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塑国魂 >

第241章

重塑国魂-第241章

小说: 重塑国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有为面带微笑,几步走过去一拱手:“正是。''请问尊驾有何贵干?”

那幕僚同样作揖一礼,赔笑道:“在下是李中堂的幕僚,听说强学会今日成立,奉我家中堂之命,特送来纹银三千两,以示祝贺!”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双手奉着递到康有为面前。

康圣人本是微笑的脸,在听到‘李中堂’三个字后,刷的一下就变了。这大清国除了李鸿章还有哪个叫李中堂?他康圣人可是变法的倡导者,维新派的领袖!而李鸿章可是刚刚在《马关条约》上签了自个儿名字,被天下士子骂做国贼,地地道道的守旧派腐朽!他康圣人,怎么能够跟李鸿章同流合污?

想到这儿,康有为的脸上已经有了怒色:“你以为我们会收李鸿章的银子吗?”

“这是我家大人的一点儿心意……”

康有为一甩袖子,一下蹿上了一条板凳,挥舞着拳头怒道:“我们强学会堂堂正正,岂能收此等国贼的银两?你回去告诉李鸿章,有我康有为在一天,他就别想好过!……丧权辱国,康某人这就写了折子参他一本,不砍了李鸿章这个卖国贼,康某人誓不罢休!”

“好!”

“滚出去!我们强学会岂是国贼能来的地方?”

“广夏一身正气,堪称我辈楷模!”

一片声讨之中,那幕僚已经灰溜溜地逃了出去。'零''点''看''书'''堂内众人,兀自喋喋不休地咒骂着,说到后来,不少的人已经高谈阔论着怎么买凶杀人了。

文廷式到底是做了几年的官儿,老道得很,瞧着势头不对,急忙上去一把拉下康有为。而后朝着众人嚷嚷道:“列位,强学会既立,不如今日就请康先生给大家伙儿说道说道?”

又是一片叫好之声,康有为黝黑的一张脸,激动之中有些发紫。就在众人的众星捧月的势头当中,志得意满地朝后头的讲学堂而去。

关东,辽阳。

詹天佑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而后拿了茶壶,对着嘴咕咚咚就灌了起来。'零''点''看''书'小半壶进去,这才意犹未尽地停下,豪爽地抹了嘴角,全无半分绅士的做派:“苦啊!这一趟从南到北,热河、察哈尔、奉天、吉林一直到黑龙江,我算是把这关外广袤之地跑了个大概!”几个月不见,詹天佑的脸色红中带着黑,这是风吹日晒的颜色。

他舒展着双腿,将之搭载一处墩子之上,而后凑过头去悄声道:“少川,你不知道这关外有多大,更加难得的是一处宝地!沼泽湿地连成片,那可都是寒待开发的良田!煤炭、钢铁资源丰富,大帅给我指点的那几处地方,可都是天然的露天矿床!嘿!只要这铁路一通,这关东不毛之地就得真变成大帅口中的北大仓!”身子疲乏,可詹天佑神色却异常兴奋。'零''点''看''书'“话说回来,少川,这银子可是掌握在你手里,这铁路拨款……”

坐在他对面的唐绍仪只是笑而不语,待逼问得急了,这才笑道:“不急啊,不急……眷诚,你这修铁路的银子可不是从我这儿走。”

“啊?”闻言,詹天佑当即就急了。

“眷诚,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唐绍仪随即从办公桌上拿过来一叠文件,递过去:“瞧瞧吧。这是大帅嘱托内政署给做的计划书,按照这份计划书,咱们关东军不出一分银子,就是修上万里铁路也不无可能!”

詹天佑疑惑着,擎起文件大略扫了几眼,而后狐疑道:“少川,这……这可行么?”

“怎么不可行?大帅说的有道理啊,官办总会出现一些腐败,莫不如交给商办。十五年的经营权,这里头得有多大的利润?不说别的,就说那些个山西商人时常跑的恰克图,又是马队又是驼队的,一来一回折腾下来,光运输费用就占了大半。若是有了这条铁路,那山西人不得赚老毛子的钱赚疯了?”见詹天佑还不安心,唐绍仪笑着安抚道:“眷诚且放心,我就不信那些个商人馋猫似的闻了鱼腥还不上钩……再者说了,大帅拍板拿的主意,就连琼昌跟那个美国商业顾问团都赞同,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你呀,就等着忙活吧。”

“那感情好,那感情好。”詹天佑连连搓着手,满脸的喜悦。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骤然问道:“大帅呢?我刚刚回来,还没向大帅汇报呢。”

唐绍仪朝一旁的会议室努努嘴:“大帅正从老西儿口袋里给你骗修铁路的银子呢。”瞧着詹天佑兴奋的神色,唐绍仪故作不满地叹息一声:“眷诚,你那铁路也太受大帅眷顾了……瞧瞧我这,开关移民……兴办商业,什么事儿都是一团乱麻,几时大帅也能偏颇偏颇我啊?”这话酸味十足,颇有些得了便宜卖乖的意味。谁都知道,倘若何绍明组阁,他唐绍仪绝对是内阁总理的第一人选。

(身体好了点儿,暂时还只能吃流食,且先恢复更新吧,欠下的慢慢还,总会还上地。)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二四九风潮(五)

京师,贤良寺。

阳光透过紫藤架的缝隙;照着躺在藤椅上专注看书的李鸿章。他戴着老花眼镜,穿一件驼色缎夹袍,脚上是一双青布鞋。

如今的李鸿章,官职除了保留个大学士的虚名,其他全部去职,一抹到底。自打回了京师,就赋闲这贤良寺里头,终日栽种些花草,看看经书,往日的忙碌不再。话说老李宦海浮沉几十年,这养气的功夫可真是练到了家,全然没有半点儿失意,反倒是一副怡然自得的架势。天知道,若是此刻外人看到这位悠闲的老者,能否与昔日叱诧大清国多年的李鸿章联系得上。

一名俏婢将新沏的一壶酽酽的铁观音,倒一杯放在藤几上,然后端着个小凳坐在他身边,眨着一双明眸善睐的大眼睛道:“大人,这一晌您怎么天天捧着本书看呀?”

李鸿章放下书,端茶啜了一口,悠悠道:“我已赋闲在家,不看书又做什么呢?”伤感一叹,瞧着婢女不解的神情煞是可爱,转而慈爱道:“玉敏,过了端午就十六了吧?”

那婢女娇憨笑道:“大人记得真真清楚,奴婢是五月十六的生日。'零''点''看''书'”

“十六了……”李鸿章探出枯干的手掌,抚着玉敏的头道:“真快啊,一转眼就是一年……十六了,回头也该找个好人家给你梳头了。”

玉敏顿时满脸涨红,不依道:“大人,说好了不提这茬儿的,奴婢不嫁……就陪着您。”

李鸿章哈哈一笑:“傻丫头,到了出阁的年纪哪儿有不嫁人的道理?陪着我这糟老头子不值当。'零''点''看''书'”笑容到最后,已经变作了苦笑:“丫头啊,这回老头子可能拖累你了……我李鸿章现在人人喊打,想要给你找个好人家也难……”

玉敏瞧着李鸿章凄苦的神色,急忙安慰道:“大人又妄自菲薄了……甲午要是没您在前头顶着,保不齐这大清国都给小东洋给吞了。仗是朝廷要打的,打输了丢了脸面就拿您当替罪羊。稍微明白事理的都知道,这错啊,压根儿就不是您的。”

李鸿章来了兴致,追问道:“没了我李鸿章,还有个关东何绍明啊?我李鸿章没打赢过,他何绍明没打输过。”

玉敏嘟着嘴道:“那不一样,您是大清的忠臣,何绍明是大清的曹操。”

李鸿章干脆摘了老花镜,肃容问道:“丫头,这话从哪儿听来的?可不要到处乱讲。'零''点''看''书'”

小丫头一脸的不服气:“还有人家编排?满京城都传遍了。就连洋先生都说了,倘若朝廷不兴变革,不出五年,这大清国就得换个颜色。”

这小丫头玉敏,是自小就跟在李鸿章身边服侍的。模样不但可爱,性子更是活泼,深得老李喜爱。更多的时候,老李是把这丫头当了自个儿闺女养,不但请了国学师傅,更是给她请了洋教席。十五六岁的年纪,硬是说得一口流利的英文,可算这个时候的才女了。

“哦?洋先生还说什么了?”

“洋先生还说了,大人是大清国的俾斯麦,只可惜生不逢时。倘若……”小丫头突然收了嘴,吐了吐舌头,不再言语了。''

“倘若什么?说吧,此间除了你我,哪来的隔墙之耳?”

小丫头左顾右盼半天,这才凑近李鸿章耳边,低语道:“倘若皇权稳固,大人必然就是中兴大清的铁血宰相。”

“哈哈……”李鸿章仰天长笑,手指连连点着玉敏:“丫头,这话也就在此间说说,千万莫要传了出去。”

小丫头一脸严肃正色道:“大人,洋先生说了,大清国沉疴已久,若要振奋,必行变法之事。全天下看个遍,也唯有大人您会做实事。洋务几十年,西式陆军、海军,还有厂矿、铁路、枪炮局,不都是出自您之手?别看那些书生叫得欢,会办实事的又有几个?您瞧瞧那个康圣人,小半年了,除了搞了个破报纸,到处摘抄《时文报》之外,可还有其他建树?老话儿说得好,百无一用是书生!”

李鸿章笑着指着自个儿的鼻子:“玉敏,你家老爷我也是书生出身……”

“不一样……那不一样。'零''点''看''书'”

玉敏正慌忙摆手辩解的光景,打外头进来一名戈什哈,一个千儿扎下去,而后恭恭敬敬递上了一封电文。

李鸿章戴上老花镜,展开一看,原本的笑容瞬间遁去,转而换上了一抹忧虑。

“大人,您都赋闲了,谁还巴巴地找您麻烦?”

李鸿章放下电文叹息道:“还能有谁?就是你说的那个活曹操。”将电文递给玉敏:“这活曹操了不得啊,瞧瞧,通电天下,要修一条纵贯东三省的铁路……北起满洲里,南到山海关。'零''点''看''书'同时还修一条从盛京到包头的铁路,大手笔啊!”

玉敏看罢,满脸的不解:“大人,这是好事儿啊!活曹操忙着修铁路,就没工夫南下了。那不是给朝廷多留了点儿时间么?”

“没那么简单!”李鸿章皱着眉头道:“他这是逼着朝廷加快变法革新啊……有他在那儿比着,朝廷要想收拢人望,不加快变法速度不行啊。可话又说回来了,变法为当今大趋势,凡有识之士,无不认为变法之计非行不可!但哪些可变哪些不可变?以何种方式去变?都要切切商议,稳妥实行。因为这牵涉到祖宗成法,国之根本,更需皇上太后乾纲独断,我等做臣子的只能先作建议,千万急躁不得。'零''点''看''书'但凡一急躁,就要出错啊。”

玉敏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瞧着李鸿章一脸的忧虑,一时不知如何劝慰。

正当此时,外头走进来一名愁眉苦脸的中年幕僚。

见了李鸿章,只是一揖到底,而后就立在那儿不说话了。

“银票可送过去了?”

那幕僚点了点头,张张嘴,又垂下了头。

“问你话呢,到底怎么个情形啊?”李鸿章不耐道。

那幕僚苦着一张脸,一顿足道:“中堂,三千两的银票送是送过去了,可人家没要,还……”

“还如何?”

幕僚一狠心道:“还说您是卖国贼,他们堂堂正正,不能跟您同流合污。''说是要上书朝廷,让皇上把……把您给砍了……”

李鸿章闻言,但觉得眼前一阵天旋地转,亏着安坐在藤椅上,否则就有昏厥过去的可能。玉敏急忙抢上前,抚着老李的胸口,又是满了茶水,递将上去。回头瞧着那幕僚,满脸的埋怨。口中愤恨道:“大人,咱不跟他们置气。一帮子任嘛不懂的书生,不值当。”

李鸿章咕咚咚灌了一杯茶水,脸色铁青着,眯着眼笑了起来:“好!好!好啊!这一番骂,值得。总算瞧清楚了这帮维新派到底是个什么德行。年轻冲动,难当大事!老头子是卖国贼?嘿,我就在这儿瞧着,他们来日是怎么个光景!”

奉天,辽阳。

“成交!标号132,盖平至旅大铁路十五年经营权,以总价四十八万银元出售给大盛魁韩老掌柜,恭喜韩老爷子了!”

随着台上一西装男子重重地落下木锤,下头已经嗡嗡声一片。''噼噼啪啪的掌声,加之非议之声不绝于耳。大盛魁的韩老爷子满面红光站起了身,对着周遭一拱手:“诸位,承让,承让啦。哈哈……”

不大的会议室里头,挤了个满满当当,里面各色人等不一而足。有穿着长袍马褂的山西老财,有远隔万里刚刚下船,一身西式礼服的北美、南洋商人,更有不老少来自上海滩的二鬼子买办。这会儿也就数这些二鬼子急的抓耳挠腮。没办法,何绍明公开招标,明说了只要有财力,这铁路谁都可以办。可偏偏,这些二鬼子的背后是洋鬼子,这关东之地尚且没有对洋鬼子开放。'零''点''看''书'

就算找了何绍明也是无用,人家明说了,不是他这位新晋的东三省总督不让,而是朝廷不让。要想修铁路?没问题,咱欢迎,您先去朝廷那儿报备,得了条陈别说铁路,就是港口码头都可以开放。

十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