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血强国 >

第445章

铁血强国-第445章

小说: 铁血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对德进攻失败,临时政府的执政党制宪民主党军事基础崩塌,只剩下首都的警察和军校士官生可供派遣。它一方面受到因二月革命瓦解的十月党、进步党残部和保皇军官团等亲沙皇势力攻击,另一方面则受到二月革命参与者社会民主党、社会革命党和士兵委员会攻击,威信尽失,陷入颓势。

    9月,临时政府任命的俄军总司令、保皇军官拉夫尔·科尔尼洛夫率先发难,指挥一支哥萨克军队进攻圣彼得堡,以消灭叛国者,保卫俄罗斯和沙皇为由,讨伐参与二月革命的制宪民主党、社会民主工党和社会革命党。制宪民主党无兵可派,遂求救于赤卫队。经社会民主工党左翼党员协调,赤卫队和同情革命的士兵击败了科尔尼洛夫的军队。

    科尔尼洛夫的军队一瓦解,与赤卫队联系紧密的布尔什维克立刻回到前台,制宪民主党号令失效。为挽回颓势,制宪民主党计划使用临时政府尚存的力量,对圣彼得堡的布尔什维克领导层实施逮捕,再与基层谈判。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两次召开会议决定起义,起义主要由托洛茨基执行,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则派遣斯大林、斯维尔德洛夫、捷尔任斯基等人组成革命军事委员会,作为自己的代表。10月占领顿巴斯地区和基辅。英国舰队入侵波罗的海。尤登尼奇白军于5月中旬向圣彼得堡发动进攻。

    11月6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秘密来到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从11月6日夜间到11月7日上午,二十多万革命士兵和起义工人迅速占领了圣彼得堡的各个战略要地。7日凌晨1时起义部队占领了邮政总局。2时攻占了波罗的海火车站和尼古拉耶夫斯基火车站。接着关闭了政府大楼的照明电路,电话局切断了临时政府和司令部的大部分电话。6时左右,赤卫队员、士兵和水兵已经占领了皇宫大桥。除了宫廷广场和伊萨基耶夫斯卡广场地区,其他地区几乎都掌握在起义者的手里。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坐上美国大使馆的汽车仓皇逃跑。10时,革命军事委员会散发了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已转归苏维埃。但临时政府仍负隅顽抗,2000多名军官和士官生继续盘踞着冬宫。11月7日下午5~6时,2万多名革命士兵和赤卫队员、9辆军车包围了冬宫。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命令它于11月7日6时20分缴械投降。8时过后,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下达了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书,遭到拒绝。晚上九点四十五分,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开炮,发出了总攻的信号。赤卫队员和革命士兵在雷鸣般的“乌拉”声中越过了街垒,迅猛的冲向冬宫,在冬宫的楼梯间里和楼梯上,革命士兵和工人赤卫队员同士官生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到11月8日凌晨11时50分,临时政府的成员(除克伦斯基逃跑外)全部被擒终于被攻克。圣彼得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起义成功当天夜间,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告全世界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苏维埃。

    因为此时是俄历的十月,所以此次革命也被称之为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成功之后,布尔什维克党人成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让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恐慌的国家。

    苏俄成立之后,遭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当然,也包括了中华帝国在内。中华帝国之前对布尔什维克党的支持,根本就不能够摆到台面上来的。

 第六百三十九章 资本主义世界的恐慌

    黄帝纪元4615年(17)下半年,世界大战的战局对协约国越来越有利了,来自于中国和美国的生力军加入战场之后,使得协约国在军力上,已经完全超过了同盟国了。

    在西线战场上,英国远征军正在主导一次又一次的大规模反击,尽管损失很大,但是却打的德军苦不堪言。几乎所有人都乐观的认为,明年战争就会结束了。

    可是,在这个时候,俄国却再一次的发生了革命。原本由资产阶级控制的临时政府被彻底的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布尔什维克党的政府。布尔什维克可是主张和德国缔结合约,停止战争的。另外,苏俄的红色政权对于资本主义国家而言,无疑将是一场噩梦啊!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一片风声鹤唳,生怕类似于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会在自己国家内爆发。一时间,他们对于国内的稳定的控制,甚至比对于世界大战都更加关注。

    英国新任首相戴维·劳合·乔治,召开了内阁会议。英国内阁的主要成员们,齐聚在首相府内。随着联军在战场上占据优势,阿斯奎斯首相率领的内阁,终于可以安心离职了。由劳合·乔治率领的新一届内阁,已经正式执掌大英帝国这个摇摇欲坠的世界第一强国了。

    当然,有人猜测阿斯奎斯首相之所以急忙辞职,为的就是尽快摆脱这个漩涡。经过这场战争之后,大英帝国虽然依旧是世界霸主。但是,霸主地位已经是摇摇欲坠了。除此之外,另外的两个国家,如中国和美国,对大英帝国屁股下的世界霸主的位置,可谓是垂涎三尺。特别是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实力,已经成为了整个欧洲最大的债主了。如果美国要夺取英国的霸主地位的话,英国还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阿斯奎斯首相才心甘情愿的把这个烂摊子交给下一任的首相。

    不过,不管怎么说,能够成为世界霸主大英帝国的首相,这无疑是地球上最有权力的人之一。依旧让大多数的英国人趋之若鹜。

    英国新内阁的主要成员,包括外交大臣阿瑟·贝尔福,海军大臣约翰·杰利科爵士,财政大臣安德鲁·博纳法,陆军大臣德比伯爵。印度事务大臣埃德温·塞缪尔·蒙塔古,殖民地大臣沃尔特·朗,还有军需大臣温斯顿·丘吉尔等。

    “诸位,眼看着我们就要赢得战争的胜利了。但是,俄国再一次的发生了革命。布尔什维克可是坚决主张退出战争的。一旦俄国和德国媾和,和德国将结束两线作战,他们将再一次的集中主力进攻西线。我们该怎么办?”劳合·乔治首相问道。

    “首相阁下,现在的德国,战争潜力已经用尽了。就算是俄国退出战争,德国也无法扳回劣势了。这场战争。我们赢定了。”新任陆军大臣德比伯爵自信的说道。现在的协约国,早就已经牢牢的占据了上风了。

    听到德比伯爵这么说,劳合·乔治才松了一口气。至少,不管怎么样,英国获得最后的胜利是毋庸置疑的了。毕竟,现在协约国的力量太强大了,不仅有英法这两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还有中国和美国这两个新兴的强国。

    “那么,既然如此的话,我们就直接进入下一个议题。俄国正在发生的革命。大家是怎么看的?布尔什维克统治下的俄国,会对资本主义世界构成什么样的威胁?”劳合·乔治说道。

    “首相阁下,虽然,布尔什维克才刚刚在俄国取得革命的胜利。他们的实力还很弱小。但是,我们不得不防啊!他们具有很强的鼓动,又能够得到下层人民的支持。如果他们输出革命的话,整个欧洲恐怕都会飘扬起赤旗的。”新任外交大臣阿瑟·贝尔福有些担心的说道。

    “首相阁下,我们可以照会俄国,如果布尔什维克愿意继续履行条约的话。我们可以先不管他们。但如果他们执意要退出战争的话,那我们恐怕就得想办法对付他们了。”海军大臣约翰·杰利科爵士说道。

    “你的意思是,如果俄国单独同德国媾和的话,我们需要出动军队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吗?”劳合·乔治皱起了眉头。眼看着世界大战才刚刚要结束了,如果又掀开另一场大战的话,这恐怕会让民众十分反感的。到时候,如果民众激烈反对,那他们的统治基础恐怕都会动摇的。

    “首相阁下,如果任由苏俄发展的话,未来更是会成为整个资本主义的大敌。我们必须要趁其还在摇篮当中,就将其扼杀掉。”陆军大臣德比伯爵也说道。

    “先生们,固然苏俄会对我们构成很大的威胁。但是,我们也要量力而行。政府的财政早就已经债台高筑了,我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财力再打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了。”财政大臣安德鲁·博纳法提醒道。

    的确,这场战争让英国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大英帝国几百年来积累的财富,几乎都在战争当中毁于一旦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结束战争之后英国应该做的是努力休养生息,而不是进行另外一场战争。

    “各位,防止苏俄向外输出革命,甚至扼杀苏俄,这并非是我们英国独自的责任,而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责任。我们可以邀请各国代表来伦敦,商讨如何对付苏俄。”阿瑟·贝尔福说道。

    劳合·乔治点了点头,如果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能够联合起来的话,对付苏俄,的确不是什么大问题。

    “并且,这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提升英国的影响力,让各国知道,我们依旧是世界的主宰。”阿瑟·贝尔福继续说道。

    “其他人还有意义吗?”劳合·乔治首相问道。

    大家都摇了摇头,将世界各主要强国都集中在伦敦来开会,的确是提升英国的影响力的一个好办法。尽管,日不落帝国已经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这些人,继续缅怀昔日大英帝国的强大。

    “好吧,那就这么定了,照会各国吧,让他们派遣要员来伦敦,共同商讨如何对付苏俄!”劳合·乔治首相最后拍板道。

    除了英国之外,其余的资本主义强国也同样产生了恐慌。不管是正在和德国血战的法国,还是大洋彼岸的美国,都是如此。至于中国,虽然和俄国接壤。但对于俄国产生的革命,中国人并没有当做一回事。反而,中国政府还在谋划,如何才能够在这一次的俄国革命当中,进一步的捞到更多的好处。

    现在的中国,尽管因为工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有了很庞大的一个工人阶级了。但是,布尔什维克主意,在现在的中国根本就没有生存的土壤。和晚清相比,现在的中国民族的生活已经提高了很多了。大家对于帝国皇帝和帝国政府,只有心存感激的。如果有人蛊惑他们反抗皇帝和政府的话,那肯定会被他们当做是乱党的。好不容易有了现在的好日子,傻子才会起来造反呢!

    英国照会各国,将在伦敦举行会议,商议俄国问题,这得到了其他国家的响应。大家原本就惧怕布尔什维克主意,如果能够集合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力量来对付俄国的话,那无疑是最好不过的了。

    法国政府表示,克里孟梭总理和外交部长毕盛泉将前往伦敦参加此次会议,美国国务卿威廉·詹姆斯·布莱恩也宣布将前往伦敦。意大利王国首相维托里奥·埃曼努尔·奥兰多和外交大臣乔瓦尼·乔立蒂,日本首相寺内正毅和外务大臣内田康哉,都宣布将前往伦敦。唯一没有表态的大国当中,就只剩下中华帝国了。

    帝国首相杨度和外交大臣唐绍仪向帝国皇帝请示,他们要不要前去参加这一次的会议。

    皇帝吴浩轩当即表示:“去,怎么不去?这可是一次世界主要强国参加的会议。相当于是战后和会的预演了。参加这一次的会议,正好可以展示一下帝国的实力。”

    “那么,陛下,在这一次会议当中,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杨度问道。

    “我们对俄国的态度,早就已经确定了。不管这一次的会议的结果是什么,都不能够阻止我们向俄国进军了。所以,只要不涉及到帝国的核心利益,可以任由他们去争论。”吴浩轩说道。

    “是,陛下。”杨度和唐绍仪都点了点头。

    之后,帝国首相杨度和外交大臣唐绍仪也表态,将赴伦敦参加这一次的会议。为了照顾路途遥远的中国和日本,英国方面特意将会议定在了两个月之后。也就是黄帝纪元4616年(18)1月15日。中国和日本的代表团,乘坐军舰或者邮轮,都能够及时赶到伦敦,不会迟到的。

 第六百四十章 反布会议

    黄帝纪元4616年(18)1月11日,英国伦敦,港口内,彩旗飘扬。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外交大臣阿瑟·贝尔福亲自前往港口迎接即将抵达英国的中国首相杨度和外交大臣唐绍仪,以及日本首相寺内正毅和外务大臣内田康哉。

    上午10点,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