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武帝之天龙八部 >

第167章

武帝之天龙八部-第167章

小说: 武帝之天龙八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从未有过的关心,让段延庆真正明白。有些东西真的改变不了。那怕段誉不知道,段延庆才是他的生父,却肯定的认为段延庆不会伤害他。

尽管段延庆有时忍不住询问,段誉为什么对他这么好,不怕他起杀心,将其杀了。段誉却很平静的笑着道:“我相信三弟的眼光。也相信你能够改过自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就改,善莫大焉。虽然这些年,你一定想杀死我父王,但一笔写不出两个段字来。你跟我都是段家血脉。我相信你不会加害于我。”

正是这句话,让段延庆真正的放下仇恨。尽管他很想告诉段誉,自己才是他的亲生父亲。却清楚,这种事情不说,远比说出来的好。

陪着段誉一路行来,对于段誉的仁善真诚,段延庆也是身有体会。这样的人,一旦知道并非段正淳亲生,只怕他自己都会去询问段正淳,这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

为了避免段誉因此而心生哀怨,导致大理皇室动荡不安,段延庆最终选择了沉默不语。抵达大理后,第一时间找到刀白凤修行的道观,终于认出她就是当年的观音女。

也许是看出刀白凤内心的惧怕跟悔恨,段延庆似乎真的放下仇恨,很平静的道:“段王妃,多谢当年你点化于我,让我知道这世间还有人肯怜悯于我。

我也知道你担心什么,有些事情我已经知道了。那孩子是无辜的,我们就将当年的事,当做一场梦给遗忘了吧!这次能看到你,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听到这里刀白凤内心稍安之余,却很惊骇的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对此段延庆苦笑道:“多亏了赵云点化与我,让我知道了当年的事情。这次我陪着他回来,知道他将来必定会成为大理的明君。而我此番回来,将进天龙寺削发为僧。

另外赵云托我转告你一句话,不必为当年的事情,太过心存内疚。相比你现在待在这里愧疚终生,还不如多给那孩子一点母爱。

这件事情,除了你我跟他三人,将不会有第四个人知道。相信你也不想看到,那孩子在得知身世后,愧疚终生的样子吧!”

一听是赵云说出了这个事情,刀白凤反倒觉得长松了一口气。明白这个神秘的男人,最终还是知晓了她潜藏于内心的秘密。

对于段延庆转告的话,刀白凤长叹一声道:“罢了,既然命中注定有些事不可逆转,那我就当个陪伴儿子终老的母亲吧!放心,这件事情,待时机成熟我会告诉那孩子的。”

也许是觉得,这件事情真正对不起的还是段延庆。刀白凤不知为何,突然觉得段延庆才是真正的可怜之人。这种阴差阳错的事情,谁也没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段延庆听到刀白凤的承诺,最终长叹一声道:“随你吧!今日一别,下次我等就成陌路。我也将进天龙寺,陪伴皇叔镇守我大理国脉。”

说完这些话,段延庆很快消失在夜色中。第二天,他就出现在天龙寺外,跪在寺庙之前请求枯荣大师,替他削发出家。

对于段延庆选择出家,枯荣大师面对这位侄子,最终也觉得这样或许对段家最好。那怕是对其深恶痛绝的段正淳,最后也出席了这次的观礼。

看着剃成光头又赐名法名本归的段延庆,观礼的段正淳两兄弟。也很好奇赵孝锡,到底是如何说服这位恶人,放下仇恨弃恶从善的。

可不管如何,不用看到段氏自相残杀,段正淳两兄弟都乐观其成。尤其是保定帝,对于这位同族的兄弟,也给予了极高尊重。

有了段延庆的天龙寺,就算将来就算枯荣大师圆寂,短时间也可保大理,不受江湖人的威胁。毕竟,段延庆的武功,相比他们两兄弟可高上不少。

这些事情,同样很快通过布衣阁的情报网,赵孝锡也很快得知了。反倒是带着心爱女人,远去草原寻找同族同祖的乔峰,却出现了跟原剧本有点不一样的变化。

尽管那场叛乱还是如其上演,可没有乔峰的出现,最终叛乱的皇太叔最终还是失败。现任的辽帝耶律洪基,最终还是挫败了耶律重元的反叛。

只是过程比原剧本血腥了许多,乔峰带着阿朱抵达草原时,正处于耶律洪基大肆报复,清理所谓叛党的时候。这让乔峰看到,耶律洪基残忍弑杀的一面。

最看不惯这种同族相残的乔峰,在入住一个部落做客时,却正好碰到辽国清理叛军的骑兵,清剿他做客的这个部落。理由就是,这个部落参与了当初的叛乱。

其实谁都清楚,在这次的叛乱之中,耶律重元的儿子。为了让耶律洪基投降,俘虏了留守皇城的皇族嫔妃,其中还包括耶律洪基的母亲。

因为耶律洪基的母亲,拒绝让儿子劝降,被耶律重元的儿子斩于两军阵前。除此之外,耶律洪基几个心爱的妃子,甚至还有儿子跟女儿,同样被其斩杀以示威逼。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耶律重元儿子的弑杀皇族的残忍,让护卫耶律洪基的军队暴发了最凶悍的一面。拼死杀出一条血路,将耶律洪基送了出去。

结果没能斩杀耶律洪基的耶律重元,也因为其子弑杀的残暴,被忠诚于皇帝的部落所瞧不起。最终组建大军,反倒扭转了战局,让耶律重元父亲仓皇逃窜。

而乔峰带着阿朱,做客的这个部落,正好归属于耶律重元几个部将统领。这也导致,他们被耶律洪基视为反叛部落,被皇室派兵清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最初乔峰觉得,大家都是同宗同族,按理说也会网开一面。更何况,这次谋反的事情,这个人数只有几百人的部落,根本什么事情都不知道。

就因为他们属于反叛军统领管辖,就将其划为反叛一党,多少有些太过残忍。只可惜,重新掌控局势的耶律洪基,一心要报复当日的奇耻大辱,下达的命令都是杀无郝。

正是因为看不过,这些围剿骑兵的蛮横不讲理,乔峰最终没忍住动手。击杀了带队围剿的骑兵将领,解救了这支原来平静详和的小部落。这也意味,乔峰成了辽帝的必杀之人!

第二百四十二章乔峰的纠结

自从跟赵孝锡分别,乔峰带着新婚妻子阿朱,以寻根探访为由进入辽国。一路上两人似乎忘却了所有不幸,过着纵马草原的逍遥生活。

在这次的寻根追源之旅中,乔峰跟阿朱,也见识到生活在被辽国统治,那些汉族百姓的疾苦。对于辽国所谓,汉辽一家的国策,也抱有不小的怀疑。

相比辽国逃到大宋的百姓,只要老实听话,大多都能吃的饱穿的暖。可生活在辽国的汉族百姓,他们除非有靠山有背景,不然只有沦为奴隶的份。

替那些辽国贵族牧马种地,换取艰难活下去的权利。而这种卖身为奴,很多时候都是父传子,子传孙世代为奴,几乎享受不到任何活着的尊严。

那怕有些贵族被削去官职,他旗下的奴隶,也会被当成货物一样,交换到另外一个贵族手上。继续着这种,有点生不如死的生活。

尽管乔峰已经明白,汉辽之间的恩怨不是一天两天。而他身上的血脉,却实实在在是契丹人的血脉。可看到这些汉民的惨状,乔峰也有些不是滋味。

有时他很想出手解救,可阿朱却阻止了他。因为阿朱清楚,这种解救永远改变不了什么。对于敢逃跑的奴隶,这些贵族丝毫不会手软。

为了少看一些这种悲剧,乔峰最终选择带着阿朱,选择走一些相对人烟稀少之地。很少再去那些大城中,两人骑着四匹马,过上了随遇而安的生活。

在这种古代版的旅行中,两人不是没碰到过马匪。可有乔峰这个大高手在,这些敢抢劫他的马匪,大多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何况阿朱并非弱女子。普通的马匪也伤不了她分毫。这样一来,两人四骑驰骋于草原,几乎漫无目的般的享受着,独属于他们的幸福时光。

让乔峰有些感动的是,他们能享受到这样悠闲自在的生活。很大原因,还是从来不用为物资而发愁。每次在他们物资即将告馨时。总会有人把物资送给他们。

这些给他们送物资的人,正是赵孝锡派遣到草原的武卫跟布衣阁秘探。乔峰有时想传什么信息,也是通过这些,从不打扰他们夫妻的武卫转达。

直到辽国乱起,乔峰带着阿朱来到一个人口不多的部落,接受这些牧民的热情招待。却碰上辽国骑兵,前来清剿的事情。

实在看不过,那个领军骑兵将领。连这个部落的首领,将近六旬的年龄。还丝毫不客气的用马鞭抽打。还不顾所有人的苦苦哀求,毅然决定所谓的屠杀令。

结果当这位带领三百骑兵,前来清剿这支可战之士,只有百余人的将军。下达了斩杀命令时,乔峰终于动手,一掌生擒了对方。

可令乔峰有些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参与平叛有功的将领。丝毫不担心乔峰敢杀他一般,还是不顾乔峰的威胁。让这些骑兵执行屠杀。

结果乔峰一生气,他的脖子就被扭断。而这个小部落不甘受死的骑兵。看到乔峰如此神勇,拿出拼命的勇气,将辽国朝廷派来的骑兵全部斩杀。

等到战斗结束,看着原来与世无忧的部落牧场,变成了一片屠宰场。乔峰才意识到,他这一动手。更加坐实了这些部落之人的反叛之罪。

只是面对这种劫后余生的部落骑兵,却主动拜倒在乔峰面前。希望乔峰能带领他们,反抗辽帝耶律洪基的暴政。不然,他们早晚也是死路一条。

好好的旅行碰到这样的事情,看着那些先前还陪自己喝酒。热情招待他与阿朱的牧民同样死伤惨重。乔峰的心里,真的非常不是滋味。

想起赵孝锡跟他说过的话,辽国实力虽强,却不服礼化爱好杀戮。这样的民族,早晚有天会走上自相残杀的路。开始他不信,现在却由不得他不信。

掌权者为了皇位自相残杀,在乔峰看来关这些牧民什么事。现在看起来,国不宁百姓也别想过安稳日子。这样的清洗,也并非只发生在这个小部落身上。

望着这些部落骑兵的哀求,还有那些尚在强褒之中的婴儿。乔峰非常清楚,如果他甩手不管,这些人绝对活不过三天,还是会被全部屠杀干净。

真正明白,什么叫百姓何辜的他,只能答应这些骑兵,不会甩手走人。一定给他们找个安全的地方,让他们重新过上安稳的生活。

习惯一诺千金的乔峰,说出这话自然让这些部落的幸存之人,觉得终于有英雄庇护他们。心中的恐惧,也大大的缓解了不少。

可回到帐篷的乔峰,却不知道要如何,在这茫茫草原给这些牧民个安身之地。只能找这位心思聪慧的老婆,希望对方能给他出出主意。

看着乔峰一脸头疼的样子的样子,阿朱却很理解乔峰。其实不管他是那国人,他还是看不得善良之人受欺负。可这一插手,意味着两人逍遥的日子既将结束。

对于乔峰不知如何安置这些失去家园的牧民,阿朱很快道:“峰哥,我们肯定没办法安置他们。不过,我想你那个三弟的手下应该有办法。

在我们进草原的时候,他们不是给我们三支求救信号吗?如果我没猜错,在我们附近肯定有你三弟的手下。只要把信号发出,他们肯定会出现的。

到时把他们找来询问一下,我想他们应该会有办法。虽然这些人,平时有点神出鬼没,可他们在这里肯定有藏身之地。

这些人能躲过辽国探子的眼线,那安置这些牧民应该比我们有办法。我觉得,如果你相信赵大哥,不妨把那些人找来,让他们帮你安置一下这些牧民。

其实这个部落的骑兵,他们若是想逃,相信在这草原总会找到容身之地。可这些老弱妇孺,她们真的就没活路了。唉,为什么都是同族人,却要自相残杀呢?”

在大宋生活的时候,乔峰虽然也见过朝廷镇定反叛,却不敢这样直接屠杀百姓。只要愿意归顺朝廷,大多都是投降不杀。而这次发生在辽国的反叛,却变成了血腥的清洗。

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的乔峰,却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毕竟,他现在是个白丁,除了武功比别人高出一筹,手下也没有一兵一卒。

这样的人,想劝住辽帝停止这种杀戮,无疑是异想天开。更何况,从幸存的部落骑兵嘴中,他已经知道,这种镇压反叛的行动,已经变成贵族发财的机会。

真正拥有上万可战之士的大部落,只要他们归顺朝廷,愿意听从朝廷的调遣。跟反叛的皇太叔耶律重元,又牵涉不深,便可逃过一劫。

而象眼下这个遭受灭顶之灾的附属部落,他们却没任何选择跟反抗的权力。如果贵族要对他们实施吞并,他们为保生路也只能选择归附。

可偏偏这支带队的骑兵将领,不想收他们做手下,只想干净利落抢占这个部落所有的财富跟牲畜。正是没了活路,这些骑兵才不得不进行拼死反抗。

这样的事情,在辽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总之,部落的大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