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189章

1852铁血中华-第189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团拥有某种程度的防匪义务。
  看完这文件之后,沈心疑惑地问道:“罗参谋长,都督府这么搞,等于是让民团乖乖当狗,咱们不仅不给狗吃的,还得让狗们反过来给孝敬。民团岂不是要造反么?”
  罗大纲舒舒服服的做到椅子上,这才答道:“造反好啊!他们造反之后咱们正好一网打尽。不过他们有没有这个胆子造反,倒是个值得看的事情。”
  沈心可没有这么轻松,“他们现在自然不肯和我们打,不过他们会等机会。咱们稍有可乘之机,他们只怕就会动手。”
  罗大纲摇摇头,“咱们有可乘之机,这是咱们的事情。他们起来造反,那是他们的事情。最后造反能不能成,我看他们一点希望都没有。等到那时候,咱们可就不用对他们有丝毫客气。该抄家抄家,该砍头的就砍头!”
  说完这些之后,罗大纲看着沈心那种不安的表情,忍不住笑了,“沈老弟,等你经历过这些事情之后就知道了,有些时候不是你不想杀他们,他们就会领你的情。我现在给你说,我们没有打进梧州城就是错的。我们没有打进梧州城,这些人就真的不知道厉害。”
  第二天下午,几名民团头子并没有按时赴约。第三天,他们也没有出现。最新得到的消息中,梧州城内的团练们正在秘密与梧州城内外的各股势力联络。
  沈心当时就召开了会议,这次的会议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其他光复会会员们都支持罗大纲的思路,对于民团以及其他势力必须进行一次大清洗。而且罗大纲从广州见了韦泽,也详细的问了政治委员的权限所在。沈心作为会议召集人,凡是没有经过会议通过的决议不能执行。但是会议上只要没有违反光复都督府的纲领和原则,大伙可以通过讨论来决定具体执行过程。
  对于光复都督府而言,现在的重点是稳定地方秩序,控制梧州的航路安全,尽可能将靠本份劳动吃饭的百姓拉拢到梧州地方政权手中。从这几个原则出发,沈心提出的那种联合的策略遭到了一致反对。反倒是罗大纲提出的消灭民团和一部分在珠江航路上“有影响力”的艇军首领,完全被这帮中高级军官们接受。
  “只要把这帮领头的除掉,想认真讨生活的百姓自然就会到我们这里来。断人财路胜过杀人父母。只要咱们现在继续控制航路,只要咱们把这江上的买卖都归到咱们来管,咱们和他们就是不死不休。”罗大纲大声说道。
  沈心也毫不示弱的反驳道:“太平军在长江上控制航路,可就没有这等事!”
  “呵呵!”“哈哈!”会议上两广出身的军官们纷纷笑出声来,仿佛沈心说出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一样。
  沈心毕竟只有二十岁,虽然当了两年政府部门的临时工,又经过了不少事情,却还免不了少年心性,遭到普遍的嘲笑之后,他也真的恼了。涨红着脸,沈心大声说道:“这有什么好笑的?”
  罗大纲没有嘲笑,不过他脸上带着的是长者看少年人的那种居高临下的笑意,“沈老弟,这里不是长江,这里是珠江。我们面对的也不是什么安徽人、湖北人、江苏人。我们面对的是两广的人,长江两岸的人怕官府,我们两广的兄弟可没人真的把官府放在眼里!在两广,谁的刀快,谁的刀利,谁才能发号施令!靠嘴说,根本没用!”
  看着沈心那并不认同这种理念的表情,罗大纲对着与会的众人说道:“咱们都是光复会会员,那就按照光复会的规矩,投票吧!”
  最后的反对票只有沈心的一票,罗大纲提出的“彻底解决方案”得到了通过。梧州城的部队随即开始调整起方针策略。首先就是加固了城内梧州知府衙门为核心的防御体系,码头的航运局的防御体系也加固起来。由军队承担的武装警察据点同样被强化。
  在内部做好战斗准备的同时,部队在城门、城头等地的“传统防御要害”则明显弱化起来。令罗大纲意外的是,即便是遭到了全面否定,沈心只有头两天闷闷不乐,从第三天开始,他也投身到了准备工作中。因为内心的不满导致沈心一直紧绷着脸,可他却没有带出任何气恼,更没有对兄弟们乱发脾气。罗大纲对沈心的评价也大大提高了。
  抽了个空,罗大纲与沈心谈起来,“沈老弟,你给哥哥说个实话,你现在是真的服了么?”
  “哼!”沈心冷笑一声,“我不是服了你,只是事情已经如此,都督府的政策我也得跟着走啊!”
  “跟着走……”罗大纲对这句非常符合沈心心情的话格外注意。重复了几遍之后,罗大纲突然想起韦泽说过的一番话,“你认为靠你自己的力量走不到你所期待的这个政治目标,所以你要找志同道合同志,和同志们一起走。至于能够走到什么地步,能走到哪里去,我可以说,罗大哥你自己也不知道。但是你会跟着这个理念,跟着这个旗帜走下去,走到哪里是哪里。”
  那时候韦泽向罗大纲解释着投身革命与投机革命之间的分别,而罗大纲本人无疑是投身革命的。他之所以毅然决然的从太平天国转投韦泽,并非是要图在韦泽这里能得到比太平天国更高的官位,更不是图更多的赏赐财富。罗大纲是认为太平天国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只有韦泽还坚持着“推翻满清”“均分土地”的纲领,并且矢志不渝的奋斗着。
  虽然沈心年纪轻,办事能力也未必值得赞赏。可就这么一句“跟着走”,就让罗大纲确定沈心是个投身革命的家伙。哪怕是怄气,哪怕是不爽,哪怕是被大多数人否定,沈心并没有把自己的工作抛下,而是真的坚守着岗位,并且跟着政策继续走。
  想到这里,罗大纲忍不住在心里面赞道:“那政治部还挺有眼光啊!”


第51章 投身与投机(七)
  从1851年到1855年,天地会、艇军,为了夺取梧州这座珠江上极为重要的城市,发动了至少四次大规模的围攻。韦泽在1852年时候到梧州,所见到的那次围攻算是第二次。
  由城内百姓为主要兵员组成的四大民团是防御战中的中坚力量,这年头城破之后城内百姓注定会遭到攻城武装的掠夺,城内百姓们立刻就是家破人亡的局面。所以防御者们大有众志成城的心态,并且在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但是这样的一股军事防御力量却在1855年向着光复军屈服了,面对光复军来自空中和地面的无力彰显,摸不着头脑的民团自己率先失去了战斗意志。“飞天”意味着掌握了神仙的力量,光复军飞在天空中的武器强烈的震撼了民团头子。而光复军占领了梧州之后,不抢掠,不杀人,这个结果倒也相当不错。
  不过等到《民团管理条例》正式交给民团头子之后,他们就明白过来,光复军并没有因循满清旧例的打算,一度因为战争而与官府势均力敌的民团,在光复军看来是必须取缔的组织。这种态度无疑让民团头子们下了与光复军彻底翻脸的决心。
  当然,想和光复军彻底翻脸,光凭城内的这点子民团还是不够。他们自己的家业就在城内,在城内打起来只会导致自己家破人亡。最重要的是,即便是家破人亡也没有战胜光复军的把握。对于光复都督府在梧州建立的地方政府,这些民团头子是恨之入骨,却又感觉无能为力。他们除了串联,表示绝对不会申请正规民团身份之外,反倒是老实起来。
  然而事情在1855年9月发生了变化,一度被光复军放逐的地方官员偷偷回来了。他们带回来的是满清朝廷的委任状,以及号召两广豪杰起来推翻光复军的公告。
  在公告中,满清皇帝咸丰明确指示,能够杀韦泽一个士兵的,就赏给功名,能够占据一座韦泽控制的县城的,就封县令。能够占领韦泽控制的府城的,就封知府,能够占据省城的,立刻封巡抚。
  这下民团头子们的心忍不住活络起来,在他们看来,光复军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这帮家伙有枪有炮,可清军和民团难道就只有烧火棍不成?至于光复军能够在天上飞的玩意,原本笼罩在一层神秘的色彩中。让这些民团头子们甚为忌惮。
  不过这种忌惮却被光复都督府自己给打破了,他们推行了公立学校,宣传新式的自然科学。不少家长对与送自己的孩子去上学很有兴趣,但是却不太敢送到光复都督府的学校去。所以光复都督府就搞了一些科普活动,特别是展示了热气球。亲眼看到热气球的简单原理之后,家长们才明白那就是个大号的孔明灯。操作者是普通人类,制作的材料是普通材料。根本没有任何神仙授予仙术。
  虽然这些科普活动的确让不少市民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了新学校,民团头子们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对手只是一群善于装神弄鬼的凡人。确定了这些之后,民团头子们迅速开始行动起来。
  当他们开始大规模串联的时候,才发现梧州一带对光复都督府持反对立场的人远比想象的要多的多。清军的官员、部队,都希望能够打回梧州。只是这些人数量少,加起来也人数也不足五千。驻守梧州的光复军有万余人马,更有城防的优势。若是打起来根本没有丝毫胜算。
  不得以,这些人又开始联络更多豪杰。出乎他们意料之外,不少艇军豪杰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也加入进来。就在此时,梧州一部分部队开始向肇庆方向撤退。不少民团人员此时加入了光复军建立的警察系统,从这里得到的消息是,光复军的部队开始进攻其他地方,由于总兵力不足,所以要抽调梧州部队。
  这些民团头子将信将疑,他们委托肇庆的亲友询问此事,得到的是同样的消息。此时光复军已经控制了几乎大半个广东,各个城市都需要进行防守,部队出现了极度不足的局面。不仅梧州的光复军出现调动,包括肇庆的光复军同样实施了调动。而且根据传言,光复军在和福建清军打起来了,很多部队都在向福建方向调动。
  仿佛是要印证这个消息之后,守梧州的五千多光复军又调动了一千多人前往肇庆,明显是有继续削减兵力的打算。这些民团头子们终于按捺不住,三四千人固然是很大的力量,却再也不能向头几个月那样把梧州看守的如同铁桶般。这些以反对光复军为目标的力量终于鼓起勇气开了次领导人会议。
  表面上为首的是几名偷偷跑回梧州的官员,但是这几个家伙也算是识相,官职最高的一个是管府库的文书秦得力,他自从一开始就明确表示,自己只要功劳,然后回到京城那边领赏。至于夺取了梧州之后,受封知府的自然是这帮出力的人,他是断然不会抢夺这个职位的。
  李寿昌身为梧州民团中的老大,自然被民团头子们推举为首领。这次会议上李寿昌也见到其他势力的代表。首先自然是清军的代表,守梧州的清军是绿营,这帮人吃的就是当兵的饭,更在城市中养成了不少恶习,酒色财气吃喝嫖赌全都沾染上了,不少人还有大烟瘾。
  光复军夺取梧州之后并没有接收他们,而是把他们给遣散了。这些清军也不懂种地,更不想种地。被遣散之后,不少人干脆就当了土匪。但是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广西又是个民风彪悍的所在,这土匪的日子也不好过。得知有人准备干掉光复军,夺还梧州,他们纷纷互相联络,有一千多人聚集起来。这里头为首是个叫做刘文生的把总,有一口抽烟抽的黑黢黢的牙齿,民团老大李寿昌见过他,知道这家伙是个大烟鬼。会议刚开始的时候,这刘文生还能坐住,结果只开了一会儿,他就忍不住坐立不安起来。又过了一阵,刘文生又有点想涕泪横流的迹象。不过他也知道此时不能立刻点上烟枪,所以他的部下给他敬上了一根叶子洋烟,刘文生赶紧抽了起来。从那辛辣的味道中,李寿昌闻出来,这叶子洋烟是用大烟膏泡过的。那刺鼻的味道非常令人不爽。不过此时李寿昌也不想计较了。
  当然,刘文生态度很坚定,“只要大伙能把城门打开,我就带着兄弟们杀进城去,定然让那光复军一个不留!”
  另外一支反对光复军的重要力量却是艇军中的豪杰,其中几个人李寿昌还有点眼熟。为首的两人名叫胡有禄和吴凤才。他们在1852年曾经一起攻打过梧州,之后数次参与过打梧州的各路队伍。
  胡有禄号称手下有两三千兵马,他看到李寿昌这个老对手投来的异样目光,就大大咧咧一笑,“我一直问罗大纲叫大哥,不过这罗大哥当了光复军的官之后就变了,不仅不照顾兄弟,还把江上所有好处都捞到他一个人手中。大哥不仁,就别怪我们当兄弟的不义。这次能打下梧州,兄弟我好歹也得混个官身。张国梁当过土匪,招安之后照样当了大官。我这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