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秦时明月之大反派系统 >

第277章

秦时明月之大反派系统-第277章

小说: 秦时明月之大反派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川的郡兵即使人数上占有优势,又怎么会是昌文君你亲卫的对手,那些禁军呢?”

    “他们掌控了天子的灵驾,禁军没有一起攻进来已经是万幸了。公子,快跟老将走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公子扶苏锵然一笑,说道:“荥阳已失,我还能去哪?”

    “去陈县。那里还有我们数万兵马,在诸郡的是十数万兵仍然效忠公子,我们还有着一搏之力啊!”

    “诸人听令:谁人能生擒扶苏者,封侯,赏万金。”

    殿外,隐隐传来了悬赏的声音。

    “看来我这位十四弟没有想要杀了我啊?”公子扶苏一笑,不知道是在嘲讽嬴子弋,还是在自嘲。

    昌文君看着失魂落魄的公子扶苏,一把拉住了他的手,大声道:“追兵已至,诸将,随我杀出,护送公子出城。”

    “是!”

    殿中侍卫拱手而道。

    ……。

    荥阳东门。

    陈平站在城墙头上,看着此刻已经远去的公子扶苏的骑军。

    黑夜之中,陈平妖艳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莫测的笑容。

    “大人,我们就这样放他们走么?”

    陈平身旁,罗网剑客禀手问道。

    陈平一笑,说道:“怎么,你也想要去试试运气,看看能不能博得一任侯爵?”

    “属下不敢!”罗网剑客低首而道:“属下只是觉得,就这样放长公子离去,会不会就此成为殿下的威胁?”

    “荥阳已经在我们的手上,那么就意味着关中之外第一条防线已经布置完毕。有了荥阳,退可守成皋伊阙,以保洛阳,进则可谋天下。”

    金色的火焰凭空燃起,焱妃的身影出现在了墙头之上。

    陈平瞥了一眼东君,问道:“上党等郡的骑兵来了么?”

    “刚刚出了成皋,到达了西门。只是我不明白,既然不打算追击公子扶苏,调集这么多骑兵,做什么?”

    东君走上前来,视野之中,那遥遥远去的骑兵身影已经相当的模糊,几乎与那黝黑的夜色混而为一。“眼下最为紧要的事情是护送天子的灵驾回返关中。荥阳是重镇,关中的禁军不可能久屯守于此。这五千的骑兵是用来威慑周边的郡县,为南下夺取颖川郡做准备的。”

    “公子扶苏此刻已然逃去,为何不乘胜追击?”

    陈平摇了摇头,说道:“殿下似乎不愿意担上一个弑兄的罪名?”

    焱妃掩嘴轻笑,乐乐的说道:“你在跟我开玩笑么?我们这位殿下若是如此在意自己的名声,江湖上关于他的传言还会如此不堪吧!”

    “虽然我听着也像是一个笑话,不过殿下的确是如此说的。”

    这时,城中的喧嚣声已经渐渐平息,那遥映冲天的火光也已经暗淡了许多。

    城楼之上,人流稀疏,清冷无比,只剩下了陈平与东君两人。

    陈平的瞳谋之上一如那漆黑的夜晚,暗影浮动,说道:“帝国最为重大的隐患不在于关东的六国余孽,而在于帝国本身。繁重的徭役,频繁的戍边,田地荒芜,盗匪流窜。最为重要的是,天下人心不稳。以先帝的手段与威望,能够压制那些蠢蠢欲动的人。那些人不能反也不敢反。可是现在,据探报,全国各地粮价暴涨,有的地方已经到了一石一千六百文了。”

    “一千六百文?”焱妃大惊道,这样的价格,怕是已经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

    “要想彻底平复关东,起码要有着数年的时间。可若是再打下去,天下之人只会对帝国越加失望,从而便宜了那些六国余孽。殿下只是想要在再次东出之前,获得一段时间的稳定用来调整帝国内部。而公子扶苏,就是用来压制六国余孽最好的旗帜。”

    荥阳乱平,天子灵驾入关中,葬郦山。

    九月,秦太子于未央宫中登基为帝,大赦天下。

 第四十三章 常平仓

    未央宫,前殿。

    嬴子弋一身日月星辰十二章冕服,头戴旒冕,端坐于皇座之上。

    其下,百官列朝,正在争辩着,要不要动兵出关,收复失地。

    自荥阳一败,公子扶苏退至陈县,守五郡之地,拥兵二十余万。

    其后,田儋叛于狄县,杀郡守,东掠齐地。项梁叛于会稽,拥兵于江淮之间。

    除了这两股较大的势力之外,如魏咎,英布,共敖,张耳,陈余等相继叛乱,或据守一县,或有两三县。

    这些叛军拥立在陈县的公子扶苏为帝。公子扶苏对其相继封王进侯,复六国社稷。

    短短的几个月内,帝国在东部的领土相继流失。

    国丧其间,不能动兵,所以嬴子弋也只是令关中的兵卒紧守四关,各郡郡兵守卫境内。而公子扶苏也不可能发兵西叩,背上一个大不孝的罪名。

    所以,虽然这几个月关东各郡地方之上叛乱纷纷,但是天下的局势总体上还算平定。

    如今,这偌大的未央宫中,文武百官的都在争论要不要东出函谷,平定叛乱。

    “陛下,扶苏为逆,僭位称帝,乱我大秦社稷。不讨何以平复天下民心?不讨何以面对?不讨何以告慰历代先帝?”

    朝堂之中,一位大臣涕泗横流,形容憔悴,声泪俱下。

    我擦,奥斯卡影帝啊!

    嬴子弋心中,如此感叹道。要不是嬴子弋知道这位建城侯在吴地的一千顷田被项梁占了,作为了军用,嬴子弋还真是不能怀疑他的忠诚。

    “建城侯所言极是,此刻叛军兵锋虽盛,然而终究只是乌合之众。陛下天威隆远,大军东出,势能毕功于一役。

    嬴子弋点了点头,这位在陈郡有五百顷地,都是上好的良田。

    ……。。

    “广陵侯所言差矣!何谓乌合之众?六国余孽拥扶苏为帝,军事煊赫。伪帝扶苏拥叛军二十余万,战车千乘,骑数千匹。周围大大小小的叛贼,或拥兵数千,或聚众数万。我关中大军怎可此时轻出?”

    “王大人所言极是!…。。”

    嬴子弋又点了点头,刚刚反对立刻东出的这几位都是田地不在敌占区的。

    他们的意思只有一个,反正老子的田又没有被别人占,谁爱着急谁着急!

    众人说的久了,嬴子弋听得的也烦了。

    “臣咸阳令萧何有事上奏!”

    得了一个空,萧何站了出来,禀奏道。

    “何事?”

    “近日咸阳粮价大涨,已至石两百余文,请陛下定夺。”

    众臣之中,颇有不屑者。他们现在讨论的是军国大事,平定粮价这种事情,交给平淮令不就行了。这个萧何身为咸阳令,管的还真宽啊!

    只是,位于前列的左右丞相,李斯与冯去疾等人,却是微微垂下眼睑,默不作声。

    “恩!的确是个事情。朕听闻各地粮价均有大涨。”嬴子弋点了点头,“萧何,你有什么好办法么?”

    “恩?”一众朝臣哪里是平庸之辈,听到这里,已经察觉出了不对。

    “臣请于咸阳各郡之地,修筑常平仓,以平抑各地粮价。”

    众臣之中,已有小声异议。若是在各地建立常平仓,那么无疑是再建立一套民用的仓储体系。

    “粮从何来?”嬴子弋接着问道。

    只是建立一些仓库,里面的粮食从哪里调转过来?

    “咸阳仓,霸上仓,栎阳仓中储粮甚多,臣请从中调拨一部分。”

    “荒缪!”萧何还没有说完,朝臣之中就有人拂袖,大怒道:“这三仓乃是用来供给京师,护卫关中的军备。禁军,边军,宫中,乃至于骊山的刑徒,多有其**给。怎可轻调?”

    “关于骊山的七十万刑徒,臣正要上奏。”内史蒙毅走了上来,禀告道。

    蒙毅一出,刚刚还在大声斥责的朝臣立刻不作声了。

    蒙氏一族,历代皆受重用,隆宠至今犹为不衰。蒙氏两兄弟,蒙恬在外统领三十万大军,蒙毅更是将传国玉玺送来了咸阳。有此大功,蒙毅接替蒙恬为内史,为上卿。

    “准!”

    “陛下登基,大赦天下,然而这七十万刑徒仍在关中。虽然其已脱奴身,终日悠闲,久或滋事。臣请陛下,分置各地屯田。”

    嬴子弋点了点头,说道:“分置何地?”

    “汉中郡,蜀郡,巴郡,南阳郡,北地郡,上郡,九原郡,陇西郡。可将其分遣各地,屯田守要!”

    “粮产何以分配?”嬴子弋接着问道。

    “朝廷可与其约定,只要其耕满三年,则所开垦土地归其私有。三年之内,所得粮产,朝廷收取五成,其余五成归其私有。”

    “可!”

    “这七十万刑徒分派各地,那么内史的压力大减,咸阳仓可取出一部分粮食,用以建立常平仓。”蒙毅禀手而道。

    “善!”嬴子弋挥了挥手,示意就如此办吧!

    “臣李左车有事要奏!”

    “准!”

    “陇西郡以西,土地广大,统辖困难。臣请分置郡县,建立西域都护府,便于朝廷管理。”

    “可!”

    嬴子弋挥了挥手,身边的内侍扯开嗓子,喊道:“退朝!”

    一统流程下来,众臣是目不暇接,还没有弄清什么事情呢?就已经结束了。

    说好的正事呢?

    说好的出兵平叛呢?

    怎么刚起了一个头,就没有了下文呢?

    看着嬴子弋远去的身影,一众跪在地上的臣子互相看了看,挠了挠头,莫名其妙的走了出去。

    未央宫前高台之上,右丞相冯去疾和左丞相李斯并肩而立,相互之间只隔着数步。

    大秦的两位丞相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站在一起。

    冯去疾是秦国卿贵,而李斯乃是上蔡布衣,两人向来没有什么私交,平时见面也只是点头示意,关系可谓冷淡。

    两人从来没有像这样站在一起过。只是,这一次,却不是有意想要叙旧。

    偌大的未央宫前殿,视野极其开阔,列列虎贲,宿卫其中,五丈旗扬,雄阔深远,威严肃穆。两位丞相看着天际的流霞,不觉得叹了一口气。

    一个时代可能要落幕了!

    两位大秦的丞相忽然感觉到一丝的落寞,相互禀了禀手,分道而下。

 第四十四章 种田

    “冯去疾和李斯相继告病了?”

    章台宫中,嬴子弋躺在榻上,听着一旁的内监禀告道。

    “按照章程办吧!”

    像是冯去疾和李斯这种级别的官员告病,朝廷都是要送汤送药,大加慰问一番,以示对老臣的恩遇。“是,陛下!”

    内监刚刚要退下,嬴子弋挥了挥手,说道:“等等!”

    那内监回过身来,禀手躬身而待。

    “冯去疾与李斯为大秦元老,劳苦功高。今特加封冯去疾雍县千二百户,李斯虢县千户。”

    “是,陛下!”

    殿宇之中,嬴子弋的座位之下,一众人屏息而立。

    张良,陈平,萧何,韩信,彭越,盖聂,卫庄等人俱在其列。

    听完嬴子弋的话,众人皆是默然。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当今的天子虽然不如先帝一样用法苛深,然而一举一动,却是让人不能小看。只不过数月,当今的天子合纵连横,一系列手段而下,关中的那些大小卿贵全都恭服。

    这关中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小至一县之长,上至一军统帅,基本上已经完成了过度,重要的职位都掌握在了当今天子的手上。

    而冯去疾与李斯都是先帝时的臣子,此刻告病,无疑是在为致仕做准备。

    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刚刚说到哪里了?”

    嬴子弋拿起了桌案上的一颗葡萄,塞进了嘴里,问道。

    “回禀陛下,各处的常平仓基本已经修筑完毕,从敖仓之中调转的粮食也已经相继有百万石。此刻各郡的粮价已经基本稳定。”萧何禀手而道。

    冷兵器时代,国家最为重要的资源便是粮食。历来粮价暴涨,不可遏制,都是乱世之象。自秦灭六国以来,废六国钱币,而使用秦半两作为官方的货币。

    但是在偏远的郡县,六国旧币依然在被使用,甚至秦半两反而被当作劣币。为何?地方私自铸造钱币泛滥,而重要的资源粮食依然大量掌握在当地六国旧族的手上。

    当然,要想稳定粮价,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嬴子弋坐在榻上,瞥了一眼卫庄。在粮食运送各县的过程中,其中就有不少莫名的匪寇想要拦截粮船粮车,至于下场么?

    卫庄的凶名此刻已经传播河东上党等各县。据说在当地,只要提及卫庄的名号,都可以止小儿夜啼了。

    玄策军出,地方豪强莫不颤然,深怕成为下一个开刀的对象。而卫庄的那柄鲨齿剑,此刻已经成了玄策军的标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