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附身吕布 >

第228章

附身吕布-第228章

小说: 附身吕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回到曹府时,荀彧、荀攸、钟繇、陈群等一众臣子已经等在了曹府之中,见曹操回来,齐齐下拜道。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百济,竟然引出如此大的事端!”见曹操沉着脸不说话,径直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荀攸先引开话题道。
  “主公,陛下年幼,见识浅薄,恐有人暗中挑拨陛下,封王之事绝不可行,主公还要加强皇宫守卫,避免陛下与那些人接触。”钟繇躬身道。
  “长安岂是那般容易破的?”曹操终于将那股气给压下去,闻言摇了摇头道:“吾非是担心破长安者为王,而是此事若是传开,汉家威信何在?”
  这是个平衡问题,如今曹操位列三公,吕布为骠骑将军,刘备、孙权、刘璋地位也是相仿,只要这个平衡没打破,就没问题,但一旦任何一个人封王了,其他诸侯恐怕都不会再有顾忌,用不了多久,便会以各种理由自立,到那时,大义不在,诸国并立,那就是国战了!
  曹操目光看向沉默不语的荀彧,深吸口气道:“文若,你有何看法?”
  荀彧抬头,看了曹操一眼道:“属下担心,此事若是临时起意还好,若是蓄谋已久的话,只怕还有后招。”
  “后招?”曹操闻言一怔,随即面色大变,豁然起身,扭头厉声道:“通知元让,封锁四门,任何人不得出入,诸位,随我进宫面圣!”
  “喏!”众人连忙起身,陪着曹操,朝着皇宫的方向快步赶去。
  许昌城门处,一支骑兵踩着飞雪来到城门口,被门伯拦住。
  “我乃越骑校尉伏德,有要事出城公干!”为首一名骑士取出一面令牌扔给门伯。
  “属下拜见大人!”门伯看过令牌,不敢阻拦。
  伏德行色匆匆,背着背囊迅速出城,便在伏德刚刚出了城门,城中突然传来一阵号角声,门伯听到号声,面色不禁一变,厉声道:“快,拦住他们!”
  哪里还拦得住,伏德已经出了城门,快马加鞭的朝着城外飞奔而去。
  门伯面色惨变,厉声道:“城中不知出了何事,快,吹号通知大军追捕!”
  “是!”一名士兵连忙摘下背上的号角,鼓足了腮帮子吹起来。
  “呜~呜呜~呜呜~”
  苍劲的号角声响彻许昌城上空,无数卫队闻声而动,皇宫里,听到号角声,曹操面色一变,扭头看向宫外,仔细聆听着号角声,良久,面色变得阴沉下来,扭头看向身前不远处的伏完,怒骂道:“匹夫安敢欺我!”
  “司空此言差矣,下官一心为国,绝无半点私心,只是非常之事,当行非常手段,未能及时通知丞相,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以免贻误了战机。”伏完躬身道。
  “你究竟送出去什么东西?”曹操森然的看向伏完,寒声道。
  “司空无需过问。”伏完冷笑道。
  “无须过问?”曹操怒极反笑,点点头道:“好,不问,给我将此乱国之贼拿下!”
  “是!”立刻有数名虎卫冲上来,将伏完死死地按在地上。
  “司空,这是何故?有话好说!”刘协冲出来,想要赶走那些虎卫,只是这些虎卫皆是曹操训练出来,只忠于曹操,怎会听刘协的命令。
  “方才,有谁见过陛下?”曹操没有理会刘协,扭头看向虎卫统领。
  “回主公,除此人外,并未有其他人面圣。”虎卫统领躬身道。
  “嗯?”曹操皱眉看了虎卫统领一眼,心中一动,又问道:“除此老贼之外,还有何人进过宫?”
  “有越骑校尉伏完面见皇后,不久便离开。”虎卫统领躬身道。
  “伏德?皇后?”曹操闻言一怔,扭头看了刘协一眼,又看了看伏完,摇头笑道:“好一招调虎离山,国丈好算计!”
  伏完闻言冷笑一声,想要强撑着直起腰来,却被四名虎卫死死地按在地上,不能动弹分毫。
  “传我命令,当今皇后伏寿,不守妇道,祸乱纲常伦理,与兄弟伏德私通,妇德有亏,即日起,打入冷宫,另下文书于各地,有越骑校尉伏德,败坏伦理纲常,私通皇后,罪不容赦,满门抄斩,凡取其收集者,赏金千两,封关内侯!”曹操森然的看向伏完,一字一顿道。
  “司空,这如何使得?纵使政见不和,怎可坏人名节?”刘协闻言不禁大惊失色,伏完更是面色煞白,惊怒的看向曹操。
  曹操没有理会刘协,冷然看向虎卫统领:“还不执行!”
  “喏!”虎卫答应一声,转身大步离去,几名虎卫拖死狗一般将伏完拖走。
  曹操这才看向刘协,眼中充满了失望,摇头道:“蠢货!”
  说完,也不理会刘协羞怒的表情,带着众人径直离开。
  荀彧看了刘协一眼,摇头叹息一声,跟着曹操一同离去。


第十五章 夜莺
  “主公,荆州八百里加急,出事了!”曹操刚刚回到府邸,便见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前来拜见。
  “哦?”曹操目光看向对方,皱了皱眉道:“随我来。”
  “喏~”信差连忙跟着曹操几人进入大厅之内。
  “出了何事?”曹操看向信使。
  “回主公,荆襄刘表病重,七日之前,蔡瑁欲图控制刺史府,却被刘表护卫老将黄忠率兵攻破,救出刘表,蔡瑁随后兵围刺史府,三天前,黄忠带着刘表长子刘琦出现在南阳,并将刺史印信交给了刘备,同时襄阳传来刘表病故的消息,刘备调集江夏、南阳两地兵马,并联络长沙刘磐,共同起兵,以谋逆之罪昭告荆州,征讨蔡瑁。”
  “这么说,荆州乱了?”曹操闻言,眉头皱了起来:“偏偏选在这个时候!”
  如果早几年或者晚两年,荆州一乱,对曹操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曹操可以趁机吞并荆襄,虎视江东,但此时却刚刚好卡在一个节点之上,诸侯共讨吕布的契机已经出现,曹操手握大义,此刻正要联合天下诸侯共讨吕布,这个时候,不能对荆襄用兵,否则信义何在,诸侯又怎敢相信他?
  “你先下去吧。”曹操挥了挥手,让信使退下之后,才看向众人,苦笑道:“多事之秋啊!”
  “主公,荆州不可用兵!”荀彧拱手道:“一旦我军用兵荆州,则失信天下,再想号召诸侯讨伐吕布将难上加难。”
  曹操默默地点点头,看向众人遗憾道:“只是可惜了我等在荆襄数年布局,如今随着刘景升一死,反倒便宜了刘备!!”
  为什么是便宜了刘备而非蔡瑁?因为蔡瑁本就亲曹,算是曹操在荆襄之地的暗子,蔡瑁得了荆州对曹操来说,是一件好事,不过可能性却不大。
  刘备这几年屯兵南阳,对于这位老对手,曹操可没有半点轻视的意思,这几年刘备在南阳混的可是风生水起,无论民生还是军事上,而且帐下如今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有关张两员猛将,更有不少名士辅佐,虽然地盘不如徐州,但如今的刘备可比当年在徐州时强了太多,羽翼已丰,而且根据这些年自荆州收集来的情报看,刘备手中可不仅仅攥着南阳,江夏也在刘备手中攥着。
  更重要的是,刘备与不少荆州士人交好,如今刘表更是将印信交给了刘备,不管是不是自愿,但现在荆州刺史的印信在刘备手上却是事实,加上其本身皇室宗亲的身份,在大义上已经完全立得住脚,而蔡瑁此举多少有些不智,将刘表的亲信都赶出了襄阳虽然能让他更好的掌握襄阳,但刘表现在一死,不管是不是他做的,都已经说不清了。
  众人闻言不禁默然,曹操谋划荆襄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官渡之战以前,曹操就开始暗中布局荆襄,如今,多年布置一朝成空,别说曹操,众人心中也多少有些不是滋味,若能拿下,曹操便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诸侯,可惜……
  “命元让出镇寿春,若江东有异动,便南下攻打庐江!”曹操沉声道,这个时候,他不但不能打荆州,还得帮刘备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避免这个时候,江东出现什么不理智的举动来。
  “诸位且散去吧,公达,加强对吕布的监视!”曹操扭头看向荀彧道,他最担心的不是江东,而是吕布会不会在这个时候趁机南下,那这场战争想不打都不行了。
  “主公放心。”荀攸点点头,众人一起告辞离去。
  众人离开了曹府后,陈群笑着向荀彧三人邀请道:“诸位,去趟归雁阁?”
  荀彧摇了摇头:“长文且去吧,还有些事情要处理。”
  荀攸和钟繇看着陈群,摇了摇头,显然今天一连串的事情,已经让两人失去了去归雁阁寻欢作乐的心情。
  “唉~”看着三人离开,陈群叹了口气,举步朝着归雁阁的方向而去。
  曹操手下能人还是不少的,自曹操迁都许昌之后,随着人口越来越多,许昌也变得日益繁华,虽然经济形态不像长安那般海纳百川,但如果说富人在这许昌城真不缺,世家不说,豪门富户在许昌城可说是随处可见,富人多了,一些娱乐消遣的行业自然也就随之兴盛起来了,作为许昌最大的青楼,归雁阁永远不会为生意发愁,他们有足够优质的清倌吸引源源不绝的名士前来,偶尔一些富户商贩,也会来此附庸风雅一番,目的大多是希望借此机会结识一些贵人。
  陈群来到归雁阁的时候,场面却有些乱。
  “陈大人,您来了。”一名徐娘半老的女人迎上来,态度有些谦卑的向陈群问候一声。
  “嗯,徐娘,发生了何事?为何如此吵闹?”陈群点点头,看了看几个被撵出来的人,脸上闪过一抹惊讶,这些人的服饰,不就是那些百济使者吗?
  “这些自称什么百济使者的蛮子,非要莺儿陪他们过夜,大人不必理他们。”
  “番邦蛮夷,大概将这里当成娼院了。”陈群面色一冷,有些不悦,这些百济使者昨日在殿上卑躬屈膝,如今看来,媚上而傲下,小国做派显露无遗,惹人不耻。
  “莺儿姑娘可曾受到惊吓?”陈群询问道。
  若问归雁阁哪位姑娘最红,恐怕要数一年前过来的夜莺姑娘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歌喉婉转,令人不觉沉沦,虽然一直以来,都是轻纱遮面,还从未有人看过她的真容,但在这许昌城中,不知道有多少风流名士为其倾倒,为了一睹其容颜,不惜一掷千金。
  “大人放心,莺儿什么场面没有见过,怎会被这些番邦蛮夷给吓到,大人可是要莺儿作陪?”
  “这……”犹豫了一下,陈群摇摇头道:“若莺儿小姐有恙,改日再来不迟。”
  “没事儿,大人先去雅阁少歇,我这就去请莺儿出来。”徐娘微笑着招呼人将陈群迎进去。
  陈群坐在雅阁中,凭窗向外看去,积雪已经被铲开,许昌城重新恢复了车水马龙的状态,看上去兴盛无比,不过想到当初出使长安时所见,陈群不觉叹了口气,许昌虽然繁华,但在见识过长安城的繁华之后,陈群总感觉许昌的繁华带着一股子暮气。
  不觉间想起当初吕布所言,今日长安或许不如许昌繁华,但若论朝气,长安城海纳百川,容纳四方,甚至有西方学者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未来的长安会比现在更繁华十倍,而许昌,再繁华,他的形态已经固化,富人醉生梦死享受这份繁华,穷人为了一日三餐,成为这份繁华之下看不见的肮脏,麻木的重复着相同的生活,直至死亡,那是没有朝气的繁华,如同一位行将就木的老人,生活在那里,只会让人感到压抑。
  那是在建安九年的时候,距离现在,已经过了三个年头了,如今的长安是否如同吕布说的那样变得更加繁华,陈群没有见过,但通过这三年来不断从关中传来的消息看,吕布昔日的狂言,如今怕是已经实现。
  吕布当时按照惯例,向陈群抛出了橄榄枝,但陈群拒绝了,他有自己的理想和家族,吕布说的或许有道理,陈旧的东西,终将被淘汰,但也必须有人去捍卫,事实上这几年来,无论是曹操还是陈群、荀彧这些世家之主,都希望能借鉴吕布那边的观念,为世家寻找一条新路,在不碰触世家利益的前提下,找到一条促进民生或者说民力的路子。
  可惜,至少到现在,没有找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既不想打破如今自己的地位,却又要享受民力带来的好处,这本就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想法。
  至于何为民力?并不仅仅是劳动力,还有创造力,很多时候,创造力都掌握在百姓手中,吕布建立的工部每年都会去民间生活一段时间,而后回来进行钻研,不断通过改善民生的方式来刺激百姓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单是这一点,跟旧有的等级观念就南辕北辙,也是吕布与世家之间主要矛盾所在。
  这也是吕布那边兴起的新兴世家并不被中原世家认可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中原世家跑到那边,也会遭到吕布的新兴世家排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