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混在东汉末 >

第425章

混在东汉末-第425章

小说: 混在东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袁徽惊愕莫名:“你……你就是这么肯定这验血术是骗术的?”

“是啊,并不复杂吧?”刘修摊摊手:“你现在是不是也觉得这非常简单。”

袁徽惊得说不出话来,的确非常简单,这个道理简单得是个孩子都能明白,可是为什么当时她就被骗住了,深信不疑。不仅是他,之前的袁绍、袁隗,之后的天子,都没有发现这个其实并不复杂的问题,他们对玄阳子的道术深信不疑,叹为观止,却没有人想到这么简单的问题。一个人疏忽也许是疏忽,可是这么多的都疏忽了,那其中必然有更新首发问题。

“你现在还觉得玄阳子是我派的吗?”刘修冷笑一声:“你应该知道的,我对这些道术一向不怎么放在眼里。所谓的道术,我也持存疑的态度,不肯轻信,是你们自己急于害人,乱了方寸,不反省自己,却还要臆想什么圈套。要说中了圈套,也是你们中了那个什么玄阳子的圈套。而不是我的圈套。”

袁徽一时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她想不通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道理她却没有发现,而且那么多人都没有发现。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们,他们对道术的接受程度要比刘修高,玄阳子所说的理论和他们的认识相符,又当着他们的面表演。一切都很正常,他们自然就相信了,有几个人会报着怀疑的态度去分析,去发现其中的逻辑矛盾?

儒家经典里有讲逻辑的吗?

说到底,这是整个知识阶层的思维盲点,并不仅仅是袁徽。能像刘修这样考虑问题的,不是没有,但绝对不多。权谋更是一种博弈,而不是逻辑,所以并不是你谋略很精擅,就能考虑得很严密。事实上,滴骨法和合血法在后世流传了几百年。一直到文化昌明的二十一世纪还有人深信不疑,并不是这种方法真的多么高明。只是绝大多数人想问题都不会理性的去思索。君不见那些热播电视剧中滴血认亲横行?

“将军,我犯下如此低劣的错误,败得心服口服。”袁徽忽然拜了一拜,又苦笑道:“不仅我袁家不是你的对手,天下人都不是你的对手。将军,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你。”

“你又错了。”刘修摇摇头,站了起来,拍拍衣襟,准备离开,又接着说道:“最后胜利的只有公义。天子行公义,那胜利的就是天子,天子不行公义,袁家行公义,那胜利的就是袁家,如果你们都不行公义,那么总有一个人来行公义,或许是我,或许是其他人,反正总有那么一个人。天下从不缺英雄,没有袁家,没有我,也总会有另外一个人。”

“公义?”袁徽冷笑一声:“什么是公义?”

“公义,就是天下人的共同利益。”刘修一字一句的说道:“大汉有百姓六千万口,世家才多少人?天下世家能有总人口的一成吗?没有!可是天下世家霸占了多少财富?说是七成八成不为过吧?你袁家一顿饭,就能供一家五口活一年,你们觉得你们是国家柱石,我却以你们是国家蛀虫。读几本死书,会几句子曰诗云就高人一等?你们说黄巾是蚁贼,是蛾贼,不管是蚁还是蛾,都微不足道,可是我实话对你说,不仅是张角要杀你们,我也要杀你们,天子也要杀你们,因为不杀你们,你们就会吞掉整个大汉,然后吞掉自己。蚁虽小,蛾虽弱,聚成群,亦足以震荡天下。前有赤眉绿林,今有黄巾,你们这些读书人,难道就不知道以史为鉴?”

刘修说完,一甩袖子,转身就走。

沉思的袁徽突然反应过来,扑到木栏前,尖声叫道:“将军”

“你还有什么话?”刘修在门口停住脚步,回过头,冷冷的说道。

“将军,我那句话是真心话。”

刘修皱皱眉。

“我真的希望我不姓袁,不是将军的敌人。将军,曾经做过你的弟子,是我这辈子最开心的时光……”

刘修慢慢的走回栏杆前,凑到袁徽面前,盯着她的脸,袁徽泪水横流,泪水洇开了脸上的血迹,看起来非常凄凉。刘修心中一酸,愣了片刻,一字一句的说道:“袁贵人,你这份情意,我承受不起。”他忽然压低了声音,几乎是耳语一般:“袁姑娘,你如果真有这份情意,就不要再给我下套了。你这样做,只会让我更加鄙视你。”说完,转身就走,脚步声很快就消失在狱门外。

袁徽倒吸一口凉气,手一松,瘫软在地。过了好半晌,她才喃喃说道:“你错了,我是真的这么想的。”她用力扶着木栏杆站了起来,痴痴的看了刘修消失的方向一眼:“此生无缘,如果有来生,我一定不会错过你。”然后仰起头,猛地撞向墙壁。

“呯”的一声闷响,袁徽软软的栽倒在地,殷红的血从她的头发里涌了出来,静静的流淌。

隔壁响起一阵惊呼,紧接着,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响起,史阿在前,王越在后,抬着一个步辇走了出来,步辇上坐着脸色冰冷的天子,在蹇硕的引领下来到袁徽的身前。

天子看着已经气绝的袁徽,冷笑一声:“这个贱人,临死还想挑拨离间,可惜,她注定要死不瞑目了。”

蹇硕脸色有些发白,刚才袁徽的每一句话都是一个陷阱,刘修要是有一句答错,就会引起天子的杀机,而他也会跟着倒霉。一想到这个女子的聪明,虽然她已经死了,再也说不了一句话,蹇硕还是觉得一阵阵的心惊肉跳。他当时几乎忍不住要给刘修提个醒,可是他身边有王越和史阿这样的高手,他不敢有任何举动,否则天子立刻会取了他的性命。

德阳殿外,刘修拱着手,静静的等候着天子的召见。他非常疲倦,太阳穴一阵阵的脉动,可是他却一点困意也没有。他背上的内衣已经被冷汗浸湿,粘粘的,凉凉的,非常不舒服。他知道他刚才又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如果不是他耳力过人,听到了隔壁天子刻意压制的呼吸声,意识到这又是一个圈套,一不小心,只怕现在就得奋力一搏,杀出宫去。他现在体力已经到了极限,快要崩溃,根本不可能力敌天子身边的两大剑客,更何况宫里还有数百虎贲、羽林郎,就算他再能打,今天也要死在这里。

张让快步走了出来,满面笑容的说道:“将军,陛下说,你不用再见他了,回家好好休息,陛下会再给你旨意的。”

刘修抬起头,茫然的看着张让:“陛下不想听听袁贵人所说的秘密吗?”

张让乐了:“她能有什么秘密,她不过是想找个借口,见将军一面罢了。将军,你先回吧,陛下对她的那点诡计一清二楚,从来没有相信过她。”

刘修松了一口气,露出充满倦意的笑容,举起袖子掩着嘴,打了个哈欠:“那就多谢张常侍了,我真是有些困了,腿都有些发软,恨不得现在就躺在地上睡他个三天三夜。”

张让笑盈盈的道:“那我安排几个人送将军回去休息吧。”他直起身子,冲着旁边的郎中们喝了一声:“你们几个,过来!找个步辇来,送卫将军回府。小心侍候着,有什么闪失,剥了你们的皮。”rq

第五卷天下崩第436章两只狐狸

今天改求保底月票。^_^。这玩意就得及时。过了这两天。名次就找不着了。药效大减啊。

卫将军府。刘元起夫妇居中而坐。一身锦衣。显得光彩照人。虽然刘修入宫几天还没有回来。但是府外的兵已经撤了。卫将军的仪仗也摆了出去。每天还有宫里的人来探望。他们都知道刘修已经安然无恙。现在正配合天子扩大战果。自然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只是唐氏一方面得意于儿子有出息。另一方面也心疼儿子太累了。这几天都回不了家一趟。身体再好也顶不住啊。

于是她就和在涿郡老家一样。亲自下厨。给儿子熬了一些肉汤。刘元起看了直皱眉头。对她说。你有没有搞错。你儿子现在是卫将军。你以为还跟做普通庶民的时候一样。喝碗肉汤就当过年?再说了。府里有十几个厨子。要做什么。你吩咐一声就是了。有必要自己动手吗?

唐氏理直气壮的说。别说他是卫将军。就算他是大将军。那最好吃的还是我做的饭。不信你等儿子回来问他。看他是不是也这么想。

他们夫妻俩较劲。王楚插不上嘴。只能两边糊稀泥。阿公说得有理。阿姑说得也有理。你们都对。不过出发点不一样而已。刘元起倒还好。只是笑笑。唐氏却高兴得眉开眼笑。直说我儿有福气。居然能娶上你这么贤惠的媳妇。王楚心里美滋滋的。却不敢大意。连忙说夫君有福气。那也是娶了长公主为妻。我只是个小门小户的妾。算不得什么。

唐氏没见识。只当王楚真是小门小户。后来听刘元起一说王楚的祖父是五官中郎将。王楚的父亲现在是九卿之一的光禄勋。立刻吓得一吐舌头。不敢再说了。背地里和刘元老嘀咕。你说咱那儿子小时候傻乎乎的。怎么没看出来有这本事啊。不仅做上了大官儿。还把长公主骗上了手。居然连王楚这样的贵族妇女子都只能做妾。

刘元起又好气又好笑。得意的一昂脑袋。你也不看看那是谁的儿子。

唐氏很不以为然。你现在当儿子是个宝了。小时候怎么没看你把他当回事。还不如对刘备那竖子亲热。这话当然只能私下里说说。刘备现在就在府里。每天都要过来给他们请安。然后才到宫里去当值。晚上回来也是先拜见他们。吃完晚饭后。又陪着刘元起说一会儿话。这才回自己屋去。

王楚很开心。她虽然是个妾。可是她感觉得出来。阿公也好。阿姑也罢。对她这个妾都非常满意。更重要的是。她觉得刘修这些年虽然小有波折。但仕途总体上非常顺利。唯一的缺憾就是父母不在身边。无法尽孝。如今二老都来了。刘修最大的心事已了。再等她为他生个儿子。刘修的生活就算圆满了。

一家人开开心心。等着刘修归来。忽然听报说刘修被宫里的人用步辇抬回来了。顿时吓了一跳。连忙迎了出去。唐氏虽然已经四十多岁。按现在来说也是步入中老年。可是这身手比王楚还要灵活。一个箭步就窜了出去。抱着睡得正香的刘修。鼻子一酸。眼泪就下来了。亏得刘元起见过世面。先给刘修搭了个脉。又听送刘修回来的虎贲郎说刘修只是累的。这才放了心。连忙招呼人先把刘修送回房里休息。然后又吩咐闻讯赶来的刘备拿了些赏钱给虎贲郎们。

刘备送走了虎贲郎。赶到刘修的卧室。远远的看了一眼刘修。笑了起来:“大兄既然能睡得这么安稳。想来一切已经大局已定。”

刘元起抚着胡须看看他。笑道:“玄德。你去取点酒食来。我们到外面饮酒闲叙。这里就留给女人们照看。”

刘备连忙应了。转身出了门。去厨房取了些酒食来到堂上。和刘元起对面而坐。刘元起到府里来的那个晚上。就把事情向刘备做了说明。他由范县迁到涿县的手续的确是刘备的祖父刘雄办的。范县的县寺也是他烧的。只是为了掩藏行径。没想到刘雄的身体不好。一急居然病死了。他也非常内疚。本来是想花钱帮刘备的父亲刘弘铺平仕途以作弥补。不料刘弘又早死。所以只好等刘备长大。希望能在刘备身上有些补偿。如今他虽然没能补偿刘备。但刘修对刘备非常照顾。也算是父债子偿了。

刘备对此全盘接受。并劝刘元起说。事出无心。阿伯你就不要放在心上了。这么说来。我们虽然血脉隔得非常远。但还算是一家人。刘修不在府里的时候。他主动的承担起了打理家务的事。内务自有王楚处理。外务就由他包了。刘元起初来乍到。这些东西一时还搞不清。

“玄德。我想问你一件事。”刘元起举起酒杯。示意了刘备一下。浅浅的呷了一口:“你是打算就这么跟着德然。还是想自已闯一番事业?”

刘备沉吟了片刻:“还请阿伯指点。”

“要跟着德然。那没话说。就说没有过去那件事。我想你们之间的情谊也不亚于亲生兄弟。他肯定会给你安排好一切。将来多了不敢说。做他手下的一员大将。你是绰绰有余的。至少能和赵云、张郃并肩。比夏侯渊还要更亲近一筹。毕竟你也姓刘。”

刘备微笑着。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他知道刘元起说得没错。如果他愿意跟着刘修。这几乎是可以预料的结果。

“如果你不想依靠德然。要想自己创一番事业。那我也能理解。”刘元起接着说道:“你从小就有凌云之志。族中的父老都看好你。如今你也是文成武就。就算是没有德然的帮忙。你也能有所成就。而且我相信。你不会比德然差。”

刘备欠欠身:“阿伯过奖了。我哪能和大兄相比。”他顿了顿。又问道:“那阿伯以为。我该怎么选?

刘元起呵呵一笑:“圣人说得好。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德然这次被人陷害。就是因为他没有兄弟帮衬。虽说小有产业。可是和袁家那样的世家相比。他不过是巨象面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