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145章

1852铁血中华-第145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韦昌辉留给秦日纲的感觉完全变了。见到杨秀清的死,秦日纲感觉到的是一种轻松,一种开心,一种终于获得解放了的感觉。很明显,韦昌辉并非如此。韦昌辉好像已经疯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杨秀清把韦昌辉逼疯的,但是即便大仇得报,韦昌辉依旧沉浸在疯狂里面无法自拔。
  这好不容易天亮了,秦日纲也打退了东王麾下太平军的进攻。天黑的时候,双方还能根据自己的部队所在进行战斗,等大家都看清对面的敌人穿着与自己一样的军服,留着同样的发型。战斗意志也随之消退下去。
  秦日纲的部队还好些,他们总算是知道自己是进天京城诛杀反贼。可东王杨秀清的部队见到敌人竟然也是太平军的时候,心理上受到了极大冲击。原本他们在战斗中暂时取得了优势,看清了敌人是自己人之后,部队再也没有了斗志,有些部队干脆就主动撤退,脱离了战斗。
  最危险的局面得到了缓解,秦日纲这才有些不情不愿的回到东王府。
  再回到杨秀清寝宫的大厅,却见韦昌辉整个人脱力般的坐在椅子上。他身材高大,即便是坐在椅子上,依旧很有魄力。秦日纲知道,当太平军刚起来造反的时候,清军不知道太平军的虚实,很长时间内都认为太平军的首领是韦昌辉。
  而地上的杨秀清原本就身材矮小,不过160多点,现在身首异处,那尸体与韦昌辉相比就更显得矮小。屋内静悄悄的,若不是因为散发着血腥的味道。呆坐在椅子里面的韦昌辉,与地上的杨秀清,到有种异样的沉静感觉。
  发觉秦日纲进来,韦昌辉睁开了眼睛。秦日纲立刻发现自己看到的是一双因为整夜没睡而变得通红的眼睛,而这双眼睛中闪动的则是一种疯狂的眼神。
  “外面怎么样了?”韦昌辉声音嘶哑的问道,看来这一晚上的怒骂,很是有些伤到了韦昌辉的喉咙。
  “这……已经挡住了!”秦日纲必须用很大的精力才能压制住自己的不安感觉。
  “很好!我们现在就撤去北王府!”韦昌辉说道。
  对秦日纲发完命令,韦昌辉对外面喊道:“把杨秀清的尸体,还有他的狗头一起带走!”
  立刻有韦昌辉的亲兵跑进来开始搬运杨秀清的尸体,有军官上前问道:“北王,还有几个东王的孩子,怎么办?”
  “带过来!”韦昌辉命道。
  很快,十几个抱着孩子的妇人被带了过来。那些妇人们脸上虽然有泪痕,此时却更多的是畏惧。她们紧紧抱着孩子,这些孩子中最大的也不过两三岁,小的尚且在襁褓中,还有几个妇人还是孕妇。那些孩子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被母亲抱在怀里的时候,因为不舒服,想发出哭声。母亲则赶紧捂住孩子的嘴,不让他们哭出来。
  站在大殿的台阶上,韦昌辉带着冷酷的表情,居高临下看着这些人,最后命道:“斩草除根,都杀了!”


第114章 金陵图穷(六)
  1855年1月22日,韦泽回到了天京城。他自然得先去见杨秀清,一见到杨秀清,韦泽立刻跪倒施礼,大声说道:“万岁!臣……韦泽觐见!”
  电视电影看多了,韦泽故意把“臣”字拖长了强调,听起来还真的有那种很虔诚的味道。
  杨秀清原本绷着脸,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见到韦泽这般行礼,他先是稍微露出了愕然的神色,接着脸色就显得轻松起来。最后杨秀清竟然忍不住哈哈笑了几声。
  不过杨秀清毕竟是杨秀清,即便是心情放松而发笑,他也很快就恢复了平日里的严峻。杨秀清摆摆手,“韦泽,起来吧!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呢。”
  韦泽也不继续自己的表演,他立刻站起身来,等着杨秀清往下说。
  杨秀清沉吟了片刻,这才说道:“等万岁大典之时,你站在第一排,第一位。这事情你去问礼部尚书。”
  “臣……遵万岁旨意!”韦泽回答的干净利落。
  很明显,杨秀清此时没有什么要和韦泽善谈的,只是这么见了一面,杨秀清就让韦泽退下了。韦泽在前去见礼部尚书之时,心里面完全放下心来。杨秀清并没有把韦泽当作可以操作密谋的心腹近臣,所以在这个繁忙的时候,韦泽只用听从杨秀清那伙人的安排即可。若是真的把韦泽当了自己人,杨秀清可不会只让韦泽带了几十个人回到天京城里头来。至少也得让韦泽带领几千兵马在天京城负责某方面的防卫工作吧。
  韦泽并不在乎这些,不参与这件事里头没什么不好。见到了礼部尚书之后,韦泽先听取了礼部尚书的安排。怎么站位,怎么行礼,怎么称呼。礼部尚书看了也是为此操碎了心,整个步骤极为繁琐,韦泽索要了纸笔,把自己要做的,要说的,要注意的一一记下。这通就花费了半个时辰。
  而礼部尚书给韦泽讲完之后,忍不住抱怨起来,“齐王,若是其他人都跟你这般就好了。好歹给你讲了之后,你就能听明白。其他人根本不把这个礼数真心当回事。都想着怎么让东王高兴。他们就不想想,若是典礼乱糟糟的,东王能高兴么?唉,若是东王不高兴,怪罪下来,我怎么能够承担的起?”
  韦泽也不敢多听这些抱怨,他瞅了个机会,就赶紧离开了礼部尚书那里。
  头一晚,韦泽是在齐王府居住的。第二天白天,他按照约定与陈得隆一起前去拜访东王亲信。和韦泽想的一样,这些人大多都在忙,根本没有见韦泽。
  只有城北的陈得桂倒是见了韦泽,走在陈得的军营中,韦泽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虽然与陈得隆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但是韦泽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军营中的部队上。那些士兵韦泽都不认识,可相当一部分军官看着有些眼熟。只是他们的军服完全变化了,韦泽部队的军服特色无疑是“立领”“军衔”“徽章”。现在这些配件都没有了,太平军那毫无特色的军服,让韦泽看着实在是很无奈。
  但是这些改变的是这些官兵的外表,他们毕竟是接受过严格训练的军队,站姿,行走。在韦泽这个老军人眼中,每一个细节都能看出其这支部队与其他军队的不同。这是一支曾经有过良好训练,现在却很久没有经受过系统训练的部队。
  在这支队伍里头,依旧有那么一批人保持了不错的状态,这些面孔让韦泽感觉有些熟悉。有些人他甚至能够叫得出名字来。那全都是参谋部人员,不少人试卷还是韦泽改的。与陈得隆并辔而行,韦泽不能与这些人说话。他只能不断向大家招手旨意。看得出,这些人同样看到了韦泽,虽然有惊讶,不过这些人脸上更多出现的乃是欢喜与希望。
  陈得桂对韦泽倒是没什么特别的亲近,甚至有种隐隐的对抗意思。倒是陈得隆在中间一个劲的拉关系,看着很是卖力。韦泽也不在乎,该干的事情已经干了,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而已。
  回了家之后,等天一黑,宵禁开始。韦泽就带了警卫和自己的夫人祁红意出门来。拿着从陈得隆那里要来的通行手令,韦泽根本不在乎执行宵禁的那帮人。一行人直奔韦泽岳父的住处。
  此行的理由很充分,韦泽要带着夫人回家省亲。至于为何要宵禁时候出发,韦泽给了陈得隆的理由是,“我出门这得摆仪仗,现在东王要封万岁,哪里轮得到我在这天京城里头摆谱?”陈得隆对韦泽的谨慎非常佩服,非常主动的帮韦泽弄了一份手令。
  祁玉昌没想到韦泽竟然在晚上到了自己家,他连忙迎接。等当上藏书家的人,这房子挺大的。空出两间屋子给韦泽的警卫们休息。祁玉昌与韦泽在后堂里头开始说话。
  “齐王,你为何此时来我这里?”这是祁玉昌最不解的事情。
  “这天京城只怕要出事。”韦泽觉得就算是他不说,祁红意也不会坐视她父亲祁玉昌毫不知情的被卷入到这样的事件里面来。
  不管祁玉昌的神色有多震惊,韦泽都说道:“而且我这次来还要拜托岳父您一件事,您说过,在东王府中有很多天京城的文人作为东王咨议。还请岳父把这些人的名字给写下来。”
  祁玉昌当然看得出,韦泽并不是在开玩笑。封万岁的事情弄得这么大,祁玉昌也读过这么多书,出事情倒是很容易能想到的。他亲眼看到杨秀清采取了如此强硬的手段镇压反对者,若是杨秀清真的能够震慑住整个朝廷,他又何必采取如此手段?
  “那会是什么时候?”祁玉昌尽力压制住内心的激动,用比较平和的语气说道。
  “怎么都会是在封万岁的大典前动手。”韦泽答道,“按照礼部定下的时间,后天就是东王封万岁的大典。此时东王属下都在忙这件事,城内都在张罗此事,反倒是个机会。若是等封万岁的大典结束,东王名分已定,那还有什么可争的?谁敢对东王动手,谁就是天国叛逆!”
  “真的么?”祁玉昌对韦泽的判断并不太相信。
  “岳父!你只怕是把当下想成了春秋战国吧?春秋战国,各国之间定下的盟约那是朝令夕改,各国都等着在盟友背后捅刀子,那个时候有那个时候的传统。现在天国里面可是说,天王、东王、北王、翼王,都是一家人啊。都是一家人下凡的神灵。天王只要参加了大典,封了东王同为万岁,这就是神谕!下面的官兵觉得他们这是一家人之间的事情,只要诏告四方,东王的地位就不可动摇了。谁敢再动东王,谁就是叛逆!”
  说到这里,韦泽突然想明白了什么,他哈的笑出了声,“原来如此!越来在岳父眼中,我等也不过是些反贼罢了。哈哈!”
  听了韦泽的话,祁玉昌的脸登时就被吓白了。不过见韦泽并无敌意,而且韦泽方才所说的话里面,也实在是看不出韦泽对太平天国有何敬意。那惊恐的神色很快就从祁玉昌脸上消失,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刚拿起茶杯的时候,祁玉昌的手还有点抖。等喝完这口茶,祁玉昌已经恢复了平静。他正色说道:“神奇本无主,有德有力者居之。我是读圣贤书的人,让我信什么神仙下凡,实在是办不到。”
  “那岳父大人可否觉得小婿我可否时有德有力之人?”韦泽笑道。
  这话赤裸裸的表明了韦泽的态度,祁玉昌的眼睛瞪得溜圆,眼珠子差点都要瞪出来了。过了好一阵,他好不容易恢复了平静,这才问道:“若是齐王真有此意,那为何要以身犯险?”
  “我若是杀了东王与天王,别人定然不会觉得我韦泽是不得已才这么做,而是觉得我韦泽背叛了东王,又背叛了天王。不用满清来打,天国在外的各路人马都不会放过我。我可不想沦落到这样的下场。这是其一。”
  听到韦泽的分析,祁玉昌微微点点头。
  “其二,我手下很多人的父母姐妹都在这天京城里。我若是带着这些手下脱离天国,他们定然不会安心,而且还给我的军中留下了无数的后患。”韦泽慢慢地说道。身为一军的领导者,韦泽从来不认为自己一声令下,部队就可以不顾爹娘兄弟姐妹的为韦泽效死力。当最高指挥官完全无视部下的亲人,完全无视了部下的利益。那部下又有什么理由为最高指挥官舍生忘死呢?
  “其三,我若是不能在这天京城里头,任由其他人掌握了中枢。到时候天京城里头出了什么事,还不是任由他们胡说?我的部下知道我根本就没有在天京城,他们怎么可能真的相信我所言的事情?那时候别人说什么,我就只能听什么。若是我在天京城里,我对部下说什么,他们才能信。孔子说,民无信不立!商鞅变法之时,不也是得现在城门口立了杆子,说谁能把杆子扛走,就给五十金么?那么做的目的不还是为了取信于民!”
  祁玉昌听完了韦泽的话之后连连点头,不过他还是忍不住说道:“可这以身犯险,也未免……”
  “哈哈!岳父,你也是读过这么多书的人,那些开国的皇帝,谁是安安稳稳的就得了这天下的?大禹治水,那是他身体好,真的染病不治也可不是什么稀奇事。商汤曾经被囚,周王么,几次险死还生。汉高祖为了逃命,老婆孩子都从车上扔下去,曹操割须弃袍,司马懿差点被烧死在葫芦谷。隋朝那时候乱的无以复加,李渊、李世民父子百战之后,李世民若不发动宣武门之变,他哥哥能放过他么?宋太祖为了柴家出生入死,明太祖又是何等坚信,没有马娘娘把饼裹在胸口,他只怕早就饿死在狱中了。”
  听着韦泽把历史记载,小说故事,还有民间传说混在一起讲,读书甚多的祁玉昌到没有觉得可笑。他只是觉得韦泽更多是像是给他自己在打气。
  其实在韦泽说出那三条理由的时候,祁玉昌已经明白,当韦泽把他的大业当作奋斗目标的时候,他就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不是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