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140章

1852铁血中华-第140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泽此次大调整在名面上的理由是,最近打了好多次仗,要论功行赏。这是个事实,杨秀清把韦泽的部队调来调去,韦泽一直没有来得及褒奖有功之臣。所以杨秀清没觉得韦泽这么做有什么可疑的地方。倒是十九军这个女军被安排驻扎在镇江,倒让杨秀清赶到很是不解。
  五千人的部队的确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可这五千人乃是女人,杨秀清并不觉得有深刻可以害怕的。他只是对此很不理解。所以杨秀清下令,对这支女军进行全面调查,搞清楚韦泽到底是什么打算。不知不觉之中,杨秀清的注意力大部分被这支距离天京城近在咫尺的女性部队给吸引过去。
  这就是韦泽的目的所在,这支女性部队仅仅是一个存在,并不具备真正攻城略地的军事力量。韦泽搞的就是个疑兵之计,弄一个理论上完全合理,可并不符合常识的事情出来。就是要吸引对韦泽本有兴趣之人的注意力,韦泽其他看似很正常,实际上包藏祸心的行动,反倒不容易被注意。
  越是有水平的人,越是有情报收集能力的人,往往会被自己收集的情报与自己缜密的思维所迷惑。这种情况才是世间的常态。疑兵之计能够成功,就是利用了敌人自身收集情报的能力,以及敌人无法正确分析驾驭情报的弱点。
  这通折腾花去了半个月的时间,正如韦泽所料,在这个阶段中,唯一能够对韦泽的行动进行打击的杨秀清始终保持了沉默,既没有立刻催促韦泽东进,也没有公开质疑韦泽这么做的目的。充分利用了这个时间,韦泽完成了对部队的重组,强化了总参谋部对部队的控制。
  在部队重新编成进入尾声的时候,韦泽接到了他的岳父祁玉昌从天京城送来的最新消息。天官正丞相曾水源被杀!
  韦泽从情报中看得出祁玉昌的震惊。曾水源是西王萧朝贵在世之时的副手,萧朝贵在长沙城下受重伤的时候,接替萧朝贵指挥权,领导林凤祥、李开芳等人继续作战的就是曾水源。天平天国定都天京城之后,曾水源获封天官正丞相,乃是太平天国24位丞相中的第一人,是太平天国里面数得上号的大人物。东王杨秀清对曾水源也委以重任,这位太平天国最高的官员天官正丞相,负责理东王府事。
  祁玉昌颇有些颠三倒四的行文,好歹把他所见的事情给说清楚了。
  12月21日,东王杨秀清假托天父下凡,命锁水源和东殿吏部尚书李寿春前来。杨秀清每次天父下凡,可不是他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见到就行了,天京城内的所有王爷,高官都得来参与膜拜天父,聆听圣旨。这次杨秀清则是把东王府以及北王韦昌辉等人都给叫去。
  “天父”问道:“尔在府门见女官如何仓卒,而知么?女官又如何说话,而曾听闻么?一一奏明。”
  曾水源奏说:“小子其时实见女官极为仓卒,只因小子瞒昧至极,见女官如此仓卒,心飞胆怯,因是束手无策。”
  “天父”说:“女官曾讲过东王若升天,而们为官的都难了。此句话而听闻么?”
  曾水源奏说:“此句话小子曾听闻女官讲过矣。”
  “天父”又审讯李寿春说:“李寿春,女官所说此话而曾听闻么?”
  李寿春奏说:“小子亦曾听闻此话矣。”
  天父说:“而亦听闻此话,而罪亦无辞矣。”
  天父对殿下众官说:“而众小子,看他二人之罪如何?”
  众官应声奏说:“此二人如此欺天欺东王,实是死有余辜矣。”
  天父说:“而众小子既说他二人罪实当诛,卽行押出,斩首示众。”
  众官齐声奏说:“遵天父圣旨!”
  曾水源是天官正丞相,乃是诸丞相之首。李寿春是东王府吏部一尚书。东王府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现在就是太平天国行政系统。“吏”指文职官员,是“官吏”齐称,相等于现代的文职公务员。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在六部之中地位素来在列在首位。杨秀清东王府六部,每部12尚书,共72尚书。李寿春东王府吏部一尚书,为东殿尚书的头子。
  现在杨秀清以天父下凡这个无可抵抗的方式,公开杀了天平天国官制中的居于24丞相中排名第一,理东王府事的曾水源,又杀了东王府72尚书中排名第一的尚书李寿春。
  按照祁玉昌所写,杀他们的理由只是一个。洪秀全派遣女官到东王府,对在东王府工作的丞相、尚书等官员说道:“东王若升天,而们为官的都难了!”
  韦泽当然清楚这句话的实际意义是“你们今天帮助东王欺凌其东王系之外的其他人,等东王一死,你们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这是一句极尖锐的话,女官来自洪秀全的天王府,自然代表了洪秀全的态度。而曾水源、李寿春听闻没有向杨秀清报告,杨秀清不仅没有试图掩盖此事,反倒公开了自己与洪秀全的矛盾,并且逼着朝臣与东王府的官员说“此二人如此欺天欺东王,实是死有余辜矣。”然后把二人杀死。
  看来不仅东王杨秀清已经决定对天王洪秀全动手,天王洪秀全也已经摆明了态度。两人都已经不在乎维持与对方表面上的和气,转而试图挑明矛盾,拉拢曾经不知形势以及知道形势的时候依旧试图保持中立的上层。
  韦泽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杨秀清的做法,矛盾到了完全公开化的现在,杨秀清竟然露出了极其幼稚的一面。如果说杨秀清和洪秀全之间还维持着起码的表面和气,那杨秀清缓缓图之也不是什么坏事。现在洪秀全已经公开把矛盾激化,杨秀清不说立刻动手,反倒以暴力诛杀不肯公开表态站到杨秀清这边的重臣。
  看来杨秀清肯定没有听说过现代政治词汇中“沉默的大多数”。沉默就意味着合作,就意味着默许。就现在看,杨秀清好像认为只有公开表示反对洪秀全,支持杨秀清的,才算是他能够允许存在的人。这简直是把残酷的政治斗争当儿戏!
  如果是韦泽的话,他的应对方式自然是直接的把洪秀全弄死,然后以侍奉不当的罪名处死洪秀全手下的女官。甚至利用女官们怕死的心理,让她们自己咬出“害死洪秀全”的人。利用这样的手段,杨秀清可以很轻松以讨伐叛逆为理由,把所有对手名正言顺的杀掉。
  现代人和古代人之间对政治认知的差距之大,让韦泽心里面觉得哭笑不得。韦泽扪心自问,他根本不是个谄媚之人。可到了该表态的时候,韦泽可是毫不犹豫的表示,自己只忠于东王杨秀清。天王去死!
  原本韦泽以为杨秀清是看明白了韦泽是真的不肯支持洪秀全,但是未必相信韦泽是真的支持杨秀清。现在他总算是感觉到,杨秀清是真的相信韦泽忠于杨秀清。
  对于在不该天真的地方反倒天真的人,韦泽觉得杨秀清是真的没救了!


第108章 麻烦(十一)
  曾水源与李寿春之死彻底震动了韦泽的部队。到现在为止,韦泽部队里面的军事法庭也判处过一些死刑。但是这些死刑都是有军法作为准绳,有事实作为依据。在这个农业时代,被杀者虽往往会被看成是倒霉,撞到了枪口上。但是对于杀他们的军事法庭,大家反倒没有什么怨恨。至少被杀的人的确有可杀的道理。
  然而太平天国政府的官员之首的天官正丞相,杨秀清私人部属的东王府吏部第一尚书,就因为一些话没有立刻禀报东王杨秀清,就被杀死。无疑让总参谋部将领们感到了强烈的威胁。如果杨秀清的权势进入韦泽的部队,总参谋部制度下的每一个人都处在了死亡威胁之下。
  韦昌荣与胡成和是最先前来找韦泽谈心的,胡成和微胖的圆脸上神色严肃,但是他绷着嘴不吭声,韦昌荣两道浓眉之间有着深深一个川字。他声音低沉,“四叔,咱们还能跟着东王干了么?”
  韦泽心中大喜,但是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他答道:“不跟着东王干,难道还要跟着天王干?天王和东王一比,那还远不如东王呢!”
  韦昌荣被韦泽的话给噎住了,他深吸几口气,终于憋出一句话,“那要是真的不行了,咱们不跟着太平天国干了呗!有四叔你带头,我们也有总参谋部,咱们自己干也不是混不下去!”
  “不要乱说话!”韦泽严肃地说道。
  韦昌荣没有理解韦泽的意思,他暂时沉默了。屋内陷入了一种颇为沉闷的气氛。
  胡成和跟着沉默了一阵,然后他打破了笼罩在屋内的寂静,“总参谋长,你是说韦处长的建议不可行?还是说现在韦处长的想法现在暂时无法实现?”
  听了这话,韦泽觉得自己的心脏忍不住快速跳动起来。这个答案当然是明确的,韦泽其实并没有想对韦昌荣隐瞒什么。可这是第一次有人说出韦泽的真正想法,其造成的冲击依旧比韦泽自己想象的更激烈。
  韦昌荣当然可信,胡成和就不是韦泽能够完全相信的人。这不仅仅是因为胡成和有可能倾向东王,韦泽不能不考虑胡成和本人是否愿意脱离太平天国单干。
  就在韦泽左右为难的时候,胡成和坦然说道:“总参谋长,我胡成和一直很佩服总参谋长。你带着我们兄弟一路从永安打到现在,若是没有你,我等定然走不到今天。所以不管总参谋长到底有什么打算,我胡成和定然鞍前马后跟随总参谋长!”
  这表忠心的话在韦泽听来实在是过于熟悉,他也曾经如此诚恳的向东王杨秀清做出过这样的表态。但是韦泽很清楚,他当时所效忠的并非是东王杨秀清,而是反清的事业。在杨秀清已经不可挽救的时候,韦泽毫不犹豫的抛弃了杨秀清。
  在韦泽面前的胡成和,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才愿意跟随韦泽呢?韦泽对此并不是很乐观。因为韦泽至少有一个极大的缺陷,那就是他根本没有提出一个真正有吸引力的意识形态。
  “胡处长愿意离开天平天国么?”韦泽干脆知道问道。
  这个尖锐的根本性问题让胡成和脸上露出了迟疑的神色,不过他也只迟疑了片刻,“总参谋长,我是觉得你比东王强,你领着兄弟们上马治军,下马安民。咱们天国自打定都天京之后,对外打下的新地盘,大多都是总参谋长带着我们干的。而且和东王一比,总参谋长从来不欺负人!我以后就只跟着总参谋长了!”
  韦泽觉得胡成和这番表态与其说是在向韦泽表忠心,倒不如说胡成和在给自己下决心。他所说的无一不是韦泽已经展现出的实力,而不是韦泽本人提出了什么令胡成和必须追随的政治理念。
  这个判断让韦泽又高兴,又不高兴。只是此时他需要的是大家的追随,建立韦泽的政治纲领只能往后推了。所以韦泽坦然说道:“胡处长,你既然如此说,我就信了胡处长。不过我有件事想说在前头,胡处长说我和东王不同,我倒是觉得这乃是实话。所以东王对不跟随他的人大开杀戒,我却不会。若是兄弟们有什么想法,那就直截了当的说么。哪怕是不跟着我干了,我只求兄弟们能够提前告诉我一声,我绝对不会为难兄弟们。若是真的有那么一天,虽然我不会吹吹打打的送兄弟,但是好歹路费是不会少了的!”
  胡成和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可韦昌荣光听韦泽的语气就知道韦泽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他的神色很不自在起来。
  等胡成和一离开,韦昌荣立刻说道:“四叔,哪怕是你和东王不同,却也不用说到这个份上吧。这岂不是允许下面的兄弟自己离开么?”
  韦泽摆摆手,“昌荣,我本来就和东王不一样,所以我自然得让兄弟们知道我和东王不一样在哪里。至于兄弟们真心想离开的话,我们能挡得住么?若是咱们要杀要砍的,这不是逼着兄弟们造反么?”
  正说话间,雷虎与柯贡禹一起来求见。见到了韦泽之后,雷虎与柯贡禹对望了一眼,雷虎试探着问道:“总参谋长,东王已经杀了曾丞相与李尚书。我们反复的想,若是东王以后当了万岁,看我们不顺眼,要对我们动手,我们那时候怎么办?说书先生说故事,汉高祖杀韩信,朱元璋杀徐达。在咱们太平天国里面,总参谋长你立下的功劳不比韩信和徐达差。万一东王也走到那一天,总参谋长,那时候怎么办?”
  “那你们是想走到那一天,还是想怎么样?”韦泽直率的问道。
  看来柯贡禹与雷虎已经对此商量过,柯贡禹接过话头,“那就得看总参谋长你怎么想了。”
  见两人已经对东王杨秀清完全失望,韦泽说道:“我是这么想的。东王封万岁是谁也挡不住的事情,若是这次封了万岁之后,东王不再动手杀人,我们就暂且继续跟着东王。若是东王封了万岁之后大开杀戒,那我得带着咱们兄弟们自保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