厂进行修理。”这位议员的话让持有同样看法的其他议员一起笑出声来。
  议员带着微笑向支持者们微微鞠躬示意,然后他收起笑容继续说道:“我们30年前赢了对中国战争的胜利,但是那样的胜利不太可能重现。而这场战争一旦开始,我们要坚持多久?五年还是十年?或者更长时间?每年向那个无底洞里面投入巨大的财政支出,英国能撑下来么?万一,我是说万一。万一我们在战争中失败了,大英帝国要面对什么样的局面?”
  这位议员的话到此结束,相当一部分议员对此很是认同。当然,他们并不知道历史上的局面,历史上二鸦结束之后,英国人总算是通过大烟贸易在中国狂捞海捞。扩展了在中国的市场,得到了大量金属货币之后,英国的经济问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缓解。
  现在光复军的崛起促进了英国重工业的发展,稳定的贸易结算制度实施之后英国火车工业发展迅速,来自中国的订单让英国的重工业品外销增加。如果和中国全面开战,还是长期战争的话,中英的贸易就必然中断。
  中国的茶叶倒还有印度与斯里兰卡的茶叶可以替代,可丝绸进口就必须大量依赖中国市场。长绒棉再好,也是顶替不了生丝的。无法获胜的战争对英国来说必须避免。
  鹰派与鸽派都有自己的理由,有不那么鹰派的议员得到了发言机会,“你们认为中国的技术水平能够超过我们英国么?”
  这其实是个很好的理由,英国作为欧洲的技术先驱,在工业上一直有非常领先的地位。中国么,英国人还真的没放在严厉。不少议员都对此颇为认同,既然中国技术无法追上英国,那就没有理由害怕中国。
  接下来发言的是一位公认比较鸽派的议员,他站上讲台,“诸位先生,方才我听到了一个说法,中国技术是没办法追上英国的。我与钢铁企业的一位董事长一起吃过饭。饭桌上谈起了最新的平炉炼钢技术问题。而我也正好看过了一部分有关中国钢铁企业的情报,我发现一件事。大概在1860年,中国就已经开始使用平炉炼钢法。诸位可能并不知道平炉炼钢法,我也不做这方面的专业解释。我只能解释一件事,这是法国在1864年才开发出来的技术。我们英国也是在1867年才开始有钢铁厂在使用这种技术。”
  这个比较如此的清楚明白,英国议员们都傻了眼。而这位议员继续说道:“中国的军舰早就开始使用螺旋桨技术,而我们也只是在不久前才开始完全淘汰明轮军舰。先生们,我并不支持战争,但是我也能理解支持战争的议员的想法。中国现在的技术发展并非追不上中国,他们在很多技术上并不比我们落后。在这样的局面下,我想请诸位理性的做出决定,是因为感到威胁而采取强硬的行动,还是面对这样的事实,而避免无意义的战争。”
  这话简直是重磅炸弹,鸽派的议员们中一部分人都有些动摇。同样,鹰派的议员中同样有一部分开始动摇起来。
  又经过了好几天的辩论,最终英国议会以一定优势确定,暂时不与中国进行战争。但是要对中国加大情报工作。一定要弄明白这个古老的国家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240章 资本与权力(一)
  中英之间的意外“和解”起因是英国为了避免中英之间贸然开战的损失而做出的战术性妥协,某种意义上也是英国人对中国现有实力表示的尊重。
  韦泽确定了这个事实之后觉得很不适应,对于英国这个国家,韦泽的确大有除之而后快的打算。但是英国人外交上的智慧的确非同一般,历史上的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了,曾经不可一世的皇帝拿破仑覆灭了,奥匈帝国覆灭了,德国皇帝覆灭了,俄国皇族被杀光了,可英国王室照样活蹦乱跳的维持到21世纪。在对待中国的态度上,英国始终能够让它的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这种能耐可不是一般国家能够匹敌的。
  而且现在这个时空里面中英不过打了两仗,英国人也没有火烧北京城,不待见英国人固然是光复党的想法,可佛山战役中英国人吃了苦头之后就不再有贸然的行动。现在的中英是敌人,却不是不死不休的仇人。韦泽或许有胆子去吊打整个世界,但是韦泽没有勇气去放出极端种族主义的恶魔来。既然要保持这种起码的理性,韦泽发现他也没办法真的把英国人如何。
  当然,两个大国之间的妥协,一般都会由小国来埋单。荷属东印度就是此次埋单的对象。中国既然渴求荷属东印度的土地和资源,英国人也乐得建立全新的荷属东印度秩序。1868年7月到8月之间,英、中、荷属东印度在新加坡签署了《荷属东印度投资协议》的最初文件。历史上婆罗洲归属荷属东印度,现在婆罗洲完全落入中国手里。在荷属东印度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马古鲁群岛,新几内亚等地区,中国可以向荷属东印度当局申请租用土地,开辟种植园以及开采矿产。
  因为遭到了英国方面的压力,荷属东印度当局的代表态度并不友好,他很不爽地说道:“中国到荷属东印度地区的人员没有政治权力,必须遵守当地法律。”说完这些之后,荷兰代表有点气馁的继续说道:“但是荷属东印度政府有保护他们正当权力的义务。”
  这些都是英国先与中国方面谈妥的内容,英国当然不会让中国人在荷属东印度反客为主,他们也同样不会允许荷属东印度当局对中国人大肆杀戮。这种杀戮必将给中国对荷兰宣战的绝佳借口。想维持平衡的话,这些都是必须的工作。
  虽然没有能把荷属东印度变成中国的领土,但是《荷属东印度投资协议》签署之后,中国的最低条件也勉强得到了满足。在南方的扩张暂时得以停顿,而且还维持了与英国人的良好关系。
  按照左志丹的话,“此次外交上的胜利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韦泽知道左志丹希望得到这样极高的评价,不然的话外交部就显得太没有功劳了。国内的同志们对此也非常满意,各省最近已经到了婆罗洲考察过当地情况,原本大家为了得到种植园的土地划分而争论不休。有了荷属东印度的土地开辟权,中国就可以从荷属东印度建设更多种植园。国内的巨大人口压力也得到了疏解。
  最近这十几年来,两广、福建等地因为城市化以及在婆罗洲的移民,人口矛盾大大缓解。长江流域杀得积尸如山,人口压力也极大缓解。西北地区经过太平天国的扫荡,据说一家伙就消灭了近两千万人口。河北清除掉了上百万的满人之后,土地矛盾也极大的缓解。剩下的人口大省里面,河南、山东的人口可以借由不久之后收复关外的行动来得到全面化解。
  未来十年中,人口问题暂时不构成最主要的压力。十年之后么,羽翼丰满的中国就可以通过战争让周边地区来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