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211章

1852铁血中华-第211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寿松并不知道尹晓峰心中的想法,不过他即便是知道了只怕也不敢生气。他顺着地主们已经很激动的情绪开始煽风点火,“诸位!光复都督府那帮人都是些什么人,都是些反贼!他们都是些什么出身,他们出身都是地痞、流氓、连地都没有的穷鬼。他们和咱们本来就不是一路人。”
  这敌我分明的话,充分的激发了与会这帮人的认同,地主、民团、商团,这些人纷纷破口大骂,甚至有人诅咒光复都督府的都督韦泽遭到天打雷劈。虽然这帮人说的热闹,尹晓峰却也发现了一件事,大家义愤填膺,表示绝对不会听从光复都督府的话,更不会与光复都督府有任何合作。除此之外,却没有一个人敢宣称用自己的力量去挑战光复都督府。这绝非是这群人是绝对不是以非暴力自居的佛教徒,他们在激动时候的自持,在言语亢奋时生硬或者顺畅的转换,都证明这是他们自己非常清醒的选择不触及武力对抗的话题。
  在江门驻扎了光复军一个团的部队,这一个团的部队曾经轻易的将十三行在江门的势力一扫而空。十三行手中拥有相当程度的武装力量,是其他民团都惹不起的武装力量。可十三行手中那些火枪面对光复军手中的步枪,就跟烧火棍般无用。双方战斗力相差悬殊,见到这些战斗之后,再也没有民团敢再说自己会打仗,能打仗。
  即便如此,这场面也算是够激烈了。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会场里面凝结起来的负面情绪也有很大的鼓动性,即便是本来就没有对抗光复军的尹晓峰都觉得自己此时对光复军的怨怼之情越来越强。
  会议最后让与会者原本不敢完全公开说的话被激发出来,这帮满清的社会中坚最终达成了共识,无论光复都督府采取什么样的游说手段,他们都不会与光复都督府合作。在这等时候,大伙必须团结起来,与光复都督府对抗。
  等到会议结束之后,岳寿松找上了尹晓峰,“晓风,我哥哥说你也大了,该成亲的时候总要成亲,你可否愿意了?”
  听到这话,尹晓峰一愣。在他耳边想起的却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的声音,虽然语气急促,却有着说不出的温软,“晓风哥哥,你别走那么快,等等我啊!”
  虽然还能记起那声音,可那一身青衣的小女孩的模样,尹晓峰却已经记不太清,总之,是个胖乎乎的模样。然而晓风却没有忘记她的名字,岳涟漪。
  岳家是佛山大户,家主岳寿山老婆众多,身体又格外健康,所以有七个女儿。尹晓峰的祖父在江门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不仅有钱,更是个出名的练家子。年轻时候也是好勇斗狠,到过佛山与当地拳师有过广泛的“交流”。就这么个好勇斗狠的家伙,却与当时同样年轻的岳寿山的老爹打而相识,竟然成了朋友。到了尹晓峰父亲这代,两家结了儿女亲家。
  只是尹家后来和英国人在生意上起了冲突,斗争失败之后赔了不少钱,元气大伤。还是个少年的尹晓峰跟着父亲和叔叔去吕宋做买卖,算是赚了些钱。而尹晓峰的父亲却在吕宋染病而亡。虽然稳住了家族摇摇欲坠的态势,却也再没有祖父时期的风光。
  尹晓峰是个很好面子的人,既然两家已经不是同一级别的豪强,谈婚论嫁的总是不对劲。可他幼年和少年时几次被父亲带着去佛山,特别是十年前尹晓峰决定去吕宋时,那个娇小的少女和可爱的笑容……每次想起,尹晓峰都觉得有种莫名的惆怅。现在有了完成婚约的机会,这就不能不让尹晓峰觉得心跳加速。
  不过这等激动也就是片刻的事情,天下没有白吃的宴席,岳家在这个节骨眼上做出这等表态,很难说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考量。尹晓峰知道自己家的恢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借了剿灭天地会的机会,拉起了一支团练队伍。加上尹晓峰自己在吕宋待过,也见过西班牙人的军队,总算是比其他团练强一些。
  可理性的考虑并没有维持太久,急切的想念让尹晓峰觉得佛山距离江门毕竟有这么远的距离,其中还隔着一个广州。就算是岳家提出什么超出常理的要求,尹晓峰顶多敷衍过去就行了。即便是当面答应,背后也能动太多手脚。可想见到岳涟漪,没有得到岳家人的同意,那自然是想都别想。年轻人血气一冲,尹晓峰忍不住说道:“那何时去佛山拜见岳老爷?”
  8月20日,尹晓峰终于带了大批的礼物到了佛山。可岳寿山仿佛是要让尹晓峰晾一晾,在尹晓峰在客厅里头等了好一阵之后,岳寿山岳老爷才带了一身香火的味道出现在客厅里头。晓风隐隐约约还记得岳寿山的长相,他连忙上前施礼。
  交谈倒也没什么特别,就是很传统的近期的情况,家里面的情况,家里面的经济情况,生意做的如何。对于尹晓峰去了吕宋的事情,岳寿山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关注。只是礼貌性的对此问了一番。
  尹晓峰满心期待的应对着岳寿山的话,听到前面的一番铺垫之后,岳寿山说道:“你年纪也不小了,这婚事不妨抓紧办了吧!”尹晓峰只觉得自己的心仿佛要忽悠忽悠的从腔子里头飞出去,他除了和鸡叨米般猛点头之外,其他的什么都不会做了。
  等安排了尹晓峰住下,同来的岳寿松找到他哥哥,“大哥,为何不直接对尹晓峰说一起起事的事情?”
  “急什么?现在说,他万一不同意怎么办?事情还是得一步一步来。”岳寿山满满地说道。说完就站起身,要出去的模样。
  岳寿松一愣,连忙问:“大哥,你去哪里?”
  岳寿山头也不回地答道:“去给祖宗上炷香!”说完,就径直去了。
  岳寿松一头雾水的看着自家大哥,就他所见,所知,岳寿山从来不是一个对祖宗之灵如此重视的一个人。现在他突然变了这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第81章 规模的艰难(十七)
  岳寿山恭恭敬敬的给祖宗牌位上了三炷香,心里面把婚姻之事向祖宗禀告了一下,然后虔诚的祷告祖宗保佑。敬贡祖宗排位的房间里面香烟缭绕,自打岳寿山决定和英国人联手对光复都督府发动进攻之后,他来敬拜祖宗的次数就暴增。
  跪拜行礼,祷告,再跪拜行礼。这些复杂的仪式,岳寿山做的认真仔细,没有丝毫错误。等他做完之后站起身的事情,神色显得格外的严肃。走出摆放着牌位的后堂。岳寿山对侍立在后堂外面的管家问道:“今天是谁打扫的后堂?”
  “是阿玉。”管家答道。
  “香炉里面的香灰要留一半,她为何都给倒了?”岳寿山森然问道。
  “这……”管家没想到岳寿山竟然注意到了这么细的问题,以前岳寿山可是只在祭拜的节庆时候才到后堂来的,这等细节管家吩咐下人的时候也没有完全交代清除了。
  看着管家的表情,岳寿山冷笑一声,“把小玉打二十板子!下次你再安排人的时候,一定要交代清楚!”说完,岳寿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后堂。
  回到书房,岳寿山立刻叫了亲信岳仁贵过来,他问道:“去香港的船安排好了么?”
  岳仁贵听着岳寿山那不带任何感情的声音,微微缩了缩脖子,“老爷!光复军现在查的严,凡是没有在他们那里报备出海目的的船只,都不能出港。所以我们只能搭了渔船,一点点的偷偷搬运。”
  对岳仁贵的回答,岳寿山不置可否,他继续问道:“去福建的路安排好了么?”
  见岳寿山没有因为岳仁贵进展速度不快而大骂,岳仁贵心里面轻松了不少,他连忙回答了第二个问题,“陆路走不通,关口都被光复军卡死了。不过海路还是能走的,我们已经偷偷派人去了福州。”
  岳寿山静静的听着关于岳家后路的安排,心中盘算着船只、人员等等的安排。听完了汇报,又做出了指示,岳寿山才见了他弟弟岳寿松。岳寿松很是性急地说道:“大哥,尹晓峰既然到了咱们这里,咱们是不是先拉他入伙!”
  “急什么?”岳寿山说道,“此时若是拉尹晓峰入伙,他若是不愿意,干脆想办法推了这门亲事,此事反倒不好。这门亲事既然是定下的,那我们不妨就先把婚事完成了再说。”
  “这岂不是便宜了尹晓峰,先让他落了个媳妇!”岳寿松有点不乐意的嘟囔着。
  岳寿山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很明显,岳寿松是把这门婚事当成了买卖。身为岳涟漪的亲爹,岳寿山无疑不喜欢这种态度。而且就算是把这门婚事当成了买卖,一旦尹晓峰娶了岳涟漪,当了岳寿山的女婿。岳寿山要起来攻打光复都督府,尹晓峰就能置身事外不成?到时候他不参加都不行。
  当然,岳寿山能够当上这个家主,自然知道他弟弟的那点小心思。岳寿松是个气量狭隘之人,他好像只能接受别人对他的服从。如果不能建立起这样的关系,岳寿松就感觉有些不安的样子。
  “涟漪出嫁的事情就这么定了,反正我等也不会先动手。动手也是英国人先动手,等英国人围攻广州城,光复军自然得去救援。那时候等他们兵力空虚,我们正好起事。”岳寿山说着自己的安排。
  岳寿松摇摇头,却也没有继续反驳他哥哥的观点。岳寿松和英国人谈的时候,也早就做了心理准备,他可不会主动跳出来为英国人打仗。英国人也非常聪明的表示,他们并没有让大烟贩子们打头阵的打算,他们需要的是在英军击破韦泽的主力,占领广州之后,各地的民团起来响应就好。
  尹晓峰的婚事此时也就确定了,而此时,尹晓峰本人并不知道自己能够娶得美人归。他好久没有到佛山,所以随便在佛山街头走走。
  佛山变化很大,首先就是在城西的出现了被军队封锁的广大地域。根据陪同的岳家人说,这里新建了些钢铁厂,都是光复都督府的产业。光复军有一个旅的部队在此驻扎,把钢铁厂给围的密不透风。没有光复都督府的路条,谁都不能去。
  只是西边这一带本来也不是什么风景秀丽的景点,不去也影响不到什么。光复都督府掌握了广东之后,社会秩序恢复的很快。一路行来,在佛山街头还有几个粤剧班子在公开演戏。
  尹晓峰只是驻足稍微看了一阵,就明白了这出戏是最近戏班子经常上演的剧目。身为红船子弟的粤剧班子则早早的投靠了光复都督府,他们最近的剧目里头,控诉大烟毒害广东人民的剧目是必演项目。广东本地大烟鬼很多,这些剧目甚至不用特别编剧,只需把大烟鬼们的常态搬上舞台就行了。
  卖田地、偷家里,欺骗朋友,卖儿卖女,大烟鬼烟瘾上来,的确能够干出这等事情。所以剧目无疑给了观众们极大的共鸣。整个广东地方上的舆论风头对于做大烟买卖的商人越来越不利。
  “大烟本是治病物,为何变了害人品?洋人本非中华人,越洋而来只为钱……”在尹晓峰驻足的这段,舞台上一个穿了光复都督府服装的演员正在唱着,“满清全不顾中华,只因满清乃鞑虏。吸食大烟必上瘾,倾家荡产只为爽。满清鞑虏收烟税,更不估计中华人……”
  整部的戏剧里头,只讲三件事,满清是鞑虏,洋人是外国人,只有光复会才是和中国人站在一起的中国人。这是禁烟剧目的主要内容。而尹晓峰还看过其他几部戏,里面是明朝灭亡时候的戏曲。
  那些戏曲里面讲的则是“中华民族”的大明是如何被明朝地主士绅给搞垮的。包括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还有广州屠杀。那里面地主士绅们如何为了自家的利益,资敌、通敌、投身蛮夷反过来镇压反清义军。当广州人民为了抵抗易法令而反抗的时候,舞台上出现了小丑脸谱的演员出演的明末袁彭年。当然,袁彭年的经典言论“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更是不能少。
  其实人类的审美观都比较一致,传统中国的服装发式,的确是比满清的强很多。特别是发髻,发冠经过美化,比起金钱鼠尾更是好看的多。佛山百姓是第一次知道易法令,知道了自己的祖上的发型,以及祖上为了反抗满清鞑虏,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不管普通民众的情绪,尹晓峰自己其实就颇受震动的。他身为华侨,在海外的吕宋做买卖。西班牙人对华人的欺压,给尹晓峰留下了很多痛苦的回忆。看到光复都督府所宣传的现代民族国家理念,尹晓峰觉得大受启发。“中华民族”这个理念的提出,以及对中华民族应该组成的新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的阐述,至少让受过外国人欺负的尹晓峰非常赞同。
  中国是由同为中华民族的国民组成的,这个国家也该有保护国民的义务。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大家有为自己国家效劳的义务,人民应该投身到新的国家中,靠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