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320章

1852铁血中华-第320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泽印象中,整个中南半岛乃至整个东南亚的气候与土地都适合种植橡胶以及棕榈等经济作物。据韦泽向东南亚贩卖蔬菜的朋友说,东南亚是中国重要的蔬菜输出市场。那些地区有大量的种植园,种植园适合经济作物,所以东南亚大量进口中国的蔬菜。
  听韦泽明确表示越南南部适合种植橡胶,所有中央委员会的委员一致同意对法国开战。居俊峰甚至嚷嚷道:“现在咱们就投票吧!”
  我了个去!这也太现实了吧!韦泽心中大惊。就韦泽所知,光复军最近赚钱的大头已经不是金属制品,而是解放鞋。毕竟金属制品是个耐用品,买一把菜刀就能用好些年,镰刀等农具也都是能用好几年的,解放区里头现在金属制品的需求逐步降低。
  自行车等消耗更多钢铁的产品非常紧俏,却限于生产能力,连体制内的需求都无法满足。现在的先进工作者们奖励的就是自行车认购券,拿到自行车认购券之后还不是立刻掏钱就能买到,那得排队等。
  这两年托了贸易的福,从南美购买了大量的橡胶。加上光复军在1855年种植的橡胶树也开始割胶。解放鞋开始进入民间市场。并且产生了轰动效应。土改之后,百姓们手里都有了点钱,一双橡胶鞋对于普通人民的生活几乎是颠覆的。军队因为使用了解放鞋,每天能节省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人民每天节省半个小时,那也是极为重要的。更不用说有了解放鞋,大家走远路轻松了太多。活动能力也大大提高。每一批新鞋进入销售渠道前,都是要在报纸上公开消息的。前来购买的人能提前一晚上就排起了长龙。
  不仅中国人买,连英国人和美国人也买。他们不懂橡胶的硫化工艺,却知道这种胶底鞋结实耐用。出的价格比在中国销售高了三成还多。向中国出售石油的美国商人以40%的加价,一气买了五万双橡胶鞋运回国内。销路不错,所以他这次跑来要求再买十万双,可光复军国内供应尚且无法满足,哪里有那么多可以提供给国际市场的。所以那美国商人求爷爷告奶奶的,甚至连韦泽都知道了。
  大家都会算账。进口橡胶毕竟贵,如果光复军自己能够稳定的生产橡胶,那赚的每一分钱都落入了自家口袋。只是军队也开始考虑起国民经济的问题,韦泽实在不知道自己该为社会进步而高兴,还是该为帝国主义思路蓬勃兴起感到担忧。
  身为光复党主席,韦泽也得履行职务。在一众急不可耐的中央委员们的期待中,韦泽要求表决。五分钟后,光复党中央委员会全票通过对安南法军开战的决议。


第67章 经济边疆(二)
  总参谋长这个职务是光复军军委里面负责军令的副主席。在光复军中,地位最高的无疑是军委主席,位居其次的是执掌军政的副主席,这位副主席的正式职务是政治部主任。执掌军令的总参谋部位居第三。
  居俊峰一回到办公室,就向总参谋部传达了最新消息。得知要出兵攻打法国人,特别是得知了越南南部适合种橡胶。总参谋部里面也是极为欢喜的。大家嘴上都不好意思直接说,但是中华新政府是个工业化的耕战集团,有韦泽这个劳动者带头,整个体制内全部一体化。
  就以总参谋部这帮人来说,一个家庭里面要么丈夫妻子都在从军,或者丈夫从军,妻子上班。如果女性有文化,能够考上公务员,那妻子就会在行政单位或者事业单位上班。如果文化水平不足,无法通过公务员考试,那么妻子就会在工厂上班。
  工厂里面是讲效益的,报酬与生产挂钩。橡胶厂作为军工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军人家属。现在解放鞋厂的问题是原材料供应不足,所以一年开工只有九个月。如果能够得到充足的橡胶供应,面对这几乎看不到尽头的对橡胶的需求,挣到更多工资可是非常现实的事情。
  不过总参谋部毕竟是总参谋部,大家高兴也有分寸。有了充足的战争理由,剩下的就是把这场战争打赢。
  这场战争早就有预案,此时大家把这个预案拿出来详细讨论起来。
  “我们在越南那边的情报人员确定,法国军队数量虽然不太确定,可绝对不会超过五千。陆军派一个军就行。不过海军就比较麻烦,如果法国人失败之后派遣舰队骚扰我们的运输线,这个就需要我们建成从越南南部到两广地区的海上防线。”
  “粮食贸易是我们现在最大的安全隐患,由俭入奢,由奢入俭难,现在让部队天天没有米饭吃,部队会是一个什么情绪。从暹罗湾到两广的航线安全必须得到保证。”
  总参谋长讨论起军事问题的时候一点都不马虎,是韦泽率先开辟的这条航线,在最初的时候大家对这条航线的重要性并没有什么认知。现实是最好的老师,当输入的大米解决了以前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之后,只要不是故意搞鬼的人,都会非常认真的对待这个问题。
  “我听说都督已经建造了几艘主力军舰,却不知道这些军舰现在能否参加战斗?”居俊峰询问起海军司令林家俊。
  林家俊答道:“那是铁甲舰,就建成了一艘。准备试航了,不知道这艘军舰能不能投入到战斗里面。”
  这个回答太没有担当,总参谋部的成员都用不满的目光看着林家俊。林家俊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连忙补充说道:“要不大家一起去看看那艘军舰如何?”
  这个提议还是不太有担当,但是好歹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广东造船厂距离总参谋部也不是太远,最后总参谋部的众人也只能选择亲自去看看。
  第二天一早,大家就去参观铁甲舰。这几年铁肋木壳的船只成了造船标准,缺乏好龙骨木头的广东造船业随即获得了极大发展。蒸汽风帆汇合动力的船只非常不适合按照炮位,所以建造出来的船大多都不是军用船只。造船厂也是吸纳了大量工人的单位,大量的厂房中进进出出的都是工人。在各个车间中间,还有不少纵横的铁轨,大量运输的货物都需要通过轨道进行运输。
  到了铁甲舰的船坞旁,一众总参谋部人员都傻了眼。看体积,如果是普通木质船的话,那是一艘排水量大概700吨左右的船。居俊峰忍不住说道:“这螺栓好多!”
  的确,那些普通的铁肋木壳的民船上是用螺栓把木壳固定在铁肋之上,但是安装完毕之后,木板缝中会用松脂等物品把缝隙全部填上,最后还会进行刷漆等处理。看上去船体表面还挺光滑的。但是眼前的这铁甲舰就大不相同。大家都感觉铁甲舰有种说不出的厚实感觉,铁甲与铆钉外虽然也刷了漆,但是那密密麻麻凸起的螺栓半圆的头部清晰可见。与民用船只完全不同。
  林家俊作为海军司令,自然负责起了介绍的职责。“这个船也是铁肋木壳,但是木壳不是普通的木壳。我们采用从美国进口的上好的橡木制成了基座,然后把铁甲装在这些基座上。加工钢甲难度太大,所以现在只能用铁甲。铁甲的问题是锈蚀的厉害,即便是做了全面的防锈处理,这些铁甲过几年也得换一次。”
  看着这通体覆盖着铁甲的船只,大家纷纷上前用手抚摸,或者用拳头敲击。那种坚硬厚实的感觉给第一次见到真正铁甲舰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林家俊继续说道:“铁甲厚度15到20毫米,我们用大炮试过轰击样品,那些实心炮弹勉强能打穿。不过海战中被实心炮弹打穿倒不是大问题。主要的威胁是榴弹炮,而普通的榴弹炮基本无法击穿这层铁甲。现在的关键是我们自己的海军舰炮能否有效击沉敌人的船。大家也知道,我们其实没有海战经验,更没有和外国的风帆战列舰打过,所以大伙对这个不是非常有把握。”
  “没有打过,所以不知道么?”居俊峰问道。
  “是的。但是看来知道不知道,都得上了!”林家俊不自信地答道。


第68章 经济边疆(三)
  对法国作战的战争计划书送到韦泽案头,居俊峰有点紧张的看着韦泽面无表情一页一页的翻看着文案。出国作战与国内战争是两码事,他也没有太大自信。方案是水陆并进,快速打击,力图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法国军队。基于法国人的战斗能力,光复军出动了一个军一万五千人,总兵力预计是法国的三倍。还有大口径攻城火炮运到越南南部参与攻击要塞的部分。琼州兵团另外四个军也整装待发,随时可以通过海运抵达越南南部参与战争。
  整个来说,方案设定没有一丝一毫的托大。毕竟连湘军那样的军队,充分利用开花弹的威力,都能给雷虎部队造成一定损失。法军也是地球上数得着的强军,占据防御优势之后,光复军也必须考虑战争中会出现的巨大伤亡。
  放下计划书,韦泽说道:“进入越南作战,不要公开打着我们的旗号。最好还是穿着越南的军服,化装成越南方面的军队。光复军以越南军队的面目出现,这样事后可以说中国根本没参战,割地那都是越南政府与中华政府之间的事情。不至于和法国人彻底撕破脸。毕竟我们的海军实力有限,法国佬一旦和咱们宣战,也许会造成一些我们意料不到的结果。”
  “化装成越南军队倒也不错。”居俊峰表示了同意,他接着说道:“可越南军队有那么多军舰么?法国人不是傻瓜啊。”
  “法国又没有英国那么多港口,把他们逼到海岸线,他们自己吃自己就能把后勤压垮。等他们自己撤退了也不是坏事。”韦泽笑道。
  居俊峰讶异地说道:“难道让越南方面提供我们部队的后勤么?速战速决就是想减少后勤压力。”
  不过说完之后,居俊峰想明白了一件事,“都督,你是不是对出兵还有疑虑?”
  韦泽的确是有疑虑的,他首先不想把战争扩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法国毕竟是世界强国,拿三又是个超好面子的家伙。就是过于好面子,遭到俾斯麦首相一挑拨,拿三立马就蹦出来向普鲁士宣战。然后被普鲁士军队给打的彻底崩溃。这么样的一个家伙,天知道在遭到中国打击之后会采取何等激烈的应对。光复军的海军力量相当薄弱,现在还远不是挑战英国的时候。而英国佬对法国在东南亚的扩张所持的是默许的姿态。这个现状让韦泽必须谨慎行事。
  既然居俊峰质疑韦泽是不是有疑虑,韦泽干脆说道:“我觉得这件事可以准备的更完备一些,至少等我们的几条铁甲舰的训练完毕之后再说进攻的事情吧。”
  听韦泽明确表示了态度,居俊峰劝道:“都督,最多明年年底,我们就有大批部队要退役。那时候近十万部队退役到城市里面,粮食供应就是个大问题。眼下从越南方的粮食贸易已经出了大问题,能拿下越南南部,我们也能就近保护和暹罗的大米贸易。”
  居俊峰所说的都是现实的问题,不过韦泽却明显感觉不对头。历史上太多国家就是因为实力不足,遇到了现实中困难的时候,为了把占到的便宜稳固化,所以铤而走险。日本就是一个例子,一次次的赌国运,即便是前面捞取不少好处,可最后一把输光之后就彻底输光。光复军现在的局面与日本当时的态势有种说不出的相似之处。这让韦泽感觉很不舒服。
  微微闭上眼睛,韦泽暂时放弃了思考,而是让自己的预感更多的主导自己的思路。过了一阵,韦泽睁开眼睛,他慢悠悠的对居俊峰说道:“以前中国从来没有打到过越南南部,也就是控制交趾郡的水平。而且连交趾郡都经常丢失。我前几天是热血上头,觉得让越南割地没问题,现在越考虑越觉得不安。如果现在我们制定的计划是发动一场针对越南的灭国之战,我反倒不会这么担心了。”
  居俊峰没想到韦泽竟然提出了如此大的战略思路,他一时没能把思路扩大到这个地步,他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灭国之战?消灭越南么?那岂不是要投入十几万军队了?”
  “嗯!的确需要这么多部队。”韦泽点点头,他方才终于理清了自己为何感到不安,“居参谋长,越南其实真心畏惧和痛恨的是咱们中国。从越南的角度来说,中国打了他两千年。每一个新王朝兴盛的时候几乎都打过越南,你说他们是担心这万里迢迢跑到越南的法国呢?还是担心就在越南旁边的中国呢?”
  居俊峰的战争观念虽然能够扩大到了经济范围,却远没有能把历史与历史带来的心理视角也考虑到战略里面去。所以居俊峰张口结舌的说不出话来,光是试图弄明白韦泽所说的东西都超出了居俊峰的能力之外。
  韦泽倒是因为理顺了思路,整个人已经恢复了平常那种泰然自若的状态,他说道:“这样,你通过外交部和越南那边联络一下,就说我们要化装成越南军队,走陆路。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