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混在东汉末 >

第626章

混在东汉末-第626章

小说: 混在东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06章天无绝人之路

那是一个黑色的身影,并不高大,也不健壮,静静的伫立在一块巨石旁,如果不是白色的石头在月光下看得分明,映出了这个身影,小天子很难发现这个人,只会觉得这也是一块纤细的石头。

可是,在这个一动不动的身影上,他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明的压力,这股压力他只在刘修镇服文丑的时候感受过,那是一种沉重如山,锋利如刀的压力,让人无法呼吸,让人如中利刃。

小天子绷紧了身体,极力不让自己倒下。此时此刻,他的脑子里一片空白,没有任何想法,只有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信念支持着他,究竟是什么信念,他却没有时间去分辨。

“嗯,果然有点资质。”那人轻轻的哼了一声,突然之间,就像春风吹散了漫天的飞雪,融化了高大的冰山,所有的压力都烟消云散,只剩下融融的春意,浑身暖洋洋的,如沐春风。

“你是谁?”小天子偷偷的吁了一口气,一动不动。冷汗已经将他的内衣沾在皮肉上,粘乎乎的,非常不舒服。不过他还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镇静下来,威严的问了一句:“怎么一声不吭的在朕面前出现,你想刺驾吗?”

那人似乎笑了一声,转过头,看着远处高耸入云的朱雀阙。那种随意间透露出来的轻蔑让小天子恼羞成怒,咳嗽了一声,刚要厉声喝斥,那人轻声说道:“一个只敢躲在暗处自言自语的皇帝。有什么可刺的。”

“你!”小天子哑口无言。

“我要杀你,只是举手之劳,正如这皇宫任我来去一样。”那人慢慢的转了过来。黑暗中,小天子看不清他的面目,却能感受到他那嘲讽的目光。“可是你呢?你却只能在这高墙大院里等死,等着刘修来杀你。”

“胡言……”

“是不是,你自己最清楚。我不想和你争论。”那人毫不客气的打断了小天子,简洁明了的说道:“如果你想活,那就闭上嘴。听我说。”

“听你说,你是什么人?”小天子冷笑一声,反唇相讥:“一个不敢以真面目见人的。有什么资格让我听你的?”

那个顿了顿,似乎还皱了皱眉:“我不是不敢以真面目见你,只是怕你不敢见。另外……”他的声音一变,忽然间变得有些尖厉起来:“我现在的模样也不是我的真面目,一切都是因为刘修,都是那个该死的畜牲,我才变成现在这副模样。”

听到有人痛骂刘修,小天子不禁皱了皱眉,说不清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似乎有些惬意。又有些不快。随着刘修威望的与日俱增,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敢直呼刘修的大名,就连宋太后也只是称其为骠骑将军,不管是人前人后,敢称呼刘修名字的大概只有刘表一人。因为刘表的小儿子也叫刘修,他可以借着这个由头直称刘修的名字以泄愤,但是也仅限于背后,当着刘修的面,他连大气都不敢喘。

可是小天子又很不高兴,毕竟刘修是他的父亲。当着他的面称刘修的名讳,对于他来说,绝不是一件让人痛快的事。

“你究竟是谁?”小天子不悦的再一次打断了那人。那人诧异的看了他一眼,突然迈出一步,只是一步,就到了小天子的面前。也不见他如何动作,小天子的手腕就落在了他的手中。这一次,小天子看清了他的手,那是一只焦黑的手,借着月光,还隐约能看到一些暗红色的纹路。小天子诧异的看了一眼,随即抬起头,看向那人隐在黑色斗篷中的脸,这一眼,看得小天子魂飞魄散,身子本能的向后便退,如果不是那人拉着他的手腕,他也许会一跤摔倒在地。

这是一张多么恐怖的脸啊。

冷汗从小天子的头上涌了出来,他张大了嘴巴,脸色煞白,头皮发麻,根根头发似乎都竖了起来。浑身浮起一层鸡皮疙瘩,每一根毫毛都在恐惧中瑟瑟发抖。

“我说过,不是不敢以真面目见你,是怕你不敢见,如何?”那人嘶嘶笑道,如一条毒蛇。

“你……你……”小天子牙齿咯咯作响,眼泪夺眶而出。

“我姓雍,雍容华贵的雍。”那人长吸了一口气,恢复了些许平静。“我曾经有过无数弟子,其中一个叫檀石槐,想必你一定听过。”

“檀石槐?”小天子愣了片刻,连连点头。对那个曾经称霸草原三十年的草原枭雄,他当然知道。刘修战无不胜,平生只受过两次重伤,第一次便是与檀石槐交手所致。

“你想成为檀石槐一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英雄吗?”

“想”这个字险些脱口而出,可是涌到嘴边,小天子又咽了回去,反而报以冷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不知你这位高徒现在何在,我倒是记得,他的首级曾经挂在我洛阳皇宫的北阙上。”

“他以一个小部落首领之子起家,不过区区十年,便成为草原上一呼百应的大王。以五十万子民,让拥有百倍人口的大汉以和亲相笼络,还不能称之为英雄?如果他坐在你这样的位置,又岂是称雄草原,他可以称雄天下。”

小天子咬着嘴唇没说话,他当然知道这些道理。如果檀石槐是大汉天子,他根本不可能死在落日原。而落日原之战大概也是刘修这一生最艰苦的战斗,仅是虎士就死了数百,最后他本人还挨了檀石槐一掌,昏迷数天。

“要想做天下之主,就要杀伐果断,像你这样优柔寡断,能成什么大事?”那人见小天子不说话,便有些不耐烦的松开了他的手腕,又叹了一声:“只可惜,偌好的资质,却很快就要被刘修逼得走投无路了。”

“资质?”小天子终于开了口:“你说什么资质?”

那人转过头,避开了小天子且惊且惧的目光,淡淡的说道:“我刚才查看了你的脉象,你是一个非常适合修道的人。你的年龄虽然略微偏大了一些,不过现在起步,还算来得及。想当然,檀石槐也是十三岁开始修行,仅仅两三年时间便成为草原上最善战的勇士,不到二十岁,他便成为纵横草原的鲜卑之王。”

小天子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他也听人说过檀石槐的相关事迹,但远远没有眼前这人讲得详细。檀石槐修道之后实力的迅速提升让他兴奋不已,一时间,他仿佛看到自己成为檀石槐一样的高手,即使面对刘修也无所畏惧。他亲眼见识过刘修只哼了一声就让文丑拜服的场面,对这种神奇的道术早就心向往之,只是一直没找到机会修习,现在能教出檀石槐的高人就站在他的面前,虽然面目可怖,可是成为高手的那种冲动还是让他暂时忘记了他那张脸。

“我……我能像檀石槐……那样吗?”

“你的资质不弱于他,而你拥有的条件更是草原上放羊的他不能想比的,你为什么不能成为他?”那人语气淡淡的,却透着无比的自信,更让小天子兴奋不已。“只要你愿意,三年之内,你就能突破狮子吼,进入虎啸境界。”

小天子狂喜,他听刘修大致说过修行咒术的几个境界,也刚刚听这位高人讲解了檀石槐的修行过程,三年进入虎啸境界,的确比檀石槐要快得多。而据这位高人说,刘修修习了十几年,却连门都没入,只是因为机缘凑巧,这才进入虎啸而已。

如果我也能进入虎啸境界,那我还用那么怕他吗?

见小天子喜不自胜,那人暗自松了一口气,淡淡的问道:“你愿意随我修道吗?”

小天子此时却闭上了嘴巴,眼珠转了两转:“随你修道,有什么条件,你先说来听听,看我能不能满足你。”

那人眉头轻轻的颤了颤,沉默了片刻:“穷不习武,修道比习武花费更大,你要想修道,就得有足够的钱财。除此之外,你还要准备一个安静的所在,每天都能安排足够的时间,不被任何人打拢。最后,你不能向任何人透露我的存在,否则,我随时会杀了你。”

小天子略作思索:“仅此三项?”

“仅此三项,你若应了,现在便可拜师。你若不能应,我们就此别过,哪怕你被刘修杀死,我也不会帮你。”

“行。”小天子举起手掌,强自压抑着兴奋的心情:“君子一言……”

那人有些诧异,犹豫了一下,也举起黑乎乎的手掌,与小天子连击三掌:“驷马难追。”

小天子大喜,也没感觉到那只黑色手掌上粘乎乎的东西粘到手上有多难受,他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头:“弟子刘协,拜见师尊。”

那人喋喋的笑了起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没想到檀石槐之后,我还能再收如此上佳资质的弟子。哈哈哈,刘修啊刘修,你的好日子到头了。”

小天子跪在地上,听着那人刺耳的笑声,心头却是乐开了花。他暗自祷告,上苍有眼,我终究还是天命在身,就算是到了穷途末路,依然能绝处求生。上天把檀石槐的师尊送到我的眼前,偏偏他还和我最大的对手有着难以言明的仇恨,这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或许,那都是天将降大任于我之前的考验吧。

第707章议婚

正月末,小天子接到了刘修的泣血上书。

得知父王失足坠崖的噩耗,刘修悲伤过度,大年夜遇袭的伤势复发,卧床不起,不能亲到洛阳迎柩,特请天子恩准,由风雪及王孙渊扶灵柩回江陵封国安葬。鉴于楚王只有他这么一个独子能继承楚王的爵位,而身为藩王不能带兵及理政,刘修特请除辞去骠骑将军之外,还自免所领的荆州刺史,专心打理先王留下的各项生意。

辞去骠骑将军的职务,刘修就没有理由再保持一万人的亲卫营,考虑到他为国征战多年,结下的仇家不少,不久前还遭到了刺客的袭击,因为他特请陛下恩准保留超过规定数量的亲卫营。在朝廷明诏之前,他将保留现有的亲卫营,不作任何改动。

作为即将卸任的荆州刺史,刘修上了最后一封议政书,建议提高各县的县令、县长的俸禄,解决一直以来县令、县长仅凭自己的俸禄无法体面生活的问题,为他们廉洁奉公创造一个可能的环境,为那些因家贫而无法廉洁自守的士人打开方便之门。

最后,刘修作为新政的始作俑者,诚恳的指出了新政实施至今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逐渐滋生出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预防和解决的方案,重中之重是重申契约精神,请朝廷以身作则,不要轻易的破坏新政得以实施的基础。

刘修的奏折送到小天子手中后,让小天子既恼火又无奈。

刘修的奏折是公文。按照现在不成文的规定,这些公文经过司徒府的时候,会摘要留存。特别是这一类有关新政的奏疏,很可能会全文转抄,发送到各州各郡以及在京的各个府寺。刘修说的只是荆州。然而其他推行新政和即将推行新政的各州能不跟风?给县令长加俸,那太守们怎么办,其他的官员怎么样,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件事,涉及到几乎全国的官员。

可是小天子又不能说什么,刘修领荆州刺史,他就有这个上疏议政的权利,虽然这么多年来。他从来就没有上疏议过政。

更让小天子棘手的是,他连留中不发都不行,以前奏疏是直接入宫,经六曹尚书之手,待天子做了决定之后再决定是不是留中,还是转交司徒府。卢植做了顾命大臣后,因为内朝没有能和他抗衡的人。行政大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回到了司徒府,换句话说,这封奏疏在到达天子之前,司徒府就知道了。

而小天子也需要就楚王刘元起的意外身亡做一个交待。他原本担心刘修会不认可他的解释,现在刘修认可这是意外。正是他需要的结果,他又怎么能不承认,难道非要说刘元起是他推下山的?

问题在于接下来怎么办,既然是意外,那刘修的请求就顺理成章的无可辩驳,回江陵封国安葬,由风雪和刘渊扶灵,并将楚王府在洛阳的产业全部转移到江陵,只留下一个象征性的留邸,那也就意味着刘修彻底脱离了控制,他将在江陵建立起属于他的独立王国。

小天子发现,他原本担心刘修会不顾一切的来找他算帐根本不是最坏的结果,现在这个结果才是最坏的。刘修现在不发作,不代表他真的接受了这个结果,相反,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可以看作他发出凌厉的一击前先收回自己的拳头。

收回之后呢?刘修现在赶到洛阳来发飚,充其量只是一场小兵变,现在不来,不久的将来再发飚,那就是一场可能席卷全国的大风暴,甚至有可能划江而治。一想到父子俩要对阵沙场,小天子就有些哭笑不得,有一股要向刘修坦白一切的冲动。

可是这样的冲动很快就被理智战胜了,不管他怎么真诚,刘修已经认定他杀了刘元起,如果坦白了,那更罪加一等,弑祖比杀功臣更严重,更不可原谅。

他们父子之间,已经没有缓和的可能。

小天子拿着刘修的奏疏,来到他静修的靖庐,这里原本是宫里供奉老子浮屠的地方,早就有方士出没,小天子削减开支,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