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金枝毓秀 >

第242章

金枝毓秀-第242章

小说: 金枝毓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南楚”的猜测一出,众大臣又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各抒己见,唾沫横飞,面红耳赤。

    听着他们喋喋不休的意见,周帝收敛神色沉下一口气,闭目沉思片刻,这才睁眼打断了这些大臣各执一词的争论。

    “行了,诸位爱卿稍安勿躁,你们说的朕又何尝不知?只是如今陈将军已经身在西北,朝中剩下可用的武将并不多,又要考虑到京城以及周边的安防。。。。。。”

    “陛下,臣愿意亲率十万精兵即刻前去增援,不把那些西北蛮夷赶回老巢,向我大周俯首称臣,扬我大周国威,臣绝不还朝!”

    说话的是城防营统帅,不甘屈居于陈复之下的右卫大将军林康,亦是太子在朝中的兵权支柱。

    原本高珩以为,他此番之所以如此积极,是想趁西北战事陷入危机之际抢占战功,好在边关和朝中立下威望,借此打击素来都高他一等的陈复。

    岂料林康一站出来,一直立在群臣之首,默然不言的程衍眸色微转,随即躬身出列道。

    “陛下,臣以为林将军虽然骁勇善战,但正如陛下所说,皇宫和京城的安危亦不可掉以轻心,林将军身为城防营统帅,肩负着保护陛下和京城百姓安危的重任,一旦离开,若有什么突发之事,岂非鞭长莫及?”

    “嗯。。。程爱卿所言不差,朕确实也有这样的顾虑。”周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那不知程爱卿心中,可有更为适合的人选?”

    听闻周帝所言,程衍眼睫微动,踌躇片刻,继而用眼角的余光扫了身后的高珩一眼。

    虽然只是一个不易被人察觉的细微举动,却让高珩眸色渐深,心中顿生一股不祥之感。

    他与程衍已经久未交集,这些日子彼此之间一直都相安无事,可对于此人的防备,高珩却从未松懈过。

    “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即使并非武将出身,只要有纵横疆场的胆识和气魄,一样可以为我大周上阵杀敌,保家卫国。所以臣以为,燕王殿下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正如高珩所料,程衍提到他时刻意加重了语气,这番话不偏不倚正中自己。

    一时间,高珩只觉周围无数道目光全都齐齐聚拢在他的身上,让他不由绷紧脸色,却无从反驳。

    “你说珩儿?”

    周帝眉间一跳,将目光落在高珩身上,像是在思虑些什么,徐徐收紧了瞳孔。

    “燕王殿下心怀天下,德才兼备,与陈将军又是挚交。当年西晋一战可谓一战成名,威震八方,在军中也向来颇有声望。臣相信以燕王殿下的盖世之才,定能驱逐蛮夷,凯旋归来。”

    “殿下,程大人所言极是。臣弟也以为珩儿才智过人,武艺超群,又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于朝野内外,的确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

    在齐王表明意见之后,朝中其他依附程衍的大臣们也纷纷上前应声附和,每个人都像是早有预谋一般,一定要把高珩推向那个兵戎相见的战场。

    虽然能感受到程衍和齐王一举一动间所流露出的不怀好意,也知道这很可能是一个不为人知的陷阱。

    可一想到如今国家危难当头,当年曾救他于生死一线的陈复正身在危局,高珩却无法劝服自己舍弃家国大义,就这样坐视不理。

    即使程衍和这位皇叔真的心怀不轨,但好在他于军中尚有亲信,这战情紧急,确实不假。

    “珩儿,你怎么看?你可愿意依照群臣之见,率军前去增援陈将军?”

    周帝舒展眉宇,看着高珩的眼神中浮动着一层若有似无的雾气,虽然很快就消散开去,却依旧让人觉得深不可测。

    即使是抱着询问的语气,可面对当下这般箭在弦上的处境,根本就容不得高珩拒绝。

    若此刻的自己孑然一身,无牵无挂,没有母亲和妻子的羁绊,即使明知此去危机重重,生死难料,他也愿意以身犯险,为家国安宁和朋友恩情两肋插刀。

    然而当年他入西晋为质,和慧妃母子分离数年,此事一直是慧妃心中难以磨灭的伤痛。

    如今离开京城再去西北,少说也有数月,除了不想和程金枝与慧妃分别以外,更不想让她们替自己的安危担惊受怕,寝食难安。

    “珩儿?

    见高珩正在出神思索着什么,周帝又出声唤了一句,这才让他猛然回过神来。

    回想起出门前程金枝对自己所说的话,不禁心绪起伏,在深吸一口气稍作稳定之后,终是神色坚毅地下定了决心。

    “是,儿臣愿意领兵出征,定不辜负父皇和大周百姓所托。”

    “好!在朕这些皇子中,你果然最能为朕分忧。”

    见高珩欣然应允,周帝顿时龙颜大悦,原本阴霾深重的眼眸也随之明亮了许多。

    “朕知道你担心你母妃和金枝。这样,你母妃那边朕也会前去安抚,朕再给你一天时间和她们好好道别,让她们不要担心。你是我大周皇子,无论如何,都须记得以自身安危为重。如今事态紧急,须得于两日之后即刻启程,不得有误。”

    周帝收起严厉的神情,语气温和地说着,随即站起身来走到高珩身边,抬手覆在他的肩头沉声道。

    “朕等着你班师回朝的好消息。”

 第四百八十五章 久别成悲

    天才蒙蒙亮,高珩要率军前往西北征战的消息就传回了王府。

    程金枝本来就因为心绪不宁而彻夜难眠,正站在窗前拿着剪刀修剪那盆新栽的“六月雪”。

    一听到沈钧传来的,这犹如噩耗般的惊心之言,拿着剪刀的手猛然一颤,硬生生将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给剪了下来。

    “你说什么?这朝野上下这么多人,为何非要让殿下去西北!”

    程金枝重重得地将剪刀拍在窗台上,朝着沈钧走近一步,终于明白自己夜里那股没来由的心神不宁之感,原来确实事出有因。

    “属下当时不在场,也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沈钧闻言同样气闷地面露难色道,“只知道,这件事似乎是程大人带头提议的。”

    “程大人…是他。。。。。。”

    一听沈钧提及程衍,程金枝心绪猛然一个起伏,继而神色凝重地抿紧双唇,眼中锋芒如炬。

    “如果是他说的,这必然是个阴谋,殿下就更不能去!”

    原本以为自从程煜遭太子舍弃一事后,程衍已经幡然醒悟,就算没有调转枪口去扶持高珩,至少也没有再为虎作伥。

    毕竟在程煜安然还家后的日子里,任凭太子如何胡作非为,他那头似乎也没有什么风吹草动。

    且说起来,当初程衍看得分明,程秀凝和程煜之所以能够平安归来,也是因为高珩出手相助。

    所以于情于理,他都还欠着高珩一个大大的人情。

    却不曾想到,即使时隔多日,这个担着她父亲之名的男人,却仍旧不思悔改,选择继续站在太子和赵皇后一边。

    否则,谁都知西北战事焦灼,此去凶险一场,他又岂会将高珩往火坑里推?

    可程金枝实在想不通,程衍身为当朝重臣,位高权重,程家又是京城首屈一指的侯门绣户,非朝夕可撼动。

    他到底有什么非要帮衬太子,助纣为虐的理由?

    难道是因为自己这个被她冷落苛待多年的女儿?

    她如今是高珩的王妃,程衍担心一旦高珩即位,自己会追究过往种种而对整个程家打击报复,所以才铤而走险,终究选择了太子?

    然而他如此老谋深算的一只老狐狸,又岂会不知,太子心狠手辣,绝非可以长期依附的对象?

    太多的疑问如同雨后春笋,一时在程金枝的心中拔地而出,牵动扰乱着她的思绪。

    她暗暗在心里告诉自己,是时候该去见一见这位她遗恨至今的父亲了。

    “王妃,殿下回来了!”

    然而正当这样的想法刚刚萌生,随着踏雪急促而激动的声音响起,只见高珩已经神情清肃地从不远处快步走来。

    在看到程金枝眼中满满的忧心与愤慨之后,便知她已经闻悉此事,心中正琢磨着如何开口,却已经被冲上来的程金枝给紧紧抱住。

    而踏雪见状也识相地和沈钧匆忙离去,把空间留给了这对很有可能即将面临分别之苦的夫妻。

    “为什么你不反对,是不是他们都在逼你?就连你父皇也在逼你?”

    程金枝将头埋在高珩的胸前,强忍着没有流下眼泪,声音显得沉闷而且酸涩,

    “你当年与母妃母子分离,独身在千里之外受尽苦难,历经生死,冒着多大的艰险才终于得以重返故国?可他现在为什么还要让你去?难道在他心里,对你没有一点内疚,真的只认太子这一个儿子吗?”

    程金枝的语气有些凌厉,甚至还夹杂着一丝明显的愤怒。

    这是她第一次当面对高珩提及那段伤痛的过往。

    曾几何时,为了不去触及到高珩心底的那道伤疤,她总是小心翼翼,从不敢在其面前说起关于西晋的任何一个字。

    可如今,面对周帝这个在她看来毫无人情可言的决策,她心中除了对高珩的心疼和痛惜之余,却更加涌起了一腔怒火。

    在他和高珩的生命中,对于父爱的缺失,其实是同病相怜的。

    “金枝,事情并非你想的这样,你先冷静下来听我说。”

    听着程金枝这番刺耳却真心之言,高珩眼前不自觉地闪过多年前,周帝在广陵宫面对慧妃哭诉时那个冷漠无情的身影,心底某块地方像是突然被针狠狠地扎了一下。

    可为了不再牵动程金枝本就激动的情绪,他还是在心底深吸一口气收敛情绪,转而轻轻地放开程金枝,眼中似有微光闪烁。

    “他们没有逼我,是我自愿的。”

    “可我听说是程衍那个老头子向陛下举荐你去的?”程金枝几乎是脱口而出道,“他是什么人,他安的什么心,你父皇不知道,难道你还不知道吗?”

    确实,按照程金枝所想,太子遭逢上次重创,必然怨恨深重,一定也在暗中想尽办法想要除掉高珩。

    当下突然遇上西北战事这样的大好机会,他又岂会轻易错过?

    “我当然知道,他的目的没有这么简单。”高珩神情严峻地聚拢了眉峰,“可是如今国家有难,朝中可用的武将本就不多,我既身为大周皇子,自然责无旁贷。况且当年若非陈将军相救,我恐怕早已命丧他乡,现在他有难,即便只是为了还这份恩情,我也必须得去。”

    高珩越说到后面,望着程金枝眼中的充盈的泪水,心中就愈发觉得疼痛难忍,不舍万分,也逐渐红了眼眶。

    “我是个自私的人,不知道什么家国天下,我只知道我不想让我的夫君只身一人去虎穴狼巢。都说陈将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此次竟然也身陷危局,足以可见你要去的地方有多凶险!我好不容易才记得你,我们好不容易才从那段伤痛中走出来,我真的。。。真的再也承受不起任何失去了。。。。。。”

    程金枝字句隐忍地说着,仿佛用尽了浑身的气力一般,手上紧紧地攥着高珩手臂上的衣料,泪水早已模糊了她的双眼。

    高珩说的那些道理,她又何尝不懂?

    可惜此刻,她宁愿舍弃所谓的心怀天下的凛然大义,只想做一个不愿丈夫以身犯险的自私女人。

    而门外,一个已经驻足良久的倩影也不由容色沉重地深吸了一口气。

    然后像是下定决心一般迈开脚步,悄然消失在了清晨的薄雾之中。

 第四百八十六章 寸草无心

    从宫中回来之后,程衍便把自己独自锁在书房中,似乎并没有因为高珩出征西北一事尘埃落定,而感到有丝毫的愉悦之情。

    期间张氏来过一次,不同以往的是,才刚打听了几句西北战事,就被他不耐烦地打发出门。

    面对这样态度反常的程衍,张氏虽不敢再当面多问,可心里却已然泛起了一阵深重的疑虑。

    她能隐隐察觉到,程衍的心态和立场比起过往,已然发生了一些变化。

    而这种变化,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悄然转变。

    “老爷,老爷,小的有事禀报。”

    张氏离去不久,程衍便坐在紫檀圈椅上闭目养神,眼角的疲惫之意刚刚有所消退,却忽闻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他眼眸微张,刚想厉声加以呵斥,却听门外的家仆又加了一句。

    “是三小姐,不,是燕王妃来了。”

    听到程金枝猝然到来,程衍眉间一紧,猛地从椅背上直起身子,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

    愣了片刻,这才勉强稳定心神,低低地喊了一声:“进来吧。”

    随着房门被打开,只见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