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349章

1852铁血中华-第349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吹了一通老满人的忠心,额图海副总兵嚷嚷道:“当年咱们八旗入关,哪个没杀过几百上千的汉人,满人不过万,过万不可敌。现在咱们八旗二十万人,定然能杀光那些造反的汉人,就我说,留着汉人有何用处,我觉得把汉人统统杀了,咱们大清的天下,就只该是八旗的天下!”
  反正喝多了酒,兴致上来什么都能说,额图海副总兵和“老满人”的兄弟意气风发,阐述着对未来的期待。说到兴致来了的时候,有人忍不住热泪盈眶。觉得此时肩负起了天下的重任。
  不过兴致虽然高,酒很快就喝完了,自打丢失了南方,南方的粮食再也进不到京城,粮价就开始飞涨。酿酒需要粮食,酒的价格更是翻番。即便是额图海副总兵,也没办法弄到让大家喝道烂醉如泥的酒。
  被酒精刺激起来的情绪就这么不上不下的吊着,大家的激情也慢慢的变成了另外一种情绪。有一名当了把总的小八旗旗主突然说道:“我死了倒也不怕,我只怕我死了之后我娘谁来养?”
  这个问题是如此的现实,酒桌上的其他人听了之后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若是光想着杀敌建功也不是不行,可上了战场就可能会被杀。打仗毕竟不是操练,操练完不管输赢就可以各回各家。上了战场之后,若是输了那就连命都保不住。这些旗人也有父母妻儿,他们若是死了,父母妻儿怎么办?更何况,他们如果是在死亡与升官发财中间选一个,他们可一点都不想死。


第109章 吸血(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恭亲王奕訢至少知道这个道理。他逼着户部尚书宝洌氚旆ㄅ隽甘忱础;Р可惺槟耸橇恐谢Р康淖罡呒冻す伲嗟庇诓普砍ぁE搅甘匙匀皇腔Р可惺榈墓ぷ鳌
  宝洌耸亲谑遥逵肫渌蟠蟛煌谑颐悄芄辉诔⒅猩砭痈呶唬莆沾笕āL斯淄蹀仍D的要求,宝洌仁瞧瓶诖舐钇鹇迱芾础B迱苁枪愣车氯耍吹搅斯飧淳诒本┑摹陡媛骞僭笔椤分螅屯低荡偶胰伺苈妨恕5比唬迱芤膊皇亲钤缗苈返哪桥苈返氖焙蛞擦粝铝斯儆 
  听着宝洌绰钭怕迱埽淄蹀仍D也只能先等着。清代中央六部,一个部有一满一汉两个尚书。虽然名义上不分高下,但仅限于两个人意见相同的时候。实际上满尚书是正部长,汉尚书是副部长,各部实权完全抓在满官手里。一般来讲,满清统治者内心都会更信任支持满人尚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都会更支持汉人尚书。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以公务来说,满清的世纪工作能力的确比不上汉人。宝洌е哉饷赐绰盥迱埽艽笤蛞彩且蛭览炕Р看笕ǖ谋︿'在沉重的压力下受不了。
  但是光骂罗惇衍这个逃跑的汉人户部尚书根本解决不了任何现实的问题,宝洌盍耸阜种又笠灿行┚A叩耐A讼吕础U獯笙奶斓模盍耸阜种又笏悦派弦猜呛顾
  恭亲王奕訢听着的时候毫没有感同身受的生气,逃走的京官太多,真的生气的话,气死也是完全不够的。他开口问道:“你何时能够弄到这些粮食?”
  宝洌纯嗟囊∫⊥罚肮淄酰馐虑椴缓冒臁O衷诘缆范急荒矸烁囟狭恕G也凰的芊袷盏搅甘常苁盏揭苍瞬唤窗 !
  “那皇庄的粮食如何?”恭亲王奕訢问道。
  “皇庄?”宝洌с蹲×耍蛲蛎幌氲焦淄蹀仍D的胆子这么大,或者说狗急跳墙的时候恭亲王是什么都不顾了。皇庄理论上可以提供大量粮食,但那都是各位王爷的自留地,动用皇庄的收成,那能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
  宝洌Р⒚挥辛⒖谭炊裕吹故翘钙鹆税似毂恼乒省
  满清曾经希望八旗兵能够成为支撑国家的职业军人,然而,事与愿违,入关后八旗兵战斗急剧下降,康熙年间平三藩,收台湾基本上由绿营担任,八旗部队在同准噶尔蒙古的几次战斗中,表现不佳,以乌兰布通之战为例,八旗兵力达十万人,但组织混乱,指挥不力,加之主将怯战,不但未能将只有两、三万人的敌军消灭,自已却伤亡惨重,内大臣佟国纲(康熙的舅舅)阵亡。
  到乾隆、嘉庆年间,八旗兵已基本失去战斗能力,训练时“射箭箭虚发,马驰人堕地”,雍正、乾隆年间的一些重要战争,如柴达木之战、平定大小和卓之战、大小金川之战中,只有少量八旗官兵参战,其中一些号称精锐的八旗部队的表现却不如绿营兵。
  嘉庆至清末,八旗军逐渐演变成专靠国家供养的社会救济组织,根本不能称其为军队。1799年清军在镇压白莲教大起义时,曾一度把京营八旗中最精锐的健锐营和火器营派往前线,结果因军纪败坏,不听约束,未及投入战斗就被迫撤军回京。
  恭亲王准备派遣八旗上阵,这是能够理解的态度,不过八旗军的战斗力的确完全不值得信赖。宝洌д馐窃诜浅:畹奶嵝炎殴淄酢
  听了户部尚书宝洌У奶嵝眩淄蹀仍D没有任何妥协的意思。他答道:“就是太依赖汉人,满人才到了如此地步。八旗越不打仗越不会打仗。此时只是让他们打捻匪而已,若是连捻匪都打不了,让他们去打粤匪,让他们去打韦泽,他们能打得了么?”
  宝洌淄跞绱四张幕卮穑睦锩娴挂彩怯械闳贤U馍砦┏牵兆右惶焯斓脑焦娇啵翟谑橇盥甯吖倜鞘植凰U饽睦锸蔷┏歉糜械哪Q肯衷诿酌婕鄹穹烧牵旧钛劭淳筒恍辛恕H羰悄苋冒似斐鋈プ髡剑窃诘钡刈苣芮缆拥叫┒鳎苣芙饩鲆幌戮┏悄诓康奈镒恃沽Α
  想到这里,宝洌档溃骸肮淄酰甘骋膊皇敲挥邪旆ā!
  恭亲王奕訢原本就相信宝洌Т蟾攀悄芄幌氤霭旆ǖ模疽獗︿'说下去。
  宝洌Т鸬溃骸跋衷谘笕说暮4教旖虻鹊刈錾猓切┐嫌性嗽亓甘场<矍够剐小!
  “那为何不买?”恭亲王连忙问道。
  “没钱啊!”户部尚书宝洌训卮鸬馈
  提到洋人,恭亲王奕訢就是满头怒火。恭亲王奕訢绰号鬼子六,因为他排行第六,因为在满清宗室里头,恭亲王奕訢是最理解洋鬼子的一个人。当然这种理解只是相对而言,恭亲王奕訢的外交水平与韦泽建立的新政府里面的外交部长完全没得比。可与满清上层一比,恭亲王还是能理解洋鬼子的。他非常清楚洋鬼子那种全心全意求利的态度。
  为了获利,洋鬼子可以发动战争,打得咸丰皇帝逃离了北京城。但是看到满清顶不住了,洋鬼子就跑了,他们甚至连打满清的心思也都没有了。在《北京条约》中。洋鬼子们强制要求在北京建立大使馆,当时满清上层的担心是国家的要务都被在北京的洋鬼子知道了。
  现在为了能够与洋鬼子接洽,恭亲王奕訢非常希望洋鬼子能够在北京建立大使馆。可此时洋鬼子不仅没有大使馆,连在天津的领事馆都不见了。想到这里,恭亲王怒道:“你不仁,我不义。既然如此,我们就先把粮食弄到,不给他们钱!”
  宝洌Э嘈Φ溃骸肮淄酰羰钦娴娜绱司秃昧恕Q蠊碜泳拍兀堑牧甘炒揪兔挥锌堪叮 
  听宝洌д饷此担淄醮蟾拍苋范ǖ氖牵︿'也做出过不给钱的打算。可明显这种思路并没有能够变成现实。
  就在满清高层讨论着粮食问题的时候,一支船队正停在渤海之外。这支船队中最核心的是三艘六千多吨的商船,作为护卫的则是四艘铁甲舰。每艘铁甲舰的铁质外壳厚度大概在80到100毫米之间。这是光复军最近的成果。
  最初限于造船能力,铁甲只有15到20毫米。经过大量的海试,经受了风浪。海军逐渐增加着铁甲的厚度,根据情报,外国铁架舰的铁甲厚度在200毫米左右,被重炮轰击中也无法打穿这样的装甲。光复军的海军虽然还没来得及与洋鬼子打几仗,但是对付满清的水军想来是足够了。100毫米的铁甲顶不住重型舰炮,但是100毫米的铁甲绝对顶得住满清水师的火炮。有这样的海军主力舰艇护卫,海军才能放心的让六千多吨的商船到渤海之外做生意。
  在此时,军舰上讨论的是非常理论的问题,韦泽写了一份《海权论》的初稿,在《海权论》里面,韦泽提出了航运权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个全世界范围的海权问题。从1996年东南亚金融风暴爆发后的整整20年,中国兵不血刃的得到了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红利。
  全球所有国家的市场都向中国打开了大门,全球所有国家的市场都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出现了大批行业倒闭的问题。首先倒下的就是东南亚,其次是欧洲的很多行业。
  但是这些表象之下,则是一个全球航运自由航行的基础。这是美国佬在二战后决定的。在二战之前,各个海上强国都是画地为牢,为了营运起自己的强大海军,这帮人真的要收取大量的买路钱。
  韦泽没看过马汉的《海权论》,但是他本人却根据自己的认知,最终拿出了韦泽对未来的设计,这个未来中国海军设计就是韦泽的《海权论》。在这里面,韦泽确定的就是建立强大海军,对航道的绝对主导权。绝对主导权不仅有对外国海军的排斥,还有消灭海盗,建立航路服务在内的思路。当然,开辟了这样航路的中国,自然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中国或许能够因为世界局面,在21世纪兵不血刃的得到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红利,而韦泽在19世纪后半段,只有用军事力量来得到自己的好处了。指望和平完全是幻想。
  认真学习,认真讨论《海权论》,这是海军官兵的基本安排。不过这种打发时间的行动并不是此行的主要目的,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来北方做买卖。
  光复军没有用军事行动参与到对满清的战争里头来,但是这可不等于光复军就准备坐视满清这么无声无息的覆灭。任何朝代的覆灭前都会有一个最终的垂死挣扎的阶段,满清想来也该如此。京城的粮价飞涨,光复军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就派遣了船队向北方销售粮食。
  以前的粮食走运河,现在占领济宁的苗沛霖自称齐王,大有独立建国的意思。苗沛霖当然不敢对光复军动手,但是光复军并不想赌一把,蒸汽船也是很重要的物资,若是有损失,大家会心痛。更重要的是,走运河的效率太低,六千多吨的船只在湖南等地一次装满粮食等物资,顺江而下,直奔渤海外,其实满轻松的。
  很快,外围就出现了其他船的身影,光复军此行的不仅有大船,还有一批小船。小船在外围构成了防卫的阵线,双方很快就开始接洽。双方先是谈论价格,接着验货。接着在海上进行装卸。这都是技术活儿,光复军为了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技术还死过不少人。
  装卸结束之后,那些小船离开,把粮食或者其他生活用品运到北方去。光复军的船队则在等待着下一轮前来做买卖的人。
  贸易进行到了第五天,终于来了一支船队。这支船队的模样很是不一般,在他们的船后面还拖着东西,到了近前才能看清楚那是巨大的树干。在这些船后面有着巨大的木排,每一根木头看着都是百年以上的大树,光复军海军的人员都激动起来,那些赚到的黄金白银,其实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海军其实分不到这些东西,还要花费心力来包围交易的安全。
  但是这些树木就完全不同了,光复军海军非常需要这些树木。从美国进口上等的橡木固然很好,可那太花费钱财了。皇帝韦泽陛下有过讲述,未来光复军的海军军舰都将是钢质的,一万五千吨的吨位。但是那仅仅是未来的叙述,现在制造的铁骨木壳覆盖铁甲的军舰需要大量优质的木头。越过太平洋得到木头实在是不划算,那么利用北方的木头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这些木头是从哪里砍来的?”这是部队最在意的事情之一,等以后解放了全国,大家也要去那些地方砍木头。
  “大概是从一个叫什么满清龙兴之地砍来的吧。”有了解过情况的海军人员答道。
  “龙兴之地?那是什么鬼地方?”战士们对此并不理解。
  说话的人也不是很理解,光复军现在根本就没有能力把手插到那杯靠北的地方。而且卖木头的人对此也没有任何解释,他们只说了这是北边来的。所有的情报都是天津商人在交易中间的时候偶尔说起的事情。光复军也完全没有敢把这个当真。
  而此时恭亲王派遣的人也乘坐了船只到了外围与“洋鬼子”做生意。光复军也没有傻到完全不做掩饰的地步,至少每条船上他们都放了两三个雇来的洋鬼子当托儿。反正洋鬼子也不懂说中国话,光复军翻译们说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