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10章

1852铁血中华-第10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昌荣与张应宸原本坐在地上的草铺上,听到这话,他们两人一骨碌爬起来。韦昌荣立刻嚷道:“这次的新兵可是咱们广西老兄弟?”
  张应宸也是两眼放光,这些天以来,他对“广西老兄弟”的理解是越来越深,今天与韦昌荣睡醒之后聊了一阵,更是聊清楚了不少事情。
  在韦昌荣的描述中,韦泽的堂侄韦昌荣加入太平军之前就是当地客家著名的好汉,自幼就习武,到现在可以说是身经百战。至于只有19岁的韦泽,更是当地客家中冉冉升起的一员干将。以少量精锐部队大败土家地主武装,甚至打败清军,那不过是家常便饭。
  听了这些后,张应宸算是明白了韦泽和“老太平军”战士们为啥能够如此骁勇善战。他们并非是现在才变得骁勇善战,而是因为他们骁勇善战,才最终选择加入起来造反的太平军。
  所以跟着韦泽一起出去接收新兵的时候,张应宸一个劲的请韦泽教授武功。韦泽自然是不会拒绝,不过看着张应宸那抓耳挠腮的兴奋模样,韦泽心中并没有特别得意的感觉。
  在韦泽看来,自己这身功夫并不是什么特别值得夸耀的事情。之所以能够练到轻松杀人的程度,背后自然是有着艰辛的故事。
  从1750年后,由于人口飞速增长,满清开始实施了政府指导的大移民。广西也出现了不少移民,于是催生了土家与客家之分。土家自然是当地人,客家是外来者。
  大量涌入广西开垦土地的客家人,与广西本地土著居民之间矛盾重重。广西土地本就不多,客家人与本地人经常为了夺佃、夺耕问题发生武装械斗。由于三合会叛乱的影响和军事教育作用,客家人和本地人村社之间惨烈的仇杀很快升级。除常见的土匪、会党外,乡绅们确信他们不能指望从贪污无能的官方得到援助,于是便建立了地方防御联合组织团,由它们来领导村社事务和动员民团。
  无论是士绅组成的团,还是三合会领导下本地人组成的堂,都严重的损害了客家人的利益。客家人在生存压力下,迅速的组织动员起来,开始发展武装力量。
  在本地人和客家人的争斗中,客家人有几种不利的情况。他们缺少本地财主们拥有的共同的家族结构,武装力量正是要靠宗族凝聚力才能稳定地维持下去;另外,他们还可能因分散居住而遭殃,这决定于他们的经济地位,因他们都定居在边沿地带的分散的小块土地上。从1800年后,土客矛盾愈演愈烈,最后变成了土客战争。
  在连绵不绝的代械斗中,那些贫穷而无力防御的客家村社往往被迫离乡背井。虽然居住方式和财产都对土家人有利,但共同的语言使各阶级的客家人在面临危机时得以团结起来组成一支可观的武装力量。由于客家人之间缺乏血缘纽带的联系,使得他们的军事组织脱离血亲民团的原始形态,而极像近代国家常备军的组织形式。
  客家人拥有正规化武装组织后,仇杀进入碉堡战的阶段,各个村落都在修建碉堡,挖掘战壕,“全民大练兵”,热火朝天。这样一来,广西的广大农村地区靠自己的武装实行自治,完全不受清廷的控制了。无论是征集赋税,还是维持秩序,地方衙门对这两项主要任务都无法有效地执行,这项权利,转到实力庞大的武装集团手中。广西等地的会党叛乱、武装仇杀,使得当地的居民迅速地适应刀头舔血的生涯,勇敢而粗暴,强大的村民自卫武装使他们对官府的蔑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事实上,这个昏庸而暴戾的朝廷也确实没有任何值得重视的地方。尤其当仇杀发展到碉堡时代,广西、湖南边境的农民,其军事经验已远远超过多年未曾训练的绿营士兵,太平军的中下层领导,也在这些仇杀中,迅速的成熟起来。
  当日的粤湘桂边境,犹如一个火药桶。正如洪秀全诗所说“待到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坤乾”。广西、湖南的百万虎狼之众,只待一个纲领,一个偶像,将他们有效的组织起来,成为一股改定乾坤的巨大力量。
  韦泽本人毕竟是21世纪的人,他在太平天国的这三个多月中,很容易的就理解了太平天国不少内在的特点。特别是完全理解了“广西老兄弟”的特点。并不是先出现了天平天国,才有了这些骁勇善战的老兄弟,而是有了这批骁勇善战的老兄弟,才有了太平天国的真正核心力量。
  所以韦泽一路上并没有怎么说话,他并不会乐观的认为杨秀清会分给自己广西老兄弟,每一个广西老兄弟对于太平军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力量。事实上韦泽觉得杨秀清会不会记得给自己分部属,都是非常值得考虑的问题。
  可杨秀清怎么做那是杨秀清的事情,韦泽从来不认为自己有任何理由拒绝自己本该做的事情。若是杨秀清忘记了交代下面的丞相给韦泽补充部属,那么韦泽最需要做的事情恰恰是通过制度来提醒杨秀清,他有些事情可没有做完呢。
  然而负责人事的丞相胡以晃听完了韦泽的话,他笑嘻嘻地答道:“此事东王已经吩咐下来。东王还专门让我一定要给韦兄弟补齐人马。我已经准备了104名兄弟,交给韦卒长。”
  这下韦泽大吃一惊,根据太平军的制度,四两为卒,以卒长统之,至卒始有属吏,一卒有一百零四人。韦泽原本就有23名部下,只用补充81人就能满编。韦泽并没太指望自己得到足够的补充。
  一个卒104人,韦泽原本的22名部下自然是归韦泽继续指挥,加上新给韦泽补充的104人,韦泽的部队已经超编了。在太平军中,部下基本都是军官一直带领。也就是说,韦泽的兵力骤然增加了四倍。而且除非是杨秀清下令,否则谁都不能再剥夺韦泽的部众。
  韦泽立刻激动的边施礼边说道:“这可就太感谢丞相,感谢东王了!”
  胡以晃嘿嘿一笑,“韦兄弟,东王还让我告诉你,昨天南王向东王索要你,东王已经同意了南王的要求。你领了兵之后就直接去向南王回禀,以后你就是南王的部下了!”
  听到这话,韦泽脸上的笑容登时就僵硬起来。因为太过于震惊,韦泽接下来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丞相,你可不要和兄弟我开玩笑。”
  胡以晃摆摆手,正色答道:“这种事情我怎么敢开玩笑。韦兄弟,南王如此器重于你,韦兄弟又是咱们太平军中的好汉,等你到了南王手下之后立下战功,升官自是不用再讲!”
  韦泽看丞相胡以晃完全不是开玩笑的意思,他愣了片刻,就把身后也被这大变故弄得一脸愕然的韦昌荣与张应宸叫过来,“丞相,这两位是我手下的兄弟,交接兄弟的事情还请丞相与这两人办理。我现在就去见东王。”
  “哦!”胡以晃听韦泽明着说去见东王,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点头。
  也不管其他人,韦泽立刻一路小跑的直奔东王府而去。诸多念头在韦泽心中翻滚着,而这些想法的共同点只有一个,“这可是出大事了!”


第12章 韦泽(十二)
  永安城是州城,在广西属于比较热闹的中型城市。现在作为战场的永安城则是家家闭户,街上行走的都是太平军的将士。韦泽在城里面一路小跑,引起了不少人的瞩目。韦泽对周围的好奇或者讶异的目光根本不在乎,他满心考虑的都是杨秀清为什么这么安排人事。
  冯云山的招揽并不奇怪,韦泽对自己的能力有足够的信心。论文,韦泽觉得在这个时代没谁能比他更有文化,或者说,没人比韦泽更有知识。论武,这身体以前的主人在武功上极有天分,这身功夫更是一点一滴实打实积累起来的。至于统兵打仗,韦泽也坚信自己能越来越强。而冯云山手下并无著名的骁勇善战之辈,招揽韦泽是冯云山慧眼识人的证明。
  韦泽不理解的是杨秀清为何会同意冯云山的请求。穿越到现在已经快三个月了,韦泽与杨秀清没有见过太多次,双方根本没有私人的接触。说的最多一次,也不过是昨天韦泽向杨秀清要官的时候。在杨秀清派遣韦泽去探路的时候,直接命令的不止韦泽一人,当时有十余名司马共同接受了杨秀清的命令。韦泽在这群司马中根本不起眼。
  想到这里,韦泽觉得杨秀清是完全没看上自己。虽然对杨秀清并无什么交情,韦泽心中也忍不住生出一股子怨怼之气。但这种情绪并没持续太久,韦泽很快就把自己拉回到现实。
  杨秀清比冯云山更能干,韦泽完全确信这点。冯云山认识到韦泽的能力,也是杨秀清布置得当,才给了韦泽立功的机会。至于韦泽能够要官成功,更能证明杨秀清识人善任。更不用说杨秀清办事绝不拖拉,心胸也足够宽广。若是其他王爷人,可就未必会把韦泽让给别人。即便转让,也会只给韦泽一人。别说把韦泽的部下完全补满,只怕连韦泽原本的部下也得给全部留下才行。
  从这些小事中就能看出杨秀清的为人,韦泽可一点都没有再去攀别的高枝的愿望。
  到了东王府前面,韦泽立刻求见东王,对韦泽还有印象,就进去通禀。杨秀清没有如同古代小说里写的那样,把韦泽在东王府门口晾一阵。侍卫进去后片刻就出来,“东王宣韦泽觐见。”
  韦泽也不在乎这些子俗套的说法,他大步流星的跟着侍卫进了东王府,直奔东王的正厅而去。
  杨秀清一身王爷的黄袍,坐在正厅的书桌后面看奏章。见到韦泽进来,杨秀清靠坐在椅子上,静静的看着韦泽。
  韦泽行礼后后单刀直入地说道:“东王,丞相胡以晃对属下说,东王将属下调给了南王。属下想向东王询问可真的有此事。”
  “确有此事。”杨秀清回答的毫不拖泥带水。
  韦泽更是激动起来,他大声说道:“东王!属下是真心愿意跟着东王。若是东王觉得不好给南王说,属下亲自向南王说去。只是还请东王到时候帮属下说话。”
  见韦泽如此激动,杨秀清哈哈笑起来,他先让韦泽坐下,才说道:“韦兄弟,你为何加入天国?”
  “为的是杀光清妖!”韦泽说的斩钉截铁。
  杨秀清面带笑意,“韦卒长,既然咱们都是天国的兄弟,何分彼此呢?在我手下也是打清妖,在南王手下也是打清妖。更何况南王麾下没几个兄弟能如韦卒长你这样能打仗,南王也是知人善任的人,韦卒长更是能得到提拔。”
  韦泽听了这话,腾的站起身来。他心里面已经知道了杨秀清的心思,在这种事情上,古今都是一样,既然韦泽原本也不是投奔的杨秀清,而是半路上就加入了造反的队伍,杨秀清自然不可能把韦泽当作自己人来看待。此时需要的就是明白无误的高速杨秀清韦泽自己的立场。韦泽答道:“东王,属下不是觉得南王有什么不好,而是属下真的认为东王乃是咱们天国里面第一的英雄。莫说南王等人比不上东王,属下觉得天王也比不上东王。在东王手下打仗,属下才觉得真的是值得。南王能提拔属下,难道东王您就不能提拔属下了么?东王,您不能不要我啊。”
  听韦泽把话说的如此直白,杨秀清也收起了笑意。思忖片刻,杨秀清很认真的对韦泽说道:“韦兄弟,我答应了南王把你给他,那就是真的要帮南王。你要听我的安排。不要让我为难。”
  韦泽低下了头,片刻间他就理顺了自己的思路。其实韦泽并不在乎跟着谁打仗,他在乎的是能否不断扩大自己的实力。太平天国这种兵为将有的模式对韦泽也并非都是坏事,除非有重大失误,否则每一名将领的部署自行成军。韦泽原本就不是南王一系的人,既然南王冯云山能够招揽韦泽,那说明冯云山是真心觉得韦泽能打仗,重用是必然的。
  既然如此,韦泽要做的仅仅是确定自己的“山头”。无疑,在东王与南王之间,韦泽是坚定的选择东王杨秀清的。
  想到这里,韦泽抬起头,“东王,属下只是想问。是东王您让我去南王那里的,还是南王让我去南王那里的。属下只听东王的吩咐!”
  听韦泽这么说,杨秀清起身走到韦泽身边,他拍了拍韦泽的肩头,“那自然是我让韦兄弟去的南王那里,韦兄弟记好这点就行。至于到了南王那里之后,韦兄弟就好好打仗,不要丢了我的人。南王麾下虽然有兵,却没太多像样的人才。我是觉得韦兄弟去了之后,能帮上南王的忙。所以我才命韦兄弟你去南王那里。别的什么事,只怕是韦兄弟你想的太多。”
  “属下……东王,您一定要让属下去南王那里么?”韦泽追问了一句。
  “没错!我一定要你去。”杨秀清果断地答道。
  “既然是东王下令,属下去就是了。”韦泽答道。
  “韦兄弟,你去了南王那里,就好好给南王效力。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