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

第579章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579章

小说: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灿在成都建立文院,有蔡邕、庞德公、司马徽坐镇,俨然是一处新兴的学术圣地,王灿掌握的舆论力量才是庞然大物,不可估量。再加上王灿占据益州,还有益州本土的大儒名士撑腰,这样的力量更是关中大族无法比拟的。

  王灿看了郭嘉和法正一眼,问道:“我们要平定西凉,其实就是解决韦端的问题。奉孝、孝直,你们两人有什么看法?”

  法正朗声说道:“主公,既然韦端代表的是关中大族,那就先礼而后兵。”

  王灿问道:“如何先礼后兵?”

  法正回答道:“主公派遣一名士兵到威武传达命令,让韦端来拜见主公。等韦端抵达冀城,主公提出让韦端去成都做官,从而任命心腹担任凉州刺史,整饬西凉的局面。”

  郭嘉点头说道:“孝直的建议不错,先礼后兵,已经足以显出主公的仁德。主公给足了韦端面子,若韦端不接受,再发兵攻打威武,扫荡西凉。黄将军和高将军带兵坐镇长安,若是关中的大族不消停,发兵清理一遍就是。”

  阎行也说道:“主公,末将认同法大人的建议。”

  王灿思虑一番后,说道:“好,就采取先礼后兵的策略,看韦端作何打算?”说完后,王灿拿起纸笔,拟定好命令,然后交给法正,让法正派遣士兵前往威武,传信让韦端来冀城拜谒王灿。

  三人起身离开书房,忙碌各自的事情去了。

  法正派出信使后,王灿却没有停下。

  王灿率领一部分士兵坐镇冀城,却派出阎行、赵云、陈到和张任往西北赶去,平定陇西郡周围的县城。不仅如此,王灿又让吕蒙、典满和黄叙单独帅领一军,跨过渭水,扫荡渭水北面的疆土,将冀城北面的秦川、狄道、金城等郡县全都收入囊中。

  一时间,两路大军长驱直入,朝着韦端的凉州治所威武逼近。

  ……

  王灿征讨西凉的时候,曹操和袁绍的交战已经接近了尾声。

  曹操和袁绍交战,仍然取得了胜利。

  虽然曹操没有历史上那般强大逆天的阵容,麾下顶尖的谋士也只有荀?一个人。然而,曹操众多的谋士没有了郭嘉、程昱、荀攸的压制,其他的谋士如陈群、刘晔却得到了重用,发挥出璀璨的光芒。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

  演义中,曹操和刘氏皇族势如水火。

  刘晔因为出身刘氏皇族,遭到了曹操的猜忌,没能得到曹操的重用,几乎是处于沉寂的状态。但是,王灿横空杀出来后,刘协提早的死去,曹操麾下也因为谋士缺乏,使得刘晔得到了曹操的重用,成为曹操倚重的臂膀。

  曹操和袁绍交战,刘晔一直在曹操身边出谋划策。

  双方最开始在白马交战,后来曹操撤兵,袁绍进兵,双方最终屯兵官渡。

  历史的轨迹,诡异的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袁绍一如既往的犯浑,被曹操亲自带兵烧了乌巢囤积的粮草。两军交战的时候,袁绍得知了乌巢的粮草被焚,直接后撤。不过,袁绍撤兵的时候,仍然留下了麾下仅存的大将张颌和高览断后,为他争取时间。

  然而,张颌和高览留下后,立刻反水,投降了曹操。

  不仅如此,被袁绍扔在一边的谋士沮授也被曹操俘虏。

  此役,袁绍率领的数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狼狈的逃回邺城。

  纵然曹操麾下的谋士不足,纵然曹操没有张辽这员虎将,但曹操凭借自身的力量,仍然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曹操获胜了,但历史又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因为历史上的沮授被俘却宁死不降,最终被曹操杀死,但现在却活了下来。

  其原因,是因为曹操麾下谋士缺乏,所以曹操耐着心思,三番五次的劝说沮授。

  最终,曹操劝降沮授,又获得了一个谋士。再加上许攸也投奔了曹操,如此一来,曹操就得到了许攸和沮授两个谋士,再加上麾下的刘晔、荀?、毛?等才华出众的人,他和袁绍的力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曹操率领大军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往北边杀去,迫使袁绍一退再退。最终袁绍只剩下并州、幽州以及冀州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曹操却获得了整个青州,以及冀州的一部分,实力大增。

  Ps:五更之四,这一章写得辛苦,几乎是抠字眼。原本打算详写曹操和袁绍,最终决定一章略过,免得又耗费巨大篇幅写出几章甚至是十几章的内容。

  第895章 韦端的决定 '本章字数:2470 最新更新时间:2011…12…01 22:55:03。0'

  …………………………………………………………………………………………………………………………………………

  王灿派两路大军离开冀城,麾下的将领全都派了出去。

  不过,郭嘉和法正却留了下来。

  王灿闲来无事的时候,突然想到了马超和马休。

  这两人归顺韩遂后,曾经率领士兵攻打王灿,但随着马氏兄弟杀了韩遂,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也没有了踪迹,着实奇怪。

  王灿和马超之间的恩怨,最早可以追溯到王灿囚禁马超。

  到现在,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王灿不会有仁慈之心,也不会学曹操那般为了收服关羽而留下关羽的性命,对马超是存了必杀的心思。

  王灿麾下的将领杀了马腾、马铁和马岱,和马超是不死不休的关系。

  王灿琢磨着马超凭空消失的事情,觉得马超可能会留在西凉,或者是离开西凉。故此,王灿吩咐士兵在西凉设立关卡,张贴缉拿马超的告示,同时又传信给坐镇长安的黄忠和高顺,让两人派兵设立关卡,阻拦马超和马休,争取将马超抓捕起来。

  ……

  凉州,威武县。

  王灿派遣的士兵抵达威武后,拜见了韦端。

  县府大厅,韦端头戴进贤冠,身上穿着一袭黑色长袍,端坐在主位上。

  韦端的年龄约莫四旬左右,他面容俊朗,眸子清澈透亮,红润的面颊上带着淡淡的笑容,仿佛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不得不说,世家大族培养出来的子弟大多是一表人才。

  袁绍、袁术出身袁氏,长得都是一表人才;荀攸和荀?出身颍川荀氏,也长得容貌俊伟,相貌堂堂,是当世大帅哥;诸葛亮所在的诸葛家族也是琅琊大族,长得一表人才;周瑜出身的周家也大有来历,是名门之后,人称美周郎,足见其容貌之漂亮。

  单凭这一点,也能看出世家和寒门的差距,也是这个时代的特征。

  士兵拜见韦端后,直接说明来来意。

  韦端闻言,脑中一片迷糊。

  虽然韦端心中慌乱,脸上却没有露出任何表情,语气平淡的说道:“小将军先去偏厅休息一会儿,待我仔细考虑考虑,再作答复。”

  传信的明明是一个士兵,可韦端称呼小将军。

  这样的称呼,让士兵心生好感。

  不过,士兵仍然牢记法正的吩咐,大声回答道:“韦大人,蜀王已经给了小人明确的指示,只给您半天的时间考虑。若是时间超出半天,小人立刻返回冀城,认为您不愿意去拜谒蜀王。时间有些急促,请韦大人慢慢斟酌。”

  说完后,士兵跟着府上的侍从离开了。

  韦端坐在主位上,表情阴晴不定。良久之后,韦端长舒一口气,大声吩咐道:“来人,请大公子和二公子来大厅议事。”

  站在厅外的侍从听到韦端的吩咐,立刻去传达韦端的命令。

  大公子,是韦端的大儿子韦康。

  二公子,是韦端的二儿子韦诞。

  韦康才华出众,为人谦卑懂礼,能力很强,已经开始协助韦端处理凉州的事物,在威武有着很高的威望。韦诞也是机敏过人,但韦诞和韦端比较相似,喜欢研究学问,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却不理政事。

  正是如此,韦氏兄弟关系非常和睦。

  只要不涉及权利,兄弟还是兄弟,但掺杂了权利,便会发生改变。

  时间不长,韦康和韦诞急匆匆的来到大厅。两人坐下后,韦康开口道:“父亲,您将我和二弟找来,有什么事情么?”

  韦端神色凝重,说道:“王灿派士兵来通知为父,让为父去冀城拜谒。”

  韦诞一听,剑眉上扬,忙问道:“父亲,是蜀王么?”

  韦端点点头,却没有说话。

  韦诞见韦端肯定的点头,突然从坐席上蹦了起来,脸上露出欢喜之色。好一会儿,韦诞才发现韦康和韦端都盯着他,而且韦端阴沉着脸,露出不高兴的表情。韦诞讪讪一笑,脸上露出尴尬的表情,赶忙坐下来。

  韦端大喝道:“诞儿,你这般兴奋,是何意思?”

  韦诞没有任何顾忌,兴奋的说道:“儿子听闻蜀王在成都兴建学院,有蔡邕、庞德公和司马徽执教,而且大儒任安也在成都,当真是大贤云集,令人欣羡。蜀王让爹爹前去拜谒,显然是想让爹爹归顺蜀王。只要爹爹答应了,儿子就可以去成都求学,到时候再拜蔡邕为师,或者是拜庞德公和司马徽为师,哎呀,这可真是的大好机会啊!”

  韦诞越说越起劲儿,已经忍不住搓了搓手。

  韦诞听了后,脸色却愈加的阴沉。

  虽然他也有些心动,可凉州是韦家的基业,岂能拱手让与他人。韦康看见韦诞兴奋的表情,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他的这个二弟从小好学,而且是一个书呆子,一心钻研学问,现在有了去成都的大好机会,更是不知道姓什么了?

  韦康抬起头,看向韦端,问道:“爹爹,蜀王派来的使节呢?”

  韦端回答道:“为父让他在偏厅休息,那士兵已经明说了,只给半天的时间考虑,然后就准备返回冀城。”

  韦诞插嘴道:“爹爹,还有什么好考虑的,直接归顺了吧。”

  “住嘴!”

  韦端大喝一声,恶狠狠的瞪了韦诞一眼。

  韦诞低着头,喃喃自语道:“你自己不也经常称赞成都大儒云集,是研究学问的圣地么?现在却来喝斥人家。”

  那模样,好像是受了委屈的小娘子。

  韦端叹息一声,以手抚额,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若非他的这个二儿子真是像极了他,韦端恨不得将他拖出去宰了。

  家业和学问,这厮竟然直接抛弃家业。

  韦康说道:“爹爹,恐怕您是必须去,不去不成。”

  韦端立刻问道:“为何?”

  韦康回答道:“儿子已经得到消息,蜀王派出了两路大军,正在扫荡西凉。估计用不要多长时间,两路大军就要抵达威武,兵临城下。韩遂和马腾尚且不敌蜀王,我们兵力更弱,更不可能抵挡大军。”

  韦端眉头皱起,说道:“果真非去不可?”

  韦康点头道:“非去不可!”

  韦端叹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惋惜的表情。

  韦诞听见兄长和父亲的谈话,心中却乐不可支。他也是极为聪慧的人,能猜出王灿让韦端去冀城的目的,也能猜想到韦端此去冀城是鸿门宴,若是归顺王灿,一切好说;若是不归顺,后果肯定是不堪设想。

  只要去了,肯定只能归顺王灿。

  如此,他也能去成都求学。

  一想到这里,韦诞就兴奋不已。

  韦康瞥了眼正在偷乐的韦诞,又看向韦端,说道:“父亲,其实归顺王灿,并不是一件坏事。这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可能一直处于群雄割据的状态。再加上天下无主,正是群雄逐鹿的大好时机。蜀王占据益州富庶之地,又拿下了关中沃野千里,现在更是平定了西凉,已经有霸主气象。我们归顺后,也是为韦氏开创一条辉煌之路。”

  韦诞摇头晃脑的说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虽然祸事,却也是大福啊!”

  这厮摇头晃脑,显得非常兴奋。

  韦端听了二儿子的话,却也点了点头。

  韦端也不是犹豫不决之人,他下定决心后,立刻找来传信的士兵,将前去拜谒王灿的事情敲定下来,准备起身离开。

  Ps:五更完成,终于小爆发了一把,求鲜花,求鲜花,终于可以休息了。

  第896章 迎接 '本章字数:2338 最新更新时间:2011…12…02 10:56:10。0'

  …………………………………………………………………………………………………………………………………………

  八月上旬,北地的天气已经逐渐的凉爽起来。

  街道上往来的行人,也越来越多。

  然而,城门口却寂寂无声。

  只见一队身穿甲胄,腰悬战刀,浑身充斥着杀气的士兵站在城门口,仿佛是经年不多的雕塑一动不动。这些凶戾的士兵往城门口一站,周围的百姓只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