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309章

1852铁血中华-第309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志丹把今天跑了好些部门的事情说了一遍,说完之后他因为心中气苦,都有点眼泪汪汪的。“都督,你要是对我工作不满意,你就直说,何必这么刁难我呢?”
  韦泽笑着让左志丹坐下,“左志丹同志,我就是对你工作很满意,我才没有直说。你现在情绪很激动,所以未必能完全理解我的话。你上次找我和这次找我是不一样,上次你根本不知道我管这件事,现在你知道了。通过跑这么一圈,你知道了干工作的方法。我觉得对你而言这是很大的收获。下次你要是遇到同类问题,就不会束手无策了。而且我也知道你不会束手无策了。就是了解了你的能力,我才能把更多工作交给你来干。所以说你今天这些趟没有白跑。我很认同你工作的方法,你最后能搬个凳子在门口等我,这很难得。我非常赞赏!”
  对于韦泽的话,左志丹并没感到高兴。他还是气呼呼的不应声。
  韦泽说道:“明天下午你来见我,我们正式讨论有关港口的问题。”
  送走了左志丹,韦泽也疲惫的往家走。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不是他什么都能办到,而是他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这个角度来看,左志丹还算是办事可靠的同志,但是他还是不够成熟。而且现在光复都督府里头够成熟的同志,还是非常稀缺的资源。想到一大帮不够成熟的同志去新解放区组建政府,韦泽心里头真的是没底。


第49章 相残(五)
  “我们的政策首先是要为我们自己服务的,不管是允许洋鬼子在我们这里经商也好,不允许他们经商也好,都是为了我们的利益。没有任何政策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更不可能说是短期有好处而长期能够一直维持这个好处的。所以你和英国人谈判的时候,告诉他们,即便是我们短期内强化对上海航运的管制,也是为了照顾外国商人的利益。怎么想和怎么讲,基本都是要反过来的。”韦泽非常认真的对左志丹说道。
  左志丹头一天因为找负责人,积累了一肚子的怒气。不过休息了一晚上之后,他也恢复了正常。听完了韦泽的话,左志丹问道:“都督,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只是与英国人来个意向性的谈判喽?”
  韦泽点点头,“对,既然已经签署过条约协议,那我们就按照条约与协议执行就好了。至于战争这种意外的情况,我们只用告诉英国人一件事。我们也在努力结束战争状态。如果英国人表示反对,你就告诉他们,在中国我们说了算。谁想反对我们说了算的现状,我们不仅要打他们,甚至还要杀他们呢!”
  这么强硬的态度其实并不必要,光复都督府里头的干部都经历过战争洗礼,这点骨气还是有的。不过韦泽还是忍不住把底线给拿出来。无原则的让步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行动,有些事情给韦泽留下的印象太过于深刻。
  “那什么时候能够恢复正常的贸易?”左志丹问,既然要谈判,总不能告诉对方说你就给我无限制的等。光复都督府从来不主张这样蛮横的做法。
  韦泽不怀好意的笑了几声,“哼哼!等我们的舰队能够接掌那些海域之后,就能这么做了。你甚至可以对英国人说,如果他们想尽快完全恢复通航,就帮我们建造起能够在中国领海压倒一起的舰队。”
  左志丹完全能理解韦泽的言外之意,光复都督府希望能够有强大的海军,用这支海军抵挡来自海上的任何威胁。特别是英国人的威胁。
  会谈到这里也就基本结束了,韦泽正色说道:“左志丹同志,我不是在批评你,所以希望你不要往别的地方想。我现在要讲的是,讨论这个外交问题的时候,我是作为光复都督府的都督,还是以负责这件事执行的人,这两者之间是有重大区别的。而且作为我们要建立的全新的国家制度,封建制度与以劳动为基础的工业社会制度,更是完全不同的内容。”
  听完韦泽的话,左志丹认真地说道:“都督,我昨天回去也想了。我现在大概能理解您的意思。各个部门都是为了完成工作而存在的,而不是这个部门就是谁家的一亩三分地。您讲过很多次,例如现在的部队里头就没这个问题,部队的干部是为了打仗而存在的,能打仗就有职务,不能打仗就滚蛋。但是在不是军事部门干事,我们干好干不好也不会死,当然就想懒点。就跟昨天那事一样,我其实是学到东西了,学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可是当时我就是想懒点,别人能送上门来,那多好啊。”
  左志丹的话让韦泽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韦泽在对待自己生活上的确是个“懒人”,每天工作工作,早就把精力榨干。即便是吃饭,品味美食也是需要精力付出的。所以韦泽对所谓享受毫无兴趣,是因为他根本没有精力去管这个。
  每一个朝代的开国那批人为何都会显得生气勃勃,就是因为那批人是经过千锤百炼,凡是懒于工作的人,不是死了,就被活着淘汰了。整个上层好歹还有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的态度在里面。懒于工作在那个时代是种罪孽。这与高尚的理想,高洁的人格其实没什么关系。或者说,正是因为这些开国者们有了这种视懒惰为罪恶的观点,他们才能看着高尚与高洁。
  新国家马上就要建立了,韦泽也不能不考虑国家建立后不可避免的出现的那些破事。此时突然觉得有所收获,韦泽心中感觉大爽。
  连连点头,韦泽欣喜地说道:“左志丹同志,你说的非常好。作为党委书记,在这种工作上的体会还是要和同志们好好说清楚的。风行草偃,我们作为领导阶层,自己就得把勤劳、踏实、肯干的风气建立起来。”
  左志丹连连摆手,“都督,你就别丢我人了。我的工作做的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还去宣传我自己?让人笑话么?”
  韦泽摇摇头,“闹笑话?组建总参谋部的时候那笑话闹的多了去了!那时候谁敢说自己能干得好?能不闹笑话,能完成工作量就会被嘉奖。”
  左志丹摇摇头,“都督,那不一样。那时候干不好就会死,不死于阵前,就死于军法。现在外交部的工作又不会直接死人,这种宣传明显不一样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明白的。”韦泽的确明白了,当部队舍生忘死工作的时候很容易得到全面的肯定。因为对那些说风凉话的人,一句“你觉得人家干的不好,你自己上啊!”就能堵住大多数人的嘴。但是不牵扯以生命为代价的工作,就很难有这样的说服力。看到别人能够得到的嘉奖,出于嫉妒心说些酸溜溜的话,那实在是太容易了。
  韦泽对左志丹说道:“对于作风问题,我会拿出些文章与制度出来。你作为党委书记,也要和同志们多讨论。”
  有了这番谈话之后,韦泽一时莫名兴奋。好多以前不明白的,以前有强烈的感觉却远没能够理清的思路此时豁然开朗。
  韦泽想起了一句曾经触动过他的话,“不要把那些圣人或者伟人的传记教给小孩子,因为这是让那些善良的正常人去学那些不正常的人。”
  好一个“善良的正常人”,那些善良的正常人都服从了天性,或者能称为好逸恶劳吧。而那些不正常的人的确战胜了好逸恶劳的天性。所以他们才能创下那样的功业。
  韦泽并不想用这个理由给剥削制度辩护,制度性的剥削是另外一码事。单纯从人性来说,自古英雄无善类,在喝别人的血之前,他们首先得喝尽自己的血。


第50章 相残(六)
  “左部长阁下,我有一个问题,你们好像根本不在乎我们会不会承认贵国政府。”英国驻广州的领事汉弗莱爵士端起茶,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说道。
  “是的。既然你们的承认要附加那么多条件,我们为什么要在乎这样的承认?”左志丹一面向红茶杯子里面放了几块广东产的方糖,一面答道。和韦泽谈话之后,左志丹明白了自己受韦泽器重的程度,又明白了制度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他仿佛放下了千斤重担,举止做派也变得更加从容起来。如果是以前,他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外交场合如此放松。
  汉弗莱爵士心中骂娘,但是表面上却没有丝毫的不快。光复军有如此傲慢的资格,战争到了现在,各种情报都指向一个结果,满清失败仅仅是时间上的问题。英国并没有派遣大军来维持满清政权的可能,如果能派遣几十万大军,那还不如就近把美国消灭掉。
  喝了一口产自中国的茶叶与方糖冲泡的红茶,汉弗莱爵士舒服的润了润喉咙,“按照左阁下所说,贵国政府会执行正常贸易的政策喽?”
  “是的,我国政府并没有看到正常贸易有什么问题。至于我国与英国方面在建设司法与海关法律上的合作,我们还是比较满意的。”左志丹喝了口茶之后,拿起了一块奶油蛋糕塞进嘴里。随着光复军饲养业的发展,进口自欧洲的奶牛在广东繁衍生息,奶制品的数量暴增。大家都很喜欢市面上出售的奶油蛋糕。
  汉弗莱爵爷对奶油蛋糕也很喜欢,左志丹前来拜访的时候带来了蛋糕,漂亮的奶油层上点缀着果酱,在什锦果酱与蓝莓果酱中,汉弗莱爵士选择了他喜欢的蓝莓口味。他也边吃边说:“也就是说你们占领上海之后会全面接管海关。我们之前与满清签署的所有协议,都会作废。”
  “你们和满清签署的协议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左志丹的语气里头有些嘲弄的味道。
  恶债不偿乃是国际惯例,既然英国没有能力用军队逼迫光复军接受旧约,汉弗莱爵士也就不去提些完全不着调的废话,他直入主题,“你们占领上海多久之后能恢复贸易?”
  左志丹对此早有准备,他答道:“那得我们的舰队能够控制上海周边海域才行。当然,你们的非武装商船是可以进入长江做生意的。军舰也可以在获得我方许可的情况下无害停靠我国港口。这也是我们以前的协议上约定的条件。”
  “那么能不能给我们三个月时间在上海准备一下?”汉弗莱问。
  “最多一个月,一个月后,我们的部队就会进军上海。我们并不希望与贵国发生军事冲突,不过我们也不怕与任何敌对者作战!”左志丹也把光复军的底线抛了出来。
  等左志丹左后,汉弗莱爵士恨恨地骂道:“该死的中国人,你们的破船能和我们的战列舰敌对么?”
  虽然嘴里这么骂,可汉弗莱爵士知道,光复军那些只装备了一些小炮的破船的确能够给英国方面造成很大的损失。这不是绝对数量的损失,论绝对数量,英国皇家海军根本不怕光复军的军舰。但是皇家海军能够在中国维持的战列舰数量有限,光复军的破船拥有击沉英国战列舰的可能。一旦有了损失,英国就面临补给不足的问题。
  更不用说,那些破船即便不能与英国皇家海军在大洋上整风,却能够配合光复军夺取香港。一旦失去了香港这个海军据点,皇家海军就得退回新加坡补给。从新加坡远征中国,是耗资巨大的行动。
  即便是能够在中国沿海给中国造成巨大的损失,那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英国陆军只要再陆地上站不住脚,每一次战争都只是空耗国力而已。英国虽然坚信武力,但是英国更清楚,无法胜利的战争毫无意义。就如克里米亚战争,即便是给了俄国重大损失,但是俄国不割地,不赔款,天价的军费最后只是打了个水漂罢了。
  在这个时候,汉弗莱爵士做出了很明智的判断,英国只能等待机会。
  所以整个二月,光复军海军运载了大量的陆军沿着海岸线北上。海军采取蛙跳战术,将陆军运上岸,温州,台州,宁波,舟山,这些城市和地区被一个个夺下。后续部队乘坐轮船登陆之后,向周边进攻。而海军则是轻松的继续向北,向北。
  3月1日,左宗棠在杭州城内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放弃杭州北上突围。
  十天前,法国已经把最新的战略局面告诉了左宗棠。光复军海军最晚会在3月15日进入上海。英国人已经接受光复军占领上海的未来,法国人不接受也没办法。他们根本没有舰队能够阻挡光复军的步伐。
  当然,英法都希望能够给光复军制造麻烦,那就是尽可能帮助清军退到长江以北。当然,这种帮助也是有限度的,光复军500多吨的蒸汽动力军舰真的强行构筑海上封锁线,英法也没办法应对。就满清方面展现的战斗力,他们根本不足以在陆地上阻止光复军进攻上海。即便英法与光复军闹翻,也阻止不了光复军夺取上海。
  左宗棠这位今亮看着杭州的浙江巡抚衙门的公堂,这是他到现在为止官职的顶峰。虽然有传闻说,左宗棠会被提升为闽浙总督,而福建此时完全落入了光复军手中,如果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