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730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730章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项忙摇。挣扎着坐起身来。不小心牵动背后的伤口。疼的直冒冷汗。段氏见了。不由嗔怪道:“躺下说。别碰了伤。要不然还的让俺们娇娇受累。” 
  曹项听了。想到方段氏所说。自己昏迷着两日。是那个叫娇娇的少女给自己上药。身子不由僵住。脸上多了不自在。 
  段氏见他不乱动了。才满意。着说:“晓的听老人言。真是个好孩子。” 
  “老人家。在下已经娶妻。”曹抬起头来。坦然说道:“老人家与令孙女的照看之恩。在下铭记在心。日后有机会。定当回报。” 
  段氏闻言。收了笑容。上下打量项两。添了怒色。道:“莫不是你是官身。就瞧不起们乡下人?婚姻大事。岂能儿戏。老婆子若没有与你的同僚打探清楚。会拿老婆子的宝贝孙女说嘴么?” 
  曹项闻言。不由失语。按照世人的说话。身边只有一妾。确实是没有娶妻。 
  其实。按照他的本意。是只要绿菊一个的。心里也是以发妻相待。也不愿别人因妾的身份。瞧不起绿菊。只是绿菊聪敏。晓分寸。终是说服曹项。对外如实说明绿菊身份。要不然。以妾…。也是罪过。更不要说。京城那边。已经有母给定下没过门正室。 
  “老人家。在下虽未迎娶。但是家中长辈已经给定了亲。只等任回京。就要完婚。”曹项硬着头皮说道。 
  段氏见他不松口。脸上不禁露了色。看着曹项道:“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老婆子见你是知书达理之人。想着人品也是好的。才让娇亲自照看你。她是个黄花大娘。贴身侍候你几日。你有没有良心?难道没了个孙子。老婆子这个孙女也保不住么?”说到最后。段氏已经没了往日爽利。默默的留下眼泪。 
  听到她话中尽是绝望。曹项想到她平素照顾。生出几分不忍。抬头道:“老人家与娇娇姑娘对在下的恩情。在下铭感五内。若是老人家不嫌弃。在下愿意待娇姑娘为手足。”话说出了口。他就有些后悔。 
  这个娇娇看着善良不假。但却是亢的女儿。朝廷“反贼”之女。自己认下这个妹子。别在惹出什麻烦? 
  不过。身为男儿。也当晓的知恩图报。若是没有段氏照拂。他几日前就已经死在板子下。因此。曹项驱散心中悔意。目光坚定起来。 
  段氏看着曹项。神越发慈爱。道:“你是个好孩子。老婆子没看错人。”说到这里。她冲着外道:“娇娇。进来。” 
  曹项到底年轻。没想到刚才话中的当事人就在门外听着。窘不行。娇娇却大方的紧。应了一声。进屋子。走到段氏眼前。 
  “祖母。”娇娇看也没看曹项。拉着段氏的胳膊。露出几分娇憨之态。 
  “跪下。”段氏却没有笑意。正道。 
  娇看来对这个祖母是顺从惯了的。乖乖的跪了下来。 
  “老婆子的话。只一遍。你要好好的记在心上。”段氏缓缓的说道:“从今往后。你跟老婆子姓段。不再是亢氏女。炕上躺着这个人。就是老婆子的远亲。你的表哥。过几日。等你表哥伤好些。老婆子会安排。送你们出寨。” 
  直至此时。曹项才明白段氏的用。到底是活了大半辈子。晓“造反”这个罪名是要抄家灭族的。要保全孙女。 
  虽说对曹项的好。有利用之意。但是将心比心。曹项却生不出怨愤来。 
  听了段氏的话。娇不由动容。抬头道:“祖母。娇娇哪儿也不去。娇娇不走。”“若你想给老婆子戴孝。你就别走。”段氏的态度决绝。没有半分回旋余的。 
  “祖母。”娇娇了老人家这个模样。晓的自己别无选择。忍不住哭倒在地。 
  河南府。驿站。 
  蒋坚将知府衙门送的文书都看。以曹颙的口气。拟了份折子。曹颙仔细看过。点了点头。甚是满意。看着是无偏无倚。不过是将河南府官员的情况如实禀告。 
  “大人真要将的东西送到御前?”蒋坚犹豫了一下。问道。 
  曹颙点点头。道:“既是河南府官场糜烂的旁证。也防止曹项被牵连其中。我这个弟弟。吃了不少苦。我这个做哥哥的。也不能叫他白委屈。”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七百六十二章 怯懦 

  河北。,避暑山庄。 
  今日又是民间来的“名医”方种公为太后请脉的日子。而后跟着内侍。到御前回禀。张廷玉刚从御前出来。就见到这位“名医”。 
  “张相。”内侍见了他。躬身见。 
  张廷玉微微点头。算是回礼。看也不看的方种公一眼。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伴君如伴虎。就为天臣。张廷玉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只是既是曹寅为皇上选的人。那就不劳他们这些臣子操心。曹寅请辞的只是二品礼部侍郎的官衔。这几十年的君臣情义。也不是他们这些后进能说的清的。 
  这日子。皇上的臂看着比过去自如多了。 
  正想着。就见三阿哥、四阿哥、七阿哥与九阿哥联袂而来。张廷玉忙见过。三阿哥见状。上前一步。阻道:“衡臣还是这样多礼。快快请起。” 
  张廷玉已经为大学士,但是仍是行事恭谨的模样。行了全礼才起身。他心中不禁奇怪。今儿并不是小朝会之日。为何几个阿哥齐来见驾。 
  四阿哥只是微微颔。没有说的意思;七阿哥犹豫了一下。问道:“张大人。方太医是否在御前?” 
  张廷玉点应了。见九阿哥挑了挑嘴角。道:“张大人这是才从御前下来。想必晓逃人孟光祖案。说江西巡抚与四川巡抚都是给孟光祖送过礼。刑部已经议。这结果如何啊?” 
  九阿哥平素虽不插政事,到底是有爵阿哥。在刑部挂名。如此相问。也不算逾越。 
  不过一句话问完。这周遭的气氛立时变的诡异起来。 
  孟光祖本是三阿哥府家奴打着三阿哥的旗号。拉拢地方大吏。后被人捅出来。三阿哥了保全名声与摆脱干系。自然打死也不能承任。而是将孟光祖说成是“逃人”。 
  这牵扯其中的江西抚就是出自“佟半朝”佟家的佟国维。四川巡抚是四阿哥的门人年庚尧。 
  四阿哥为德妃所出。但是却养育在已故的孝懿皇后佟佳氏宫中。待佟氏为外家。 
  一个是四阿哥的外家一个是四阿哥的门人。皆向三阿哥的家奴示好。这其中深意。也是令人费解。三阿哥这边。听到九阿哥提及“光祖”。笑容有些僵硬。自打孟光祖案东窗事发后。他的日子就不好过。好不容易了几个月。影响渐小九阿哥又当中及。四阿哥的神色却仍是淡淡的。只有他自己个儿晓的自打他晓的这个消息心里就长了刺儿。只是他晓自己的分量。如果想要问鼎大位。少不的年羹尧与其族的助力。因此。他待年福越发优容。同年尧的书信往来越发频繁。待年熙越发慈爱。 
  对于几位皇子阿哥之间诡异。张廷玉似乎毫无差距躬身回道:“回九阿哥的话刑部会议。江西巡抚佟国四川巡抚年尧不将逃人孟光祖查奏闻反接受物件。答拜|送礼物。应将佟国年尧俱革职。皇上已经下旨。江西巡抚佟国著革职。四川巡抚年尧著从宽革职留任效力。” 
  虽晓的因西北战事的缘故。年羹尧这个四川巡抚不会随意撤换。但是听了张廷玉此时的话。四阿哥心里仍是暗暗松了口气。 
  对于这个结果。三阿哥心中不忿。九阿哥也有些失望。瞥了四阿哥一眼冷哼一声。七阿哥却低头不语。不与众人和。 
  九阿哥见状。觉的奇怪。道:“七哥。怎么好好的想起寻太医来。是觉的不舒坦?” 
  七阿哥摇摇头。道:“不是我。是你侄女有些水土不服。这几日身上正不自在。过几日。弘曙就要送她蒙古。怕路上折腾。听说这个方太医会制药丸。想请他帮着制些成药。” 
  九阿哥听了。想起七阿哥府的格格婚期就是八月。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那可大意不的。弟弟那刚好有了几株好参。等明儿使人送过去。给二格格配药。” 
  七阿哥这边闻言。有了几分感激谢过。 
  七阿哥虽不出头。却是皇子郡王。三阿哥正暗恨九阿哥打人“打脸”。见不的他卖人情。跟着说道:“原来是二侄女身子不舒坦。七弟也别太担忧。听说这个方太医医术卓绝。要不然皇阿玛也不会让他为太后请脉。哥哥清贫。不比九弟阔绰不过刚好得了半斤血燕。原是想孝顺到宫里的。既是二侄女身子弱。拿起给侄女滋补滋补。” 
  四阿哥在旁。心里不禁冷笑。三阿哥还“清”?真是大笑话。众位皇子中。三阿哥虽比不九阿哥。但是也广有家财。要不然也不会养着数十的名人雅士。 
  所谓“博学”“儒雅”的好名声。全都是用银子堆出来来。 
  三阿哥是回禀修书事。四阿哥提及的是西北兵。七阿哥是为了私事。九阿哥则是安后就去了宜妃娘娘处。 
  康熙的脸上。看不喜怒。神色淡淡的听了儿子们的禀告。只有七阿哥提及想要请方太医出行宫为二格格问诊时。他才抬起眼皮。看了七阿哥一眼。 
  七阿哥只觉的身上一冷。头皮不禁发麻。就算将不惑之年。他对于龙椅上这位君父仍是畏惧不减。 
  四阿哥低着头。心里已经觉的古怪。这个…平素并不是爱生事之人。如今这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凭着他的通透。应该能猜出那个“方太医”。并不是单单给太后问诊。为何还横生枝节? 
  不过是一转眼的功夫。七阿哥觉的像过了许久。就听康熙淡淡的应道:“准。” 
  行宫二宫门外。见侍领了个老出来。 
  看来女婿是多虑了,这个方种公看着尚好。七阿想起女婿的信。知道眼前这位其貌不扬的老者是女儿女婿的恩人。不愿意端着皇子阿哥的谱。态度甚是温煦。 
  行宫御前。 
  几位皇子阿哥退出去。就有大学士马齐捧了一叠折子见驾。 
  听说其中有曹颙的子。康熙冲魏珠点点头。魏见状。忙上前几步。双手捧了曹颙的折子。奉到御前。 
  捧着折子。康熙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脸上已经阴云密布。 
  “真是朕的好臣子真是好官。”他使劲的撂下折子咬牙切齿的对马齐道:“随折子送来的账簿。何在?” 
  听了。躬身将账簿奉上。 
  看了第一簿。康熙不过冷哼几声;看到第二本账簿。见上面架镇纸佩环。东西五花八门。又觉的好笑。 
  “这个曹颙项。是曹寅的侄子?有些耳熟朕像是从哪里听过。”康熙撂下账册。说道。 
  马齐躬身回道:“皇上的话,河南府训导曹项本是国子监监生成绩优等。五十三年。他同异母兄同赴顺天府乡试。因其兄恶疾发作。他为了照看其兄耽搁了考试。还是吾皇圣明。;他进了国子监。” 
  康熙点点头。想到这件往事。扫了一眼账簿冷哼一声道:“妇人之仁不说还护短很这个曹颙。” 
  听到“曹颙”二字。魏珠不由支耳朵就听康道:“马齐。河南府的事儿。爱卿怎么看?” 
  马齐是老狐狸。康熙脸上怒气渐平。心中斟酌了一下。道:“皇上。奴才不知详情。不好妄言。只是着曹大人平素稳重很。既是背负圣命。自是会秉承圣意。” 
  秉承圣意么?康熙心中不以为然。 
  按大清律。十人会就要杀。更不要说数百上千。 
  杀是要杀。关键是怎么杀? 
  他眯了眯眼睛。准格尔的正欢。还不知战事何时能了。这其他的的方。自然更不乱。 
  河南府。驿站。曹颙脸上苍白。看蒋坚。道:“非磷。圣旨没到。巡抚衙门就急催李廷臣出兵。这其中之意已经明了。只是杀。没有抚。” 
  蒋坚的神色也甚是沉重。眼神有些涣散。看着曹颙。欲言又止 
  曹颙想起蒋坚的秉性。最是爱民。叹了口气。道:“非磷。你是想劝我出头么?李廷臣今日登门。请我明日同行。你希望我去么?”蒋坚没有立时回话。半晌方道:“大人车马劳乏。加上为四爷被掠之事忧心。病了。” 
  “病了?”曹颙看着蒋坚。道:“非磷觉我应该病?” 
  “是。”蒋坚神色渐渐清明。目光变果决。道:“大人。李廷臣已成弃子。大人而今。自保为上。” 
  是啊。不管什么原因。造反就是造反。皇帝如何能容?但是朝廷又不能下令剿杀。只能得方官出面。而后朝廷再下旨意恩抚。平息百姓的怨气。 
  曹颙摸了摸额头。自嘲道:“我非是个怯懦之人。” 
  就算蒋坚力劝他出面。他也不会出面的。举手之劳。救人性命的话。他不会吝啬;若是让他用性命与家族安危为代价。那他只能选择冷心肠。 
  人性就是这般自私。所谓的善举。都是在不影响自己利益的情况下。 
  永宁。神垢寨外。百丈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