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侠影情踪 >

第128章

侠影情踪-第128章

小说: 侠影情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华世奎醉写劝业场
    龙泉松赶忙拿起酒瓶给他爸满上;遂说道:
    “爸;高星桥也成了有钱人——后来呢?”
    “噢!——高星桥因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认购了几十万两银子的“爱国公债”;高星桥从此成了德国贵族。在德国人眼里高星桥是世界上最讲道义的人。这时候的民国大总统是黎元洪。仗着韩纳艮和黎元洪的师生关系,高星桥又狠发了几年财。后来;在韩纳艮的倡议下,井陉煤矿的全部产权文件以及德华银行、德商起士林等其他德侨产业全部交到了高星桥手里,由他代管、经营。1924年韩纳艮在天津病逝;高星桥出资十万两银子将韩纳艮的遗体装入水晶棺运回德国。这就是高家的发家史。”
    “原来高家还有这么一段历史!那他家修劝业场;渤海大楼是怎么回事?”
    文雯插话问道。龙剑秋接着说道:
    “天津劝业场、渤海大楼分别于1928年和1935年建成;距今已有40多年历史了。劝业场地处旧法租界;场内设有‘八大天’,即:天华景戏院、天乐戏院、天宫影院、天会轩戏院、天露茶社、天纬台球社、天纬地球社、天外天屋顶夜花园,合称八大天。开业前曾拟名‘法国商场’,因场内挂着‘劝吾胞舆’、‘业精于勤’、‘商务发达’、‘场益增新’四个条幅作为办场的宗旨,后改名为‘劝业场’;它尤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大世界;远近闻名;生意兴隆。
    渤海大楼是1936年建成;当时是高星桥与清庆亲王载振合股修建;建成后由高星桥之子高渤海经营,命名为‘渤海大楼’。那高渤海从14岁就喜爱上京剧,劝业场内的天华景戏院一开业;他就以劝业场少东家身份,承办天华景戏院‘稽古社’。他每天一放学就在前后台乱窜。似如鱼得水。他16岁那年与父亲高星桥商量;拜了尚和玉为师;唱武生;以演《长坂坡》、《连环套》、《刺巴杰》、《铁笼山》等为拿手。此外他还能司鼓、操琴。后来;因重用连本戏编导陈俊卿,排演二十四本的联台戏《西游记》及现代题材剧目《侠盗燕子李三》等;还在服装、道具、布景上出奇制胜;一时轰动津域。稽古社因之成为著名的‘彩头班’。那后来成为武生泰斗的张春华和张世麟、张云溪等一大批京剧名角,当时都在稽古社子弟班学艺。1944年后;他改营影业公司。52年4月因在‘打虎’运动中被捕;判刑12年。59年特赦出狱;现留用在板桥京剧团。据说他当时;就是用演戏收入盖的渤海大楼。”
    “噢——!看来天津市京剧梨园的起源和繁衍与高渤海稽古社的成立和兴盛有很大关系了。”
    “应该说是商业繁荣对文艺界发展的推动作用。
    “嚯!爸;您的理论水平已不凡一般了!”
    “那是当然;这场运动的特点就是上纲上线嘛!否则;人们怎么都懂得了‘纲举目张’呢?哈哈来喝酒;喝酒!”
    “爸;我早就听说‘华世奎醉写劝业场’的故事;是否真有其事?”
    “劝业场的匾额;当年为清末高官、近代天津著名大书法家华世奎先生所书;确实不假;但‘醉写’一说;纯属是那些专喜哗众取宠的无聊文人墨客;为迎合卖点;竟仿‘太白醉写’之典故;不惜歪曲事实;故弄玄虚;特意编八造魔杜撰出来的。”
    “怎见得呢?”
    “据我所知;华世奎他在辛亥年回津后就抽上了鸦片;因此早已忌了酒;这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象他这滴酒不沾的人;怎么能够‘醉写’呢?简直是无稽之谈——他除吸鸦片外;还吸水烟袋;一天三遍;晚上吸鸦片吸到很晚;因此他的身体极弱;加上脚又有病;走路总需人搀扶;把他说得那么潇洒;显然与事实不附。”
    “喔——!原来如此!——那华世奎是何许人也?爸;您知道吗?”
    “哼!——你把那‘吗’字去了!对华世奎;我不敢说句太大的话;但略知一二还是当得起的。”
    “那您就给我们择些有趣的故事;聊一聊?行吗?”
    “华世奎的为人;还算可以;说得过去。那我就从头说起吧!——华家祖籍江苏无锡;属望族;居住于太湖鼋头渚附近;明末才迁至直隶安次县。清康熙二年;华世奎的曾祖华文鼎;出任天津卫卫官,遂定居于天津,先住在鼓楼东大刘家胡同;后又移居现在的东门里141号大院;因他家大门口有九级青石台阶;所以天津人俗称其为‘高台阶华家’,
    华家自清初就领盐引经营盐务;此外还拥有油坊、茶庄几处财产。华世奎这一辈的近支兄弟若干;他排行老七;所以市人称他“华七爷”,华世奎自4岁开始从父学书法;宗颜真卿;临摩颜真卿各个时期的碑帖;每日必仿影20字;寒暑不辍。16岁时考中秀才;22岁时入京担任国史馆校对;30岁时应顺天乡试;于光绪十九年考中恩科举人;后被升为翰林院编修;第二年是慈禧太后的60整寿;官员们都要写贺寿的文章;华世奎字体好;文章也写得很得体;被选中送呈御览;被得到慈禧的夸奖;遂被选入内阁任中书;不久又被选为军机处章京。1911年辛亥革命风云叠起;华世奎出任阁丞;并被升为军机处章京领袖;实授正三品;地位达到了顶峰;当时只听命于袁世凯一人。辛亥革命后;清帝退位的诏书是由华世奎写成;装裱成一幅横匾;从太和殿抬到tam诏告天下;清帝退位后;华世奎没在北京逗留;便马上回到了天津;当时,袁世凯曾挽留他;他称病断然推辞继续为官。
    回津后他买了东门里石桥胡同一所小楼作为宅邸;又买了意、奥租界交接处二马路口的一所楼房居住;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袁世凯恢复帝制时;他多次当着别人的面骂袁为‘袁奸’;并在家多次哭祭光绪,表示对袁不满。民国13年冯玉祥发动‘逼宫’;驱逐溥仪出宫;华世奎闻知后垂涕痛哭。次年;溥仪离开北京到天津;住在日租界张园;他每逢初一、十五必去朝见;恭请圣安。但他对溥仪生活上的‘洋化’深为不满;常常哀叹‘大清出了败家子!’。溥仪潜去关外在伪满称帝后;当时他的好友高凌尉等曾请他拟写‘贺表’;他却说;‘掌柜的虽仍是老人;而东家却换成了新的;咱就不必凑这个热闹了吧!’高凌尉等人在日本侵占天津后;担任了上层汉奸要职;出面拉华世奎组织维持会;他借故年老多病而推辞拒绝了;却私下埋怨高凌尉说;‘人都是风烛残年了;烛头还能亮几天?何必再给自己添这个彩呐?’。自日军大举侵华后;华世奎对满清的复辟;感到绝望;因而;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交往;从此;家人和晚辈几乎未见过他的笑容;也未听过他与人随意聊天.
    华世奎的生活起居也十分刻板,他每天上午将近午时才起床。说来可笑;他一辈子不接受牙刷牙粉;因而也就从未刷过牙;他一辈子只是擦身;从未洗过澡;也就更反对别人进澡塘洗澡。他的晚年几乎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只是抽大烟;当他感到身体连鸦片都难以接受了时;便想戒掉烟瘾;最后反得了‘烟后痢’;在天津无法医治;就去北京;结果投医无效;回天津不久便寿终正寝了。华世奎有个怪癖;那就是直到他1942年去世;他脑后一直留着那根自晚清时留下来的小辫子。
    华世奎的书法学《小麻姑仙坛记》,以浑厚势雄为胜;尤其大宇榜书功力颇深,在天津当年的四大书家(华世奎、盂广慧、严范孙、赵元礼)中名列前茅。他写劝业场匾额的笔润是一字100银元;共计是500大洋;按时价;这500大洋可买高级面粉250袋;笔润之高,从没有超过他者。晚年华世奎书名大噪;他也乐得卖字;所以‘生意’非常兴隆;如今能看得见的;多为商铺牌匾;比如老药铺隆顺榕;老茶庄正兴德等。高星桥派人找华求写牌匾时;叫人端给他300块现大洋;并客气地说:‘区区润金,不成敬意’。华世奎见了;淡然一笑;遂颔首将此事应允下来。事隔几天;华世奎刚把牌匾写好;求字的人又送来200现大洋;面带难色地告诉他说;因为老掌柜一时疏忽大意;几乎贻误了大事;劳烦先生在‘劝业场’三字前面再加上‘天津’两个字。华世奎听了心里很是不悦;遂吩咐家人当即铺纸研墨;挥笔写就‘天津’二字。在‘文革扫四旧’当中;劝业场的一名老职工;巧妙地将这块名匾保护了起来;才使其免遭劫难。
    高台阶华家的坟莹在稍直口的南北斜;华世奎死后就葬于此;前几年闹扫四旧时;华世奎的坟地被掘;人们都以为定有殉葬的金银珠宝;结果什么都没发现——这就是华世奎先生轰轰隆隆的一生啊!”
    “哦;爸;您是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呀?”
    龙泉松好奇的问?”
    “哈;我小时在长萍县红山寺出家当和尚时;有一名师兄叫菩禾和尚;他曾在清廷军机处拱职;俗名国子嘉;是当时的书法名家;号“望三散人”;与“华七爷”是莫匿之交;在菩禾师兄那里我就听说过华世奎的故事;来到天津后;我又听“赢宝斋”掌柜‘小诸葛’沈仲元谈及华世奎的事;所以我略知一二。哈哈”
    “伯父;您先喝着呀!——我也敬您一杯!”
    文雯端起酒杯让道。她喝过这酒之后;遂抄起酒瓶给龙剑秋满上了杯;随即问道:
    “据说我师父高凯庭的武功一脉;与黄天霸还有些渊源;是这么回事吗?”
    文雯象急于想证实些什么;把话题又转到武术上来了。





    下册。第四卷。彩虹映紫霞 六.黄天霸死在天津
     更新时间:2011…1…4 11:50:57 本章字数:4275

    六.黄天霸死在天津
    “嗯;江湖上是有这么个说法;我也听说了一些。”
    龙剑秋把酒杯端起;又饮了一杯;说道:
    “不过;那无极拳最早是起源于无极御制拳;而那无极御制拳是宋太祖御定的拳法;祖师爷尚不能确定是谁。相传有御制莲拳、御制承袭拳、御制缉拿拳、无极气功拳、无极八卦莲花掌、无极武穆拳、无极太极拳等。后流传于博爱县的千载寺;民国期间(1929年)在杭州召开的第一届国术国考大会上,有一无极拳传人张绍贤瞻露头角;多次上台表演无极拳。你师父高凯庭是高渤海堂弟的儿子;他自小酷爱习武;起初是受高星桥私人保镖徐永庆的指点;后来徐永庆参加了高渤海组织的稽古社;又与高渤海八拜为交称兄道弟;高凯庭这才有机会正式拜徐永庆为师。这徐永庆是何许人也?细底;我就不知道了。但据传说;黄天霸自当初破了窦尔敦的“连环套”以后;由于“剿匪”有功;被晋升为漕运总兵;驻扎天津卫;还特意为他在天津县城里修建了总兵府;享受起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来。在他的手下的一班武官里;其中就有一名姓徐的偏将。与后来的徐永庆是否是一家?即莫可知!”
    龙泉松问道:
    “爸;这黄天霸最后怎么样了?”
    “黄天霸?哼;你知道他是神镖黄三泰的儿子;他自从杀害了与他结义的贺氏兄弟以后;就与绿林界结下了不共戴天的梁子。多少年来;江湖好汉们恨不得把他大卸八块了;方消心头之恨。一天;朝廷发来圣旨;调黄天霸任‘漕标副将纪名总兵’兼马兰关总兵;驻天津镇台衙门(现鼓楼西镇署实胡同);可以算得上是权柄天津镇,镇守海下一带。后来;他娶妻南皮张氏之女张桂英;张灯结彩好不荣耀。当天中午;朝廷下旨;说卧虎岭等山寨的绿林人;要去盗龙家陵寝;命他即刻铲除。第二天的一大清早;黄天霸乘坐八抬大轿东行;第三天便从蓟州行辕出发;前呼后拥好不威风,正当来至石门镇西北的龙门口附近,突然被侠客削去了脑袋;可亲随着的众人谁也不知道;大轿仍然继续前行。走着走着;轿夫们发现从轿里向地上滴嗒血迹;忙禀报他师叔‘海底捞月’叶承龙和樊洪、徐涛等轿前的一干武官。叶承龙向着轿内连喊两声‘黄大人、黄大人’;却听不见轿内有人答话,便立即吩咐落轿。叶承龙掀开轿帘一看;只见黄天霸身子斜歪在坐位上没有了脑袋;傻了眼;赶忙禀报了后面小轿里黄天霸的夫人张桂英。张夫人痛哭一阵后;决定飞马速报朝廷。半个月之后,康熙皇帝玄烨从南方调来施世伦;命他查办此案。施世伦人称‘施不全’;是个瘸子;由于黄天霸当年为施大人效过力,因此对这桩案件十分重视。便差遣叶承龙、樊洪、刘云、文涛等人四处私访查看,可是忙活了两个月,却连一点线索也没有。
    后来听当地百姓们说,马兰峪东圈村住着一位身世不明的人;人称‘小辫李二’;他50多岁,个头儿不高,头发稀疏,只是辫子很小;于是施世伦身穿康熙帝赐给他的黄马褂儿亲身登门造访。“小辫李二”见施大人诚意相请;攀谈起来甚是投机;提起黄天霸;原来还有粘点儿亲缘关系;那小辫李二的父亲曾与‘千里独行侠’侯华碧八拜为交;也在十三省总镖局干过镖师。他接受任务之后,忙围绕着石门四圆遭儿,没黑夜没白日地整整密查了40多天;却一无所获。施大人只好又给了他40天的期限。一天深夜;小辫李二正在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