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1074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1074章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J与十阿哥都吃惊不小。

     这已经是极好的信号了。

     曹颙没想到十阿哥一封服软的疏文,就能收到这样的成效:十阿哥没想到,素来彼此厌弃的皇帝兄长,会表现温情脉脉的一面。

     曹颙心里很是高兴,十阿哥不用问罪,总是好的。

     十阿哥则是怔忪了半晌,露出几分祈求,看着曹颙道:“曹颙,让九哥也来直隶吧!”

     曹颙闻言,差点跌倒。

     “十爷,现下提这个是否还早?”见十阿哥认真,曹颙苦笑道。

     “再说,九爷即便回京,也没有滞留直隶的道理!”

     十阿哥抓着貂皮大氅,目光中露出几分无奈与悲凉道:“西北苦寒,八月就要下雪。与其让九爷在西北吃苦,还不若押到你这里。

     离京城近,那位也放心……到时,我来劝九爷……”

     曹颙闻言,不由皱眉。

     十阿哥想法是好,可不现实。雍正本就忌惮他们,怎么会让他们凑到一起,分化处置,才更符合王道。

     十阿哥参与夺嫡的事物少,罪不至死:九阿哥却是八阿哥的智囊,后来又做了十四阿哥的财源,即便最后落败,仍将家财散给宗室,添了不少恶心,雍正不愿饶他也是正常。

     不管十阿哥是真鲁莽也好,还是假鲁莽也好,曹颙都不愿因他的草率.将总督府拉进旋涡。

     斗爷若想要帮九爷一把,行事还需慎重,省得犯了忌讳,适得其反。”曹颙直言道。

   十阿哥听了,望向曹颙的目光多了几分犀利。

     曹颙直视,目光没有闪避开来。

     雍正与他们的结症在何处,不需明言。

     十阿哥的神情暗淡下去,随后将氅衣丢在一边,道:“年羹尧、隆科多后,就轮到我们,到底当如何应对?

     曹颙没有接话,下半辈子到底过什么样的人生,归于十阿哥的选择,这其中关键还要十阿哥自己想开。

     若是能“忍”,便要放下架子,表现彻底的臣服,若是不能“忍”,就可以少几分顾忌,接受继续圈禁或者死亡。

     这会儿功夫,初瑜打发人来送酒席过来。

     看着席面上除了酒菜,还有一盘寿桃,十阿哥才想起曹家太夫人的寿辰与万寿节是一天。

     他有些羞惭,出京三年,他随身的财帛早已散光,最后一块玉佩也给了天宝做见面礼。

     如今赶上李氏寿辰,竟连寿礼也拿不出。

     现下身边,只有这刚到手的御赐大氅能拿得出手,却又不是能转送人的。

     曹颙看出他的窘迫,没有多言,借口府中有客,从寅宾馆出来。

     不是不想给十阿哥找个台阶下,而是以十阿哥的骄傲,铺什么台阶都是另外一种折辱。

     只做不知,就好。

     总督府内宅,女眷们已经上席。

     除了官眷,还有朱家、魏家这样的亲戚。

     由初瑜下帖子,邀请魏德之母姚太君与魏德之妻何氏来参加总督府寿宴。

     这是李氏的意思,既想要寻江宁旧人陪高太君唠唠家常,又给桂娘一个会亲家的机会。

     因是安亲戚论,等到开席时,初瑜便请姚太君与高太君同坐:何氏这里,也没有安排在外客那桌,省得不好排座次,由田氏作陪。

     何氏满心不自在,还以为能同官眷们同席,没想到由曹府一寡妇亲戚作陪。

     等到知府太太,过来寻田氏说话,她才晓得,田氏即便不是官太太,却有两门好亲家,态度才亲热起来。

     桂娘在另外一桌,由怜秋姊妹作陪。

     因结亲在即,三人都多了几分亲近,一会儿聊文志孩提时的趣事儿.一会儿聊妞妞的女红如何。

     去了生疏后,怜秋想起一事儿,寻思了一会儿,还是开口问道:

     “桂姐姐,志哥儿的生母是哪里人,性情如何?”

     即便觉得文志不错,可到了结亲的眼跟前儿,怜秋多少还是有些不放心。

     其父不必说,既是曹颙的至交好友,人品当是信得过的,就是不知生母如何。

     要知道,那个魏五爷挑女人的眼光,可是与众不同,当年曾带了西洋媳妇进京。据说,南边还拳养着出身南洋、东洋的小妾。

     桂娘道:“志哥儿的生母是湖南人,出身商家……一家人随着她父亲在广州做生意,后来做生意赔了,她老子向五爷借贷,到期无意偿还,就持志哥儿母亲抵拾五爷还债。”

     怜秋、惜秋婶妹闻言,对视一眼,松了口气。

     是大清人,还出身良家,已经算不错,旁的也没必要多挑剔。

     魏信早年出洋前,虽散了妾室,可文杰、文志之母不在其中,这两今年长的妾室早已先后病故。

     初瑜与李氏早就知道这点,才首肯这门亲事,否则要是文志生母是魏家出妾,往后要是投奔了来,家事就是一团乱……寿宴过后,看人陆续离去,姚氏婆媳被留在总督府小住。

     次日,在初瑜房里,姚氏婆媳同桂娘与文蔷正式相见。

     文蔷姿容秀美,己有窈窕之态,看得姚太君赞了又赞。就连何氏,也得承认,文蔷比自己女儿同侄女颜色上要强上三分。

     桂娘比魏信年长已是不惑之年,身体友些富态,打扮得比较素净,长得端正平和,看着就是温厚的性子。

     姚太君瞅了好几眼,道:“倒是有些面善……莫不是在南边时见过……”

     桂娘笑道:“老太君忘了,五爷小时候上学时,曾打发白嬷嬷给老太君请过几次安,晚辈曾有幸,跟着白嬷嬷去过两遭。您家院子里有棵桂花树,您还曾给奴婢两块桂花糕……”

     姚太君想了一会儿,方点点头,笑道:“那时你才留头,没想到一转眼过了三十来年。只知道信哥儿抬举了身边人,没想到是你这小丫头   ”

   初瑜与文蔷在旁听了,不由莞尔。

     何氏却是不禁撇了撇嘴角,既是对方都自认奴婢出身,以亲家相待,岂不是笑话?

     不想,即便提及旧事,姚太君并没有以尊卑挑剔桂娘,反而更显亲近了一些,赞她将哥儿、姐儿教养的好。

     桂娘忙道不敢,又言自已不过是照看小主子们生活起居,教养这块,则要感谢魏家大老爷与曹颙。

     这般不卑不亢,不贪功不招摇,越发入了姚太君的眼。

     姚太君以为她从京城赶来,是为了给李氏拜寿。如今寿日己过,老太太便开口邀请桂娘同文蔷去满城小住。

     毕竟是族亲,总要认认门。

     桂娘听了,道:“老太太厚爱,晚辈本当遵从,只是此次来清苑,除了给伯太夫人贺寿,还要同曹夫人商议志哥儿的亲事,一时怕是抽不开身。”

     “志哥儿也要说亲了,谁家的闺女?”姚太君问道。

     桂娘没有马上作答,而是看了初瑜一眼,见她点头.方道:“不是旁人,就是曹大人与曹夫人的‘义妹’,庄家三姑娘。”

     姚太君听了,却是一愣,道:“那个姓庄的闺女儿,这可差着辈分?”

     桂娘笑道:“京里做亲风俗同南边不一样,不重辈分,不是血亲就不得……”

第1161章 薨逝

     李氏寿辰过后,贺客相继离去,桂娘与文杰兄妹留在总督府。

     除了文志与妞妞定亲外,还商量文志入旗之事。

     大清律例,旗民不婚。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想要通婚,必须其中有一人入籍或者出籍。

     文志户籍若是不入旗,就不能名正言顺地迎娶妞妞。

     是单单文志一人入旗,还是阖家入旗,还要有个决断。

     以曹颙现下的身份,安排魏家入旗不是难事,可这其中牵扯到文蔷,以后还要牵扯到同文杰有婚姻的何灵芝,就变得麻烦起来。

     入旗之后,文蔷的婚配就不是魏家能说了算的。

     虽说文蔷容貌好,可父祖身份在,也不可能显贵,只能是指给宗室做妾,或者入宫为答应、常在。

     文杰这边,入旗的话,等他想要成亲,还要再安排何灵芝入旗。

     最后,文杰与文志兄弟商量好,还是由文志一人入旗,以曹府另户的身份开户入籍。文杰的话,以后再说。

     直到此时,桂娘与文杰兄弟才晓得妞妞还吃着皇粮,每年八十五两银子,八十五斛大米。

     “正五品的云骑尉,是平姐儿父亲留下的爵位。平姐儿祖父,是先皇身边老臣,庄先生生都也于曾有功于朝廷,所以先皇就赏了云骑尉的爵位。庄先生临终前,想着平姐儿年幼,曾上过遗折,为平姐儿求了恩典。因此,平姐儿不仅能免选,还能保留云骑尉的爵位,传给亲子。”曹颙说道。

     魏文杰听了,诧异曹府与皇家牵扯之深。连妞妞这个外人眼中的小孤女,都有一番造化。

     魏文志这边,则要是了脸色。

     对于曹颙给他安排的这门亲事,他很满意。

     妞妞品貌出挑,让人见了心生好感,加上想着她在曹府,即便与曹家诸人相处再好,也是寄人篱下,两人都是孤儿,往后相互爱惜过日子也未尝不可。

     另外,他不愿违背曹颙的意愿。

     早年在江宁受尽冷言冷语时,是曹颙出现,改变了他们的处境,而后曹颙又在京里聘人送往江宁,教授文志功夫。

     魏家诸人中,他对曹家的感激最深,对曹颙也有几分孺慕之心。

     刚入庄王府当差时,王府里的二管家比较看重他,曾想将侄女许给他。可文志记得,曹颙说过,会为他们的亲事做主,便婉拒了二管家的好意。

     为了这个缘故,他还多多少少吃了些苦头,却从没有在家人面前抱怨过一句。

     曹家往来虽多权贵,可妞妞只是西席之女,又是庶出,并不容易找到匹配的因缘。

     曹颙同他提起,可见也是斟酌过的。

     文志想也没想使同意了,即便妞妞说了不容妾室的话也点头应允,没有啰嗦一句。原因只为一个,这是曹颙给他安排的亲事。

     文志想着往后好好对待妻子,也算是曹颙的一种报答。

     他原以为自己在报恩,在怜惜妞妞,没想到转眼之间,成了自己高攀.而且还要受惠良多。

     他神情变幻,摇了摇牙,道:“世叔……这是要侄儿为赘婿么?”

     入旗成亲没什么,儿子要承外公的爵位,岂不是要改母姓?

     难怪他大惊失色,世人眼中,赘婿比奴仆强不了多少。

     听他这么一说,魏文杰也紧张起来,道:“世叔,当不止于此吧?

   就算要承挑庄氏香火,往后从二弟与平姐儿孩子中选一人也可,不必为赘婿啊……”

     曹颙摆摆手,道:“你们不要胡思乱想了……”说到这里,看向文志道:“放心,我与你婶娘虽心疼平姐儿,却也不会让你去做赘婿。

     只是平姐儿无父兄,却有寡母,往后需要你这姑爷养老送终……”

     文志点头道:“百善孝为先,奉养长辈,那是应当……”

     被妞妞身后有爵位的消息惊到的不只是文杰兄弟,还有桂娘。

     曹家促成这门亲事,固然有怜惜弱女,舍不得外嫁的缘故,也是看了魏信的情分,要提挚文志。

     要不然,只要在议亲的时候提及姐扭的爵位,寻个官宦人家的庶子或者嫡次子,也许非不可能之事。

     她嘴上虽没说什么,可在初瑜面前,还是满眼感激,态度也越发恭敬。

     十一月初六,是个吉日,魏家放了小定。

     文杰、文志的意思,想请桂娘给姐妞妞戴,也算为桂娘的养母身份正名。可桂娘坚决不肯,生怕委屈妞妞,还是亲往满城,请了姚太君出面。

     因要等到文杰娶亲后,才能操办文志与妞妞的亲事,所以迎娶的时间大概定在明年年底或者后年年初。

     等放了小定,姚太君相邀,桂娘与文志、文蔷便到满城住了几日,论了宗   亲,而后才启程回京。

     十六阿哥惦记曹颙近况,听说文志回来,自然第一时间传他问话。

     除了问问李氏寿宴情况外,还问了曹府诸人的近况。直到此是,十六阿哥才晓得文志与妞妞定亲。

     十六阿哥与曹颙相交多车,自是晓得曹颙对庄氏父女的看重,连带着对文志也开始多看重几分。

     王府上下诸人,都以十六阿哥喜好处事,待文志的态度也有所转变,文志察觉出其中的变化,竟不知是欢喜,还是惆怅。不过,他性子豁达,不是爱钻牛角尖的性子,烦恼了半天,就都尽数抛到脑后。

     曹颙的侄子,入庄王府后十六阿哥己是格外优容。

     如今再执着借光不借光什么,也委实太矫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