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血强国 >

第771章

铁血强国-第771章

小说: 铁血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的几个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也都和罗易互致问候。印度布尔什维克党成立之后,一直受到罗易的指导。可以说,罗易完全就是印度布尔什维克党的幕后领导者。

    “诸位,大家好。这些年来,你们在印度干得不错。我们布尔什维克在印度的影响力,正在不断的提升。我相信,再过不久,我们就将成为印度最大的政党了。”罗易说道。

    印度的党派,最大的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国大党,绿教联盟和布尔什维克党。其中,国大党是印度最老牌的政党了,在印度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力。圣雄甘地,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等人在印度,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绿教联盟在印度则是仅次于国大党的,因为,信奉绿教的人是次于信奉印度教的。绿教联盟则是这些信奉绿教的人组成的政党,在信奉绿教的人当中,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第三,则是布尔什维克党了。

    “有先生亲自领导我们,这一天肯定会很快就到来的。”提亚·巴克塔连忙说道。

    “诸位,这一次回来之前,我去了莫斯科,见到了斯大林同志。斯大林同志对于我们印度布尔什维克党,是非常的重视的。他希望,我们印度布尔什维克党能够取得成功。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要改变斗争的策略了。”罗易一脸严肃的说道。

    “改变策略?”在座的印度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都是面面相觑。

    从黄帝纪元4618年印度侨民布尔什维克党成立之后,印度的布尔什维克党内部就存在着关于党的最低纲领和战略策略之争。党内斗争频繁激烈,外部英国殖民当局的镇压也非常严厉,印度布尔什维克党的命运多舛。印度布尔什维克党时而提出要采取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时而提出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推翻政权,时而与宣称要与国大党左翼结成统一战线。但是,这些都无助于印度布尔什维克党取得胜利,掌握印度的政权。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最主要的困难,无疑就是英国人长期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了。他们的殖民统治,甚至已经让很多印度人都麻木了,甚至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了。长此以往,印度根本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独*立的。我们只有推翻了英国人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才能够真正获得独*立。而推翻英国人的殖民统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发动武装起义。”罗易说道。

    “武装起义?”印度布尔什维克党的几个领导人都被吓到了。那可是造访啊!一旦被抓住的话,那可是要杀头的。现在,印度殖民当局对于布尔什维克党,一直处于限制和压迫。如果他们敢发动起义的话,必然会遭到武力镇压的。到时候,他们肯定会被杀的。

    “罗易先生,我们真的要那么干吗?如果发动武装起义的话,胜算太低了。英印军现在的规模,已经超过五十万了。如果我们发动起义,必然会第一时间被他们扑灭的。到时候,我们都会被杀死的。”南布迪里巴德皱着眉头说道。

    印度的布尔什维克党,虽然曾有个这方面的计划。但是,因为英印军的强大,他们最终还是放弃了。

    “罗易先生,我们要面对的敌人,不仅仅是英印军,如果我们发动起义,英国人也会直接派遣军队来镇压我们的。到时候,我们根本就不可能打败那些敌人的。”丹吉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我知道,我们的敌人很强大。但是,如果因此就畏惧,就不去努力的话,根本就没有可能成功的。英印军的兵力虽然很多。但是,那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他们缺乏训练,装备也落后。更重要的一点是,英印军的士兵都是印度人。他们长期受到英国*军官的欺压,心中早就对英国人产生了怒火了。如果我们能够在他们中发展我们的组织的话,就能够使用这股力量了。英印军的总兵力超过五十万人,只要我们能够吸纳其中的十万人,我们就有胜利的可能。”罗易说道。

    几个印度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都皱着眉头思考了起来,如果要在英印军当中发展组织的话,并非是没有成功的可能的。

    “另外,苏俄将会全力支持我们的。苏俄和布尔什维克国际,将向我们提供资金和军火。第一批的资金,有五百万华元。未来,还会有更多。苏俄的货船,将秘密为我们运输武器装备,供我们训练军队。只要准备充分,到时候就可以一举发动起义,打败英印军,赶走英国人。到时候,印度就能够真正实现独*立,千千万万的印度人,将不再受到英国人的压迫。”罗易说道。

    “如果有苏俄的全力支持,我们成功的可能性无疑就要高得多了。”提亚·巴克塔第一个响应道。

    “罗易先生,除了武装起义之外,我们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高士问道。

    “这是我们唯一的办法了。在印度,国大党的影响力比我们高得多。如果进行选举的话,我们根本就不可能斗得过他们的。因此,只有发动武装起义,用武力的方式打败英国殖民者,赶走他们。我们才能够成功。借助武装起义,我们的力量也能够迅速的压过国大党和绿教联盟。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顺利的获得国家政权。”罗易的眼中,闪耀着野心的光芒。

    掌控了军队,才能够掌控未来的国家权力,这是很显然的事。印度布尔什维克发动武装起来,如果能够成功的话,未来印度的军队,也会被他们控制的。到时候,国大党和绿教联盟,拿什么去和他们斗呢?甚至,他们可以像苏俄一样,直接宣布其他的党派都是非法的。这样的话,那整个印度就都是布尔什维克党的天下了。而他,也可以像斯大林一样,成为印度至高无上的领导人。

    “只要我们发动武装起义,赶走了英国人,夺取了国家政权。苏俄会帮助我们迅速的实现工业化的。到时候,我们将迅速成为一个大国。不会再有人敢奴役印度了。”罗易说道。

    当然,罗易也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苏俄不可能白白的支持他们的。但是,他并不害怕。只要印度实现工业化,强大起来之后,完全可以不用怕苏俄,更不用听他们的命令了。毕竟,印度可是一个有着三亿三千万人口的大国。仅次于中华帝国,比苏俄的人口还要多得多。

    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印度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都接受了罗易的这个计划。

    一个月之后,印度布尔什维克党召开秘密会议,罗易正式出任印度布尔什维克党的总书记。同时,他制定的发动武装起义的方针,也贯彻下去了。印度布尔什维克党开始积极在英印军当中发展党员,以便能够掌控更多的军队。

    同时,在苏俄的支持下,印度布尔什维克党也开始在南方的山区秘密建立军队,以便能够在发动武装起义的时候,有足够的精锐部队。

    整个印度的局势,开始变得越来越混乱了。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元首的冒险

    黄帝纪元4632年8月2日,德国总统兴登堡逝世。这给了阿道夫·希特勒一个绝好的机会。通过他这近两年的执政,已经迅速的赢得了民心了。

    阿道夫·希特勒政府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做得相当成功。反对党被不违*的程序和手段取缔了,莱茵河西岸重工业区的工厂相继恢复了正常运转,德国摆脱了战败国的地位,收回了大量主权。除了被取缔的那些政党的忠实追随者外,大部分德国人民对反对党和工会的消失都并不反对,甚至很赞成。魏玛共和国的14年统治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一场丧权辱国的灾难,人民生活水准比一战前的帝国时期大大下降,所以他们对这个民~主政体及其政党并无好感;旧工会连起码的就业率和工人最低生活保障都争取不到,更遑论其它。黄帝纪元4631年,希特勒除了把少数反对党成员打入监狱以外,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兴登堡总统逝世后,阿道夫·希特勒成为了德国的最高领导人,集总统、总理和军队最高统帅于一身,正式成为了德国的元首。这也就使得阿道夫·希特勒的野心,进一步的开始膨胀了。

    黄帝纪元4631年10月14日,德国政府致电裁军会议主席,声称“拥有庞大武装的国家”既不裁军,又不满足德*备平等的要求,德国决定退出裁军会议。10月19日,德国又宣布退出国际联盟。这样,它就摆脱了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对它的束缚。

    黄帝纪元4633年3月16日,阿道夫·希特勒在柏林颁布了《国防法》公开违反凡尔赛条约的军事条款,宣布国防军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和平时期拥有12个军36个师,共约50万人。德国的借口是5天前法国改变了兵役法(将适役年龄从21岁降为20岁,把1年服役期增为2年),其实法国的做法只能弥补因一次大战期间出生率下降所造成的兵源“空年”,但是德国趁机公开撕毁了《凡尔赛条约》的军事条款,使德国扩军备战公开化和合法化。

    这使得德国,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正常国家,而不再是一个战败国了,当然,英法比三国在莱茵非军事区驻扎的军队,依旧使得德国蒙受了很大的屈辱。如果不能够收回莱茵非军事区的话,德国始终无法成为真正的正常国家。

    德国的经济日益强大,军事实力也在不断的扩张,这使得元首心中的野心,像是野草一样开始疯狂的生长起来。他将目光放在了莱茵非军事区上面,希望能够将这块土地夺回来。

    黄帝纪元4634年2月27日,元首苦苦等候的时机,终于来了。就在这一天,法国众议院批准了《法苏互助条约》。法国人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因为德国撕毁了《凡尔赛条约》,开始重振军备之后,给法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虽然,在上一次的世界大战当中,法国打赢了战争。但是,他们却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这一次,如果再爆发战争,法国人都不确定能否再一次获胜了。就算是再一次获胜,但付出的代价太过于惨重,也是极度不利于法国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国人找上了苏俄,希望能够像几十年前一样,由法国和俄国组成针对德国的联盟。一旦战争爆发,就能够夹击德国了。

    当然,法国人这么做,也自然就给了德国人一个借口了。

    2月28日这一天,元首召集德国的军政高官们,商议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先生们,卑鄙的法国佬又和苏俄人搞在一起了,他们意图形成联盟,对德国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们必须要向他们发起反制才行。否则的话,我们将遭受战争的威胁。”阿道夫·希特勒歇斯底里的咆哮,就仿佛是德国遭受了什么背叛一样。

    “我的元首,您想要怎么反制法国人呢?”赫尔曼·戈林问道。

    “这里!我们的军队必须要开进这里,收复这里才行。这样的话,我们才会拥有更大的战略纵深,才能够与我们的强敌周旋。更何况,我们生活在这里的同胞,正在遭受外族的欺压。我们有义务将他们解救出来,这是我们的责任。”阿道夫·希特勒说道。

    但是,其他的军政高官们,一个个脸色已经有些难看了。进军莱茵非军事区,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啊!搞不好的话,就会引爆战争的。而现在的德国,并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

    “尊敬的元首阁下,我们撕毁《凡尔赛条约》,重新扩充军备,这已经引起了英法等国的强烈不满了。如果我们再一次进军莱茵非军事区的,这必然会引起他们的更加激烈的反应的。说不定,战争很快就会爆发了。我们现在,根本就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我们的陆军,只有五十万人。并且,严重缺乏坦克、装甲车和重炮。我们根据从中华帝国那里得到的技术而研制的坦克,还处于试验阶段。空军方面,我们也严重缺乏先进的战机。如果这个时候爆发战争的话,我们的军队,根本就没有获得胜利的可能。”德军总参谋长路德维希·贝克上将一脸担忧的说道。在他看来,阿道夫·希特勒这样的做法,根本就是在找死。

    “不,我的总参谋长阁下。英国人和法国人,根本就没有胆子和我们开战的。至于比利时人,他们虽然一直对我们保持高度警惕。但是,他们的实力太弱小了。如果没有英法两国,他们根本就不敢和我们开战的。英勇的德国*军队,只要开进莱茵非军事区的话,他们一定会妥协退让的。”阿道夫·希特勒自信的说道。

    “可是,元首阁下,这样实在太冒险了。万一出现了一点疏忽的话,德国将立刻陷于万丈深渊,摔的粉身碎骨。”路德维希·贝克上将说道。

    显然,军方是非常不赞同阿道夫·希特勒这样的冒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