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299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299章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掌柜的笑着上前回道:“几位爷就是见过世面的,说得半分不假。这阿旺多尔济是阿拉善的小王爷,自幼体弱,有萨满算过,说是佛前地童子转世,不能养在俗世。因此,就在王府的家庙里养着。每逢五、逢十,多尔济便亲自来市集上乞米、乞食,用来供养庙里寄住的孤寡。俺们虽然舍点米,但是也是积了阴德,所以盼着这小佛爷上门呢!”

    “阿拉善王爷?是扎萨克多罗贝勒?”曹问道。

    王掌柜拍了拍脑门道:“正是呢,按照这边蒙古人的说法是王爷,按照咱们大清国的爵位是多罗贝勒。如今的贝勒是六年前承爵地,就是阿旺多尔济地父亲阿宝王爷。”

    这一番“王爷”、“贝勒”的,听着众人直发懵,曹却是沉思片刻,问道:“既是舍了儿子在庙里修行,那这位贝勒是信教地了?

    ”王掌柜道:“可不是么?听说王爷待出家人甚是亲厚,但凡有路过的喇嘛,都要请到王府奉为座上宾。”

    曹暗暗记在心上,康熙给他的指令里。除了去扎萨克图汗部救出那个叫“宕桑旺波”地喇嘛外,还有给他寻个地方安置。虽不晓得这“宕桑旺波”到底是何方神圣,但是瞧康熙与大喇嘛郑重其事的模样,便晓得他绝非是寻常人。刚才进镇子前,曹问过布和,知道扎萨克图汗部还有五、六日的行程。若是能将那喇嘛安置在这边庙宇中,曹的第二个差事便也算了结。

    休息了一日,次日曹等人匆匆启程。经过五日的跋涉后,众人终于在七月十五这天到达扎萨克图汗部汗王驻地。或许这边离内地距离远的缘故。并不比夏日布勒都繁华多少,只是镇子的规模又大了一些罢了。作为喀尔喀三位蒙古汗王之一。这位达扎萨克图汗在清廷的封爵是多罗郡王。现任的郡王策旺札布,是第六代达扎萨克图汗。因他在葛尔丹叛乱时,带着族人内附清廷,所以被封为多罗郡王。同时为了表示对其部落地看重,康熙保留其汗王的称号。

    曹他们寻了间客栈住下,同时寻人打听汗王府地事。不过。再想找个像王掌柜那般能说会道的人却是不容易。但凡提到汗王府,那些人都变了脸色,不敢再应声。

    众人怅怅地回到房间,德特黑有些忍不住,对曹道:“不过是个郡王府罢了,咱们这哥儿几个,既是背负皇命,将侍卫牌子一递,看他还敢不敢扣着人不放?”

    曹却只有苦笑的份。刚才大家也在汗王府周遭看过。不说别的,就是那仗高的府墙,就不是那么好进去的,更不要说王府门口尽是些膀大腰圆地蒙古勇士。他们这边,拢共算上还不到二十人,就算全部出动。也未必能打里面救出人来。若是能打着康熙的旗号,那实是大善,可是皇帝不允啊。作为外蒙古的汗王之一,别看策旺札布身上封的是郡王爵位,但是与宗室郡王可不相同。就是在康熙面前,也有他的一席之地。这宕桑旺波喇嘛要是惹的祸小的话。估计康熙也就直接下令让王府放人了。偏生他的祸惹的大了些。宕桑旺波带着人在汗王府附近地喇嘛庙里传教,结果与汗王府的小王妃有了首尾。这位小王妃是汗王策旺札布独子朋素克喇布坦的妻子。朋素克喇布坦是经朝廷册封的郡王长子。去年病逝,留下这位如花似玉的妻子。不想,在朋素克喇布坦病逝一年后,小王妃竟然有了身孕。虽是百般遮掩,最后还是因肚子大了,被人发现,闹将出来。这般奇耻大辱,气得汗王半死,自然少不得要追查是何人给亡子戴了绿帽子。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喇嘛庙那个爱向大姑娘、小媳妇唱曲子的俊喇嘛宕桑旺波。当汗王府地锁链套到那喇嘛脖子上时,那喇嘛并没有反抗;当汗王府大厅上面对众人的审问时,他也是点头应承。汗王本要问罪于他,但是小王妃苦苦哀求,道是要让宕桑旺波看一眼孩子再处置。小王妃虽是犯了淫戒,但是因在汗王府多年,汗王待她向来是女儿待的,便也答应了她的请求,没有立时处死宕桑旺波。当曹将宕桑旺波被羁押的原由,对德特黑等人仔细道来时,众人皆是目瞪口呆。阿济与赫山的脸上,都露出鄙视之意来。德特黑与纳兰富森却陷入沉思。

    赫山低下头,看看满是灰尘地靴子,嘟囔道:“这算什么事啊,咱们奔波半个月,行程几千里,就是为了救这么个下三烂!别说是出家人,就是百姓,这偷小寡妇也是犯了大清律!”阿济也跟着道:“就是就是,万岁爷也真是,咋想起来让咱们救这个东西!怨不得不好直接下圣旨,叫那个什么汗王放人,这提起花喇嘛也让人寒碜!”

    德特黑抓了抓头,道:“这老蒙古讲究地是什么礼?这事若是发生在关里,奸夫咱先不说,淫妇指定是要沉塘的。这怎么还让生孩子。莫不是生出孩儿了,要认作干孙孙?这喇嘛就成了半个儿、半个姑爷了!”

    德特黑说得话虽粗,但是却听得曹心中一动。他最初听大喇嘛讲述这个时,也察觉有些不对,却不晓得是何处。听德特黑这么一说,他才反应出那个这个汗王待失贞地儿媳妇太宽容了些。虽说蒙古人不像汉人那般讲究礼数,但是在蒙古王公贵族中,汉化还是很明显地。既然对方是尊贵的小王妃,那到庙里礼佛怎么可能是一个人?丫鬟婆子是少不了的。若是小王妃真有了身孕。不用她自己招供,只要将这些丫鬟婆子一拷问。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哪里还用得着小王妃自己指认。

    纳兰富森也想到这个,看了曹一眼,道:“说不定这个喇嘛是被冤枉的,汗王能留着他未杀,或许也晓得这个缘故。”赫山瞪大了眼睛,问道:“纳兰大哥怎么这样说?要是这喇嘛检点。怎么那王妃不攀咬别人,指攀咬他?再说,他不是点头应承了么?”

    曹思量了一回,道:“或许对方真是位德行高尚的大师,为了解救小王妃的危局,故意应承此事。”如今,也只有这一个解释了。

    曹回忆着康熙与哲布尊丹巴活佛提起宕桑旺波的情形。两人都带着几分肃穆,虽然对宕桑旺波放荡不羁的行为颇为不满,但是康熙也并没有任何轻蔑之意。哲布尊丹巴活佛地面上。则是多了几分崇敬。哲布尊丹巴活佛活,在黄教中地位声望都极高。能使得这个大喇嘛崇敬的人物,怎么可能是**良家妇人地“奸夫”?

     德特黑皱起眉道:“不管这喇嘛是好人,还是坏蛋,既是万岁爷命咱们救的,那救了就是。咱们得好好想个法子。那王府的院墙够高的,也不晓得里面侍卫护院人手如何。要是想顺利将人救出来,还要仔细规划规划。”这才是正经差事,众人也研究起几套方案来。不管哪一种,没有内应是不行的,最少要将王府地形弄清楚。晓得这喇嘛关在哪里才能动手。否则大家没头苍蝇地闯进去。那岂不是打草惊蛇。

    大家正商议着,就听小满在门外道:“爷。有个小厮求见!”众人都收声,很是意外。曹说道:“带他进来吧!”说是小厮,更像个小沙弥,穿着半旧的僧服,十三、四地年纪,看着很是机灵。不过,因屋子里坐着五人,他倒是有些发懵,愣了下神,才开口说道:“小人巴音……见过……各位老爷!”

    或许是见大家不是蒙古装扮,所以巴音操着生硬地汉话。“是你找我们?”

    曹用蒙语问道。巴音也换了蒙语回道:“请问各位老爷可是从远方而来,是否为了宕桑旺波师傅而来?”

    众人都是御前当差,每年随扈塞外的,也会说蒙语。听巴音这般说,德特黑沉着脸道:“你刚才在跟踪我们?”因刚才众人说话时,门口有小满他们守着,倒不怕人偷听。唯一能让人察觉出他们与宕桑旺波相联系起来的,就是刚才回房前在外头打探那功夫。

   巴音听了德特黑的话,忙摆手道:“没有没有,是掌柜的使人送了音讯给小人,小人才晓得各位在此。”见大家很是不解,巴音又道:“宕桑旺波师傅虽喜欢喝酒,喜欢唱情歌,但是待人慈悲。我们这里的人,很多都受过他的恩惠,都晓得他是冤枉的……”说到最后,声音低不可闻。

    曹听这巴音的话里话外,像是知情地,问道:“既然大家晓得他是冤枉的,为何没人敢出来说话?”巴音闻言,身上一哆嗦,像是想到极恐惧之事。过了好半响儿,他才低声回道:“汗王的脾气不好,谁也不敢去为宕桑旺波师傅辩白……”


第九卷 谒金门 第三百二十五章 婴孩(上)

     京城,金鱼胡同,十三阿哥府。

    今日是十三阿哥嫡次子弘*的百日礼,虽然十三阿哥府没有大肆操办,但是过来的贺客亦是不少。其中多为女眷,男客反而不多。必竟有些人心存顾忌,不是谁都能肆无忌惮地过来作客,不过是寻常走动的几家罢了。

    前院,  花厅。

    留在京城的七位长年皇子中,今日在座的有四位,除了主人十三阿哥外,还有四阿哥,七阿哥与十七阿哥。

    四阿哥忙着部里的差事,到的最晚,看到十七阿哥还没什么,看到七阿哥却是颇为意外。

    在诸位阿哥中,七阿哥与五阿哥,十二阿哥三个,是有名的清闲阿哥。素来低调,诸事不沾的,就是同兄弟手足相处,亦都是交情淡淡,面上过得去而已。

    四阿哥年纪最长,见他到了,七阿哥,十三阿哥与十七阿哥都起身相迎。

    七阿哥心里叹了口气,他也不晓得自己个儿为何要来。

    按理来说,像他与十三阿哥这种并不亲近的关系,送些东西,人情到了就是。就是福晋过来贺喜,也说得过去,并不需要自己个儿亲自过来,八阿哥,十阿哥,十二阿哥几家,就是只送了贺礼过来的。

    可是鬼使神差般,他打礼部回来,路过金鱼胡同时,还是往这边过来。早听说曹家与十三阿哥这边交好,果不其然,问过之后,女儿已经到了。

    虽然现在储位呼声最高的是八阿哥,但是七阿哥却不以为然,不晓得为何,在他心中,更看不透主掌户部的这位四哥。身为皇子阿哥,有谁能真正清心寡欲,潜心向佛?不管别人怎么看,七阿哥却是不信的。

    今日来十三阿哥府邸道贺,是因为女婿地缘故,还是四阿哥的缘故,七阿哥也说不清楚。当看到十三阿哥露出的欢快,他的心里也就懒得再去计较原由。

    兄弟几个彼此见礼后,又有厅上其他的几位客人来请安。其中,有十三阿哥的连襟,太仆寺少卿伊都立,十三阿哥的小舅子,玛尔汉的老生子白柱,十三阿哥的内倒,丰德,丰彻兄弟。

    丰德,丰彻兄弟的父亲在叔伯排行第三,虽然名义上是玛尔汉的长子,实际上玛尔汉的侄子,因玛尔汉到了四十,膝下还没有男丁,便将兄弟家的老三过继到自己名下,到玛尔汉六十那年,又添了个老生儿子,就是白柱。

    四阿哥见除了七阿哥与十七阿哥之外,在座的都是兆佳氏那边的亲戚,心里有些不自在,早前十三阿哥没获罪前,别说是诸位兄弟,就是宗室百官,也皆是众星捧月一般,世态炎凉,人心不古。

    白柱最是心直口快,看着十三阿哥的花厅,道:“姐夫,现在这是入秋了,您这边还好过些,前些日子过来,委实太热了。如今,城里谁家不想着在西山置院子?您这边怎么没动静?西山避暑,昌平猫冬,就连我家老爷子都不耐烦在京里!”

    十三阿哥淡笑道:“我们府里人口少,这边住着还凑合。”

    白柱还要再说,被一边旁的丰德悄悄拦住,便端起茶来,转了话题。

    内院女眷。大家说的也都是在西山置宅子之事。

    四阿哥家的是赐园,自不必说。七阿哥前些日子去选址了。也要在西山修园子。

    兆佳氏带着几个儿子女儿上京,城里宅子不如往年宽绰。秋冬住着还好,夏天却是有些暑热难挡,曹颙离京时,同初瑜提过在西山买园子避暑之事。

    因他要随扈,顾不得京里这边。曹颂还是孝期,不好四下走动,初瑜但让管家寻现成的园子问价。

    七阿哥晓得后,便使人对初瑜说了,让曹家跟着王府那边的人一块选址,跟这边一道修园子。

    初瑜往热河送信,晓得曹颙无异议后,但让曹方跟着王府那边的管事一道在西山置地,因跟淳王府那边埃着,什么心都不用初瑜操,只等着明年新园子入住就是。

    四福晋晓得淳王府在西山置地,便问了两句,七福晋说了两句,便转了话题,将话题又提到了小阿哥身上。

    在座的都是伯母婶母,就算初瑜的辈分最低,她便哄着兆佳氏的嫡长子弘暾说话。弘暾只比五儿大两月,同名字一样,胖暾暾地很是招人喜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