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165章

1852铁血中华-第165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北王岂不是死定了?”秦日纲颇为紧张地说道。
  见秦日纲总算是明白过来,陈承瑢继续向深一层分析下去,“秦兄弟,北王会不会死,现在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我等会不会死,却得看石达开会怎么办了。若是石达开只是要杀了北王,我们自然没事。若是石达开准备要我等性命,那我等只怕也是在劫难逃。”
  没想到秦日纲对这个问题倒是没有那么激动,“我等忠于天王,天王自然知道。翼王若是想动咱们,那也得天王答应才行。若是天王真的要咱们的命,那咱们就认了吧。”
  “啊?”陈承瑢没想到秦日纲竟然这么想,这种对最糟糕局面的判断倒是正确的,但是对最糟糕局面的应对可太消极了。
  不过陈承瑢毕竟是聪明人,经历过这么多生生死死,特别是这次天京事变中死了这么多人,他倒也有点看开了。现阶段局面到底会怎么发展很是难说,虽然石达开已经占据了巨大优势,不过杨秀清当年的优势更大,不照样死于非命么?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等待,而不是自己先乱了阵脚。
  确定了这些之后,两人就装模作样的在后面追赶石达开。向前走自然是得向前走,不过追赶速度可就谈不上快。当然,如果石达开运气不好停顿下来的话,两人也不会故意释放了石达开。
  在秦日纲与陈承瑢出去两天之后,他们突然得到了自己人从天京城里发来的消息,北王韦昌辉下令把石达开全家都给杀了。除了石达开的岳父黄玉昆,以及黄玉昆的女儿没死之外,石达开的其他家人被杀了个干干净净。
  韦昌辉疯了么?陈承瑢与秦日纲脑海中都冒出这样的念头来。
  韦昌辉自己觉得自己没疯,他反倒是希望自己疯了。自从与石达开谈完之后,韦昌辉就陷入了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时候才能感觉到的深刻绝望。他原以为自己作为剿灭东王杨秀清的大功臣,怎么都能立刻接掌杨秀清的权柄。但是韦昌辉很快就发现一件事,他原本认为外面的有些将领是东王余党的想法错了。外面不是有些将领是东王余党,而是外面的将领都是东王余党。
  无论是石达开、秦日纲,甚至包括他韦昌辉都是东王杨秀清派出去的人。只是杨秀清不知道这几个人已经和天王私下联络过。除了这三个人之外,其他人可都是作为杨秀清信得过的部下派出去的。他们和东王府那帮人一样,都是杨秀清的手下。
  现在韦昌辉彻底明白了自己到底失败在哪里,他完全看错了杨秀清到底在太平天国中拥有何等力量。这力量大到太多人哪怕明明知道杨秀清是叛逆,也因为自己与杨秀清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必须要处决杀死杨秀清的人。也就是说,即便杀死杨秀清的是北王韦昌辉,北王韦昌辉也得给杨秀清赔命。
  这种认知无疑让韦昌辉从天堂直接堕入地狱,如果他真的是疯了,那自然还能活在自己用精神构架的乐园里头。可现在根本就没有什么乐园可以让韦昌辉逃避进去,他只能清醒的接受着精神上的折磨。
  折磨没几天,韦昌辉的精神就承受不住了。在自暴自弃的态度中,韦昌辉下令杀了石达开全家。“既然老子死定了,那你也别想好!”韦昌辉下令时,愤愤的想着。
  石达开的家人早就被抓进了北王府,一声令下,这些人被拖出来在北王府门口全给砍了。得知了自己在太平天国中最大的竞争对手的家属被杀了个干净,韦昌辉心里面总算是好受了点。
  杀石达开的家人是上午的事情,刚过了中午,北王府外突然传来了猛烈的枪声。韦昌辉一愣,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敢杀上北王府来?但是这讶异没维持多久就变成了担心,他最初进城的时候只带了五百人,三千进城的部队大部分都是秦日纲的兵。此时韦昌辉的其他部队还没有从江西回来,他自己深知在天京城里头造下太多杀孽,所以也不敢招收原本天京城里头的部队来补充北王府的卫队。现在把守北王府的还是那五百人。五百人说起来也不少了,但是用来把守北王府却很是不够。
  正在惶恐中,韦昌辉隐约听到外面有人喊道:“天王有旨,韦昌辉胡乱杀人,须得抓了。其他兄弟与韦昌辉无关,放下武器,我们不杀你们!”
  “天王有旨,韦昌辉胡乱杀人,须得抓了。其他兄弟与韦昌辉无关,放下武器,我们不杀你们!”
  这样的喊声一遍遍的重复着,每重复一次,外面的枪声与喊叫声就会减弱一点。韦昌辉也是究竟杀场的人,一听声音就知道事情不对。他立刻喊上卫队,向外杀去。
  就在北王府的花园中,韦昌辉的卫队就被包围了。只见为首那人乃是天王近来麾下的近臣张应宸,而张应宸此时脸若寒霜,见到自己带领的千余人围住了北王韦昌辉和韦昌辉的卫队,他立刻挥手。
  所有张应宸的部下都端着火枪瞄准了韦昌辉和韦昌辉的卫队,而张应宸身边一人越众而出,他声如洪钟,一开口就让对面的所有人听的清楚。
  “天王有旨,韦昌辉胡乱杀人,须得抓了。其他兄弟与韦昌辉无关,放下武器,我们不杀你们!”
  只连喊了三遍,韦昌辉的卫队见到自己根本没有获胜的可能,抵抗只是死路一条,也不知道是谁先带的头,却见大伙纷纷抛下手中的武器离开韦昌辉的身边。只是片刻,韦昌辉就变成了孤家寡人,自己一个人站在院子里头。
  看着周围如狼似虎的敌人,韦昌辉下意识退了一步,却发现自己一直被阳光晃的有点难受的眼睛突然舒服了。原来他竟然退入了一道阴影里面。抬头看去,那是花园里面一座高高的瞭望台。
  这是韦昌辉负责天京城防御之时修建的建筑,从这座瞭望台上可以清楚看到各个城墙上的信号,一旦敌军攻城,韦昌辉就亲自登上高楼指挥,白天以吹角摇旗为号,夜里则以悬灯为令,将士们就以号令出击,力战清军。那时候韦昌辉指挥着数以万计的太平军战士为保卫天京城而日夜努力。可现在就在韦昌辉家里面,他只剩了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站在自家的花园里面。
  张应宸的部队并没有等下去,十几个人如狼似虎的扑上来把韦昌辉摁到在地,绳捆索绑的同时又把韦昌辉的嘴给堵了上。
  “关好门,我等今天就在这里驻扎。”张应宸命道。等大门都已经关上,张应宸的部队也把韦昌辉的部下给控制住。张应宸才命道:“这帮人杀了太多天国兄弟,把他们统统杀了!”


第19章 走江西(一)
  无论天京城与城外的天国势力如何动作,至少他们在对待韦泽方面是一致的,那就是置之不理。韦泽干什么他们都不拦着,对于这个太平天国最大的军团的撤退行动,特别是人员撤退行动,大家都没有增加麻烦。
  “看来咱们天国的兄弟完全看不起文官呢。”韦泽在总参谋部里面笑道。
  胡成和也笑道:“管他们看得起看不起呢,让咱们把人带走就行。倒是总参谋长你是否准备开始带兵南下?”
  韦泽的大部队已经开始向宣城集结,留在镇江的已经是一些负责接收的人员,常州虽然还有部队,但是只有两个军一万人而已。剩余的部队相当一部分都在宣称,或者在宣城与常州之间。
  手下有了些文人,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起这帮文人,韦泽发现还是挺有趣的。例如南下的道路,从江西到广州有一条大路,但是这条大路的历史韦泽并不清楚。满清时代因为在政治评论上采取了高压政策,所以兴起了所谓金石学,大概就是对文物进行考证的一系。这帮人倒是想韦泽提供了这条道路的理由。唐代之前,去广东基本走湖南,通过灵渠进入湖南。
  随着南方的开发,在经济上逐渐成了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撑,到广州的道路就成了走江西。随着千百年的通行,开发,现在有一条大道通过崇山峻岭,穿过江西直抵广州城下。韦泽选择的就是这条道路。
  总参谋部确定了南下广州的战略之后,剩下的就是具体执行。在具体执行中也有多个方案,其中一个就是部队如何行军的问题。如果是大集团行军,虽然能够有安全上的保证,但是大集团行军把部队的行动效率降到了最低。如果是分开行动,那又不得不担心各个部队的行动能力,以及万一出现的各种危险。
  分开行动的激进派是韦昌荣,他建议部队分为五队,最前面的部队只负责攻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沿途的城镇,第二阵与第三阵的部队负责占领固守。因为有官道,根据算出的情况,韦泽手下最精锐的部队能够一个多月就从宣城赶到广州城下。如果按照韦昌荣的个计划来干的话,估计前锋都打到广州城下了,尾部只怕还没有全部进入江西境内呢。
  不过总参谋部整体上都不支持全军编成大集团行动的办法,若不是有这条大路,数万人行军其实应该像太平军从郴州直奔长沙那样,分多路行动。基本上现在的主流观点是部队先分路行动,到赣州实施一次总集结,对部队进行休整。等到从赣州出发之后,部队就以夺取广州城为唯一目的了。
  现在的问题主要是粮食,令包括韦泽在内的总参谋部都十分惊讶的是,韦昌荣等人在苏州和无锡大肆搜刮,钱搜刮出了几百万两。按照韦泽的习惯,这些钱财都给这帮人打了借条,而且部队里头也留下了存根。粮食却只搜刮出了五万石。苏州和无锡一带可是极为富裕所在,却没想到粮食如此匮乏。这些粮食紧紧张张的顶多吃半年,总参谋部即便是对战争充满信心,却也不敢过于托大。如果真的弄到没吃的导致部队崩溃,那也太玩笑了。
  “我们要不要去清军控制的地区购买些粮食?”胡成和问道,“这样也算是对清军示威,他们若是敢有什么反抗,我们就好好的教训他们一番。”
  这建议听着实在是不靠谱,但是韦泽反倒觉得在这个不靠谱的时期,这等不靠谱的建议反倒是靠谱的选择。此时需要做的只是迷惑敌人,只要敌人最终没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那就是韦泽的胜利。想到这里,韦泽说道:“那就是小心为上,别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任何朝代的时候,大部分皇帝其实都不糊涂,至少咸丰不是个糊涂虫。天京事变到了现在,虽然天京城外满清的军队都被远远的驱逐离开。但是清军的探子还是能够看到大量从天京城扔出来的尸体在江面上随处可见。
  这当然很容易就能判断出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出了问题。消息很快就送到了咸丰皇帝的案头,看完了分析之后,咸丰首先询问的就是太平军各路军队的所在位置,特别是太平天国齐王韦泽的部队所在的位置。
  看完了太平军各军控制的地方,咸丰没有露出一丝一毫高兴的模样。到现在为止,太平军依旧把握着战场的主动权。占据了淮河的太平军北方部队有力的屏蔽着来自北方清军的压力,西边的曾国藩刚打了打败仗,自己差点自杀。咸丰已经不指望现在有什么部队能够抵抗韦泽的兵锋,哪怕是得知了张国梁“收复”了苏州,咸丰皇帝也没有丝毫的欢乐。韦泽那奇怪的动向无疑是有什么全新的阴谋。
  不过很快,新消息就传回了京城,韦泽部队的旗帜从黄旗变成了红旗,军服也从太平天国的军服,变成了一种青灰色或者蓝灰色的军服。让咸丰更加讶异的是韦泽军队的布局,他们明显放弃了继续从常州出发直奔苏杭的计划,而是开始以宣城为中心开始集结兵力。放着一路开阔的太湖以东不走,集结兵力在宣城这个山区,无疑是要进攻江西了。
  其他大臣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都是一种庆幸的模样。韦泽这样的悍匪如果杀进了苏杭,根本就无人可敌。那时候江南糜烂,局面不可收拾。他转而进入江西,倒是件大好事。江西那穷地方,根本不是苏杭可比的。
  可咸丰却不这么想,他立刻就写了三道诏书,把最新情况告知了江忠源、曾国藩、左宗棠,要求他们三人拿出思路来。
  江忠源距离京城最近,他的奏章是最快抵达的。在奏章中,江忠源用非常惊恐的态度谈及一件事,韦泽进入江西的目的定然不是夺取江西,只怕是要进军广东。江忠源非常担忧的表示,如果韦泽夺取了广东,那就可以趁势进军广西,广西原本就是太平军的老家,韦泽对那里熟门熟路,拿下是非常容易的。如果韦泽占据了两广,太平军还据有当下的地盘,那整个局面可就完全糟糕了。
  江忠源的预测正好是咸丰皇帝的担忧,他最怕的就是韦泽进军广东。既然三个人中有一个人已经回信,并且说中了咸丰的心思,咸丰对另外两人的信格外期待起来。


第20章 走江西(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