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344章

1852铁血中华-第344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么就是为满清死了也在所不惜。要么就是认清了形势,知道应该跟着咱们走。而这时候,你派一个能言善辩之辈,顺着左宗棠去说。那是招降左宗棠么?那只是让左宗棠认为他自己应该给满清效忠而已。咱们必须让左宗棠弄清楚,这种效忠是不对的。那么我不认为有谁比黑成刚同志差。”
  “老虎,你说的很对。可我现在担心的是万一左宗棠死不改悔怎么办?是,我是求结果了,可这是都督的意思,我们怎么也得努力办到吧。”徐开文答道。
  雷虎坦然答道:“自己寻死的人我们为何要去救他?左宗棠自绝于中国,那就让他死。”
  最后讨论的结果是尽力而为,看左宗棠自己的觉悟。如果这话被韦泽听到的话,韦泽定然会抹把冷汗,如果他按照最初的想法,说左宗棠是个非常优秀的人才,让光复军的人认为韦泽觉得左宗棠比光复军军人强,那现在的讨论绝不会如此。
  从菏泽到淮安传递消息用了四天,就在光复军确定代表人选的时候,左宗棠已经带领一万五千多楚军兵分两路直奔庄寨。左宗棠不敢拖延时间,他认为庄寨的捻军征集粮食需要四五天时间,带着大量辎重的捻军行动不便。如果能够堵住捻军大战一场,那是最好。即便捻军再逃跑,只要能够夺取捻军的粮食辎重,就是一个大成功。至少这些辎重也能减轻楚军的后勤压力。
  而左宗棠刚从菏泽出来不到一天,探马就传来消息,前面出现了捻军的大队。左宗棠带领的主力有一万人,他命令分队继续向庄寨进攻,自己带领主力向暴露了捻军大队那边去了。


第101章 捻军(十三)
  1865年7月16日,南京皇宫。
  “左宗棠被捻军四面合围?”韦泽看着电报的时候他的三岁多的儿子韦睿正坐在韦泽腿上玩耍,小家伙此时正是破坏狂的年代。当然这种破坏是从大人角度来看的,对这个年纪的小东西来说,他们真心是在探索世界,正在“创造世界”,只是这创造的过程无法得到成年人的认同而已。
  所以韦泽一只手捏着电报再看,另一只手则在阻止着自己儿子想把电报稿抓到手里蹂躏撕破的努力。祁红意就拿了本书在旁边装模作样的看着儿子和他爸爸折腾,就是不上前把儿子哄开。
  毕竟此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韦泽正和儿子玩游戏,秘书突然冲进来就给了韦泽这么一份电报。小家伙被他爹给扔在一边,祁红意当然在心理上是支持儿子这么闹一闹滴。当然,祁红意本人也不希望自己儿子闹得太过份,让他爹大大不爽起来。所以装模作样的看书仅仅是装模作样,那一页打开之后过去了整整五分钟,祁红意都没真正看一眼。
  李仪芳年初也给韦泽生了个一个儿子,从政治的角度上来说,韦泽有了两个儿子,这个全新的朝代终于稳定下来了。假如韦泽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也不存在继承人的问题。从父系的角度来说,两个儿子都是韦泽的亲儿子。但是从母亲的角度来说,祁红意的儿子若是继承了韦泽的权位,李仪芳的心里面肯定不会爽,反过来也一样。所以祁红意希望韦泽能够重视自己的长子,但是祁红意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让韦泽真正不高兴起来。
  韦泽现在考虑与此完全无关。他现在的地位不是靠他儿子得到的,之所以能够将皇帝视为一个尊号,完全是因为韦泽手中掌握了党政军三个国家的根本权力,而这个权力的维持靠的是韦泽领导着党政军稳步的掌握着中国,至少是解放区的政权。
  他几乎是下意识的阻止着儿子的折腾,真正的心思则是放在了战略的考量上。捻军眼下分为河北、河南、山东三个部分。各路队伍攻城略地,而主力其实一分为二。一部分在张宗禹带领下在河北僧格林沁激战,另外一部分则是在赖文光指挥下在菏泽一带与左宗棠作战。
  赖文光此次采取了一个极为大胆的策略,他自己带领部队采取运动战的战术与左宗棠兜圈子,同时将其他部队暗中调过来。在左宗棠进攻庄寨的时候突然以五万兵力围住了一万多出击的楚军。
  左宗棠战略上做出了错误判断,他被赖文光的运动战术迷惑,以为赖文光采取的是传统的流寇战术,进军庄寨的时候居然还兵分两路,主力一万人的部队被三万捻军包围,两万捻军则包围歼灭了楚军五千人的分队。这五万人的部队将左宗棠团团围住。
  韦泽最大的感觉是自己失算了,他低估了太平军的力量,或者说他高估了满清的力量。的确,太平军和捻军在历史上都被清军剿灭了。但是那是历史而已,当下的现实是太平军与捻军合并之后,总兵力在30万以上。尽管这30万人在韦泽看来不算什么,可满清还拥有全国政权的时候,总兵力也只是号称90万人。这些年遭到一系列惨痛打击,满清兵力剩下的估计也顶多50万。这50万人中大概还有20万人分布在好几个完全不关联的地区。例如四川、云贵、东北等地。
  就这么一走神,韦睿趁着父亲不在意的时候,终于抓到了点报纸。他脚站在老爹腿上,上半身扑在桌子上,奶声奶气的念道:“直……鲁……清……兵力勺25万,有15万是……人军……无……斗力。上牛……”
  “是上午,不是上牛!”祁红意立刻纠正道。
  这句话全部内容是“直隶、豫、鲁,清军兵力25万约25万,有15万是绿营与旗人军队,无足够战斗力。上午楚君被围……”小家伙认字不多,把“约”念成了“勺”,“午”念成了“牛”。
  听着儿子奶声奶气的南京味普通话,韦泽一把抱住了儿子,此时已经笑的见牙不见眼了,“乖,都认识这么多字啦!”
  “阿爹,娘都夸我会背九九乘法表啦!”韦睿在老爹怀里自夸道。
  祁红意心里头美的不能行。
  河北、河南、山东三地真正的清军兵力估计只有25万人,她在儿子身上花费了无数的心血,特别是带着儿子先回南京这段时间,祁红意更是努力给儿子启蒙。
  虽然心里面极爽,祁红意说的倒是很客气,“韦泽,你说的那个怀孕的时候吃的东西还真挺管用,什么叶酸,胡萝卜,胡麻油。咱们儿子就是聪明啊。”
  “长子基本上都像他娘,有你这么聪明的老娘,儿子能差的了么?”韦泽笑道。如果是以前的话,韦泽此时哪怕是为了斗嘴,也得自吹自擂一番。可经过了左宗棠的那件事之后,韦泽经过反思,发现了不少自己年轻时候不明白的事情。每个人其实大多都能忍耐辛苦,但是大家绝不能忍耐没结果。跟着韦泽过日子,生孩子,祁红意也是很辛苦的。韦泽把所有的功劳都往自己身上一放,那祁红意跟着韦泽落了什么呢?此时就得肯定的祁红意的功劳,祁红意付出的努力必须得到极为正面的肯定。
  儿子表现出色,丈夫称赞的态度诚恳,祁红意觉得心满意足。她把儿子从丈夫怀里抱走,然后说道:“这孩子们都是见风长,我都快抱不动他啦。”
  养儿子不能没结果,韦泽立刻答道:“等韦睿长大了,让他背着你。”
  听丈夫这么说,祁红意的母亲本能立刻发作,她答道:“不要,我这么重,把他压坏了怎么办?”
  “那好,我来背着。”韦泽笑道。
  家庭就这么其乐融融,祁红意笑道:“韦泽,也不用你背。等韦睿长大了,让他扶着咱们两个走路就行了。”
  “我们爷俩一人一边,你在中间,我们扶着你走。”韦泽做着承诺。
  想到那样的场面,祁红意觉得非常开心非常满足,她笑道:“那就等我老了再说吧。现在我带韦睿洗澡睡觉。韦泽你也早点休息。”
  终于不用费心力去哄老婆孩子,韦泽再次拿起电报。韦泽相信左宗棠大概是能够杀出重围的,可他也不能不考虑另外一个可能,如果左宗棠被捻军歼灭的话,江苏北部就会落入捻军手中。徐州一带也是中国的精华地区,让捻军这么拿走未免太便宜他们了。
  想到这里,韦泽把机要秘书叫进来,下达了命令,“让雷虎他们北上,夺取整个江苏。如果捻军想和咱们争,那就军事驱逐。边角地区现在就算是不用着急,但是徐州一带绝不许有失。”
  这些战争预案早就定好,此时韦泽启动了其中之一。当然,这种命令原则上需要军委讨论,但是此时的军委一大部分还在广州,韦泽就使用了他皇帝可以单独决定启动军事预案的特权。
  不过这话说完之后,韦泽又觉得不妥,他又命道:“这道命令先起草好,通知军委连夜开会。”
  军委会议召开之后,大家一听最新消息,意见一致的表达要夺取徐州。这其实是个非常正常的战略应对。大家原本觉得清军或许能够压制捻军,既然清军表现的如此无能,光复军也不能坐视捻军这么尽情扩大地盘。
  达成了一致之后,军委又提出了别的看法,“陛下,拿下整个苏北的话,淮河防线就已经过时了,我们建立徐州军区吧。原本安徽那边的防线由安徽军区负责,徐州军区以后就是进攻的出发点。”
  7月17日早上,左宗棠红着眼睛召集了众将。突然落入捻军的重围之后,左宗棠才发现捻军根本不是他想象的那支流寇。
  前天上午与捻军交战之时,探马突然禀报,后路出现了捻军。左宗棠还没完全当回事,他命令部队暂时收缩,并且试探着敌人的虚实。可周围的捻军越来越多,到了前天晚上,楚军就被围住了。四面八方到处都是捻军,更重要的是,捻军各个防守阵地上竟然都有大炮。楚军哨一靠近,捻军就用开花弹猛烈开火。
  此时的河北、河南、山东到处都有捻军在活动,各种求援告急信,满天乱飞,左宗棠发现自己被这种局面给误导了。他以为捻军还是四处作乱,逼得官军疲于奔命,没想到捻军的整体战略如此明白,竟然是要歼灭他左宗棠的主力。
  捻军此时也没有立刻发动猛攻,而是围着左宗棠所在的地区修建土垒。摆明了是要搞长期围困。白天的时候捻军不断挑战,到了晚上,捻军则疯狂骚扰。除了炮击之外,各个方向上响起的是此起彼伏的喊杀声,以及敲锣打鼓的声音。
  连着两个晚上如此,楚军被骚扰的休息困难。士兵们或许还能不管不顾的打瞌睡,但是军官们一个个都要打起精神,生怕捻军真的半夜劫营。所以各个眼睛都红了。
  左宗棠看着疲惫的手下,他果断的命道:“今天上午大家休息一下,中午吃完饭,下午就突围。”
  “大帅,向哪里突围?”将官们连忙问道。
  “向东。去济宁。”左宗棠答道。


第102章 捻军(十四)
  部队启动不是容易事,五万以上的军事行动更是大事。雷虎7月17日早上接到了军委电令,当天他也只能派出一个军向徐州进发。好在满清军队的特色就是只知道守城,所以光复军的军事计划不用制定的那么繁杂。
  左宗棠被围,淮河防线司令部其实也颇为紧张。上次放走太平军那是战略考量,在捻军做大的现在,光复军就不能不考虑下一步的要与捻军作战的可能。清军只懂得守城,捻军可没有这么容易对付,光复军必须考虑在野战中击败到处乱窜的捻军。
  菏泽一带没有电报,光复军只能动用了自己的信鸽部队。突然某家新来没几年的人放出去几十只鸽子,这种异常的情况只怕是躲不了别人的怀疑。所以这种据点是用一次就得让人员撤离。光复军的情报员可是很珍贵的。
  到了7月20日,跑回来的情报员遇到了光复军进军徐州的部队,最新消息在7月21日传到了雷虎这里。捻军部队大举在菏泽汇集,在7月18日已经攻下菏泽。菏泽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与苏、豫、皖三省接壤,菏泽这里更是产粮地。看来捻军下一步只怕是要以菏泽为中心大搞一番了。
  就在昨天,雷虎已经得到了消息,左宗棠所部并没有选择菏泽为突破包围圈后的目的地,而是转而东进直奔济宁。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大家都觉得左宗棠挺聪明的,如果他不经考虑,从庄寨直奔菏泽。即便是突破了一次重围,也不过把自己置于一个更大的危险之下。
  “黑成刚同志,党委派你前去济宁见左宗棠,此行有一定的危险性,党委想再提醒你一次,你愿意去么?”党委会议上,党委书记徐开文郑重问道。
  “既然是党委的命令,我自然服从党委的命令。”黑成刚回答的非常坚定。
  徐开文正色说道:“那么我们再强调一次,左宗棠是不是投降,那是他的问题。如果看到事情不对,你就不要和他争辩太多。你能安全回来就好。”
  “如果能多救点人,我愿意承担这个风险。”黑成刚认真地答道。
  此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