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地师 >

第128章

大明地师-第128章

小说: 大明地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肯定会给你以封赏。圣上的封赏,这是多大的荣誉啊,你可不要掉以轻心。”

“好吧,那属下就勉为其难去一趟京城吧。不过,勘舆营是为云南邓副总兵培养的,我中途带到京城去,恐怕不太合适吧。二位有何术教我?”苏昊道。

符钟道:“既然圣旨上要求你带勘舆营一同前往,那你但去无妨。邓副总兵再大,能违抗圣旨吗?”

苏昊道:“我倒不是怕什么,我只是觉得有些可惜。勘舆营本来就是为云南边境培养的,现在寸功未立就调往京城,我觉得太浪费了。”

陈道想了想,说道:“要不这样吧,我们把勘舆营一分为二。苏老弟带一半去京城,面见圣上。另外一半,则继续开往云南,去完成云南边境的地图测绘。圣上只说想看看勘舆营,却没有说看多少人。勘舆营本来也没有定额,少一半人,恐怕圣上也不会介意吧?”

“也罢。”苏昊点点头,当下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愚兄此间的事情也已经办完了,不日也将回京复命,现在看来,咱们俩又可以一起走了。”陈道呵呵笑着对苏昊说道。

第187章徐叔

苏昊以刚刚逃出敌营,身体欠佳为名,在重庆又逗留了两天。其间他安排陈观鱼负责招待小太监万象,每天好吃好喝地侍候着,万象也就没什么怨言了。

在这两天时间里,播州方面的线人传来情报,证实了七星山军囤被淹的消息,杨应龙的5000精锐,活下来的只有百余人,这支队伍算是彻底报销了。符钟写了一份报告,托陈道带给兵部,主要的内容就是为苏昊请功,当然,报告中也特别强调了,这个功劳是在重庆卫的英明领导下才取得的,所以重庆卫方面的功劳也是不可抹煞的。

苏昊向郝彤和邓奎说了万历要宣勘舆营进京的消息,二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说才好。在他们心里,觉得邓子龙的嘱托是至高无上的,他们务必要把勘舆营带到云南,去完成云南边地的地图勘测。但另一方面,圣旨又是不可违的,而且事关苏昊的前程,他们也不便阻拦。

经过商量,众人决定把勘舆营一分为二,郝彤带领一部分人马继续前往云南,到云南之后,还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再补充一些人员,以完成边地的地图测绘。苏昊则带领另外一部分人去京城见万历,至于未来会如何,就谁也说不清了。考虑到苏昊一个人带兵有些困难,郝彤安排了邓奎给苏昊当副手,随苏昊一同进京。

“为什么让我去京城?”邓奎对于这个安排颇有一些不情愿。

郝彤笑道:“老邓,你可是去京城面圣啊,这样的机会多难得啊。”

“你怎么不去?”邓奎反问道。

郝彤道:“我倒是想去,可是你能把剩下一半人平安带到云南吗?”

邓奎无语了,论武力值,他不比郝彤差,但要论心细和隐忍,他就远远不如郝彤了。从重庆到云南腾冲还有几千里路,让邓奎单独带队,大家都没法放心。

“我怕我见了皇上不知道说什么。”邓奎挠着头皮开始犯愁。

郝彤道:“这我就不管了。此去京城,也是几千里路,你走到路上慢慢想吧。”

士兵被分成了两队,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对士兵们没有透露去京城这件事。只说是另有任务。要分头执行。划给苏昊的士兵,大多是比较服从命令的,主要是考虑到未来可能会接受万历的检阅,太喜欢生事的士兵不能混迹其中。何本澄因为与苏昊同在播州共过患难。所以与他名下的小旗一道,被特地划到了苏昊这一队。

众人在重庆休整了两日之后,就分别开拔了。郝彤带着5个小旗的士兵乘船继续向上游走,他们将在沪州弃舟上岸,然后经镇雄、乌撒进入云南。苏昊与陈道带领另外5个小旗。顺着来时的道路乘船出川,到荆州再登岸走旱路,经襄阳、南阳、开封进京。

一路游山玩水,历经一个多月的时间,苏昊一行终于来到了京城。看着北京城那巍峨的城墙,苏昊有一种恍惚的感觉。

“苏百户,看咱京城的气派,与别处大不相同吧?”小太监万象得意地向苏昊问道。

“呵呵,那是自然。什么地方敢和京城相比啊。”苏昊敷衍着回答道。其实,他的感慨并不是因为北京的雄伟,这一点他在前世早已见识过了。站在北京街头,看着两边青砖碧瓦的建筑,苏昊依稀找到了一些旧日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在瞬间有些失神了。

也不知道自己的家现在是什么样子,相隔几百年的家人,此时是否正与自己站在同一个空间上呢?

“苏百户,咱家要回宫去交旨了。你们先找地方住下,等着宫里的讯吧。”万象向苏昊显摆完京城人的优越感之后。便匆匆忙忙地告辞了。他只管把人带到京城来,至于苏昊等人到京城之后如何生活,他就管不了啦。

“苏百户,咱们住什么地方?这个地方的客栈,没准住一个晚上得几钱银子吧?”邓奎上前来惶惶然地请示道。在别的地方,他还有些自信,自从进了北京城之后,他就有些六神无主了,实在是这座城市给他带来的震撼太大了。

再看其他的士兵,表现也各不相同。有些兴高采烈,看什么都觉得新鲜;有的惶恐不安,生怕自己这样的乡巴佬会被人斥责。还有一些荷尔蒙分泌过剩的,就三五成群凑在一处,偷眼看着街上的美女,哈喇子流出半尺,也浑然不觉。

“呵呵,让陈兄见笑了,兄弟们都没有到过大城市,有些失态了。”苏昊抱歉地对陈道说道。

陈道看着苏昊,倒是有几分好奇。依他的经验,所有头一次到京城来的人,都会有一些畏惧的表现,包括历年进京赶考的举子们,走进城门的时候,一个个也都是大气不敢喘的。但苏昊的表现却与众人不同,他的表情从容淡定,好像在京城常来常往,这一次仅仅是刚从外地返回京城一样,没有任何一点陌生的感觉。

“苏老弟过去到过京城?”陈道忍不住问道,其实他早就调查过苏昊的经历,知道苏昊此前连江西省都没有离开过,更不可能到过京城了。

苏昊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小弟哪有缘份到过京城,不过是曾听人说起过京城的繁华罢了。如今,我带着50多名兄弟来了,在此举目无亲,还得仰仗陈兄关照呢。据说京城物价颇高,陈兄有没有认识的比较便宜的客栈,给小弟推荐一个吧?”

陈道看看苏昊带着的人马,想了想,说道:“你这50多人,长期住客栈也不是一个事。这样吧,兵部倒是有几处闲着的房产,我先做主给你们找一处,你们大家在里面挤挤。等明日愚兄到兵部去复命,再向王尚书请示一下,看看如何安置你们。”

“那就多谢陈兄了。”苏昊向陈道鞠了一躬。

陈道连忙用手挡住,说道:“这可使不得,是我把改之带到京城来的,这些事情理当由我安排。”

陈道说的地方离他们进来的城门不远,名叫唐家胡同。走进胡同,满眼是高大的槐树,绿树成荫,耳畔充斥着知了的叫声,听起来倒是颇有一些情趣。陈道带着众人来到一处院门外,轻轻拍了拍门环,里面便有人答应了:“谁啊!”

“是我,徐叔。”陈道客气地答道。

门开了,出来一位60来岁的老头,他眯着眼睛看了看来人,认出了陈道,便笑着问道:“是小陈啊,我怎么听说你到南方去出差了,怎么,这是出差回来了?”

陈道也笑着说道:“确是如此,我去年年底去了江西,后来又去了四川,这不,今天刚刚从四川回来。”

“这些兄弟是你带回来的兵?”老头指了指站在陈道身后的苏昊等人,他们这一路上都是穿着军装的,老头能够一眼认出他们是大明军人。

陈道把苏昊拉到跟前,向老头介绍道:“徐叔,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江西南昌卫丰城县的卫所百户,苏昊苏改之。”

“哦,挺年轻嘛,子承爷业当的百户吗?”老头有些轻慢地问道。在京城里,一个百户真是不够人看的,也难怪老头会不在乎了。

陈道笑道:“徐叔这回可看走眼了,你别看他年轻,能耐可大着呢。徐叔还记得那张画圈圈的地图吗?”

老头问道:“你是说,那个叫什么等高什么图?”

“等高线图。”苏昊插话道,他心中暗自奇怪,这是一个什么人,居然见过自己做的等高线地图,而且还能够让陈道对他如此客气。

“对对,就是叫等高线图。”老头道,也许是因为苏昊替他提了词,他对苏昊有了几分好脸色,转头问道:“怎么,你也见过那图?”

陈道说道:“徐叔,你不知道吧,这图就是苏百户发明的。他身后这些士卒,就是他专门训练出来勘测地图的兵呢。”

“这图竟然是你这个娃娃发明的?”老头对苏昊来了兴趣,他正想拉着苏昊问点什么,突然拍了拍脑袋,说道:“看我都糊涂了,怎么能让兄弟们站在门外等着呢,快进来吧。”

说着,他往旁边让了让,空出可以过人的通道。苏昊看看陈道,陈道用手一指,说道:“别愣着了,带兄弟们进去吧。”

苏昊这才招呼士卒们进门,老头领着众人进了院子,给他们指点着两边能够住人的房间。邓奎带着几名小旗官开始分配住房,把士卒们都安顿下来。这会工夫,陈道拉着苏昊,与那老头一起来到了正房,分宾主坐下。

“改之,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咱们兵部的老人,姓徐,咱们兵部的人都叫他徐叔。”陈道指着老头对苏昊说道。

“徐叔!”苏昊站起身来,向老头行礼道。

老头坐在凳子上微微欠了欠身,算是回了礼,嘴上却说得非常谦逊:“小伙子不必客气,老儿我叫徐光祖,是个老兵。蒙原来的徐尚书照顾,给老儿安排了一个看守房产的闲差使。你们以后住在这里,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尽管跟老儿说。还有,什么叔不叔的,也不必了,你就称我一句徐老头好了。”

“岂敢,徐叔本来也是我们的长辈,称您一句叔也是应当的。”苏昊乖巧地说道。

“你们就是太客气了,我不喜欢。”徐光祖说道,他转向陈道问道:“小陈啊,你这趟去南方,就是去接苏百户到京城来吗?怎么,王尚书打算重用苏百户了?”

第188章老兵

“徐叔,苏百户这次到京城来,可不是兵部下的调令,而是皇上的圣旨呢。”陈道呵呵笑着对徐光祖说道。他与徐光祖说话的态度,既显尊重,又有些随便,听起来真像是和家里的长辈聊天一样。

徐光祖看了看苏昊,问道:“怎么,这画地图的事情,连皇上都知道了?”

苏昊不知道徐光祖的态度,只能装聋作哑,说道:“这个小侄就搞不清楚了,这一路都是陈主事在做主,小侄只是跟着陈主事到处跑而已,稀里糊涂地就被带到京城来了。”

“哈哈,你这个小伙子说话倒也滑头,难怪发明出来的地图也是那么取巧。”徐光祖评论道。

陈道简单地把事情的前后经过向徐光祖介绍了一番,说到苏昊施巧技水淹杨应龙的五千精兵一事时,徐光祖忍不住拍手叫好,看向苏昊的目光又多了几分欣赏。等到陈道全部说完,徐光祖点了点头,道:“倒的确是个不世出的人才,不过,若是让那阉货拉过去用,就太可惜了。好男儿应当报效沙场,哪能成天和那些不男不女的家伙混到一起去。”

苏昊苦笑道:“徐叔,这可不是我存心要和太监来往,实在是很多事身不由己。不过,小侄与那太监李龙相识,主要也是因为采矿的事情,这采矿之事,勉强也能算是正事了。”

“嗯,我明白了。”徐光祖道,他转头对陈道说道:“小陈啊,像这样的人才,就得大胆地去抢。你回头去跟王尚书说说,让他务必要把这个小伙子抢到兵部来。他不就是贪图荣华富贵吗,兵部给他封个千户,实在不行,弄个指挥使当当,我看凭他的功劳,也当得起。”

陈道对于徐光祖的这些豪言显然是已经有些免疫了。他唯唯诺诺地答应着,同时不断地向苏昊使眼色,意思是让苏昊不要辩白什么。徐光祖说了几句,大概是觉得开心了,便站身来。说道:“老儿我去安顿一下那些大兵。你们哥俩接着聊。”

说着,他就径自出了屋子,少顷,院子里就传来了他的骂声。大概是在训斥某个不开眼的勘舆营士兵。陈道向苏昊一笑,说道:“这老爷子,脾气就是如此,改之莫要见怪。不过,他可是绝对的好人。你们住在这里,保管比住在其他任何地方都舒服。”

苏昊奇怪地问道:“陈兄,这老爷子是个什么来头,我怎么觉得他比兵部尚书还牛气啊。”

陈道道:“这老爷子是早先兵部徐尚书的亲兵,在战场上救过徐尚书的命,所以徐尚书就把他安排在兵部,任了个闲差。老爷子做事热心,而且战场经验丰富,所以兵部有很多事情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