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523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523章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说爵位俸禄,就算自己能再活六十年,升了两级也不过多了四千五百两银子。

    一两黄金十两银,黄金千两,换成银子也有万两。

    自己险死还生,赚了一万四千五百两银子。别的不说,这次却是要将这些都换成小元宝,没事在床头下、枕头底搁几枚。

    没事摸一摸,也能长长记性。

    别稀里糊涂地讲人情、闲操心,人,还是当晓得自己的分量才好。

    曹将自己养伤这屋子四下里看了,也没见到那千两黄金的影子。

    十六阿哥见了,清咳了一声,道:“那金子……你又上了折子,坚不肯受,捐给西北做军饷了……”

    曹闻言,不由愕然。

    虽说自己醒过来不少天了,但是怎么不记得何时上过折子?

    挨了一刀已经是冤枉,怎么还会去装那大瓣蒜?

    这一个“捐饷”,却是太出风头了。还不知要被多少人忌恨。

    毕竟这个口子要是开了的话。那王公贝勒、文武百官,少不得也要跟着掏银子。

    也不是谁家都是宽敞的,他们不敢埋怨朝廷与康熙。自然就要迁怒“始作俑者”曹了。

    真是利用的够彻底,一个“赏赐”地名义下来,怕是朝廷就能筹集个十万、八万地军响了。

    曹心里已经有些麻木了,但是当着十六阿哥与宫女素芯的面,却是半分不快也不显。

    他点了点头,道:“实是应当的。这样正好。”

    十六阿哥打发素芯出去,而后在曹对面地椅子上坐了,神色讪讪的,道:“孚若,你别恼,我也没想到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让你遭了大罪,委实对不住。皇阿玛嘱咐我,不让说与你听,当着魏珠的面。我也不敢说得太透。”

    曹心里有怨气,但是也都收起了,笑着摇摇头,道:“十六爷说笑了,平白得了功劳,升了两级爵位,要是我再挑剔,可是有些不识好歹、得寸进尺了。”

    十六阿哥还要再说。就听到有人道:“知足常乐,你心性能这般豁达,日后定会有福址。”

    是康熙到了,十六阿哥忙起身,曹也抚着胸口从床上起来,要行跪拜之礼

    现下,已经是九月,康熙换上了薄呢料子的衣服,整个人看着气色比半月前好上许多。

    见曹要跪,康熙对十六阿哥扬了扬下巴。道:“扶他到炕边坐了。免礼。”后两个字。却是对曹说的。

    曹嘴里坚辞,身子已经被十六阿哥扶到炕边。

    康熙看着曹因这场病痛有些洼陷地眼睛。摆摆手,打发十六阿哥出去。

    这是戏肉到了,曹在心里叹了口气,面上却是恭顺得紧。

    这时,就听康熙道:“朕原本是要送给擎天保驾的功劳给你做护身符,没想到却是犯了大忌讳,没有提前通知你们。”

    曹的眼睛忍不住瞟了眼康熙,心里却是颇有些不以为然,这是送“护身符”,还是催“催命符”?

    康熙已是坐在方才十六阿哥坐过的椅子,揉了揉太阳穴,道:“国库匮乏,内库如今也是告缺,西北军备却是刻不容缓……曹,朕需要银子……你素来不爱出头,想来心里也藏了顾忌,怕兔死狗烹、怕遭人记恨。”

    原来,不是为了试探自己个儿的忠心,而是为了能让自己顶着皇帝为后台,明晃晃地炒卖黄金去。

    曹的心里只觉得荒谬,面上却仍是恭顺地听着。

    “明儿朕移驾,你先回京城休养,兵部的差事先交了……待你伤势养好后,升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帮朕筹划筹划,赚些银子吧!”康熙的声音中带着几许无奈:“朕本不愿勉强你,只是如今西北战事迫得紧,不等人。内务府那边,你挂着职位,也算是师出有名。朕再叫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两个协助你料理衙门日常琐事。”

    “早日筹集出西北的军费,你就是大清的功臣,要是有谁敢因此嫉妒谗言陷害你,朕定不轻饶。”说到最后,康熙地脸上现出果决。

    总管内务府大臣,就是俗话说的“内务府总管”。

    内务府是三品衙门,总管是正三品文职。除了从王公、内大臣、各院尚书、侍郎中简拔外,还有从满洲侍卫与内务府属官中升补的。

    曹现下虽是正五品的郎中,但之前却已经升到从三品的太仆寺卿。因差事“失误”的缘故,才连降三级,这其中有警示的作用。

    这样看来,升一级到正三品的内务府总管,也不算太过幸进。

    曹却是懒得再想,只想早些睡觉,将伤处早些养好,也能早些到家。

    既是康熙口谕,能回京养伤,曹甚是归心似剑。

    这“恩赐”、“提拔”都有了,他怕传到京城,让父母妻儿跟着担心……

    九月初六。圣驾回转热河。曹则是坐了马车,从乌里雅苏台取道归化回京。

    与他同行地,除了曹家的长随外、归化那五十个蒙古八旗兵之外。还有简亲王府的外管事崔飞。

    年初听了曹地话,在口外收购了不少羊皮、狐狸皮,崔飞原还有些担心,怕压下本钱。

    还是雅尔江阿看得开,道是人人都说曹“善财”,那就信上一把。左右损失不了几个钱。就算是挤压在手中,要是想解决,也不是没有法子。

    今年,雅尔江阿也随着圣驾出京,不过是到了热河后,没有随扈草原,而是留在热河避暑。

    崔飞则是奉了主子之命,到这边见一个简王府出来地副都统,谈起了手中的皮货。

    却是刚刚好,正好兵部需要购置羊袍狐帽。崔飞的皮货全部售了兵部。

    他在口外地货仓,就在归化。从归化往西北军前,道理也算是便宜。

    兵部虽说没银钱,但是却不敢占和硕王府的便宜。一里一外的,崔飞这次也为王府小赚了一笔。

    对曹,他就是越发殷勤与客气。

    曹不耐烦说话地时候,就在车上沉睡;想要说话地时候,就听崔飞聊聊草原各个部族的状况。

    魏黑、郑虎都为曹受伤难受。说起准格尔人都是咬牙切齿。

    曹甲地目光里则多了深究,看向曹的时候,好像颇为不屑。

    曹心里不禁要喊冤枉了,看来曹甲是将他当成是行“苦肉计”的小人了。

    原还想辩解两句,但是这其中干系颇多,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曹便没有多嘴。

    心境却是也有些超脱,对于别人的看法似乎变得没过去那般重视了。

    愿意误会就误会吧,说起来,那样想也不算错。

    这其中却有“苦肉计”的成分。只不过是自己被动“应战”。

    那些准格尔的青壮。却是结局各异,特木尔与其他同族的两个准格尔人。被行了斩首之刑。

    白克木忒则是对特木尔的阴谋不晓得,同其他准格尔人归到八旗蒙古佐领下,并且还给予银钱、产业、女人。

    因顾忌到曹的身体,这一路却是慢慢悠悠地,到了归化时,已经是进了十月。

    曹的身子,这时才算是大好些。

    这边的邸报却是全,圣驾已经回驻热河,却没有像往年那样在十月初一前赶回京城,在初一那天在宫门颁布来一年的黄历。

    西北的战报也像是卡片似的,曹也大致看了,却是因各种缘故,也都是以防御为主。

    不外乎如何挺进哈密,如何在各处驻兵待命什么的。

    在归化小憩几日后,曹一行又动身,一千多里的路,用了二十多天才到京里。

    圣驾十月十九回驻畅春园,十月二十一回宫,二十五在太和殿视朝。

    曹寅站在朝臣中,看着文武升转各官依次谢恩,心里却是想着儿子那边。

    他是九月末知晓儿子负伤之事,心里虽是忧心忡忡,但是怕妻子担心,在家里也不敢表现出来。

    少一时,散朝,曹寅心里琢磨着,用不用打发人往口外迎曹回来。

    刚出了金水桥,就见曹元面带焦色,小跑着过来,躬身道:“老爷,大奶奶打发人报信,太太怕是要生了……”

    “啊?”曹寅神情变幻莫测,说不清是高兴,还是代买。

    却是没有心思去衙门了,曹寅吩咐曹元去礼部告假,自己则是加快了脚步,到了停马地地方,吆喝着马匹回府去。

    除了初瑜,二房兆佳氏母女也在。

    再有几天,二房曹硕的遗腹子天护就要满月了。虽说还在曹硕孝期,但毕竟是天护的满月之喜,总要让孩子在亲戚面前露个脸出来。

    李氏已进了提前预备好的产房,丫鬟婆子们端着热水往来穿梭。

    曹寅背着双手,想着尚且在路上的长子,又想到早年夭折的次子,却是也暗暗祈祷,能再添个儿子。

    “啊……”屋子里传出压抑的声音,李氏已经开始阵痛了……

    当满身疲惫的曹进了二门,路过兰院想要给母亲请安时,就听到上房传来婆子的欢喜声:“恭喜曹大人,夫人生了位小公子,母子均安……生而异相,定是了不得的贵人……”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i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卷 世家子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五百七十四章 异象

    站在廊下,听着屋里产婆说着“生而异象”,曹的心下一动,莫非自己这个小兄弟“衔玉而生”?

    那样的话,委实太稀奇了。

    若说是手心攥了血块,或者嘴里含了血块什么的,许是有可能。

    这“衔玉”的话,实是无法解释的现象。

    上房已经生火,换上了厚的毡门帘。曹挑了门帘进去时,曹寅正全神贯注听那婆子说“异相”。

    “小公子头顶长了七星痣,定是哪位仙君座前的童子转世,大富大贵的命……”产婆满脸堆笑,“吧啦”、“吧啦”的奉承着。

    曹寅还没缓过神来,初瑜已经叫人包了银封谢过产婆。

    兆佳氏在旁,却是撇撇嘴,没有言声。

    “额驸?”还是初瑜最先看到曹,忍不住欢喜出声,随即想着是在长辈面前,便又换了称呼:“大爷……”

    曹冲妻子点点头,先到曹寅面前见过。

    曹寅是众人中,唯一知晓曹受伤之人。见到儿子那刻,他不禁有些失态,扶了曹的胳膊,双手颤抖着,说不出话来。

    曹见曹寅眼角泪光闪现,想着之前在乌里雅苏台的遭遇,心里也颇为触动,沉声道:“儿子不孝,远行方归,父亲可安?”

    “安!安!我儿……我儿……”曹寅甚是动容,上下仔细打量着曹。像是要看出他有什么不妥当。

    曹心里叹息一声,晓得这两个月消息传到京城,定是让父亲担心了,说道:“儿子不过是有些不耐塞外苦寒,并未吃什么苦头,父亲不必忧心。”

    曹寅见儿子看着并无异色,才微微地放下心来,“咳”了一声。道:“那就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晓得保重自己。不让我们做老的跟着挂心,才算是大孝。”

    “是!”曹俯首听了,而后才到兆佳氏面前行礼。

    兆佳氏见曹穿着宝蓝色地夹衣,眼圈一红,道:“哥儿,三儿没了。他生前也听你的话。你要记得去看看他。三儿屋子里的丫头上个月生了个小子,无父无母的,却是可怜,我又老了,往后少不得还得你这做堂伯的帮着照看。”

    静惠站在婆婆身后,却是脸色有些烧得慌。

    今儿是长房添丁的日子,正该欢喜,提起丧事却是有些不合时宜。

    曹心里虽对兆佳氏有些不待见,但是见她半年的功夫老了好几岁,头发花白了一半。心里也有些不落忍,回道:“二太太还请节哀,仔细身子,不要让地下人不安。”

    兆佳氏掏出帕子擦擦泪,点点头,道:“儿子是娘身上的肉,这割肉之痛,岂是说好就好地?哥儿你也当记得,当娘的忒不容易,往后还要多孝顺你母亲。”

    曹见她絮絮叨叨的。少不得又陪着说了两句。

    而后,又同静惠问了两句曹颂的近况,曹才走到妻子跟前,低声道:“我半年没在家,辛苦你了!”

    初瑜摇摇头,手里地帕子却攥得紧紧的,看着曹黑瘦的容颜,眼底现出担心之色。

    兆佳氏见过曹,却是迫不及待地要见新落地的小侄子了。唠叨了两句,她便带着静惠与初瑜进了产房。

    曹寅心里虽也惦记。但是时下规矩。这“洗三”前,只有本族妇女能进产房。就算是丈夫、儿子也要避讳,不能进产房。

    等兆佳氏她们进了产房,曹寅带着儿子到了东屋,道:“我问过十六爷了,听说你伤在胸前,如今伤处如何,要不,请个太医再来仔细给你诊诊?仔细伤了肺腑,那可是一辈子的事

    曹抚了抚前胸,摇摇头,道:“父亲不必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