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265章

1852铁血中华-第265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石达开说出“归隐山林”没几天,一支来自广东的花旗军脱离了石达开的序列。这支队伍的首领是李鸿昭、郑乔,先锋谭星。1855年广东天地会、三合会大起义,围攻广州城失败后,这支队伍西进进入广西,又北上进入湖南,辗转进入江西。在江西加入了石达开的战斗序列。
  这支部队原本就不是忠于太平天国的队伍,对石达开失望之后选择了自立。希望能够在地方上建立起独立的势力。他们没有去韦泽占据的广东,转而进入湖南作战。
  只忠于自己,认为自己在乱世中能够开辟出一片天地的部队在11月纷纷脱离之后,对太平天国尚且有一定忠诚心的部队开始脱离石达开的部队。傅忠信,谭体元在石达开建立的新官制中等于是丞相级别的高官,这两支部队在12月初踏上了返回太平天国的道路。
  一个月内,就有近三万兵马脱离,这对于进入广西时还号称二十万兵马,实际兵力只有十二万的石达开所部来说是很大的影响。
  可即便如此,石达开却没有吸收教训。他倒是没有派兵追赶这帮脱离的兄弟,却也没有对自己的行为有丝毫的反思。除了坐镇庆远,准备过冬之外。石达开拿出了出走时的做派,对尚且在广西作战的其他起义部队采取了不联络,不合作的做法。
  到了一月份,一支部队从白色出发东进,试图与石达开所部汇合。这支部队的首领乃是石镇吉,这位石达开的宗亲实在石达开带着四千宗族乡人加入太平天国的时候就跟着石达开的老将。但是石镇吉与石达开有矛盾,若不是因为石镇吉能打仗,石达开只怕早就把石镇吉给杀了。
  石镇吉在石达开进攻浙江时候就开始独领一军脱离了石达开的控制,既然在翼王的队伍里头很可能遭遇不测,那还是分开的好。
  石达开在福建战败退入江西之后,石镇吉就带兵从江西出发一路西进。他没有在湖南与清军作战,而是一路杀回了广西。当石达开进入广西的时候,石镇吉在进攻百色,试图占领州城。
  若不是实在没有了其他路可走,石镇吉也不会选择再次去投奔石达开。进攻百色失败之后,石镇吉原本想绕路,经过田州之时,州官进贡马匹投降。按照太平军的军纪,石镇吉表示不侵犯地方上一草一木,不抓一人。违令者斩。
  太平军军纪很严,哪怕是到了这样的地步,石镇吉本人也是坚持着习惯养成的操守。七年前,当太平军从广西出发一路北上,不管是什么级别的军官,掳掠百姓,抢掠钱财者,杀无赦。严整的军纪也保证了太平军从未遭受过来自民间的抵抗。
  石镇吉的部下中湖北人比较多,在当地已经掳掠了千余人。石镇吉下令归还人人口,各部把人口放回,当地投降的州官岑鋐却哀求石镇吉放了他老婆。石镇吉大为讶异,下令放人之后,竟然还有人敢藏匿人口不成?他立刻亲自带人搜索,竟然从湖北籍先锋官那里搜出了岑鋐的老婆。按照太平军的军纪,这等重罪自然是杀无赦。石镇吉随即斩了湖北先锋官的脑袋以正军法,以儆效尤。
  不过此时的太平军已经不再是杀出广西时候的那支太平军了,石镇吉军中随即出现了“石镇吉要对湖北人下手”的谣传。而两湖籍的军官们纷纷串联,竟然以石镇吉袒护广西人为由,歃血为盟,要杀石镇吉。不得已,石镇吉带领了亲信的一千余人脱离大队,先去与石达开汇合。
  一路之上,石镇吉心中极为愤懑。湖北军人的造反固然令石镇吉痛心疾首,他们可是跟着石镇吉从湖北进入江西、浙江、福建、再入江西,走湖南,最后到达广西的。这一路上辗转万里,没想到最后竟然落得兵戎相见的结局。对翼王石达开,也是极为恼火。石达开手下几十万兵马,进入广西之后不说四处出击,将广西搅得天翻地覆。而是龟缩在庆远一带,一副与清军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
  清军兵力不足,现在当然不敢对石达开动手,但是清军选择对其他小股力量下手。石镇吉就遭到清军毫不停歇的攻击。
  正在想,前面突然传来一阵聒噪。片刻后,有先锋的兄弟跑回来禀报,“大哥有人打来了!”
  “是清军么?”石镇吉连忙问道。
  “不是清军,看样子是土家的人。”前面的兄弟答道。
  听说没有清军,石镇吉总算是放下了心,他呵斥道:“土家的人有什么可怕的?带兵去冲!”
  战斗随即展开了。
  一日、两日、三日、四日、五日,石镇吉带的粮草几乎吃尽,可土家的部队不仅没有被冲破,反倒是把兵力越来越少的石镇吉所部给包围在红河附近。
  彪悍的广西部队可不只有客家才有,在广西的土客大战中,自然有韦泽这种欠下土家大笔血债的豪杰,也不乏屠戮过客家村落的壮士。韦泽当年带了韦昌荣投奔太平军,就是因为杀土家人杀得太多,遭到了一大批土家人高价雇来的土家壮士围攻。韦泽杀出重围逃出性命之后发现回不了故乡,只能跑路。
  太平天国带着大量客家豪杰离开了广西,并不等于广西从此就安生了。没有了那帮战斗力极强的客家领军,土家得以在朝廷的支持下从容组建团练,修建堡垒,然后对客家发动进攻。石镇吉遭遇的就是红河一带土家团练。
  眼见着粮食将要吃尽,石镇吉只得拼死一搏。他带领着部队发动了突围。
  双方的数量相差太远了,石镇吉所部不过一千多人,土家团练则聚集起了万余人马。他们地形熟悉,用火绳枪手封锁了要地。即便是用上了火帽枪的石镇吉部,对射起来也毫不占上风。
  石镇吉亲自指挥排枪,他很聪明不断用射击挑动土家优势兵力的齐射。硝烟逐渐弥漫在战场之上,石镇吉所求的就是这个时机。若是能用火帽枪打开通道,别说现在,五天前就应该能打开了。土家团练兵力雄厚,五天来试图用火帽枪优势突围的尝试,每一次都带了十几名乃是几十名兄弟的伤亡。占据了山坡高地的土家团练可比长江流域的清军更凶猛,更不怕死。
  但是烟雾弥漫之时,火绳枪的威力抵达了最低。此时就看石镇吉所部的肉搏技术了。发一声喊,“兄弟们,跟我冲!”石镇吉带着剩余的五百多兄弟就冲了上去,在后队的伤员们中能行动的,也拄着拐杖跟着向前。石镇吉所部若是能冲出去,是不会扭回头来接应伤员的。不能跟上队伍的伤员,只有死路一条。
  感受到了太平军的冲锋,烟雾中的土家团练们吵吵起来,这不是被吓住时的哀号,而是鼓动肉搏冲锋时的嚎叫。片刻之后,对面的土家团练也从高处出来,顺着山坡冲了下来。
  石镇吉心中一松,能和敌人白刃战也是好事。家伙凭借的就是本事,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想到这里,石镇吉脚下加力,在白茫茫的刺鼻硝烟中加快了步伐。
  突然间,石镇吉觉得腿上剧痛,他下意识的用手一抓,却见自己抓住了一根细长的竹竿,而竹竿头上,绑了一根长长的铁针。这根铁针深深的刺入了石镇吉的大腿,因为用力过大,甚至完全把石镇吉的大腿给刺穿了。
  石镇吉只觉得受伤之处先是剧痛,然后火热,接着浑身的力气仿佛被刺入的铁针吸走一样,他膝盖一软,受伤的那条腿就跪在了地上。
  看着后面烟雾中冲下来的土家团练,石镇吉知道自己的路走到了尽头。以往的种种仿佛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闪过。其中一个画面是9年前的事情,那时候金田起义没多久。清军与太平军激战。缺乏长杆武器的太平军就采用了竹竿头上绑长铁针的方式,用以对付扑上来清军。那次战斗中这种武器表现出色,石镇吉就操着长竹竿,猛戳冲上来的清军。最终太平军大败清军!
  “这就是因果循环么?”石镇吉忍不住想。


第152章 入局与出局(十六)
  1860年的元旦,广东各地已经逐渐开始习惯这个新的年历节日。因为在这一天,用挂历的,用台历的都要换了新的。即便是买不起的台历挂历的,也会弄一张单页的年历贴在墙上。光复都督府的新历法倒也简单,即便是最简单的单页年历,在西历下面也会标注着阴历,以及相应节气。比起非得查书本的万年历,这实在是方便了太多。
  这年是猴年,单页年历上或者以各种猴子为主要图案,或者依照广东的习惯,用抱着金元宝的财神做主要图案。总之,都是个喜庆。挂式的月历每个月的图案都不同。更奢侈些的日历内容愈加丰富,甚至连每日的禁忌适宜都有。
  当然,最重要的是,光复都督府统御范围内的所有文字统一是简体字。
  在元旦这天,韦泽按照惯例发表了元旦致辞。到1860年,光复都督府占据广东也能算是接近五年。四年多来,随着一次次的战争,对内的,对外的,赢得了所有战争的光复都督府总算是站稳了脚跟。
  韦泽的元旦致辞讲的却不是这个,他提出了有关国家、制度、司法的标准与理念。“所有的人民都有法律管理保障,除了国家公权之外,不存在其他任何能够强制人民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而国家公权的标准一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指望韦泽说出一些非常贴近百姓的话是不太容易的,因为到了韦泽这个层次,他所说的一切都代表了光复都督府的治国理念。韦泽的元旦致辞是经过光复会全国大会代表讨论,才发表出来的。而发表出来的都是光复都督府当年要推行的内容,这可容不得玩笑。
  除了理念之外,光复都督府也有比较具体化的重大事项。例如光复都督府在三年后重新迁回广州去。一度在英国的军事威胁下不得不躲到佛山的光复都督府重回广州,就意味着光复军的军力足以保卫政权的首府。至于针对光复军的命令,没有任何一句有关保卫广州城的内容,韦泽只是简单的要部队做好打仗的准备。
  军队的存在本来就是为了打仗,这样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基本没有被外人注意到。不被人注意到却不等于没有行动。在现在的权力机构,光复会全国大会上,财政预算部门以及总参谋部为了军费的问题争论不休。
  “今年的战争会激烈起来,军费得提高一倍!”信任总参谋长居俊峰站在部队的立场上提出了要求。
  财政部长李玉昌立刻反驳道:“按照都督的设计,今年军队打仗怎么都是下半年的事情了。提高一倍的军费有什么意义?下半年财政自然有下半年财政的计划,军队出动以前,都督肯定会下令,那时候再进行财政编制也来得及!”
  居俊峰毫不客气的回应道:“就你们财政部那大猫小猫三两只,临时进行财政编制你们来得及么?人手够用么?你们财政部除了会从后勤部挖人之外还会干什么?”
  “哈!哈哈!”李玉昌冷笑两声,“能从后勤部挖人,还能把人用好,这就是我们财政部的能耐。财政部的事情还轮不到你们总参谋部来管!”
  如此针锋相对的争吵是各个部门与财政部之间的常态,作为曾经被满清官府刁难的痛苦的李玉昌,面对其他部门的时候总是很有斗争的勇气。当然,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光复会全国大会内部采取民主制度,除了必须得由常委会决定的事情,其他时候是进行投票决定事务。大家不仅仅是吵嘴,还得拿出能够说服这些全国代表的理由来才行。
  例如军队的军费问题,李玉昌就获得了胜利。全国代表们大多数认为在出动前几个月,身为光复军陆海军总司令的韦泽会做出决断来。那时候再讨论绝对来得及。其实大家不想说出口的是,只要韦泽一句话,额外要多少军费都不是问题。此时争吵这个扯淡的问题,真心是居俊峰自找不痛快。难道他还想让总参谋部摆脱韦泽都督的领导,获得财政权不成?
  李玉昌也不是和每一个部委都要争论,例如教育部已经连续三年财政预算翻番。光复都督府除了在授田令所在村落开始推行扫盲班之外,还颁布了《军人家属强制义务教育法》的法律,这是未来全国所有范围内实施的《义务教育法》的第一个阶段,作为光复都督府的基本盘,年龄低于14岁的军人家属有义务接受四年制的脱产义务教育。年龄低于24岁的军人家属,必须在当地接受每年农闲时期四个月的教育。并且在六年内完成规定内的学科科目。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读书是件好事。不过光复军现在的征兵对象可以说99%都不是能够让自己所有孩子都去读书的家庭。这倒不是小看光复军军人的家庭,与中国其他家庭相比,光复军的军人家庭收入绝非穷困。在整个中国,能让所有孩子都去读书的家庭,顶多占到中国所有家庭的1%的比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