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兵家大争 >

第56章

兵家大争-第56章

小说: 兵家大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对,今天我军各部最是虚弱,但他苻坚也没必要在雨中攻城!”公孙策总觉得今天这事蹊跷。听说过雨中偷城的,却很少听过雨中攻城的。

楚萌萌也是皱眉说道:“主公所言极是,再说那苻坚怎么能探知我军此时虚弱呢?诸葛爽一部一直在城外巡哨,前秦斥候很难渗透过来。”

“报!”又是一名斥候在城楼下高呼。

这名斥候浑身湿透,跑到大堂前扑倒在地,这名斥候一脸喜色,高声道:“禀告主公,西秦大军在城外三公里处立寨。前秦苻坚遣军师王猛前来,正在路上!”

“王猛?”公孙策对王猛有些印象,似乎是个猛人,很猛的人!

“正是王猛,距离金城还不到一公里,驾牛车而来,随身只有卫士数人。”这名斥候高声回应。

对他这样的底层军士来说,和前秦之间的战争可能会因为王猛的到来而停止,没有战争,就没有死亡。他虽然融合了诸葛爽麾下的战魂,可不代表着他就想战死。尽管他很憎恨军魂的出现,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为了向军魂复仇而失去性命。

“走,我们去西门迎接王猛!”公孙策说罢,起身提着头盔就朝大堂外走去,郭亮、楚萌萌赶紧跟上。

张重华也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见谢艾还跪在大堂内,示意谢艾跟着公孙策一起去,谢艾故作不见,继续跪拜在那里。

出了城楼,公孙策大步就朝楼下走去。李卫撑开伞要为郭亮遮雨,郭亮接过雨伞给楚萌萌遮雨。他大哥都在雨中,他怎么能撑伞?

对此华雄很是赞赏,楚萌萌却只是对郭亮报之一笑。

西门外,公孙策为楚萌萌撑着伞,与麾下众将军士一起泡在雨中,望着远处从雨幕中越来越近的黑影,旁边楚萌萌历史系大宅不是吹的,将王猛的信息从头到尾讲了个干净。

王猛,字景略,东晋北海郡剧县(今山东潍坊寿光东南)人,后移家魏郡。前秦丞相、大将军,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辅佐苻坚扫平群雄,统一北方,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在他出生前二年,青州被羯人石勒建立的后赵政权攻破,东晋降卒三万人死于非命。到王猛出生时,后赵已席卷中原,兵锋南向,与东晋夹淮水对峙。继石勒称帝的石虎,是个穷兵黩武、嗜杀成性的暴君,后赵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年幼的王猛,随家人颠沛流离,辗转来到魏郡住下。

王猛家贫如洗,为了糊口,他年纪轻轻,便以贩卖竹制品为业。他没有被烽火硝烟吞噬,没有被生活重担压垮。在兵荒马乱中,他观察风云变幻;在凄风苦雨中,他手不释卷,刻苦学习,广泛汲取各种知识,特别是军事科学知识。

慢慢地,王猛长成为一个英俊魁伟、雄姿勃勃的青年,为人谨严庄重,深沉刚毅,胸怀大志,气度非凡。他与鸡毛蒜皮的琐细之事绝缘,更不屑于同尘垢秕糠打交道。

因而经常遭到那些浅薄浮华子弟的白眼和耻笑,王猛却悠然自得,我行我素。他曾经出游后赵国都邺城,达官贵人们没有谁瞧得起他,唯独一个“有知人之鉴”的徐统“见而奇之”。徐统在后赵时官至侍中,召请他为功曹。王猛遁而不应,隐居于西岳华山,静候风云之变而后动。

王猛三十岁的时候,东晋荆州镇将桓温北伐,击败苻健,驻军灞上,关中父老争以牛酒迎劳,男女夹路聚观。

王猛听到这个消息,身穿麻布短衣,径投桓温大营求见。桓温请王猛谈谈对时局的看法,王猛在大庭广众之中,一面扪虱(捉掐虱子),一面纵谈天下大事,滔滔不绝,旁若无人。

桓温见此情景,心中暗暗称奇,脱口问道:“我奉天子之命,统率十万精兵仗义讨伐逆贼,为百姓除害,而关中豪杰却无人到我这里来效劳,这是什么缘故呢?”

王猛直言不讳地回答:“您不远千里深入寇境,长安城近在咫尺,而您却不渡过灞水去把它拿下,大家摸不透您的心思,所以不来。”

桓温是东晋闻名的军阀,拥兵自重,他不想消耗自己的实力为东晋攻城掠土。但他也能断定眼前这位扪虱寒士非同凡响。过了好半天,桓温才抬起头来慢慢说道:“江东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您的才干!”

桓温因前秦军队施行坚壁清野策略,军中乏食,士无斗志,他只得退兵。临行前,他赐给王猛华车良马,又授予高级官职都护,请王猛一起南下。

王猛认为在士族盘踞的东晋朝廷里,自己很难有所作为;追随桓温则等于助其篡晋,势必玷污清名。于是他回到华山向老师请教,老师也表示反对南下。于是,他便继续隐居读书。

后来苻坚见前秦国主,自己堂兄苻生生性残暴,搞的秦国上下不稳,想要除掉苻生。

苻坚自幼博学强记,文武双全,而且立下了经世济民、统一天下的大志。他懂得“明政无大小,以得人为本”的道理,广招贤才,网络英豪,以图大举。当他向尚书吕婆楼请教除去苻生之计时,吕力荐王猛。苻坚即派吕恳请王猛出山。

苻坚与王猛一见面便如平生知交,谈及兴废大事,句句投机,苻坚觉得就象刘备当年遇到诸葛亮似的,如鱼得水。于是,王猛留在苻坚身边,为他出谋划策。晋升平元年,苻坚一举诛灭苻生及其帮凶,自立为大秦天王,改元永兴,以王猛为中书侍郎,职掌军国机密。

苻坚很信任王猛,让王猛执政,苻坚让他裁夺一切军国内外之事,自己则“端拱于上”。他曾怀着十分感激的心情对王猛说:“您日夜操劳,忧勤万机,我好像周文王得到了姜太公似的,可以优哉游哉享清福啦!”

王猛说:“没想到陛下对臣评价如此之高,臣哪里配得上比拟古人。”

苻坚说:“据我看来,姜太公岂能比您强啊。”他经常嘱咐太子等皇家子弟说:“你们敬事王公,要象侍奉我一样!”

王猛十分勤政,积劳成疾,终于在建元十一年六月病倒了。苻坚亲为王猛祈祷,并派侍臣遍祷于名山大川。碰巧王猛病情好转,苻坚欣喜异常,下令特赦死罪以下的所有囚徒。

王猛最终还是没能撑过那一年的七月,临死告诉苻坚,现在的秦国虽然广袤,但内部不稳。东晋虽然偏安东南,却是华夏正统。如果不能一举攻破东晋,秦国肯定会陷入动荡,乃至亡国灭种。

王猛死时,才刚刚五十岁,实在是可惜。

遗憾的是,苻坚后来忘记了王猛的遗教,于王猛死后八年的建元十九年不顾群臣的普遍反对,悍然调集九十余万大军进攻东晋,结果在淝水之战中一败涂地。

而王猛叮嘱再三要苻坚除掉的鲜卑、羌族上层阴谋分子,如慕容垂、慕容冲、姚苌之流,因为未被除掉,这时便乘机举兵造反,纷纷割据自立,把前秦的一统江山搅得七零八落。

到了建元二十一年,苻坚被羌族姚苌杀害,年仅四十八岁。又过了九年,前秦也终于灭亡。大分裂的局面一直延续到元嘉十六年北魏统一北方才告一段落。

王猛临终遗言,寥寥数语,却都关系到前秦国家的兴衰存亡,可谓一言九鼎,胜过千言万语。他死后八年的历史结局完全证实了他非凡的远见。苻坚在淝水惨败后经常痛悔自己忘记王猛遗言,从而铸成大错,但已悔之晚矣,终成千古之恨!

就好像曹操在赤壁大战后感叹一样,感叹如果郭嘉还在,必不让他曹操陷入那样的境地。

王猛死后被秦国按照汉朝安葬大司马大将军霍光那样的最高规格,隆重地安葬了王猛,并追谥王猛为“武侯”——如同蜀汉追谥诸葛亮为“忠武侯”一样。秦国上下哭声震野,三日不绝。

可见,王猛丝毫不逊色于诸葛亮。王猛的军事能力,比之诸葛亮不知道高出多少。至于为什么王猛名声比不上诸葛亮,原因只有两个:第一是前秦败得太快;第二是王猛辅佐的苻坚是氐人。

楚萌萌说完王猛的事迹,突然感叹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从。’古来多少俊杰因为缺乏‘择主’之明,明珠暗投,结果宏才枉费,遗恨九泉!王猛的才能能完全发挥,全是苻坚有识人之明啊!比项羽身边的范增,袁绍身边的田丰,不知道幸运了多少倍。”

对于楚萌萌的话,公孙策身边诸将无不点头。找主公这事,就像买股票一样,自己的资本很重要,但买什么样的股票更重要!

“我不是项羽,我也不是袁绍。我虽然获得了吕布的传承,可我也不是吕布。我公孙策自认谋略比不上阿萌,统军能力比不上马超、高顺。但我自认能衡量诸君长短,使诸位扬长避短,各展所长!”

“所以阿萌才会为主公效力,否则早就远遁千里之外了!”楚萌萌笑着回应,其他各人也是点头。

第七十二章 咸阳

雨幕中,王猛随着牛车摇晃而摇晃,想他为人一世,由一个贫贱小儿成为前秦执政宰相。可谓是极其成功的一生,唯一的遗憾就是他寿命短暂,没有为新生的前秦打好基础,扫除毒瘤。

王猛本不想复活,继续在鬼界沉睡也是一件乐事。可经不住苻坚的再三恳求,苻坚对他有知遇之恩,王猛不能不报。再说两人名为君臣,实际上说是朋友也不为过。所以他复活后,苻坚视他为友,并让子侄称王猛为仲父。

苻坚复活后,并不认为自己有能力重建前秦。他复活只是为了诛杀羌族姚氏以及鲜卑慕容氏,为自己和自己被杀亲族报仇。

本来他提兵来金城,就是想协助先秦军队攻破金城,并借此功劳依附先秦。不想先秦军队在与凉军兵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一夜之间攻克金城,并俘获张重华。

这在苻坚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他的兵力比张重华强,他都愿意去招惹张重华。所以他对攻克金城的这股秦军很感兴趣,派出自己的好友王猛前来探查,并放出他有心依附大秦的信息。

王猛对于苻坚此时的想法很是赞同,先秦能在一个月间攻到金城,可见先秦已经有了独吞西北的潜力。再加上先秦的底蕴,再次横扫天下也不是不可能。早早的靠上秦国,才是上策。

牛车上,王猛已经看到城门口等待他的公孙策一行人,距离五十米的时候王猛下车,步行走向公孙策。

“大秦横野将军公孙策,见过先生。”公孙策对王猛冒雨走来的行为,很有好感。

“公孙将军有礼了,王猛只是一介白身,当不得先生之称。”王猛见公孙策身后马超神武,高顺威严;又见公孙策左边少年英武不凡,右边由公孙策撑伞的一个青年面相普通,脸色泛白,眉目间却满是英睿。看公孙策帐下英才济济,心中对好友苻坚依附大秦的深以为然。

这公孙策麾下就如此英武,本人可能会更加出众。公孙策仅仅是投靠大秦的兵家传承子弟,一月多的时间就能坐到横野将军的位置,可见大秦是何等的蒸蒸日上!此时若不依附,将来可就晚了。

城内最奢华的地方自然是张重华的王宫,可公孙策还没活腻。入城除了对王宫搜刮了一遍后,就将王宫封闭。于是就在刚刚建造的大都督府为王猛设宴,至于大都督府的主人宋配同不同意,那是宋配的事,与他公孙策何干?

双方客套了一阵之后,王猛说出了自己的来意。听的公孙策等人很是诧异,,苻坚这个曾经统一北神州的雄主居然要依附大秦?

王猛对苻坚有多重要,公孙策众人听了楚萌萌的介绍自然知道。眼前这个王猛可是经过张重华验证过的真身,不是西贝货。苻坚不会拿王猛的性命来玩手段,所以王猛刚才所说的应该是真的!

这让公孙策很是为难,因为苻坚不是投降。投降的话他就能处理,可人家苻坚要求的是依附,这就不是公孙策所能决定的。

“不瞒先生,这事必须要上报秦王,等咸阳方面的决议。我虽然被授命自行征讨西北地区,手中只有招降的权利,却没有处理这样大事的权力。再说苻坚也是一方雄主,只有咸阳那位与苻坚对话,才不会辱没了苻坚身份。”

“是王某急切了,公孙将军所言甚是。”王猛也知,苻坚依附大秦一事,公孙策比他和苻坚还要着急。

“这事耽搁不得,不如此时就派人前往咸阳!”公孙策也怕夜长梦多,当即派遣郭亮携带金银五十吨,装了整整二百辆牛车,内藏金银,外掩米粮,当天下午雨势变小,带着一千来骑出发了。

王猛与苻坚往来数信后,表示要随郭亮前往咸阳,随行的还有苻坚长子苻丕。出于对这件事情的重视,这次去咸阳的除了郭亮五百飞熊士外,还有杜征、诸葛爽、姜鹏三将部曲。

张重华表示也要去,公孙策不敢放他离开,只是让他写了乞降书状一并交由郭亮带往咸阳。同时还有劝降宋配的书信,希望董卓的速度不要太快,书信到了,到时候的宋配只剩下头颅的话,一切都就晚了。

宋配活着投降秦军,自己的好友马成也就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