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1099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1099章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老实参加选秀,亦有资格指给那位宗室为嫡妻,不过是门第比不上简亲王府而已;或是安安分分地在王府生活,等着家里做主,由王爷请封侧室,亦是体体面面。
    她却是心急,无媒苟合,虽心想事成,却得丈夫厌弃。即便生了两个阿哥,也始终不得丈夫欢心。
    真儿身份尊贵,同讷敏本无半点相似之处,可同为女子,也可以其为鉴。
    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愿意付出的是什么?都想清楚了,才能活的从容,优雅自在地过日子,不让自己陷入纷争混乱。
    真儿骨子里对那个“表姑”庶母,很是瞧不起。
    当年那场风波,她已经隐约记事。
    姑母变庶母,额娘弃了正寝,阿玛开始经常出府。
    若非前几年阿玛找由子将这边的上房重建,额娘还不会搬回去。
    “额娘,脚上的泡都是自己走出来的,若非她贪恋王府富贵,谁还能强逼她不成?女儿往后要学额娘,凡事成竹在胸,在家做个好格格,……也不会丢王府的脸……”真儿看似是个爱说爱笑的开心果,骨子里也继承了父母的傲骨,挺着小胸脯,道。
    完颜永佳听了这话,目光有些迷离。
    一直以来,她就是活得太明白了,心越来越硬,人也越来越冷清……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就听院子里传来清脆的笑声,雅尔江阿抬头望向窗外,就见一着粉的少女从门口走来,不是旁人,正是最宠爱的嫡女——真儿。
    虽说完颜永佳治家谨慎,行事沉稳大方,这真儿在雅尔江阿这些年的娇宠下,很是活泼爽朗。
    尽管是嫡出,又得尽父亲宠爱,真儿行事却不骄纵,待兄长们恭敬,对弟弟妹妹友爱,尽显亲王嫡女的尊贵与大气。
    自然,私下里,同父母相处,又是另一番情景。
    雅尔江阿向来以女为荣,看到她过来,脸上也不自觉地带了笑。
    这会儿功夫,真儿已经到了廊下,不待丫鬟进来通禀,雅尔江阿便扬声道:“真儿进来”
    话音刚落不久,便见丫鬟挑了帘子,真儿眉眼弯弯地打外头进来。
    “请阿玛安,请额娘安”真儿对着雅尔江阿与完颜永佳乖乖地请了安,笑得甜甜,露出一双梨窝。
    雅尔江阿见状,转过头对完颜永佳道:“不知不觉,咱们真儿也成大姑娘,不知还能留多久……”
    完颜永佳本是面带温柔地看着女儿,听了丈夫的话,却是神色一凝。
    真儿已是满脸绯红,皱了皱小鼻子,道:“阿玛莫非不疼真儿了,真儿才不要离开阿玛与额娘……”
    雅尔江阿闻言,板着脸道:“真是没良心,我若是不疼你,那半车板栗是给谁?”
    真儿猴上前去,拉着雅尔江阿的袖子,谄媚道:“就晓得阿玛最疼真儿,明儿真儿亲手制了栗子羹给阿玛,不加糖,清清爽爽的,只给阿玛吃。”
    “哈哈”雅尔江阿闻言,开心大笑。
    父女说了两句家常,雅尔江阿便叫人去提了兔笼进屋,向女儿献宝。
    真儿固然欢喜得不行,想起两个妹妹,带着兔儿去寻七格格、八格格去了……
    完颜永佳看着女儿的背影,心中不无沉重,女儿已经及笄,要是宫里指婚……
    正想着,就听雅尔江阿道:“你放心,爷晓得真儿是你的命根子,自不会让你们母女天各一方……”
    完颜永佳抬起头来,眼神中难掩悸动:“王爷……”
    雅尔江阿端着茶盏,却是卖起了关子。
    干系到女儿终身,饶是完颜永佳平素再镇定,这个时候也忍不住追问两句。
    雅尔江阿这才心满意足,答非所问,道:“人情债难还,福晋卖曹家这个人情卖得好……”
    清苑城,总督府。
    看到初瑜面容憔悴,李氏嗔怪道:“即是回去一遭,何必赶得这么急?难道我是刻薄婆婆,会为你晚归怪罪你?要是累着了,岂是玩的?”
    初瑜忙道:“晓得老太太疼媳妇,实是媳妇牵挂家里,才催人赶路赶得急了些。”
    她只是心疼媳妇,倒不是真要责怪初瑜。
    倒是对“不懂事”的幼子长生,她生出几分恼:“这孩子,没轻没重。他哥哥吩咐他随你回京,也是给你作伴儿,他进了京,倒也野了,让你一个人回来。”
    初瑜听了,忙将过错都推倒天佑身上,只说他硬留长生,云云……
    府前大街,庆余堂。
    曹颙穿着常服,陪刚到达清苑的十三阿哥来探视重伤百姓。
    姚一方在总督府歇了一晚后,便被曹颙请到庆余堂。
    在因踩踏受伤的四百多百姓中,除了骨伤外,内腹受伤的也不在少数,像长生那样严重的只有其中一部分而已。
    曹颙便同朱之琏商量,将这重伤的几十人集中在一处,请姚一方帮忙诊治……
    0点到家,刚才在楼下,不知怎么想起“午夜时分,群魔乱舞”这句话,自己吓了个半死。十一号至今,有幸参加网站的作者见面会,见到无数大神,因为都不认识,所以就坐了看客。幸运的是,见到历史月票榜单上的作者,月关、特别白、天子、高月、府天、三戒大师、老白牛等,看到大家斗志昂然,小九突然找到最初来码字的感觉了。
    俺要振作,要努力,像他们学习,码好多好多的字,有好多好多的读者,求好多好多的月票……
    小九要从三流,努力到二流,要不然真自卑,很受打击,低头……()V





    第十卷 游龙舞—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人情债,儿女债(二)
    。 更新时间:2011…3…16 18:12:20 本章字数:3324

    曹颙经营直隶两年,即便不能说使直隶焕然一新,可无人不知直隶现下发展势头正好。
    直隶巡抚、直隶总督,早先在人眼中,只是权重,“天下首牧”的名声好听,现下却也“钱途正好”,正宜“名利双收”。
    这也是为何那么多人盯着唐执玉的缘故,因为他是最有可能接替曹颙继任直隶巡抚或直隶总督的人选。
    不想数次弹劾,几回攻讦,都没有弄倒唐执玉。皇上一个贞洁牌坊赐下来,明着保唐执玉,那些人即便不忿,却也不敢再做耗。
    正月十五清苑城的惨剧,却是给了那些人打开直隶官场大门的契子,他们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只是因相隔数百里,消息迟缓,现下还不显罢了。
    总督府,官邸。
    从庆余堂回来后,十三阿哥的神情就有些凝重。
    曹颙的心里亦是沉甸甸的,伤亡数百百姓,对清苑来说,是不可承受之痛;皇帝所闻,亦会震惊,却不至于将自己最倚重的总理王大臣派下来。
    除了了解民情,安抚百姓外,更主要的,怕还是要追究“罪责”。
    这不能算是天灾,只能算是“**”。
    清苑知县是跑不掉的,却是分量不够,额莫非是保定知府……
    曹颙想着拖着病体,每日里为安置伤亡百姓奔波的朱之琏,神色不由一黯。
    果不其然,就听十三阿哥道:“曹颙,爷这次出京,带了皇上罢免朱之琏的旨意,命爷回京前颁下,押朱之琏回刑部受审……”
    曹颙闻言,不由动容。
    罢官还罢,还要再问罪不成?
    即便朱之琏身为保定知府,不能同此事脱了干系,也不当处置这么重才是?
    曹颙的神情,带了疑惑,对着十三阿哥,还是为朱之琏说情道:“十三爷,朱知府向来勤政爱民,发生这样的事,实非他所愿。这些日子,他即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若非他日夜操劳,也不会将事态拢住,还不知会闹出什么乱子。”
    十三阿哥摆摆手,道:“不必同爷说这个,皇上不会识人不明之人,若非看上朱之琏的操守人品,也不会点了他这一支承恩侯爵位……只是直隶这一滩,总要有人要承认罪责。止步到朱之琏这个知府身上,分量也够了,要不然牵着大了,少不得引起直隶官场震动。不过是走个过场,并不会真难为了他……你虽经营有方,两年的功夫毕竟太短……”
    十三阿哥的话说得的含蓄,曹颙却也明白,皇上如此作态,是要保全唐执玉。
    就在曹颙即将回京的节骨眼,要是将踩踏致百姓伤亡的罪责追究到唐执玉身上,那他想要继任直隶督抚就难了,等着到直隶摘果子的,大有人在。
    曹颙长吁了口气,虽说论起来,唐执玉与他认识的年头更久,交情更深些,可朱之琏的人品行事也素来为他敬重。
    他直觉得心里堵得慌,道:“倘若将过错都归罪于朱知府身上,怕是罪责不轻,十三爷觉得大概会是什么处置?”
    十三阿哥沉思了一会儿,道:“不外乎罢官、夺爵、削恩……你也不必担心,明太祖总要有人祭祀,这夺了的恩侯爵位,也会由其长子承袭……”
    曹颙闻言,这才松了口气。
    就听十三阿哥接着说道:“今日爷见朱之琏,虽有些古板,却爱惜百姓,可谓是能吏。听闻他同你家太夫人有亲,这些日子,你抽空也提点提点他,让他心里有数。省得事到临头,他别再有什么想不开。”
    虽说瞧着朱之琏为人行事,不像是能“畏罪自杀”的,可也得防着惊恐之下,熬不熬得住。
    正如今上刚登基时,手上当用的人手不足,想起刚正不阿被发配到西北军前的蒙师王懿,下旨意召他回京。
    王懿因的早年教导时,态度苛严,同今上关系不好,见到旨意,以为皇上是要处置自己,吓得直接吞金自杀了。
    要是朱之琏心中惊恐或者觉得委屈,也效王懿事,枉送了性命,岂不冤枉?
    虽说十三阿哥是好意,可这显然不是个好差事。
    可曹颙晓得,耽搁不得,十三阿哥是皇上的左膀右臂,断不会离京太久。
    他点了点头,应下此事。
    谈完公事,十三阿哥提出去看望李氏与兆佳氏。
    曹颙便先使人往内宅通传,自己则陪着十三阿哥又坐了半盏茶的功夫,才陪着他出了官邸。
    李氏房里,兆佳氏正拉着李氏,念叨着金孙百日之事。
    素芯七月末生了嫡子,前些日子消息送来,初瑜已经打发人往河南送贺礼。算算时间,这两天就是满月之期。
    虽说东府二房已经有了嫡孙,可幼子身体有疾,子嗣无望,始终是兆佳氏的隐痛。
    如今,却是时过境迁。
    若不是选秀在即,马上就要回京,兆佳氏都要去河南,吃孙子的满月酒。
    “阿弥陀佛,原本就担心小五他们这一房,虽有个天护,到底不是亲生……这下可就好了,即便我嘎嘣一下没了,也能闭上眼。”自打得了消息后,念叨了百八十遍的话,兆佳氏又扯出来念叨一遭。
    李氏笑着听了,虽为侄儿侄媳欢喜,可想起身份尴尬的天护,心中也有些不忍。
    既是五房有子,天护这嗣子身份就不切不实起来。
    早知如此,还不若当初不过继,长大后支撑起门户来,叔叔伯伯们总不会看着侄儿受苦,总会安排得妥当。
    这会儿功夫,初瑜已经带了丫鬟过来传话,道:“老太太,老爷打发人往内宅传话,十三爷到清远办差,现下在总督府,稍后会来探望老太太与二老太太。”
    李氏听了,很是意外。
    要知道,大清律,宗室不能轻易出京。
    李氏随着丈夫在江南住了数十年,除了圣祖爷南巡时有宗室与皇子随扈外,鲜少听到宗室到江南的消息。就算有王公奉旨南下,那也是十年八载也轮不上一遭。
    可随着儿子到了直隶地界,这王公宗室出现在清苑的,却是有一个巴掌的人数了。
    兆佳氏在旁,见李氏不说话,忙道:“好嫂子,还愣着作甚?既是要见十三爷,总要捯饬捯饬,方显尊重。”
    李氏点头,由丫鬟们侍候着换上见客的大衣裳,兆佳氏亦是如此。
    妯娌俩人刚收拾完,曹颙已经陪着十三阿哥到了。
    李氏与兆佳氏要国礼相见,被十三阿哥拦住。
    十三阿哥先问了李氏近况,见她身体康泰,便放下心来额;又对兆佳氏提了两句选秀之事。
    听闻十三福晋曾说过,等到四姐儿进京,就使人接她到王府小住,兆佳氏直乐得合不拢嘴。
    在李氏跟前待了半盏茶的功夫,十三阿哥便起身告辞……
    次日,就在曹颙在官邸琢磨怎么完成十三阿哥托付时,就小厮进来禀告:“老爷,知府衙门的刘师爷来了。”
    曹颙与朱之琏相熟,晓得刘川行事稳重,这大清早地,若非有急事,也不会亲至。
    “传进来”曹颙吩咐道。
    少一时,刘川到了。
    他眉眼间尽是疲惫,声音已经哑了,给曹颙见礼后,便直陈来意:“督宪大人,我们老爷熬不住了,好几日没正经阖眼,这两日已经昏厥过多回,毕竟上了年岁。学生劝他好生将养几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