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

第83章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83章

小说: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术话音落下,大帐中顿时安静了下来。

  气氛,也凝滞了起来。

  静!

  安静得有些死气沉沉。

  众所周知,袁术与王灿有过节,还是那种老死不相往来,打了死结永远无法解开的仇恨。袁术一反常态,推举王灿为盟主,这是什么意思?各路诸侯心中满是疑惑,不明白袁术打的是什么注意?但是却又不能问,让人心中很难受。

  袁术志得意满,看着各路诸侯的表情,心中升起一抹快意。

  不明白?不明白最好,这就是他要的效果。

  诸侯们面露沉思之色,一声不吭,大帐中,寂静无声,没有人说话,只剩下淡淡的呼吸声,以及砰砰的心跳声。

  袁绍正闭目养神,听见袁术的话,眼眸一睁,眸光中闪过一道冷意。

  袁绍轻轻的瞥了袁术一眼,目光转向王灿,等待着王灿的回答,这时候,便是看王灿的决断了。

  不过,袁绍看向王灿的目光,却带着一丝冷意,让王灿都感觉背脊发凉,冷汗涔涔。

  袁术一句话,王灿再一次成为众人的焦点。王灿也是瞪了袁术一眼,这厮简直是一根搅屎棍,无事找事,尽干些没**儿的事儿。袁术这样一说,直接把王灿架在火上烤,使得王灿站在了袁绍的对立面,而王灿又不得不作出解释,稳住袁绍。

  对于盟主一职,袁绍志在必得,不论谁挡住袁绍的路,袁绍都会毫不犹豫的铲除掉挡在前面的绊脚石。

  这时候,王灿已经是必须要站出来说话了。

  若是王灿不解释,就会使袁绍认为王灿口腹蜜剑,嘴上一套,暗地里一套。他站起身,朝袁绍、曹操、孔融等各路诸侯拱手施了一礼,然后朗声说道:“诸公,灿有话说,请诸公听王灿一言。”

  “呼呼……”

  王灿站在远处,也能感受到袁绍的呼吸变得急促了起来。

  “紧张么?不自信么?”

  王灿心中好笑,这或许就是袁绍的为人之道,优柔寡断,没有足够的心胸气度。王灿刚抵达的时候,就已经言明了支持袁绍做盟主。现在因为一点动静,袁绍就快要翻脸了,看袁绍的神情,分明是怀疑王灿,害怕王灿担任盟主,影响到了袁绍。

  “王大人,你说吧,我支持你哦。”

  袁术身后,第二列,坐在壮汉身旁的青年大吼一声,眼中带着浓浓的期待。

  这青年昨夜见识了王灿烧毁董卓的信,诛杀董卓的使者,手段高明,杀伐果断,心中对王灿升起了一抹钦佩,见袁术支持王灿,也大吼一声。

  “伯符,你怎的如此莽撞。”

  青年旁边,壮汉低喝一声,瞪了青年一眼,示意青年不要说话。

  袁术听了之后,却是阴测测的笑了笑。

  这小子,很不错,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

  袁术笑得正欢,袁绍却是脸色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一双漆黑的眸子滴溜溜直转,眸子中闪烁着冰冷的杀意。即使距离袁绍有些远,王灿也感受到袁绍整个人好似冰霜一样,浑身散发着一股冷意,让人难以接近。

  其实,按照座次安排。

  袁绍隐约已经有了盟主之势,然而名不正,言不顺,不论如何,袁绍都必须把盟主的位置拿出来公选,让所有的人选择他,袁绍才能名正言顺的发布号令,只是袁术这一搅和,使得袁绍心中的计划落空了。

  曹操下方,孔融也是不怕事的主儿。

  他也说道:“为先呐,你是蔡伯喈的弟子,与卢植、王允、杨彪、马日?等朝廷重臣关系匪浅,又是牧守一方的太守,我看你担任盟主也是绰绰有余的嘛,相信许多同僚对你担任盟主,还是很放心的。”

  “孔北海,你?”

  曹操目光瞅了孔融一眼,低声道:“这局面已经够乱的了,您这样横插一脚,不是使得局面更加不可控制了么?”

  孔融低声道:“孟德,做人呐,行得正,坐得直,盟主本就是推举产生,谁不可担任,谁又能一定非要担任呢?”

  曹操闻言,叹息一声,目光落在王灿身上,只能看王灿的决断了。

  稳定!乱局!

  全在王灿一念之间,就看王灿的野心了。

  王灿扫了袁绍一眼,此时袁绍已经是面红耳涨,目光盯着孔融,眼中迸射出熊熊的怒火,有了袁术一个搅屎棍,居然又来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孔融,可恨,可恼。

  “王太守,公路、文举(孔融字)都推举你担任盟主,你就屈就了吧。”

  袁绍咬牙切齿,森冷的声音从牙缝中透露出来。

  王灿叹息一口气,曾几何时,袁绍也称呼王太守了么?当局者迷,袁绍还真是被盟主蒙蔽了眼睛,看不清局面,看不清人了。他拱手说道:“诸公,请听我一言,王灿多谢后将军袁公路、北海太守文举公的青睐,推举王灿为盟主。但是,对于盟主一职,王灿是万万不敢想的,也不能担任的。”

  “王太守,这是为什么呀?”

  袁术身后,那青年再一次询问道。

  壮汉低喝一声:“伯符,你若再乱说话,就不要跟在爹爹身边了。”

  “哦,知道了。”青年非常不情愿的低下头,不说话了。

  PS:四更之一,爆发了,收藏、鲜花、票票扔过来吧。

  第139章 王灿的肺腑之言 '本章字数:2360 最新更新时间:2011…05…04 11:00:00。0'

  …………………………………………………………………………………………………………………………………………

  王灿朝青年笑笑,这青年有些莽撞,却不失为真性情。

  清了清嗓子,王灿继续说道:“诸公,在座诸位都是王灿的老前辈,有声望,有能力,无不让人钦佩敬仰。如北平太守公孙将军,公孙将军是卢公弟子,出身名门,从一小吏做起,到朝廷的一方太守,驻守边关多年,作战勇猛,威震边疆,令胡虏闻风丧胆,着实令人心怀敬仰。”

  公孙瓒闻言,也是得意的笑了笑。

  公孙瓒不好其他,单单对胡虏之事,非常看重,自公孙瓒担任边关防守以来,多次主动出击,攻打匈奴、鲜卑,取得了不凡的战绩。王灿一句称赞的话,顿时让公孙瓒如同喝了蜜一样,通透舒爽,浑身愉悦。

  王灿目光一转,看向一个身穿丝绸华服,发须皆白,相貌淡雅的老者。

  这老者名叫陶谦,是徐州刺史。

  王灿走到陶谦身旁,说道:“陶刺史德高望重,若是按照岁数排定,陶刺史都是王灿父辈、祖辈的人了,这样一个性格刚直,有高尚的节操的人,举孝廉,拜尚书郎。后迁幽州刺史,征拜议郎,继而作为车骑将军张温的参军,西讨韩遂,战功赫赫,功勋卓著。后来黄巾起兵,攻打徐州,陶刺史被任命为徐州刺史,大败黄巾军,如此公绩,令人心往神驰,敬佩万分,王灿与陶刺史比较,着实让王灿汗颜。”

  陶谦闻言,连连摆手,表示王灿过誉了。

  不过,谁都喜欢听赞美的话。

  尤其是陶谦这般年近六旬的老人,喜欢缅怀自己以前做过的事情。

  王灿从陶谦举孝廉开始,将陶谦的功绩说得清清楚楚,陶谦心中非常高兴,暗赞王灿这个小伙子懂事,明理,有前途。

  ……

  从武将公孙瓒,文臣陶谦开始,王灿一一历数大帐中各路诸侯的功绩。

  一众诸侯,听了王灿的话,对王灿都是非常喜欢,心中暗赞王灿这个小伙子虽然年轻,却懂事,会做人,会做事。

  这一席话,自然是王灿说出来交好各路诸侯的。

  效果,很明显。

  王灿见此,心中也升起一抹小小的得意。毕竟王灿说话的时候,当着这么多所有诸侯的面宣扬功绩,这些诸侯们都是倍儿有面子。

  最后,王灿说道:“反观王灿,去年成为汝南黄巾贼首领,然后入洛阳,拜得蔡邕为师,经老师大力推荐,朝廷敕封为汉中太守,为朝廷牧守一方。然而,论名望,王灿刚出道一年,没有丝毫的建树。”

  “相比于本初,却是相差太远,本初从黄巾作乱开始,就从军入伍,东征西讨,担任朝廷要职,参谋军事,王灿纵使再活几年,也难以望其项背。”

  “论胆量,本初敢于朝堂之上喝斥董卓,王灿却无此胆量。”

  “论能力,本初出身袁家,家学渊源,做事、做人,都比王灿出众。”

  “论胸襟,本初能当着众人替袁公路向我道歉,胸襟广阔,如此杰出的人,难道不能担任诸侯盟主。”

  王灿侃侃而谈,神色诚恳,大声说道:“文举公、袁公路二人推举王灿为盟主,王灿心中暗自高兴,却又感觉汗颜。王灿能力、胆量、胸襟、名望,都不如本初,如何能担任盟主呢?”

  “话说道这个份儿上,诸公下决定吧!”

  王灿说完之后,大帐中又变得安静了下来。

  袁绍脸上古井不波,没有任何表情,好似一根木头一样,不过眼眸中却闪烁着浓浓的喜色,王灿一番话,让袁绍也是欢喜莫名,同时听见王灿无条件支持他,袁绍身上散发出来的冷意也消失得干干净净。

  这小子,还算上道。

  袁绍暗暗说道,旋即,袁绍心中又冷冷一笑,王灿左右逢源,所有的人都讨好,威胁太大了,不能任由其发展,需要适当的打压打压了。

  曹操目光复杂,望着王灿,心中五味杂陈。

  这小子,简直是活泥鳅,滑不溜手,让人难以捉摸。他站起身来,朝袁绍拜了一拜,朗声说道:“操拜见盟主!”

  王灿也站出来,躬身道:“灿拜见盟主!”

  “拜见盟主!”

  “拜见盟主!”

  ……

  见曹操、王灿、孔融、公孙瓒、陶谦等诸侯都拜袁绍为盟主,其他的各路诸侯,也都是站出来拜见袁绍,愿意奉袁绍为盟主。最后只剩下袁术一人,大势之下,袁术也不能阻挡,不情不愿的站起身,朝袁绍拜了一拜,却没有说话。

  袁绍挺胸收腹,昂起头,一脸正色,说道:“承蒙诸位看得起袁绍,绍就扛起这个重任,担任盟主,统领诸位共同讨伐董卓,还天下百姓一个安稳幸福的日子!”顿了顿,袁绍又大声道:“大帐之外,绍已经准备好了祭祀天地的祭台,诸位随我来,定下盟约,祭天盟誓!”

  说完之后,袁绍一撩衣袍,大步朝帐外走去。

  王灿、曹操相视一望,都笑了笑,便跟着袁绍走出了帐外。

  早就准备好了祭台?

  换句话说,袁绍早就将盟主之位,视为囊中之物。

  各路诸侯窃窃私语,交头接耳,不过也是纷纷起身,朝大帐外走去。

  盟军营地中央,一座高台坐北朝南搭建起来。高台上,摆放着祭祀天地的牲畜、祭品,袁绍左手摁在腰间宝剑上,身穿甲胄,身披大红色披风,头戴金盔,大步踏上台阶,走上了祭台。

  待袁绍走上台去,又有士兵捧着一尊小鼎走到袁绍身前。

  小鼎中装着牲口的鲜血,袁绍伸手蘸了一点牲畜的鲜血涂在嘴唇上。紧接着,下方的各路诸侯也伸手从旁边士兵端着的小鼎中蘸了牲畜的鲜血涂抹在嘴唇上,表示愿意遵守约定。

  歃血为盟,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结盟者把牲口的血涂在唇上,表明信守言语约定,食言即遭天谴。

  王灿也是蘸了一点鲜血,在嘴唇上抹了一点就罢了。

  袁绍目光掠过所有的诸侯,满意的点点头,才朗声说道:“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恐社稷沦丧,集合义兵,共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合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违此盟,天诛地灭,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袁绍声音洪亮,面色涨红,眼中闪烁着浓浓的兴奋之色。

  大权在握,这样的感觉真好。

  “凡我同盟,齐心合力,以致臣节……”

  “凡我同盟,齐心合力,以致臣节……”

  ……

  祭台下方,一众诸侯、士兵大声呼喊,宣誓盟约。

  王灿站在诸侯的前列,望着意气风发的袁绍,暗暗摇摇头,这样一个扭曲的诸侯联盟,袁绍就这么在意?

  仅仅是宣誓就能凝聚起讨伐董卓的力量么?

  王灿打心底认为这种利益的联盟是最不可靠的,一旦触及各路诸侯的利益,就会土崩瓦解,而且袁绍本身也是一路诸侯,遇到事情的时候,说不定袁绍就是第一个破坏盟军誓言的。

  PS:四更之二,爆发啦,求收藏、鲜花,给点力支持哦。

  第140章 粮草官 '本章字数:2276 最新更新时间:2011…05…04 18:00:00。0'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