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兵家大争 >

第152章

兵家大争-第152章

小说: 兵家大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王忠嗣差点因为这个事情被扣上谋反的帽子,如果不是哥舒翰拼死哀求唐玄宗,王忠嗣差点就被他那个皇帝义父干掉。次年贬到荆州当太守的王忠嗣抑郁而亡,时年四十五岁!

当十万联军出现在晋阳城下后,王忠嗣当即下令封堵四方城门,同时朝驻扎在雁门郡的李世民发信求援,他决心死守待援。

晋阳南城城楼上,王忠嗣一身金甲,外罩赤红色戎袍,露出右臂,斜按腰间刀柄。

“父帅,何不往太子大营遣使求援?”问话的是王忠嗣之子,王振(历史上原名震,因为姓王,所以会被屏蔽……)。

“秦周同盟,武周能从上党出兵,必然会与秦军取的联系。若太子率兵救援晋阳,必备秦军所趋!再说汾阳城位置险要,若被秦军攻取,从西而来的秦军将会源源无穷尽!而且秦周一旦联军于城下,必然不会轻易退去!”

父子俩随即沉默,望着同样赤旗的武周大军在南城扎营。一眼望不到的边缘,估计不下十万人。他们和城中守军一样,心中也是忧虑。

但作为主将,他们身为兵之表率,必须要扛住。此时军心不能乱,否则晋阳城将会不战而乱。

“大哥,这晋阳城堪比咸阳,非是人力可攻!”

晋阳南城外,郭亮端着望远镜。他在山中行军两日,已经瘦了一圈,眼圈发黑,气色憔悴。山中妖兽防不胜防,他夜里哪敢睡觉?

公孙策神色说不上差,但也比不上平常,提着雷电戟指着城头说道:“城是死的,再坚固的城池也有被攻克的时候。好像城池被建造出来,命运往往都是被攻克的!”

“关键是王忠嗣这个人,一代军神!有他镇守,不知道能不能在李世民大军南下之前攻克晋阳!有晋阳坚城和城中武将家眷在手,才能顶住李世民大军!”

公孙策到了这一步,只能和城中晋军死磕。李世民率领的部队都是精锐,按照天兵的等级来说,平均都是三流上等,其中不乏一流军种。

由于武周大军是远程奔袭,加上上党山道难行。一路都是轻兵猛进,没有携带攻城器械,此时正在制造相关的器械。

薛讷也率几十名亲骑前来侦查,看到公孙策等人自然带人过来汇合后,双方交流攻城事宜。

“大军接连行军,我部四日高强度行军,虽士气旺盛,但体力衰竭,无力再战。我与刘仁轨决议休整一日,明日一早攻城,十万大军尽出,力求一鼓而下!你怎么看?”

薛讷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是个沉默寡言的神将。

周军和河东军此时必须统一意见,做好沟通,协力作战。才能在李世民大军南归之前,抄了他的老窝晋阳!

公孙策点点头,表示认可周军的计划,询问:“明日一早攻城,如何分配?”

“我率军三万攻西城,刘仁轨率军四万主攻南城,你河东军进攻东城。围三缺一,若有足够兵力,北城也要攻!”

薛讷可以说是意气风发,只要他攻克晋阳,他薛氏一族必能封王!

薛讷的攻城计划毫无新意,中规中矩。往往的大战都是这样,全凭力量,谁强谁猛,谁就能胜。

公孙策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伸出手掌说道:“可以,我们比试一下,看谁先登城!”

“一言为定,不过最好有个彩头!”薛讷伸出手掌,突然说道。

“城中三成人口,余下按两军兵力均分!物资共享,可否?”

“善!”

“啪!”两掌相击,清脆作响。

薛讷收回手,有点发麻,突然幽幽说道:“和你打赌,我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说罢,薛讷望着公孙策手中雷电戟,眼神之中是什么意思,众人皆知。

雷电戟的效果实在是逆天,只要公孙策接近城头,就能造成大范围杀伤。抢夺城头对公孙策而言,要比他轻松不少。

“只要能攻破晋阳,城中人口平分,我想你都会答应。这个赌约看起来赌的是三成人口,实际上只是一成,你们又没吃多少亏!”

公孙策抚着发麻手掌说道,薛讷点头,公孙策说的在理。

平分的话,公孙策能获得五成人口,赌约公孙策胜利的话,也就能拿到六成。如果失败,公孙策只有三成人口。所以这个赌约看起来,还是很公允的。

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攻下晋阳为前提的。打下晋阳,你好我好大家好。打不下晋阳,竹篮打水一场空。

傍晚时分,周军偏师攻克文水县,武则天之父武士彟在大军护卫中复活。当即从周军将军刘冕那里接过指挥权,率兵南下,直攻汾阳!

第九十二章 亲兵李成梁

四月初八一早,晋阳城外联军早早起身,一头头宰杀的耕牛羊羔成了碗里的美味,各部将士在沉默中吃饭。

“昨夜晋军居然没有来袭营,又白熬了一夜。”郭亮的黑眼圈更黑了,手里抱着一根牛蹄大口嚼咀。

“夜袭虽然有奇效,但要看形势,而且这是一把双刃剑。常常使用夜袭的都是弱势部队,企图通过夜袭改变两军形势。夜袭成功自然好,夜袭失败就是大败。就算王忠嗣有心夜袭,但城中其他人不一定答应。”

公孙策手里握着小刀,削出一片片牛肉,卷着芝麻酱慢悠悠吃着。

“李世民大军就在雁门郡,距离这里三百里,从求援到李世民大军到晋阳,来返六百里,少说也要一天半时间。我们昨天中午到来,李世民先头大军最快也会在午夜才能赶到晋阳。”

“所以晋阳城中的人,只要能撑到天黑,他们就安全了。至于夜袭这种赌运气的事情,他们不敢冒险。”公孙策说着,一脸全是轻蔑。

他不知道,王忠嗣之所以不发动夜袭,原因全是他公孙策的将旗出现在了城外。作为传承者第一人,很多人不管是传承者还是神将,都在研究他。他的夜袭,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公孙策也不知道,李世民在殷开山被杀的那一刻就挥兵南下,此时先头尉迟恭部已经到了二百里外,此时正好和求援的信使碰头。

二百里的速度,骑兵全速前进,三个小时就能抵达。但为了保持马力和人力,尉迟恭不敢全速进军,一路行军还要顾及续战能力。总的来说,晋军南下先锋部队,下午就能抵达晋阳!

而这一切,根本是公孙策等人不知道的事情!

晋军联营二十里,呈弧线将晋阳城包围,河东军在右翼。各部依次出营,攻城器械很是简陋,由从太原郡征调的民夫负责运输。

留在军营中的随身史官张彩霞开始写她的史书:灵武元年四月初八,君率河东精锐三万,联合七万周军攻晋都晋阳城,守军四万,守将王忠嗣。

晋阳城东,三万河东军分成三个万人方阵,中间白袍兵,两翼黑袍西凉军。

白袍军前,公孙策骑在青色巨鹿上,手持雷电方天戟,身披三重铠甲,缓缓在阵前走动,和一排排的士卒对视。

他看到士卒有的目光坚定,有的目光充满崇敬,还有的是畏惧,可能是畏惧他,也可能是畏惧这场战争。

“这一战之后,我们会收获很多人口!其中有男人,也有女人!”

他缓缓说着,浑厚的声音让面前的士卒精神一振,仿佛公孙策的声音就像战鼓一样,可以让他们的血液沸腾。

“城中的男人会在这一战中死掉很多,然后会有什么?你们知道么!”

众军仰视,一时半会没有想到,公孙策继续吼着:“会有很多单身的女人!她们可能是寡妇,但你们有必要嫌弃么!”

乱世以来,河东天兵身份尊崇,依旧有不少光杆。现在一个个体内的兽血开始沸腾,望着晋阳城满是渴望。

“可以这么说,打破晋阳城后,你们每一个都会有女人!等回到了河东,与我的婚礼一起举行,我们连喝三天三夜,不醉不归!”

“三天三夜,不醉不归!”反应迅速的天兵狼嚎着。

“三天三夜,不醉不归!”白袍军全军长嚎,让两翼西凉军不明所以,就连一里外的晋阳城头守军都听到了,一字不差,清晰入耳。

公孙策伸手,白袍军再次安静,但一个个战意沸腾。

“前提就是,你们活下来!”

“所以我允许你们,受伤之后撤下来!但我公孙策,死战不退!”

“给你们说个好消息,老子两个女人已经怀孕,半年之后怎么说也会有个小崽子出生!我有后了,所以我不怕!但也不能让弟兄们绝种!”

“万岁!”一名白袍军大吼一声,打断了公孙策激励。

“万岁!万岁!”白袍军继续齐声大喝,每一个士卒都憋红了脸,竭声呐喊。

甚至在公孙策伸手时,齐声喊道:“万万岁!”

“别给我戴高帽子,我只是不想让我的孩子没有弟兄!你们都绝种了,以后哪有人为我家小崽子效力!呵呵哈哈哈……”

白袍军更是哈哈大笑,一个个仿佛看到自己老后,儿孙继续效力的景象。

公孙策雷电戟一扬,全军肃穆。

“擂鼓!”

晋阳城三面攻城之敌几乎同时擂鼓,鼓声相连,将晋阳城包围在中。

守军不甘示弱,也是擂鼓,城墙上弓手纷纷抽箭,城内一队队预备的士兵纷纷站了起来,更多的民壮也是站了起来,他们身旁是无数的大石和圆木。

“攻城器械,前进!”董卓是城东总指挥,他一声令下,召集而来的太原郡民壮在带血的战刀面前,扛着竹梯,缓缓前进。

他们还推着数辆牛车并列,钉在一起的防箭栅栏,栅栏后面站着两排弓手,更多的弓弩手跟在牛车运载的栅栏后面。

除此之外还有十来辆投石机,此时已经开始工作,一团团裹着油脂,被点燃的草球被抛射而出,在半空中带出一道黑色尾烟,砸到了晋阳城头,顿时城头燃起一团大火。

更多的落进了城内,砸到了民房或人堆里,落地的草球弹滚,油脂流落挥洒一地,熊熊火焰燃烧,民房在火中嘎吱作响,火人在跳舞。

城墙上的投石机也开始发威,一块块巨石被抛出,目标就是城下投石机。不将城下投石机摧毁,他们这些城上的投石机早晚遭难。就像几十年前的战争一样,炮兵最重要的任务除了生存下来外就是干掉敌人的炮兵!

城墙垛口踏弩摆了一排,瞄着城下越来越近的攻城队伍,一个个弩兵手指在哆嗦!城下运输攻城器械的都是太原郡的父老,这让他们如何下手!

“快射!不然他们攻进来,我们还能有活路?”统率弩兵的传承者寒声诘问,无人能答。

“快射!不射大家都完蛋!”一名弩兵队率赤着脸大吼,可他始终扣不下弩机。

“公孙策好恶毒,这是我们军人的事情,他为什么要将无辜民众牵扯进来!”一名校尉大声询问同僚,他的同僚和他一样的愤怒。

镇守东城的守将李晟回答了他的疑问:“因为我们是晋人,下面攻城的是周人和河东人!不是一个国家的人,你让他怎么谈仁义?”

“不可能!我们都是汉人!是同胞!”一个不知道是谁的亲兵突然大声吼着,然后他就后悔了。

“本将说过,我们是晋人!”李晟一边说着,迈步来到那名亲兵面前,低头俯视。

见这亲兵只是个稚气未脱的少年,他只是摇头笑了笑,骇的这个少年脸色发白,脸上渗出豆大的汗珠。

李晟拍了拍少年亲兵的肩膀,他拍一下,少年单薄的身躯就颤抖一下。

“现在是用人之际,本将就当你年少无知,既往不咎!若有下次,定斩不饶!”李晟说罢,突然拔剑,让少年瘫软在地,身旁一个校尉脸色一白,少年是他外甥。

“放箭!”李晟大吼一声,军魂弓手闻言张弓射箭,箭如雨下。

各国弓手普遍而言都是由复活后的军魂来担任,他们有射击经验。而天兵弓手虽有经验,但和躯体契合程度有问题,射击精确程度自然不会很高。

城头上的传承者都转过身,不忍再看城下惨景。可耳边一声声民众的死亡哀嚎声,让他们的心在滴血。

“将军,城下可都是我们晋人啊!”少年亲兵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扑到李晟脚下,抱着李晟的小腿泣声说道。

李晟叹了一口气说道:“小家伙,这是战争!一战关乎晋国能不能存在的战争,存不得心慈手软!他们都是为国而死的,死的值得!”

“可他们不想死!将军,让他们将攻城器械摆好,河东军总不会让他们在往城头爬!请将军手下留情,我们一定会将河东军杀下去的!”少年以头磕地,脑袋起伏时,额头鲜血飞溅。

“难得你这份赤子之心,去包扎一下伤口,以后做我李晟亲兵!”李晟说着,手一抬,正要射第二箭的军魂弓手停手。

“多谢将军仁慈,李成梁必以死报之!”少年又磕一头,起身撕下衣袍,将额头一裹,就站了起来。

“多谢将军仁慈,我等必与河东军势不两立!”城头传承者以及天兵纷纷下跪,竭声大吼。

城下董卓大手一挥:“第二队,上!”

预备的民夫迈开两腿就朝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