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圣天子 >

第61章

圣天子-第61章

小说: 圣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买卖啊?”马绍宏早已经习惯了秦寿这一惊一乍的语气,眼皮都没抬,没好气的回应道。

“我这位好友,如今可是做得打家劫舍,劫道杀人的买卖,他可是这京畿一带最大的一伙悍匪,足有两三千好汉的黄衫贼的三当家!”

秦寿一脸激动的快要便秘的神情,似乎这竟然是个天大的秘密。

“哦?还有此事?”马绍宏一听说有匪盗的消息,原本故作闭目养神状的他也是突然双眼一睁,来了jīng神。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我这位好友说,前两天,山寨之中已经有三年没露面的大当家突然返回了山寨,而且据说想要不再做这杀人越货的营生了,而是要率领一众人投奔一位明主。干爹,你来猜猜这位明主是谁?”

秦寿脸上带着献媚的笑容,随手却是又从一旁侍女端着的木盘上取来了茶壶,将壶嘴对在嘴上就开始“咕隆隆”的灌了起来。

“猜猜猜,猜你个头!还不快快道来!”马绍宏一看这劣货又想卖关子,取来一旁的痒痒挠就对着秦寿的头狠狠的敲了起来:“我记得你以前没当过说书先生啊,哪来的这毛病?”

“干爹饶命,干爹饶命啊!我说,我说,他们就要去投奔赵国公,周文博那小崽子了!”

秦寿额头上被敲的这几下可真不轻,瞬间就鼓起了个小包来,还没灌下的半壶茶水更是洒得他浑身都是,让原本就是贼眉鼠眼、猥琐不堪的秦寿更显得可笑和狼狈。

“此话当真?”一听秦寿这番话,马绍宏却是坐不住了,连忙起身问道。

“千真万确,若有半点谎言,叫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生儿子没屁眼;媳妇儿被人卖到窑子里,千人骑、万人跨;闺女被人卖到窑子里,千人骑、万人跨;老娘……”

秦寿一听干爹不信,连忙对天赌咒发誓起来。

“停停停,我对你那老娘怎么被千人骑、万人跨毫不感兴趣,我信了,行不行?”听到秦寿越说越龌蹉,马绍宏终于忍不住打断了他那越来越没下限的话。

“这倒是一条颇为有用的消息!”马绍宏用手摸着光洁的下巴,沉思起来。

“干爹英明!”一听到马绍宏相信了自己好不容易打探来的消息,秦寿就更是高兴了。他一看马绍宏正在沉思,一双贼眼滴溜溜的一转,两只禄山之爪就毫不客气的按在了旁边那位身材十分有料的侍女的一双胸器之上。

“啊!老爷!”由于双手端着木盘,这位侍女果断被袭胸成功,惊慌失措的她失声尖叫,手中的托盘也滑落在了地上。

“混账东西!记吃不记打!”被打断了沉思的马绍宏一看见眼前这一幕,就猜到了事情的经过,他这次终于忍不住了,用厚重的官靴狠狠一脚踹在了秦寿的小腹上,终于制住了这个祸害。

“你说我该怎么做啊?”马绍宏一双带着寒光的眼睛死死盯着捂着肚子如同虾米一般躺在地上抽搐着的秦寿,问起了话来。

“干爹要给赵国公府个好看啊!让他们不得好死!”秦寿此事疼的眼珠都快凸出眼眶了,他一边哼唧着,一边狠狠的诅咒着莫名躺枪的赵国公府。

“具体怎么做?”马绍宏连忙追问。

“周文博那小子前段rì子不是去乡下练兵了吗?我也是jīng心调查了一番,这才知道那傻小子竟然招的的都是流民和农夫,竟然没有一个真正的兵。到如今不过是两个月不到的功夫,他就是孙子再生,又能练出个什么样来?”

“干爹你如今是枢密使,可以指挥天下兵马。过了年,干爹就可以禀告陛下,让陛下发兵剿灭京畿周围以黄衫贼为首的盗匪。”

“这具体是何人出征,自然就是干爹您来决定了。这样就逼着周文博那傻小子和黄衫贼当面对战,干爹再派去个监军,我看他周文博还能怎么瞒天过海,去收编这两三千人马!”

“这样赵国公府和黄衫贼两败俱伤,死的都是周文博的人,我们当真就是坐收渔翁之利了!”

“而且我那好友知道了干爹您如今的身份,更是羡慕不已,愿意弃暗投明,替我们做个内jiān。如此一来,我们定能好好的整治一番这个周文博!”

秦寿躺在地上,心中暗暗骂着马绍宏,嘴上却是吐出了一条毒计,直指赵国公府和周文博。

“不错,你小子今天倒是有点意思,既然如此,一人做事一人当,这个监军的职务就交给你了,如何?”

马绍宏这时对赵国公府已经没有了刻骨的仇恨,不过能恶心一下赵国公府,自然也是极爽的,他随手就将秦寿这个劣货丢到了周文博身边去,究竟谁能恶心到谁那就是两说了。

反正这样一来,自己倒是能得几天安生了。

秦寿本来的打算就是动动嘴皮子的功夫,如今一听说让自己去做这个深入敌营、九死一生的监军,立刻就忘了小腹的疼痛,一个鲤鱼打挺就站起身来,打算故伎重施,再磨一磨干爹,这个好差事就交给别人去做吧。

然而吃一堑长一智的马绍宏一眼就看穿了他的想法,当即就是一声大喝:“左右何在?将这劣货给我叉出去!”

第四十一章此身不殒誓不止(一)

周文博显然还不知道已经有小人再度盯上了赵国公府,在过了一个清冷而又忙碌的chūn节过后,不过是大年初四,周文博就带着礼物起身出城了。

这一次却是要去向林师拜年了。

自从两个多月前一个大雪后的清晨传来的惊天噩耗之后,周文博竟然忙到一直还没有功夫再去拜会一番林师,说起来也是有些失礼了。

如今一来是经历了重重艰险和磨难之后,周文博和赵国公府终于摆脱了险境;二来就是刚好到了年关,周文博也可以借此机会去看望一下林师和二师兄、三师兄。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招揽一事。

两个多月前,周文博还是国公府的一名庶子时,就已经做上了招揽自己的一众师兄弟甚是师父来为自己效力的美梦,如今自己已经继承了国公爵位,麾下已经有了近三千名将士,这让周文博更是对此行的目的有了信心。

“谁来了?”在听到周文博的敲门声后,前来开门的竟然是林师的夫人,贺氏。

“师母新年好,是我,文博!”周文博连忙打了声招呼。

一番寒暄过后,周文博终于再度走进了这个他曾经学习和生活了三年的小院。

“小师弟,你来了?当真是稀客,父亲已经在书房等你了!”一身青sè书生袍的林允掀开了门帘,带着灿烂的笑容同周文博打起了招呼。

周文博于是命令下人按照师母的指示把马车上的各sè年货通通都卸下来并且安置好,随后就正了正衣冠,迈步走进了林师的书房。

“弟子周文博,给师父见礼!”

一踏进这间熟悉的书房,周文博就褪掉了官靴,跪在了席上,向林贺郑重的磕了个头。

“好小子,好小子,我竟然看走眼了你!”林贺一见已经身居国公高位的周文博仍然对自己这个布衣保持着尊重,心中也是十分温暖,便开口大笑起来。

“不知师父为何发笑?”周文博印象中的林师一向十分庄重,偶有纵酒高歌,放荡形骸之举,却从未见他有过这般喜上眉梢的模样。

“云扬已经于昨rì前来同为师我畅谈了一整天,你做得好大事我已全知了!”林贺一见周文博仍是埋在鼓里,就为他解惑了。

“原来四师兄已经来见过林师了!”周文博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林师为何如此高兴的缘故。

“我听说陛下给你取了个字?”林贺又继续开口发问。

“是的,陛下给我取了‘瑾瑜’为字,徒儿不孝,让师父受了委屈。”周文博连忙开口解释。

一般来说,这个时代的文人在及冠之时才能有字,而这个给文人取字的权利自然就归于他的师长了。

周文博的四位师兄的字都是林贺所取,而恐怕自己的字师父也早就有了定论了,只待自己成年就会告知自己,只不过经此一劫,偏偏被陛下抢了先,当真是无可奈何。

“瑾瑜,怀瑾握瑜,倒也算得上贴切,没有辱没了我的徒儿!”林师显然对皇帝老儿抢了他给自家弟子取字的权利而十分愤慨,不过木已成舟,倒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

“我林贺一生蹉跎四十载,寸功未立,虚度人生,只有培育出了你们师兄弟五人,倒还算得上点功勋。谁知道你和云扬两人,竟然已经成长到了这番地步!当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林贺言语中虽然十分萧索落寞,然而他眼中的得意和神采飞扬的状态则出卖了他此时真正的心情。

“都是师父的教诲,否则徒儿如何能于危急之中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周文博也是连忙说些好话。

“是你和云扬的努力,和我又有什么关系?你能有今rì之境地,可是全靠你的兢兢业业和不懈努力啊!”

林贺却不肯居他人之功而自傲,倒是狠狠的表扬了一番周文博。

“林师久居乡里,不知是否已经厌烦了这山中生活?徒儿如今承袭了赵国公爵位,可以将师父一家接往赵国公府上,锦衣玉食,享人间至乐。徒儿也能趁机侍奉师父膝下,若是有些困难,还能向师父讨教一番,岂不快哉?”

眼看一时间没什么好搭话的,周文博终于按捺不住,试探了起来。

“你呀你呀,你个滑头小子,三句话的功夫就坐不住了,我还跟你三师兄说你小子长进了,应该能撑过一刻钟,没想到这才没多久,你这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听到周文博这一番话,林贺的反应竟然是猛地一拍大腿,随后懊恼起来。

“父亲,看来还是我更了解小师弟啊!”就在此时,林贺推门而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周文博这才明白,这林氏父子二人竟然早就已经猜出了自己此番前来的目的,并且十分无良的拿自己打起了赌来。

“林师,不知意下如何?”周文博一看自己的想法已经暴露,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他这时已经是有些紧张了,故意露出了郑重的神情来。

“我来问你,你有何大志?”一看周文博的表情,林贺正sè问道。

有何大志?

这可真问住了周文博。

在他刚刚穿越到这个世界时,他一直在想的是如何度过重重艰险,好好的活下来;有了系统之后,更是凭空生出了一股豪情来;如今历经劫难,苦尽甘来,更是下定了主意要好好拼搏一把,也不枉来此世上走一遭。

然而自己真正的志愿究竟是什么呢?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听上去爽则爽已,然而仍然不过是个枭雄罢了。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不过是个所谓的忠臣罢了,却又没有什么能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等铁肩担道义,慈悲悯人心的仁者也非自己所愿意去扮演的。

正所谓是“燕雀焉知鸿鹄之志”,这个世界的人们又如何能够得知我的志向?

即使是在这个世界最为出类拔萃的诸如林师和诸葛羽一类的大才,心中以为自己最大的愿望也不过是再开一国,绵延数百年罢了。

上天让我来到了这个残酷的世界中,所谓天命在我,自有大气运加于吾身,岂可枉费虚度,浪费这么一个拯救中华民族的时机?

就在周文博沉吟之时,林氏父子二人也是定睛仔细看着他,期待着他能够说出足够大气的志向来。

周文博越想越是振奋,一股英雄气直冲发迹,身上的热血也滚滚沸腾了起来。

他猛地从席上长身而起,jīng神十分亢奋,慨然而大声立誓。

“吾在此立誓,当以此身兴百万兵,平定天下,征伐四夷!红rì所照之下,皆为我华夏之土,此身不殒,此誓不止!”

“吾在此立誓,当教化万民,开创新时代,致我华夏蒸蒸rì上,rì新月异,当使我华夏民族屹立于寰宇之巅!此身不殒,此誓不止!”

“吾在此立誓,当开启民智,民族即国家,国家即民族,这天下非是一人一家之天下,而是万万人之天下!人人为君子,自强而不息!此身不殒,此誓不止!”

第四十二章此身不殒誓不止(二)

“当真是慷慨激昂,壮志豪情啊!其志可嘉!我来问你,‘红rì之下,皆为我华夏之土’所指何意?难道是指将来开国,疆域远超汉唐?”

纵使天纵英才如林贺,受限于时代,也不可能知道这世界竟然是个小小寰球,更远不知天下尚有七大洲、四大洋,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汉、唐的疆域,也不过只能占到亚洲的六分之一,跟周文博的志向更是差的太多了。

“若我能开新朝之时,当命jīng锐将士北驰北海(今贝尔加湖)之边,立我华夏旗帜;当命上将西征西域、大食乃至天竺、西秦;当起数百大船,扬帆于浩瀚之海,东南诸岛,皆开辟为我华夏之土!”

周文博此时当真是豪情壮志在心中,他用林贺能理解的话解释了他的志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