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390章

1852铁血中华-第390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建议一出,军区司令部里面立刻都是一片赞同之声。更重要的是,苗沛霖这种令人恶心的家伙竟然成了太平天国的“齐王”,这局面就属于“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情况。太平天国这也是有病乱投医,摆明了要挑衅刺激光复军。
  徐州军区党委群情激奋,雷虎也只能向军委发电,请求让徐州军区北上歼灭苗沛霖所部。
  “将不能因怒兴兵!”韦泽很快就给了回电。
  接到电报之后,雷虎心中大大松了口气。这种话雷虎虽然在党委会议上说了,可同志们并不服气。不得已,他才给中央发了电报,出于对韦泽的信心,雷虎相信韦泽会做出明智的选择。现在韦泽发话,徐州军区的情绪也暂时平稳下来。
  在距离徐州不远的菏泽,捻军的总指挥官赖文光心里面非常不爽。他反对洪秀全承认苗沛霖“齐王”的事情。这不是因为嫉妒,赖文光对洪秀全的做法评价非常低。李鸿章夺下洛阳导致捻军与陕西的联络中断,但是这也没必要用“齐王”这个称号对韦泽公开表示恶意。
  捻军一点都不相信苗沛霖,这个家伙两次三番的背叛满清之后,又两次三番的出卖捻军,信他才是有鬼呢。既然如此,又何必因为一个没有任何价值的家伙得罪韦泽。
  洪秀全给赖文光的信里面说,这样做会导致光复军对苗沛霖下手。光复军一旦进入山东,就会吸引满清的注意力。这种计算更让赖文光觉得颇为荒谬,光复军即便是真的进入山东作战,那意味着强大的光复军一举消灭山东的所有敌人,太平军在光复军眼中只怕也是敌人。
  但是此时的赖文光做了如此判断之后也只能把这个问题放下,最新的消息中,一支捻军两千多人的部队被僧格林沁消灭了。捻军的总指挥部里面情绪非常低落。
  “王爷,咱们往哪里走?”张宗禹提出了问题。
  湘军跟吃错药般紧追捻军不放。与湘军配合的是僧格林沁的蒙古八旗,僧格林沁没有兜头追赶,也没有尾随追击。尾随捻军的是湘军,僧格林沁采取了并行战术,他们与捻军保持了三四十里的距离平行前进。如此的行动目的只有一个,这可以让捻军无法如同以前那样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
  捻军就是准备在禹州分兵,结果僧格林沁的蒙古八旗猛扑而上,他们没有去攻击捻军主力,而是就近歼灭了一支分兵后的部队。遭到了如此损失,捻军不得不再次集结。按现在的发展,向西的话就只能走小路退入陕西。
  赖文光沉吟了好一阵才提出了向西撤退的建议。张宗禹还没回答,任柱就提出了反对,“赖大王,我等兄弟现在就想报仇,如果退入陕西,什么时候才能打回来?”
  捻军将领们也是同样的意思,“光复军现在都拿下四川与康定,转头就能打西北。我们去了陕西,只怕天王就不会让我们再出来。何年何月我们才能为家人报仇雪恨。”
  赖文光没想到反对的力量这么强大,而且捻军的这番话里面有着令赖文光不能不注意的问题,捻军对直接听从洪秀全的指挥好像非常抵触的模样。
  “诸位兄弟,想报仇也得先留下自己的命才行。”赖文光说道。
  而捻军将领对此并没有什么兴趣的样子,大家反响并不激烈,甚至有捻军将领提出干脆打回涡阳的建议。
  赖文光说服捻军首领的努力没什么效果,捻军众将都不支持退入陕西的计划。不得已,赖文光只能考虑东进山东北部。
  会议结束之后,张宗禹、任柱等捻军将领秘密开了个小会。张宗禹阴沉着脸说道:“诸家兄弟,赖大王毕竟是太平天国的人,不是我们捻军的人。到了这时候他想的还是太平天国,想的还是洪天王。我们这些兄弟的想法却不是赖大王真正愿意听的。退进陕西绝不可以!”
  其他捻军将领们纷纷点头,他们中间多是安徽与山东人,在河南、山东作战,是在将领们的家乡附近。千里迢迢跑去陕西,就进了太平军的一亩三分地。那时候大家就得听别人的指挥,这可不是捻军豪杰们能够接受的事情。
  任柱问道:“张大哥有什么打算?”
  “太平军现在最怕的是谁?”张宗禹问道。
  众将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他们互相看着,心中慢慢有了答案。
  张宗禹说道:“太平军现在最怕的是光复军。他们在南京的时候错对了齐王韦泽,又杀了东王杨秀清。齐王韦泽北上进军南京,太平军本来是没活路了。不过齐王韦泽够义气,放了太平军一马。我听说当年齐王韦泽说了,只要太平军让出南京,他就不灭了太平军。这才有太平军跑到北边。若是齐王韦泽真的要把太平军灭了,现在哪里还有太平军的事情。”
  这个掌故捻军将领们也都知道些,不过与太平军相比,光复军对捻军更加冷淡,所以众人也不太在乎此事。张宗禹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捻军众将都觉得张宗禹定然有没说完的话。
  任柱说道:“张大哥,兄弟们都信得过你,你有什么路的话就直说,兄弟们好好合计一下。”
  张宗禹看着那些用期待的眼光看着自己的兄弟们,他咬咬牙,鼓起勇气说道:“兄弟们若是真的想回老家,那就只能看看光复军要不要咱们。若是光复军要咱们,咱们再也不用跑东跑西,只用在光复军北上的时候直接往南回老家。那时候咱们不仅能报仇雪恨,也在不用给太平天国卖命。”
  这个建议够生猛,捻军的众将大多数没想到张宗禹在嘲笑完苗沛霖反复无常之后竟然准备背叛太平天国转投韦泽。
  大家都是走江湖的人,这么做的确不地道。
  没人同意,也没人反对。众人沉默了好一阵,终于有人问道:“光复军和咱们十几年前倒是打过交道,之后十几年他们都没有联络过咱们,人家的心思咱们也不知道啊!”
  张宗禹倒是没有这么悲观,他说道:“亲戚不常往来也会疏远,光复军不来找我们,我们就去找光复军。大家觉得如何?”
  捻军众将也只能暂时同意这么做。看大家基本有了共同的想法,张宗禹板起脸说道:“我把话说在头里,大家兄弟一场,对不起兄弟的事情断然不能干。若是有兄弟想跟赖大王,想跟太平天国,我们都管不了。我们只要能打回涡阳去,死也死在老家。若是有兄弟不愿意这样,那也别坏了兄弟们的事情!”


第169章 北伐前奏(十一)
  捻军女首领温悦薇前来要求与光复军合作的电报打到南京的时候,韦泽正在向左志丹交流情报。这年头没有无线电,通往亚洲的海底电缆也没有修通。中美之间的联络只能靠船。
  左志丹对韦泽的建议并没信心,和远在万里的美国人讨论买卖国土的大事实在是超出他的想象,但是韦泽既然命令下来,光复军与美国大使讨论了此时,也准备了船只与外交人员前往美国,准备和美国政府商量此事。
  “都督,两三百万两白银就能买那么一大片地么?”左志丹好歹做了些功课,大概知道了阿拉斯加到底有多大。
  韦泽笑道:“那地方半年是白天,半年是黑夜,冷得要死。你真觉得有人喜欢这种日子么?这世界各国并没有钱啊。”
  在这个时代十几年了,韦泽虽然完全不能接受外国入侵中国,但是他对外国入侵中国的理由越来越清楚。全世界的相当一部分硬通货都在中国。清末几十年,中国连本带息赔了十三亿两白银出去。韦泽穿越的时候中国人口也不过十三亿多些。白银一克4块。一两白银就是五十克,以21世纪中国强大的程度,也是每个人都赔出去了200块钱呢。
  这笔钱在19世纪可是天文数字的巨款,缺乏了这样规模的资金,欧美国家经济发展就会遇到极大瓶颈。以这个时代的“普世价值”,不来中国疯狂抢掠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左志丹身为外交部长,也通过在欧美的驻外使馆与领事馆知道了世界各国的水平。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庞大,还有农业的底子。新中国工业发展的极快,政策上采取了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主持了基础民生的部门。单以生活水平来看,中国的功臣与官员的生活水平比不了欧美的贵族与资本家,可普通人的生活也未必就比欧美差。
  所以左志丹劝道:“都督,真的能买到阿拉斯加也没什么不好,但是我们能守住么?”
  韦泽其实不想说实话,但是光复党毕竟有内部民主,韦泽到现在的地位不是靠他说瞎话得来的。正因为韦泽从不隐瞒的说实话,才建立起了同志们对韦泽的信任。韦泽衡量着有关阿拉斯加的得失利弊,他发现现在若是用瞎话糊弄一下左志丹,以后阿拉斯加被人夺走,韦泽的信用度就会遭受很大的损失。与那种损失相比,和左志丹说实话的代价是现在花费些力气去说服左志丹而已。
  购买阿拉斯加毕竟是公事,从公事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说实话的收益远超过说瞎话。想到这些,韦泽干脆就把自己的判断给说清楚了。
  出乎韦泽的意料之外,左志丹听完韦泽的解释,他竟然极为赞同起韦泽的看法来。左志丹语气兴奋地答道:“都督,你早给我说清楚,我可就没任何一件事了。”
  这态度让韦泽反倒大感意外,他问道:“你不担心打仗么?”
  左志丹讶异的看着韦泽,好一阵之后才说道:“都督,现在各单位都很期待打仗呢。这次在吕宋捞了多少好处,这种仗多打些有什么不行?就我知道的,从政府到军队,各部门都急着打仗。”
  韦泽这几年主要精力都是放在怎么解决国内的生产问题,他原以为国内各单位都被国内问题逼得焦头烂额,现在看这种巨大压力让大家都产生了国内问题国外解决的想法。
  掠夺殖民地的确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欧洲与中国相比已经算是地广人稀了,美国更是如此。可欧洲与美国一个是疯狂掠夺殖民地,一个是搞西进运动。采取的都是扩张主义政策。对它们来说,扩张政策的确能够解决问题。对于五亿人口的中国来说,扩张政策缓解国内压力的效果更是立竿见影。
  有简单直白的解决办法,弃这种办法于不顾,采取更辛苦的解决手段。这不符合人性。
  看着因为有仗可打而倍感高兴的外交部长,韦泽心中哀叹道:“我TM到底把什么给放出来了啊!”
  现在欧美总人口大概是两亿多点,就已经把全世界搞的尸山血海。再有中国这个五亿人口的庞大国家加入其中……韦泽突然强烈怀疑起这个地球到底会向什么方向前进?
  是会向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或者是向一个更糟糕的方向突飞猛进?
  但是这种悲天悯人的感情只维持了几瞬,韦泽就把这些念头抛诸脑后。历史让韦泽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比任何制度都更适合中国,但是不管是信奉社会主义制度或者是共产主义制度,韦泽首先就是一个中国人。韦泽能够心甘情愿的接受中国利益在韦泽个人利益之上,也能接受中国人民的解放高过中国政府的私利。但是韦泽绝不可能成为一个国际主义者。
  如果真的是21世纪时候,世界各大工业国的人民终于觉醒了,消灭了各国之间的国界,让各大工业国最终变成一个平等的国家,韦泽或许也能接受。但是韦泽绝不可能接受为了外国贵族与资本家的利益牺牲中国的利益。
  确定了自己的立场之后,韦泽再次心如铁石,如果为了中国的利益让全世界变成一片血海,韦泽也不在乎弄脏自己的手。
  带着有点类似殉道者的情绪回到办公室,韦泽看了有关捻军女头领温悦薇的电报。他内心波澜不惊的批示起来,“告诉捻军,如果他们想的是列土封疆,划地为王。光复军是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如果捻军是真的希望加入解放中国的行列,打完仗之后就回家好好生活,那么光复军欢迎这样的进步力量加入我们的行列。何去何从,让捻军自己做决定吧!”
  在这一刻,韦泽心中的基于个人感情的怜悯、同情已经变得极少。既然注定要变成一个残酷的人,那还不如和敌我不明的对方说实话,“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仅此而已。


第170章 北伐前奏(十二)
  “温奶奶,前面有湘军,我们是不是多绕点路?”温悦薇的侄孙有些紧张的问。
  温悦薇先看了看自己的侄孙,又看了看背后一个营的光复军骑兵,她只说了一句:“继续向前!”
  “营长,我们是不是绕开前面的湘军?”营政委问营长肖麦隆。
  “你怕那个女人把咱们当诱饵?”肖麦隆问营政委。
  “我听说那个女人十几年前害过咱们的一个团长。”政委对这等事情是非常在乎的。
  十几年前团长级别的人物能活到现在最少得是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