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1215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1215章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一条岔路,就到了一个小庄里。

    瞧着天估的样子,倒像是熟门熟路。

    西山这边驻扎着几个大营,shì卫处的年轻shì卫们,有时候偶尔来这边练习鸟枪。

    对于这些勋爵子弟来说,大营里的饭菜哪里是能下咽的,少不得找个地方尝尝山野村食,换换口味。即便节令所限,没有其他,还有野鸡、野兔之类。

    今儿天估带舒赫德过来的大王庄,便在西山南大营附近。赶巧的是,这里正好是镇国公府的产业。

    以天估的脾气,换做其他亲戚,绝不肯相扰的,可他同曹颙姑侄感情最好,这里的庄头又是曹家家生子,都是相熟的便也自在许多。

    早有庄头得了消息,带了从人迎了上来。

    那庄头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看来是个能钻营,殷切地打千请安。

    不像是对亲戚家的少爷,倒像是待自家小主子。

    天估虚扶一把,简单给庄头与舒赫德介绍两句便问饭菜预备得如何?

    今日过来这边用午饭,并非临时起意天估提前已经使人打了招呼,因此庄子这边已经预备齐当。

    既是乡野村味,自然不会八碟八碗层层摆出来,除了两个青huā海碗就四个碟子,总共六道鼻。

    因舒赫德还在服中所以有席无酒。

    除了一道“盹和尚头”舒赫德曾吃过,其他的还都是初见。

    难得是干炸河鲜儿与醋汁苦麻菜这两道,合了节令,吃起来十分鲜美。

    天估舒赫德两个吃得十分尽兴,舒赫德虽没有说什么,心里已经想着回去就跟自家管家说一声,让郊外的庄子进些河鲜野菜。

    享了。服,也填饱了肚子,回程的两人心里都松快许多。

    舒赫德心里有些犹豫这个时候他本不当多事可想到妹妹,还是忍不住开口道:“承益,有些日子没见嵩年,不知他现下忙什么?”

    天估闻言却是不由一怔。

    嵩年是完颜永庆的侄子,与天估小半岁。

    完颜永庆虽从完颜府分出去单过可兄弟之间的感情倒是比早年还要亲厚。

    因这个缘故,连带着曹府与完颜府也成了通家之好。

    在曹颙的几个朋友中,难得完颜嵩年的年纪与曹府天估几兄弟相仿,也算是打小就养出来的交情。

    两白旗官学与两黄旗官学虽不在一处,可八旗勋贵本就是联络有亲。

    虽说完颜家在正黄旗,完颜嵩年在两黄旗官学,可谁没有个表哥表弟的,加上两白旗那些官学少年,不乏家中的霸王,撺掇同窗,前往两黄旗官学耀武扬威也是有的。

    一来二去,还真的多出来不严交情。

    舒赫德即便功课做到好,可也不是书呆子,自不会与同窗格格不卜“。

    因此,他早年也具过完颜嵩年,只是彼此不大相熟罢子二。

    近年来,因同曹颙往来亲近的关系,同完颜嵩年也渐相熟。

    论起来,完颜家是满洲大姓里仅次于爱新觉罗氏的尊贵姓氏,是金朝卫绍王完颜永济的嫡传削系,完颜府又是嫡支苗裔,自太宗皇帝开始,皇家对完颜氏也多有尊重。

    永庆祖父勇武伯穆泰又是立过大功的,在老爷子在世时,完颜府也是京城显赫的权贵之一。

    可随着穆泰故去,万吉哈受长子牵累降爵,完颜府就呈日幕之像。

    加上开国已久,人心思定,即便是满人,心里也都觉得八旗尊显贵的姓氏只有爱新觉罗,又有几个记得女真人数百年前的皇族是完颜氏?

    等到万吉哈病故,永胜袭子爵,完颜府更显得冷清。

    即便而后有十四阿哥西征,可因其岳丈已经分家,而永胜受兄长影响,并不同十四阿哥这个堂姐夫亲近,并没有占什么光。

    却也是因祸得福,在今上登基后,完颜府也没有受太大牵连。

    不过完颜家家主永胜是武职,磋砣太久,如今年将不huò,依旧是正四品副护军都统上。

    嵩年父祖都是武官,祖母是皇室郡主,母亲是méng古贵女,都是爽快的xìng子。不知嵩年是否受其影响,xìng子简单,待人直爽。

    权贵子弟,最不缺的就是人精子。

    像嵩年这样xìng子简单些,反而让大家都少提防,容易与之亲近这个时候,问起嵩年,莫非舒赫德听说了什么?

    作为通家之好,永胜曾有心与曹府结亲。不过想着完颜家到底不比早先,曹府却是日出之势。

    这京城习俗,又讲究“高门嫁女、低门娶fù”。

    完颜家求娶曹家的闺女,虽不算高攀,可冒然开口,若是事有不谐,反而影响两家情分。

    永胜便请兄长帮着传过话,嵩年的xìng子品格有些像恒生,是个耿直良善的好孩子,曹颙夫fù爱屋及乌对这个世交侄儿也颇为喜爱。

    可正因为太过相熟,夫妻两个才没有与完颜家结亲的心思。

    就如他们夫fù将天慧当成心尖子,完颜府的福惠郡主也走出了名的疼别子,恨不得将嵩年当成眼珠子似的宝贝。

    自打嵩年十几岁,老郡主便带着媳fù四下相看,却是高不成低不就。

    这长辈要是偏心起来实在没法说。以老郡主对别子看得那么紧,可想而知嵩年媳fù进门,不仅要shì奉婆婆,还要看太婆婆的脸sè。

    加上完颜家枝繁叶茂,不比寻常人家的长媳曹颙夫fù舍不得女儿操劳,就没有应声。

    等到天估与六格格订婚曹颙夫fù更是不可能再考虑完颜家。

    否则的话,就成了换婚,不仅说起来不好听,若是闺女真受了委屈,还要顾忌媳fù这头,实是关系有些乱。

    天估心里惊诧不已,面上却不动声sè地问道:,“伯容怎么想起嵩年?”

    舒赫德道:,“前眸子听人提及嵩年,说是他家要给他谋差事,便打听打听。”

    天估道:“有眉目了,若无意外能补蓝翎shì卫下个月就开始当差。”

    舒赫德点点头,道:,“如此一来,当合了嵩年的心思,他本不耐烦读书。”

    这会儿功夫天估已经放下心来。

    完颜家有意与自己结亲之事,从未声张旁人哪里会知船即便舒赫德知晓,也不打紧”“一家有女百家求”也是世风如此。

    舒赫德本想多说两句嵩年的话,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自己还没同祖父商量,还是等祖父点头,自己在琢磨其他。

    于是,他便岔开话,同天估说起几位往来交好的昔日同窗。

    有像天估这样,走科举正途的:有恩荫入仕,补了差事的:有随父上任,远离京城的:也少不了家道败落,流放苦寒之地,或者发给官宦人家为奴仆……

    说到最后,舒赫德与天估彼此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兴阑珊。

    两白旗官学时那种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随着他们相继步入仕途,需要背负的自己的前程、家族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缄默了好一会儿,天估苦笑道:“等伯容出服,真要好好喝一顿,来个不醉不归!”

    舒赫德轻笑,道:“承益不会是攒下一肚子苦水,等着倒缸呢吧?”

    天估闻言,忍不住“哈哈”大笑:“知我者,伯容也”

    灵光院的一家三口,用了素斋后,并没有急着出寺,而是在灵光寺后山转了转。

    正是桃杏盛开之际,山腰的景sè十分宜人。

    看着满山遍野的浅绿轻红,曹颙开始念叨海淀园子。

    圣驾月初开始,便从宫中移驾圆明园,现下有不少大员随责搬到海淀别院。

    初瑜笑道:“就算老爷再想那边,也要等些日子,等老太太回来,可就要搬家。”

    搬家之后,就得开始预备往简王府过礼:闺女这边,到时舒赫德也出服,总要卒下文。

    这样算下来,怕是一直到年底,都消停不下来。

    天慧只静静地站在初瑜身边,含笑听着父母闲话家常,目光却不由自在地落在左前方一株杏树。

    这株杳树长在南坡,huā期较周遭其他桃杏要早,huā枝间青绿隐现,地上残红点点。

    天慧的脑子里,不知为何想起一句宋词,“huā褪残红青杏小”。

    再有半月,小姑姑就要到产期,自己要添个小表弟、小表妹,小姑姑也要为人母。

    今日父母兄长这般安排,自己总有一日,也要像小姑姑一样,出嫁,生子……

    嘎嘎,爬到历史第四了,小九鞠躬感谢。

    不过第四到第八始终差距不大,令人纠结,小九继续苦求。

    汗啊,不少人猜测是舒赫德相中的朱侯家次子,难道小九有误导?。

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青杏小

    虽不知舒赫德回去后怎么同祖父提的,但是在下一次小朝会上,曹颥明显地感觉到徐元梦态度的不同

    在圣驾未到前,老相爷还寻由子同菖颥说了几句话

    舒赫德还没出服,在小朝前也不是提亲事的时候,可徐元梦还是说了“令郎不凡,小孙日后还需令郎多提点”之类的话

    菖颧心中有数,谦虚了两声,少不得赞了舒赫德几句

    徐元梦听了开怀不已,以他老爷子在官场打熬这些年的资历,本不是喜怒形之于色之人

    如今喜形于色,除了是真心满意这门亲事之外,也是在曹额面前表态

    换做舒赫德,或许还觉得“选妹夫”之事,是天佑这个兄长自作主张

    可徐元梦老奸巨猾,哪里不明白,若是没有曹颐夫妇的默许,西山之事绝不能成行

    要知道曹府大姑娘不单单是嫡女,还是曹府独女,她的婚姻大事岂是天佑一个弱冠兄长能做主的?

    若是天佑如此没脑子,也不会小小年纪就中了进士,而后由文转武到了御前做侍卫

    曹家老一辈只剩下老妯娌两个,可谁都晓得,曹家最鼎盛的是菖颥兄弟这一代

    长孙若娶了曹家嫡女,正可弥补无叔伯长辈提携的遗憾

    从曹家几个姑奶奶多适宗室看,菖家姑娘的教养是错不了的

    说起容貌,曹颥父子都是仪容俊美之人,曹家几位姑奶奶听说也多是端庄秀丽,曹家大姑娘想来也错不了

    或许换做其他人,多少要顾及些面子,或者依仗自己是八旗老姓,又是大学士门第,即便心里已经愿意地不行,还端着架子,做出一副勉强样子,想着压亲家一头

    徐元梦却不是那等轻狂的,所谓大学士府邸,对于其他人家或许要攀附

    可对贵曹家来说,未必是多高的门第

    若是曹家真有意“高门嫁女”,直接从宗室里联姻就是

    以曹家与宗室的亲近关系来看,那绝非难事

    虽说徐元梦只做寻常地曹颤聊了几句,说话的声音也不高,可脸上开怀的神情却在落在众人眼中

    专心修史、不管部务的老相爷,一下子待曹颥这个户部尚书如此熟络,难免引得人侧目

    甚至还有人开始猜测,是不是张延玉近日有什么不是落到皇上眼中,皇上将他的户部掌印免了,是不是还要让徐相接管户部?

    张廷玉站在前列,虽没有回头,却是察觉出众人炙热的目光

    他在常在御前当差的,自是晓得自己没有什么触怒皇上的地方,皇上也不会让年老古稀的老学士重打理繁琐的部务

    不过,他也忍不住用眼角多扫了徐元梦两眼

    曹家有什么,能让平素淡定自若的老相爷笑得如此灿烂?

    莫非,是盯上曹家藏书?

    曹寅早年在江南时,便奉命刊印了不少书籍,定是寻到不少孤本;后来回京,曹寅也一直以校书刊书为乐

    旁人或许不知道,可对出身江南士林的张廷玉来说,却是晓得顾氏早年在江南的辉煌,也晓得曹家同顾家的渊源

    实在是徐元梦与曹颤平素并无往来,因此张廷玉再通透也想不到两家联姻上

    身为读书人,古书孤本都是视若珍宝,张廷玉也不例外

    平素里,因在皇上跟前当差,他加倍小心,与同僚下属多保持距离,不群不党

    若是老相爷真的能以修史之名借书,那等到自己以后参与修史时,是不是也可以遵照前例……等到散朝,不等旁人详询,十六阿哥已经随着瞢颥出来

    旁人多是关注徐元梦,十六阿哥这边,却是的向来站在曹颐立场看问题的

    在旁人眼中,是老相爷待曹颥亲近,有点折节下交的意思:在十六阿哥眼中,则是老头子“无事献殷勤”,不定在算计曹颤什么

    虽晓得曹颥不是个白吃亏的,可他晓得菖颐向来敬老,对年迈之人多有体恤,可不想看着徐元梦“倚老卖老”占曹颥什么便宜

    因圣驾移驻圆明园,所以曹颥等人轮班都是在到圆明园这边小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