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金枝毓秀 >

第146章

金枝毓秀-第146章

小说: 金枝毓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元熹公主见状也面露难过之色,像是受了万般委屈似的语气哽咽道:“陛下,臣女若非知道自己要嫁之人是燕王殿下,又岂会如此不顾自己女儿家的颜面在城门口与殿下大打出手。正因为。。。正因为臣女知道他是臣女未来的夫君,关系亲近,所以才敢如此放肆啊。”

    “妹妹,别难过了。燕王殿下说的对,所谓空口无凭,既然大家想要看圣旨,那还请派人去你方才休整的长阳宫取来便是,白纸黑字最是分明,也好一解诸位心中疑惑。”

    元鹏柔声安慰着一脸伤感的元熹公主,这才让她逐渐平静下来,乖巧地点了点头。

    而看着元鹏和元熹公主这对兄妹泰然自若的镇定之态,高珩心中隐隐生出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二人此刻的样子,就好像知道无论事情如何发展,自己始终都只会处于不败之地。

    可他更加可以确定的是,周帝无论如何,也不会犯这样糊涂的错误。

    事以至此,高珩能够清晰地感知到,这两人一定事先就已经串通好,所以才能如此不慌不忙,对答如流,在众目睽睽之下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程金枝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整个人都显得很是心神不宁,生怕那道圣旨真的被动过手脚,更怕自己的夫君会遭到胁迫,非要去娶面前这个装腔作势,面目可憎的女人。

    她想着便重重地沉下了一口气,手上的拳头更是握得嘎吱作响,有一瞬间,真的近乎要原地爆炸。

    而此刻,周帝也深知如今两方在这大殿之上如何争辩不休,都只是磨练嘴皮功夫,稍有差池更会影响两国之间的关系。

    事到如今,只有拿出真凭实据,才能平息这场意外的风波,尽快息事宁人。

    于是派了几名皇家侍卫前去长阳宫取来那份关于和亲事宜的圣旨,还特意让自己身边的亲信宦官也一同前去,以防万一。

    等待的时间总是最漫长煎熬,即使有高珩的陪伴与安慰,程金枝却仍旧无法平复下心中起伏的波澜。

    尤其是在看到元熹公主志在必得的表情时,她更是心头一颤,愤然地咬紧了牙关。

    她甚至能够感受到从四面八方投射而来的,带着各种不同感情色彩的目光。

    毫无疑问,自己此刻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可怜存在。

    或许他们觉得,连这个燕王妃的地位,都恐怕已经摇摇欲坠了吧?

    在半柱香的功夫之后,那道至关重要的圣旨终于被送进了大殿之中。

    当周帝身边的宦官将写在锦帛上的圣旨双手呈上时,程金枝几乎都能清晰地听见自己胸腔里那紧张而沉闷的心跳声。

    时间仿佛在这一瞬间放慢了许多。

    只见周帝拿过锦帛展开卷轴,认真地凝目看着上头自己亲手所写的一字一句。

    突然间,只见他猛然皱起眉头将目光停驻在了一处,渐渐地,竟然露出了难以置信且万分诧异神情。

 第二百八十九章 急中生智

    当看到自己亲笔所写的圣旨上,“皇六子高勋”竟然鬼使神差地变成了“皇三子高珩”,周帝神情凝重地眯起双眼,死死地盯在这几个醒目的大字上,握着卷柄的手微微地颤抖着,脸色霎时间变得阴沉无比。

    仿佛觉得自己此刻所握着的,分明就是一个烫手山芋。

    可肉眼看来,这上头地字迹并无什么改动的迹象,确确实实白字黑字地写着高珩的名字。

    有那么一刹那,周帝甚至险些扶住额头,心中怀疑自己一定是拟了一道“假圣旨”。

    他抬眼看着底下正伸长脖子拭目以待的文武百官和宗室皇亲,尤其是站在面前的元鹏和元熹两兄妹,胸口的气息猛然一滞,竟然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难道要他当着这些朝臣和外宾之面,亲口承认自己真的犯下过如此低级的错误吗?

    这打得不仅是他这个皇帝的脸,更是整个大周的颜面,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但是事到如今,可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算他心里知道此事很有可能是这两个楚人的阴谋诡计,可此时无凭无据,最尴尬窘迫的人,莫过于还是他自己。

    于周帝而言,即便高珩真的要娶元熹公主也并无大碍,关键是,他作为九五之尊的帝王,万万不能失了面子。

    而看到周帝脸上不可置信的惊诧之色,程金枝和高珩就已经意识到,大事不妙了。

    “陛下。。。这是怎么了?这圣旨难道真的有什么问题吗?”

    赵皇后见周帝的脸色很是难看,匆忙凑过身子关切地压低声音问候了一声,却见周帝突然眸光一凛,重重地将圣旨拍在了横在身前的案几之上,惊得底下众人浑身一震,齐齐惶恐地伏首在地。

    虽然元鹏和元熹公主也一同屈膝伏首,可眼中却分明潜藏着一丝若有似无的得意之色。

    “陛下,既然陛下已经看过圣旨,想必心中已然有数,究竟该如何定夺,还请陛下圣裁。”

    元鹏见时机已经吻合,便不慌不忙地朝着周帝恭敬地执了一个臣子之礼,俨然一副胸有成竹的得胜之态,语毕还刻意像是提醒般地附带上了一句。

    ”父王总说,此次贵国与我大楚能够缔结秦晋之好,往后便是关系亲近的一家人了。陛下素来英明决断,还望别委屈了臣下的妹妹就好。”

    元鹏这番话看似只是在出言请求,可明眼人都听得出来,他摆明了就是在逼迫周帝作出决断,顺便当着众人之面承认自己的过失。

    若是元熹公主一心想要得到之人是其他皇子,而不是自己的夫君,程金枝此刻就只会站在原地不动声色,权当只是看了一场热闹罢了。

    可如今这样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又与自己和高珩息息相关,她就无法再做到袖手旁观。

    即使要以身犯险,也总比这样站在这里无计可施,只能任人宰割要强。

    她稳定心神,在脑海中飞快地思考着各种对策,当视线在接触到周帝扔在几案上的那道圣旨时,突然间眸光一闪。

    紧接着,便快速地向后退了一步,趁着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周帝的身上,很快就转身隐进暗处,朝后殿快步走去。

    待再次出现时,手中已经多了一个鎏金托盘,上头放四杯金丝琉璃盏所制成的酒器。

    “元熹公主,你对朕的这位三皇子当真如此情深意重,一定要倾心相许才可如愿以偿吗?”

    见元鹏咄咄逼人不肯退让,周帝只能暂且不提圣旨上的内容,刻意调转了话题。

    而在察觉到程金枝突然从身边消失之后,高珩碍于身份不能擅自离开,只能站在原地急切地四处搜寻着她的影子,只以为她是因为受不住此事的打击,所以才先行离去。

    后听到周帝这番问话,他刚回过神来想要出言表明自己的立场,却看到程金枝不知从什么地方走了出来,不紧不慢地执着手中的托盘,朝着周帝伏首而跪。

    “陛下,陛下方才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大周地大物博,广迎八方来客,这待客迎宾从来都有以酒会友的习俗,方彰显主人的热情好客。所以臣女斗胆擅作主张,特意让人备了这上等的宫廷御酒,好让楚国的贵宾也能深感陛下的皇恩浩荡,也愿周楚两国情义永固,百姓安乐,天下太平。”

    见程金枝突然没头没脑地端着酒出现在大殿之上,周帝显然很是诧异地皱起了眉头。

    如果按照平时,他可能会责备程金枝这番自作主张的的无礼之举,可如今情势急迫,难以回旋,程金枝的出现无疑替他暂时解了这燃眉之急。

    况且她的这番话听来既合事宜,又合礼数,大有楚弱周强的依附之意,于是便欣然点头,朗声一笑。

    “哈哈,好一个百姓安乐,天下太平。嗯,难得燕王妃如此有心,朕又岂能拒绝你一片好意?就由你亲自端上来吧。”

    程金枝欠身应是,接着便缓步踏上台阶,朝着周帝所在的龙座走了上去。

    按照礼节来说,这四杯酒须得先让周帝取过,其次是贵为一国之母的皇后,最后才轮到元鹏和元熹公主。

    虽然外人不知道程金枝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但是心思敏锐的高珩见她此行此举,心里已经猜到了几分端倪,脸上的表情也开始变得愈发凝重。

    背后无数道凝视的目光灼热了脊背,杯中的酒水细微地颤动着,如同程金枝此时同样加快的心跳。

    就在她迈上第三阶台阶时,不知怎么的突然脚下一滑,若不是有面前的几案可以让她可以伸手扶住,她恐怕要当着所有人的面摔个满地找牙了。

    但与此同时,四只酒杯中的酒水也在同一时间尽数翻倒,全都洒在了周帝之前置于案几的那道圣旨之上,很快就浸透进了锦帛的绢丝之中。

    随着此起彼伏的惊讶声响起,程金枝有些艰难地从几案上抬起头来,在看到周帝那张想要杀人的“黑白无常”脸之后,慌忙忍住脚上的疼痛,扑通一声伏倒在地。

 第二百九十章 以牙还牙

    “都怪臣女笨手笨脚,连杯酒都端不住,惊扰冒犯了龙驾,实在罪该万死,还请陛下恕罪!”

    程金枝将头深埋在臂弯之中,连连自责,表面上虽是一副惊慌失措的惧怕之态,可心里却不免暗暗松了口气。

    她之所以特地费心地去准备这几杯酒,不就是为了让酒水打湿这几案上的圣旨吗?

    而元鹏和元熹公主虽然对程金枝的举动有所防备,却也没有料到她会出此一招,二人在脸色严峻地对视了一眼之后,不约而同地眸色一深,拧起了眉角。

    此时的高珩已经全然知道了程金枝棋行险招的意图,于是便假意紧张地站出身来替她求情。

    “父皇,金枝也是出于一片成好意,才特地准备酒水以固两国情谊,还请父皇看在她是无心之失的份上,从轻宽恕。”

    这时,就连一向视高珩为眼中钉的太子,竟然也破天荒地出面替程金枝向周帝开口。

    只不过他这么做,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为了配合演戏,好让周帝觉得他明白事理。

    毕竟他很清楚,程金枝方才所为,在外人看来可能是自找麻烦惹祸上身,可在周帝心中,却是大功一件的好事。

    “你好歹也是个堂堂的王妃,如此重要的场合,岂能这么不懂规矩,不注意分寸!”

    周帝拍着几案怒声一喝,语气虽重,眼中却并无明显的怒意,倒有些像是在虚张声势。

    他看着几案已经湿了大半的锦帛,眉宇间极快地闪过了一丝欣慰之色,就听身旁的赵皇后故作不悦地对着周帝跟前的宦官训斥道:“糊涂东西,这圣旨湿成这样了还不赶紧擦擦,若是弄脏了上头字迹该如何是好?”

    那宦官跟在周帝身边多年,自然也是深知圣意,心思活络,当下便心领神会,匆忙跑上前来展开卷轴,刚想抬起袖子奋力擦拭一番,却是眉间一颤,也跟着跪倒在地。

    “陛下,这圣旨…这圣旨上的字,已经全然分辨不清了!”

    大周历代君王在拟写圣旨时,所用材质本都是锦帛绸缎的上等丝绢制品,一旦吸入大片水渍,上头的字迹又是墨水所写,二者相互作用之下,最后这些字就会像现在这般,变成一团团脏污的墨团。

    虽然有一半的字迹尚且能够分明,但值得“庆幸”的是,曾经写有“皇三子高珩”这五个字的地方,已经完全看不清楚到底写着什么了。

    而见此情形,周帝心中自然龙颜大悦,带着赞赏的目光看了程金枝一眼。

    心里除了庆幸自己当时没有直接承认这道圣旨上的“错误”之外,也不禁暗暗感叹,这个平日里看起来有些不着边际,奇奇怪怪的丫头,关键时刻却总是能够一鸣惊人。

    “陛下,这圣旨上的字迹虽然已经分辨不清,可到底写了什么,相信陛下应当心如明镜吧?”

    眼见这关键的证物突然遭到了毁坏,元鹏心中已然知道程金枝是故意为之,心中气愤之余,看着这位燕王妃的侧颜,心中竟然还生出了一阵似曾相识的感觉。

    但他此刻早已无暇顾及这些虚无的感受,而是耐着性子朝周帝温言正色,心里原本那沉甸甸的底气,却已然少了几分。

    “四皇子,你知道朕方才看了圣旨之后,为何龙颜大怒吗?”

    周帝先不去理会跪在地上的程金枝,而是面色肃然地看向了元鹏,语气很是镇定。

    “恕臣下斗胆,难道陛下不是因为这道圣旨上所写的是与臣妹和亲之人,是燕王殿下而非晋王殿下,与陛下所想有所出入,所以才大动肝火吗?”

    “四皇子多虑了,朕之前就说过,和贵国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