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905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905章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下见他这么说,天佑就露出几分倦意,道:“那就不下,连着读书,实是太乏人。” 
  “哥哥累了?那我给大哥捶捶肩膀?”恒生说着,已经起身,绕到天佑身后,挥动小拳头,给他锤肩。 
  因曹颙乏时。恒生常小狗腿地给父亲捶肩膀,所以这套动作甚是顺畅。 
  天佑只觉的舒服,眯缝着眼睛,很有“长兄如父”的威严。 
  门口进来个丫鬟,笑着说道:“二爷,热水已经预备好了。” 
  她是乐紫。先在梧桐苑当差,现下在松院侍候恒生起居。 
  听她这一说。恒生才住手,道:“哥哥,我方才去校场了,出了一身汗,先去沐浴更衣。” 
  天佑摆摆手。叫他自去,随后留下乐紫,开口问道:“这两日二爷心情如何?可有不对劲的地方?” 
  乐紫闻言一愣,稍加思量,回道:“奴婢瞧着二爷心情还好,只是因大爷同住大爷、成二爷都忙着课业,二爷不愿去饶了爷们读书,往校场上待的功夫长些。想是费了不少力气,这两日吃饭都比寻常多两碗。” 
  天佑听了。不禁皱眉。道:“多两碗?怎么给他吃那么多,要是积食了怎么办?” 
  乐紫早就晓得自己两位小爷感情好,分到松院当差后,更是感同身受。 
  这兄弟时人自打记事起,就同吃同住,直到今年才分开。虽说只差了一岁,但是天佑对这个弟弟可是不放心,从吃到住,都要过问一遍。看着不像是做哥哥的,倒像是当爹的一样。 
  “回大爷的话,昨儿老爷太太问过,而后方太医给二爷看过,说是无碍,二爷正是长个子的时候。”乐紫回道。 
  她是曹府家生子儿,早先没进梧桐苑当差前,就听人说过两位爷。一个是嫡长子,一个是养子,在曹府下人中,自是晓得谁是真主子。虽没有人敢明着怠慢恒生,但是私下里没什么恭敬,只叹他命好。 
  进了梧桐苑。她才晓得,大家的猜测都是枉然。恒生这位二爷,得到的宠爱丝毫不亚于嫡出的大爷。 
  天佑听说弟弟没事,放下心来,道:“最近谁值夜?二爷睡觉老踹被子,又是春寒。叫人留心些。” 
  “回大爷的话,是奴婢同秦英值夜。老太太给了鸭绒褥子,二爷用着直说好,只说半点都不冷。”乐紫道。 
  两人正说着。就见有人道:“乐紫姐姐,莫院的小楼姑娘来送东西,” 
  乐紫望向天佑。天佑道:“我让她向厨房要的饽饽” 
  乐紫见状,出去将小楼迎进来。 
  虽说按等级。乐紫是大丫环小楼是小丫鬟,但是因她是李氏给的,相貌人品又出众,天佑也“另眼相待”所以乐紫也不好托大。 
  廊下,小楼亭亭玉立,身后跟着一个提食盒的婆子。 
  “劳烦妈妈跑一遭了。 
  乐紫摸了一个铜钱,塞到提食盒的婆子发她下去,而后才亲自提了食盒,招待小楼到上房。 
  “大。。大爷”看着天佑望着自己小楼脚下有些踌躇。 
  天佑瞥了她一眼,自是没错过她额头上薄汗。 
  “都是什么饽饽?”他开口道。 
  “玫瑰饼、枣糕、杏仁酥同金糕。小楼回道。 
  天佑听了,皱眉道:“怎么都是甜的?祖母与田婶子都喜欢吃甜的,你一会儿去厨房再预备两份,给这两处送去。” 
  小楼闻言。身子直打晃,还是白了脸下去。 
  天佑看着她的背影,倒是觉得自己有些无聊。干嘛同一个丫鬟置气。 
  回头跟喜蓝说,打发她去针线上,少在院子里晃荡,省得整日里梗着脖子,叫人不自在,, 
  原来,天佑这几日可劲支使小楼,目的没有他说得那么好,而是存心为小谢出气的。 
  小谢十五。个子矮,又长了个娃娃脸,所以初来乍到的小楼只当她同自己差不多。就少了几分恭敬。刚好让天佑瞧见,就有些不喜。 
  但是又不好在喜蓝同小榭面前发作,他就开始寻各种机会使唤小楼。 
  如此二日。他自己也觉得无趣。 
  小楼出了松院,只觉得脚底火辣辣的,生疼生疼。 
  她虽为奴数年,但走进曹府前,一直没有放脚。直到进了曹府,这边的女孩儿都是天足,她才开始放脚。 
  裹了七、八年的小脚,即便放了,也不良于行。 
  偏生这两自。她在内宅各院跑个不停。 
  她不是傻子。自是能看出主子的不喜。只是她不知该如何求饶。许是她也没资格求饶。… 
  她挨着墙根站定,低头瞧了瞧脚下。因为鞋全部都遮在裙子下,一点也看不出。 
  当年娘亲不顾她哭喊,给她裹脚时,可曾想过是这小脚也成了女几的罪过。 
  想着想着,她实是忍不住。蹲下身子,的眼泪簌簌落下。 
  这时,就听旁边有人道:“咦?你哭了?” 
  小楼抬起头来,泪眼朦胧中认出来人,不是旁人,正是曹府七爷长生。 
  “没哭”她迅速擦了泪,回道。 
  长生却是上下看她两眼,道:“谎话精!” 
  小楼被噎得无语,将方才的懊恼自怜丢出去,只想着赶紧去完成任务,回去交差。 
  长生却没有的放过她的意思。侧身一步,拦住她的路,鼓着腮帮子,恶狠狠的道:“你不是老太太身边的丫头么?跑哪里去了,也不见你回兰院!” 
  小楼说了自己的新差事,长生托托脚,往兰院去了。 
  兰院,上房。 
  曹颙才从衙门回来,过来陪母亲说话。 
  李氏的意思,是想要在寺院中供些高香,为初瑜肚子里的孩子祈福。 
  “虽在孝期,但是双身子,尽孝也要仔细些。”李氏喋喋不休道。 
  对于媳妇这胎,她是盼着添个男孙,为曹家开枝散叶。 
  她看着儿子,倒是有些理解当年老太君给丈夫纳妾的作为。老太君是重规矩之人,没有与媳妇夺权的意思,老人家之所以接二连三这样做,不过是为了曹家子嗣。 
  若是媳妇不是出身高贵的郡主。她是否也会主动张罗为儿子纳妾,她也说不准。想到这里,她望向曹颙,眼中倒是带了几分嗔怪。 
  正说这话,就见长生打外头进来,直接扑向李氏。 
  李氏俯身抱他在怀中,道:“我的儿,这是打哪儿跑来?瞧着一脑门子的汗。” 
  长生却是体会不下去母子情深。只当自己受了小楼之托,要问个究竟。 
  这会儿功夫,他才看到哥哥曹曹颙。 
  长生有些紧张,忙从李氏怀中跳出来,抄着手,道:“大哥。” 
  他记事起,曹寅已经病故,曹颙身兼父职,所以他对这个哥哥格外恭敬。 
  曹颙问了两句课业,就起身回梧桐苑。 
  等到走后,长生就开始央磨李氏,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想要接小楼来。 
  李氏被磨得没法,只好答应他先使人看看 
  侧福晋“三七”后,初瑜就没有回过娘家。 
  她只闷闷的,不说话,而后摸着自己的肚子,忍下悲伤。 
  今日,曹颙却是专程同妻子商议事情的,那就是今年的万寿节贡礼。 
  这东西年年贡,使得大家早已没了漏点。 
  初瑜随口说了几个”曹颙还是不甚满意,心中想着是不是改日约十六阿哥,跑趟琉璃厂。 
  二月底,曹颙发了笔小财。 
  几位督抚进京陛见,恨不的在六部里撒银子似的,好一番巴结。 
  曹颙这个副堂官,有背景、有前途,大家自然乐意往他身边凑。 
  就在这仲春世界,春光灿烂之时。曹颙见识了一把,什么叫“诛九族” 
  去年押解进京的朱一贵等人,都按谋反律处置。 
  主犯朱一贵族九族,包括襁褓中的幼子;从犯李勇等六人诛三族十六岁男丁,七人女眷给功臣之家为奴。 
  朱家男丁尽屠,死了的祖父挖坟鞭尸,原因并不是“谋反”而是朱一贵“冒称”明朝后人。 
  曹曹颙没有受虐倾向,自然不会巴巴地去看这血腥场面。 
  只是,等到衙门中同僚讲起时。他也恍然。 
  听说这几家的女眷都入了镇守福建的几位大吏家,曹曹颙越发坚定想法,要给曹家家规上添一条,不买罪臣家眷。 
  转眼,进了三月。 
  曹颙有些累,有的时候不知自己忙什么。 
  妻子有孩子,自己不是当有事业? 
  昌平的桃花不知开了没有。这念头一出来,他就有些坐不住。 
  好不容易挨到休沐,他就约了十六阿哥一道出城溜达。 
  因春光明媚,这出城游春的马车络绎不绝。 
  十六阿哥见状,精神头立时增加。如此一来,同曹颙的暮气沉沉对比起来,更加鲜明。 
  十六阿哥见曹颙没精打采的模样,不由失笑。道:“孚若,有话就说,有屁就放,看十六叔能帮你什么?” 
  曹颙听了,翻了个白眼,不结他的话茬。 
  等到了庄子,曹颙就泡温泉去了。 
  雾气缭绕中,曹颙原本麻木的心,渐渐鲜活起来。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九百四十八章 牡丹园 

  三月十二。傍晚,天空睛朗少云。 
  京郊之地,已是柳绿花红,春意盎然。似乎,这是个不寻常的日 。 
  康熙坐在銮驾上,眯缝着眼睛,想得是前几日使魏珠回京之事。 
  那日,魏珠听了他的口谕,当即就跪倒在地,险些骇死过去。但是天子金口玉言,岂有收回的道理? 
  魏珠侍候他十几年,他也不忍,终是开口道:“你可有什么心愿,说与联知?” 
  魏珠闻言。立时哭到在地,强撑着回道:“奴婢是比猪狗还卑贱的身份,能在皇上跟前儿侍候,已经是祖上有德,岂敢再生贪念 ,若说恩典,请皇上赐奴婢一个体面,允奴婢,允奴婢跟着侍候皇上” 
  康熙盯着魏珠半晌,点头道:“联允了,灯好当差去吧 
  想到这些。康熙透过帘子,看了看骑马随从的魏珠一眼。 
  魏珠比过去显得越发稳当了,只是无悲无喜。周身再无一丝生气。 
  外人瞧着是大总管越发威严,就连皇子阿哥到了他跟前,也不自觉的软上三分。更不要说是寻常大臣。 
  有人说。魏珠得到的宠信,已经超过当年的梁九功。 
  这些,康熙都晓得,却不想理会。 
  没事儿的时候,他就看一眼魏珠。人若是晓得自己的死期,岂能没有恐惧之心? 
  在死亡面前,他这个九五之尊与魏珠这个低贱阉人,并无什么不同。有人陪着他一日日熬日子,倒是也减了几分清冷。 
  皇上幸王园,本是帝王家事,不干曹颙这个外臣之事。 
  偏生这一日。是户部轮班,曹颙随着两位尚书到御前禀事,被康熙瞧见,就命他随行。 
  曹颙后知后觉,随着十六阿哥策马而行,到了圆明园外,才晓得去的是四阿哥家。 
  “咦?”不是三爷最爱请上游园子么?怎么今年三爷没动静,轮到是四爷?”下马后,曹颙小声问出心中疑惑。 
  十六阿哥迟疑一下,低声道:“他倒是请旨了,不过前天因郑家庄营房之事受了斥,所以皇阿码没有去那边,反而来了这头” 
  听到“郑家庄”三字,曹颙心里一激灵,不再多嘴。 
  郑家庄,名义是因八旗兵丁愈多,新设的旗营。从八旗每佐领下派出一人,驻防在此。派去的旗丁,重新编为十佐。 
  旗人进关七、八十年,这旗丁孽生本是常事。然后,最要命的不是新的旗营,而是那里盖了一座亲王府邸。 
  郑家庄是昌平,离京城数十里。十佐兵丁,就是数千人,加上旗丁家属,万人不止。 
  八旗入关前后封的王爵,有十数人,王府都在内城。 
  郑家庄修建王府,并不是秘闻。 
  早在康熙五十七年,修络郑家庄行宫时,就开始在行宫旁边修建了王府。 
  原本曹颙还以为是康熙要赐给哪个。儿子做行园,但是这数千旗丁一驻防,明眼人就都瞧出来了。 
  那王府。九成九是给废太子预备的。 
  废太子是何人?元后所出中宫嫡子。 
  除了他,旁人继承帝位都是名不正、言不顺。不管他有再多过失,在世人眼中,他都是皇位的正统继承人。 
  康熙以父教子,可以圈他在咸安宫;等到新皇即位,二阿哥的处境就尴尬,新皇也会为难。 
  对待这位嫡兄。稍有不慎,史书上就要留下不光彩的一笔。 
  “弘哲怕是要疯了”十六阿哥低声道,话中满是幸灾乐祸。 
  弘暂想着效仿建文,偏生康熙不愿学明太祖。要是真属意他即位,那怎么会想着将二阿哥迁出宫? 
  等到二阿哥封爵出宫,弘哲这个嫡子,也要随着往郑家庄了。 
  那儿,就是个大监狱。 
  想着曾不可一世的弘暂,如今夹着尾巴做人的样子,曹颙只是觉得可怜。 
  天家无骨肉,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