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血强国 >

第787章

铁血强国-第787章

小说: 铁血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的内阁大臣们都是一片沉默,他们和中华帝国也已经打了很长时间的交道了,自然知道中国人的心思了。如果他们真的拒绝了中国人的要求,中国人一定会派遣军队入侵的。到时候,他们的选择恐怕就不多了。对于英国来说,更是无法接受的。这样看来的话,他们唯一能够做的,恐怕就是妥协了。

    “唉。什么时候大英帝国已经沦落到了这种地步了啊?”海军大臣查特菲尔德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曾经的大英帝国,可是世界霸主,整个世界都在大英帝国的掌控之中。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巡航世界的海洋,没有哪一个国家胆敢和大英帝国对抗。但是,好景不长,进入二十世纪之后,英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中国人在远东崛起,一步步的侵蚀大英帝国的利益。德国人更是在欧洲直接挑战大英帝国。虽然,大英帝国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德国人给打趴下了。但是,自身的损失也非常的大,屁股底下的世界霸主的宝座,更是开始动摇了。这也使得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和远东的中国人,开始直接冲击大英帝国的霸主地位了。随后和中华帝国爆发的大规模海战,更是让大英帝国差点连底裤都给输掉了。以至于在最后和中华帝国的对抗当中,完全处于劣势。现在,更是沦落到了不断被中国人勒索的地步。

    “先生们。现在说这些都已经没用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得努力想办法让大英帝国继续坚持下去才行。世界的局势已经越来越紧张了,大战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我们不能够再浪费太多的实力了。欧洲,始终都是大英帝国的重心所在,我们不能够在远东和中华帝国开战。即便,战争不可避免,但我们也要尽可能的推迟战争爆发的时间。拖的越久,对我们也就越有利。现在,我们需要时间来进行武装,以便让我们变得更加的强大。这样的话,在未来的战争当中,我们才会有更大的胜算。”财政大臣约翰·西蒙爵士说道。

    “爵士阁下说的没错,现在的大英帝国,的确不能够和中华帝国。特别是在印度和中华帝国开战,我们不会有半点胜算的。如果中国人愿意,他们可以轻易派遣上百万武装到了牙齿的军队去印度和我们作战。而我们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甚至,他们可以直接用海军来封锁我们,让我们和印度失去联系。因此,我们最好是不要和中国人兵戎相见,尽可能的拖下去。”陆军大臣莱斯利·霍尔也说道。

    “如果我们这一次再答应了中国人的要求,那么,他们还会贪得无厌的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吗?”内维尔·张伯伦问道。他已经被中华帝国的贪得无厌给吓到了。生怕中华帝国的胃口会越来越大,那样的话,恐怕将整个印度都然给中华帝国那也是不够的啊!

    “首相阁下,中国人这两次向我们提出要求,第一次是以中国后裔为借口的,第二次则是以北部三个王国原本就是中华帝国的藩属国为借口的。下一次,他们应该不会再有借口了吧?”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说道。的确,中华帝国这两次都是师出有名的。虽然借口有些牵强,但好歹也算是有借口的。

    “好吧,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那么,这一次我们在答应中国人要求。但是,绝对不能够再有下一次了。否则的话,我宁愿和中国人一战。”内维尔·张伯伦首相说道。

    “是,首相阁下。”英国的内阁大臣们纷纷说道。

    “首相阁下,我认为现在的英国,必须要想办法改变策略了,陆军前后派往印度的军队,已经多达六十万了。但是,即便如此也还看不到完全镇压那些起义迹象。因此,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到对印度的掠夺上面去。之前,我们是经营印度这块殖民地的。但是,现在我们极有可能丢掉这块殖民地。那我们就只有干脆破罐破摔,对印度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尽可能的掠夺印度的资源来加强我们的实力。以此来让我们的实力更强。”财政大臣约翰·西蒙爵士说道。

    内维尔·张伯伦首相犹豫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给印度总督发电报,让他尽可能的收刮印度,将那些财富和资源,都运回英国。”

    印度的富有,这些英国重臣深有体会。原本他们是打算细水长流的。但是,现在看来是不成了。既然这样,那就干脆掠夺印度的财富,免得落入中国人的手中。

    “陆军和海军,都把军事准备的计划递交上来吧。从印度掠夺回来的那些财富,我们完全可以用来发展军备。只要我们能够在下一场的战争当中获胜,那我们就可以重新夺回失去的这些。如果我们输掉战争的话,那一切都不用再说了。”内维尔·张伯伦说道。

    “是,首相阁下。”陆军大臣莱斯利·霍尔和海军大臣查特菲尔德点了点头。

    在这一次的会议之后,英国人开始在印度大肆的收刮财富,大量的金银珠宝和各种资源,一船一船的运回英国本土。驻扎在印度的英**队,也更多的是巩固现在的控制区,对外作战也变得不太积极了。英国人显然知道,他们或许很快就会丢掉印度了。

    从印度得到的这些财富和资源,英国人都用来发展军备,陆军方面,英国人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再一次武装一百万人,用来投入到欧洲极有可能爆发的大战当中。海军方面,英国人也开始了大规模的造舰计划。五艘‘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开工建造,后续还有四艘‘狮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另外,‘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也开始建造。作为很早就开始研制航母的国家,英国人即便没有将航空母舰作为主力,但本身也没有放松对这一块的投入。当然,和中华帝国相比,那无疑就要落后很多了。

    英国人随后和中华帝国展开了谈判,在中华帝国的逼迫之下,放弃了对尼泊尔王国、不丹王国和锡金王国的殖民。

    这三个国家的国王,纷纷前往中华帝国首都燕京,觐见中国皇帝吴皓轩,宣誓向中华帝国效忠,正式加入到中华帝国的藩属体系当中。

    中华帝国的藩属国,由此增加到了十五个了。这三个国家纳入到中华帝国的藩属体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接管他们的军队。中华帝国将帮助他们建立强大的武备。其中,尼泊尔王国将组建五个步兵师。尼泊尔的廓尔喀人,战斗力也是十分凶悍的。在英国陆军当中,也有廓尔喀步兵旅的存在,颇得英国人的重视。不丹王国只有五十万人,帝国将帮助他们组建两个步兵旅。而锡金王国的人口更少了,只有三十万人而已。因此,锡金王国只组建一个步兵旅。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元首的邀请(求月票)

    中华帝国在南亚不断扩张,新增了五个藩属国。尽管,这些都是小国,但依旧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注意,有警惕,有羡慕,更有嫉妒。中华帝国完全成为了这一次印度发生大规模起义行动的最大的赢家。

    苏俄的斯大林同志得知这一最后结果之后,将自己心爱的烟斗都给砸坏了。他们费心费力的支持印度布尔什维克党发动起义,最后却为中国人做了嫁衣,被中华帝国捡了便宜。印度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印度红军,反倒是成为了英国人重点镇压的对象,现在的处境是越来越不好了。而那些和中国关系密切的起义军,英国人则仿佛是忽略了他们的存在一样。很显然,这是英国人在故意针对印度红军,换句话说,就是在故意针对苏俄。这自然让苏俄的高层对此非常的不满了。

    正在高速扩充军备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同样对于中华帝国的扩张很不满。元首认为,中华帝国之所以能够不费吹灰之力的进行扩张,完全是因为德国在欧洲牵制住了英国人的原因。要不然的话,英国人怎么可能轻易答应中华帝国的无理要求,被他们逼迫呢?

    黄帝纪元4636年1月2日,元旦刚过,元首就在元首府召开了会议,参加会议的包括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以及德国*军方的高层。

    “先生们,现在的德国,已经具备向外扩张的实力了。我们从中国人那里得到了大量的物资,我们的陆军和空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使得我们不用再惧怕英法等国了。因此,德国不能够在沉默下去了,不能在眼睁睁的看着其他的国家不断的扩张,我们却只能够困守国内。”元首说道。

    中华帝国不断的开疆扩土,这让元首非常的嫉妒。在他看来,这是非常不公平的。

    “元首阁下,德国*陆军已经完成了相关的准备了。我们现在拥有上千辆最新式的坦克。我们和中国人合作开发的豹式坦克,性能完全能够碾压欧洲其他国家的坦克。不过,现在爆发战争的话,我们的胜算依旧不大。毕竟,我们的资源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一旦开战,我们获得资源的通道,将被彻底的切断。”德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勃洛姆堡元帅有些担心的说道。

    元首点了点头,他参加过一战,自然知道这是制约德国的最重要的一点了。德国本土资源贫瘠,特别是石油,更是极度的缺乏。如果一旦战争爆发,英国人封锁了德国的话,那么,德国就别想再得到一滴油了。到时候,德国就算是有再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没有石油,也开动不了,只能够成为一堆废铁。

    “元首阁下,我们可以在战争爆发之前,大量的储存各种物资,例如石油、橡胶、各种有色金属、钢铁、铝、铜等等。这样的话,我们完全能够在被敌人封锁之后,依旧坚持下去。并且,凭借我们强大的军事实力,迅速的击败对手。只要能够迅速的击败敌人,那么,我们面临的危机就能够解除。”戈林说道。他的空军,装备了大量的me109战斗机,也就是德国版的f9战斗机,还有不少的俯冲轰炸机和h8轰炸机。在数量上,固然无法和英法等强国相比,但是,质量上却是胜出了不止一筹。这使得他非常有底气在未来的战争当中,夺取制空权。

    “的确如此,在战争开始之前,我们必须要积累大量的物资。否则的话,我们很难坚持下去。”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也说道。

    “那么,和我们的中国朋友联系吧,尽可能的从他们那里多获得一些物资储备。我们的朋友,在这些方面可是不缺的。”元首说道。相比缺乏各种物资的德国,中华帝国算得上是真正的地大物博,各种物资都不缺乏,可以肆意的扩军备战。这让元首十分的羡慕和嫉妒。在他看来,如果德国有这么好的条件的话,他们说不定早就征服了全世界了。

    “是,元首阁下。我们的中国朋友在过去一年中,收获不小,让他们支援我们一些物资,他们应该不会拒绝的。”里宾特洛甫笑着说道。

    “先生们,现在的国际形势已经越来越紧张了。英法等国没有干涉我们的崛起,完全是因为他们想要让我们向东进攻,替他们去对付苏俄。但是,他们不可能无止境的让我们继续扩张下去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随时有可能开战的准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战争当中获得胜利。上一次,德国在战争当中惨败了,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一次,如果我们再失败的话,我们将输的一败涂地,再也没有崛起的希望了。”元首说道。

    “请阁下放心,德国*军队,一定会尽可能的为国家争取到胜利的。”勃洛姆堡元帅说道。

    “空军将确保未来战场上的胜利。”戈林拍着胸脯保证道。

    只有海军司令官雷德尔上将,脸色有些难看。德国海军的实力,在上一次的战争当中遭到了重创,加之现在德国又将重心放在了陆军和空军的建设上,海军除了潜艇部队之外,其余的部队根本就没有得到重建,这使得德国海军成为了德国三军当中最弱的兵种。

    “元首,一旦战争爆发,德国海军将尽可能的绞杀英国人的海上运输线,这是我们唯一能够做的。”雷德尔上将说道。

    元首点了点头:“雷德尔将军,我们的海军实力虽然不强。但是,我们的朋友却有着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一旦开战之后,英国海军交给他们去对付好了。更何况,我们的朋友对英国人的殖民地,一直有着深深的野心的。他们肯定会对英国人的殖民地发动入侵的。到时候,英国人为了保住那些殖民地,必然会和中国海军大战一场的。”

    “元首阁下,现在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虽然,我们和中华帝国的关系非常亲密。但是,我们和中华帝国之间是没有任何的盟约的。尽管,盟约不足以形成真正的约束,但有总比没有要好。我认为,我们是时候和中国人签订盟约了。”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说道。

    “是的,元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