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血强国 >

第114章

铁血强国-第114章

小说: 铁血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千万大洋。但是,为了北方未来的发展,再多的钱也得掏啊,这笔钱是不能省的。

    袁金铠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什么了。既然保证了资金,那他的工作就很容易展开了。

    “第二项主要工作,则是工业发展。诸位都清楚,现阶段,强大的工业才是一个国家富强的保证。所以,北方七省在未来几年内,会重点发展一批大型工业企业。本溪、鞍山都要建大型的钢铁厂。另外,绥远也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也要规划一个大型的重工业基地。钢铁厂建立起来之后,随之就可以修建机械厂以及其他的工厂。”吴皓轩说道。

    发展重工业,这是基本的基调,这是北方七省强大起来的保证。有了钢铁,才能够修建铁路,生产各种各样的武器装备。北方七省有着丰富的煤铁资源,自然不能够白白浪费了。

    工业厅厅长夏寿田、奉天省省长马腾溪和绥远省省长王永江都连连点头。这些重工业基地的建立,可是和他们的工作息息相关的。

    “少帅,这些工厂的建立,恐怕需要花费不少的钱吧。民间的资本,很难投入到这些行业中。”夏寿田说道。投资重工业,需要有技术支撑,同时见效也慢。那些民间的商人,肯定都不会选择这些项目的。

    “所有的重工业工厂,政府会负责投资。另外,我们会吸引外资投入到这些行业,资金的问题,不用担心。至于民间资本,工业厅只需要引导他们投入轻工业行业就是了。”吴皓轩说道。

    在发展重工业的时候,显然只能够靠政府进行投资。民间的商人,几乎不会投入这些行业的。比如钢铁厂,需要投入的资金很多,同时收益却比较慢。民间资本一般都不会进入的。另外,这些战略性的行业,如果全部掌握在民间资本手中,对国家的安全也不利。所以,政府来主导这些方面的投资,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是,少帅。”夏寿田点了点头。

    “少帅,要在绥远建立重工业基地的话,还有一点不能不考虑啊!那就是交通了。绥远地处内陆,交通不便。必须要修建一条铁路,才能够确保重工业基地的建设。”交通厅厅长詹天佑说道。

    另外一个时空,他已经在主持京张铁路的修建了。只不过,这个时空,东北爆发的战争,以及吉林陆军和北洋军的一战,使得京张铁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根本就还没有付诸建设。吴皓轩是知道詹天佑的,所以特意派人请他来担任政务委员会的交通厅的厅长。为了说服詹天佑,吴皓轩甚至保证,每年投入在交通建设方面的资金,不会低于五千万大洋。要知道,这个时代的铁路,一公里的造价也就五万大洋而已。五千万大洋的话,那已经可以修建长达一千公里的铁路了。并且,这还是每年的投入,不是总共的投入。

    正是吴皓轩的诚恳,才吸引了詹天佑的。

    “当然,铁路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修铁路,还需要修建公路。这是我们第三项的主要工作。要致富先修路,北方七省要想发展起来,必须要改善交通才行。”吴皓轩说道。

    “少帅这计划说的对,要致富先修路。路都不通,怎么能够致富呢?”詹天佑兴奋的说道,从这他也能够看出吴皓轩对交通方面的支持。

    “未来,北方七省将加大在铁路方面的投入。我们要修建一条从锦州到承德,再到张家口,最后到包头的铁路。另外,还要修通从盛京城到库伦的铁路,以及从库伦到张家口的铁路。”吴皓轩说道。这三条铁路,如果能够修建成功的话,将加强对蒙疆,特别是对外蒙古的控制。吴皓轩可是知道,俄国人对于蒙古一直都垂涎三尺的,必须要早做防备才行。

 第一百六十二章 少帅的野心(求月票)

    詹天佑目瞪口呆的看着吴皓轩,作为搞铁路的,他自然知道吴皓轩说的这几条铁路,如果算总里程的话,恐怕加起来四千公里都有了。按照一公里大约五万大洋的造价,单单是这三条铁路修建下来,就得花两亿大洋啊!

    “少帅,这,真的要修建这几条铁路?”詹天佑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毕竟,修建这些铁路的造价太高了。就算是中央政府,也绝对不会投入这么一大笔钱的。北方七省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地方割据政府而已,居然舍得投入这么一大笔钱。

    “当然要修建这几条铁路了。老毛子对于蒙古,一直都虎视眈眈,恨不得将蒙古吞下。他们以各种各样的名义进入蒙古,赖着不走。伺机将蒙古从中国分裂出去。现在,蒙疆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统治区域,绝对是不能够让老毛子的阴谋得逞的。如果从盛京到库伦,以及从张家口到库伦的铁路能够修通的话,一旦蒙古有事,我们的军队就能够迅速的调往蒙古。这对于我们掌控蒙古,是非常有利的。”吴皓轩说道。

    蒙古草原辽阔无边,交通条件也很落后。这使得想要大规模的向蒙古派遣军队,非常的困难。因为后勤补给的原因,最多只能够派遣几万而已。一旦老毛子入侵蒙古的话,他们派遣的军队,肯定不少。如果铁路能够修通,自然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了。完全可以通过铁路线将军队送到蒙古去,并且依托铁路来保证部队的后勤补给。

    除了财政厅厅长刘揆一之外,其他的人都连连点头。毕竟,这三条铁路的战略意义摆在那里。不过,高达两亿大洋的投入,还是太疯狂了。换做任何一个地方势力的领导人,恐怕也会舍不得投入这么多的资金的。毕竟,有两亿大洋的话,拿来发展军备,争夺天下那多好。谁会拿来专门发展交通呢。

    “少帅。这三条铁路,想要在短时间内竣工,恐怕不太容易吧。”蒙古省省长孙烈臣说道。蒙古的情况无疑是最复杂的,他这个新任省长。承受的压力也最大。不过,听到吴皓轩不惜巨资也要修通到蒙古的铁路,这让他看到了吴皓轩对蒙古的重视。有吴皓轩的支持,他这个蒙古省省长,也更好当下去了。

    “这个就得问专家了。”吴皓轩笑了笑说道。资金方面。他会保证。但是,什么时候才能够修通,他也不知道。当然,这些铁路,能够越快修通,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

    “少帅,如果有足够的工人,铁路所需要的铁轨和枕木也准备好的话,最多五年的时间,这些铁路就能够修通。”詹天佑仔细计算了一下。然后说道。毕竟,这可是三条铁路,总里程近四千公里啊!

    “工人可以招募,我们可以从关内招募那些流民来修铁路,只要工钱优厚,肯定会招募到足够的工人的。当然,这会使得造价攀升不少。”詹天佑说道。

    “资金方面,不用担心,我会想办法保证这几条铁路的资金充足的。不过,我有一点要求。那就是这三条铁路,最好能够在三年之内修通。特别是从锦州到包头,以及从盛京城到库伦的铁路,这是重中之重。从库伦到张家口的铁路,都能够稍微缓一下。”吴皓轩严肃的说道。

    吴皓轩熟知的那段历史,俄国人是在1911年才挑动蒙古分裂势力叛乱的。但是,现在历史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了。俄国人必然不会愿意眼睁睁的看着北方政府加强对蒙疆的控制的。所以,他们极有可能会加快分裂的步伐。因此,必须要早做准备才行。如果能够在三年内修通铁路的话。那情况就要好得多了。毕竟,俄国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虽然是1916年才建成通车,但这是因为受到世界大战的影响。实际上,在日俄战争爆发的时候,铁路就只剩下伊尔库茨克附近的环贝加尔湖区段以及赤塔到伯力的铁路还在施工了。

    日俄战争的惨败,使得俄国人看到了在铁路没有修建完工之前,想要加强对远东的入侵,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西伯利亚大铁路也加快了施工进度。至少环贝加尔湖这一段铁路,很快就会修建好的。到时候,俄国人就能够利用这一段铁路,源源不断的将军队从欧洲调来了。到时候,吉林陆军恐怕就得面临数十万俄军压境的困境了。

    “三年?”詹天佑皱起了眉头。在他看来,这似乎太急切了吧。不过,他知道,吴皓轩自然要求在三年内修通铁路,肯定是有他的目的的。

    “少帅,属下会尽力在三年内修通铁路的。”詹天佑咬着牙说道。他知道,未来的三年,肯定得拼尽全力才行了。

    “好,三年内,所需要的资金,我会一分不少的全额拨付给交通厅的,我只希望,三年后我们的军队能够通过铁路,源源不断的运往蒙古和老毛子作战。”吴皓轩说道。

    吴皓轩的话,让众人都有些紧张。他们都感觉到了一股大战即将来临的气氛。虽然,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吴皓轩那么笃定战争会在三年后爆发。但早一点做好准备,这总是没错的。

    吴皓轩其实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如果这些铁路能够修通,俄国在西伯利亚的这些领土,无疑就都暴露在了吉林陆军的威胁之下了。等到将来那个绝好的机会来临的时候,他们就能够出兵,一口将西伯利亚的领土全部吞下了。这些领土,现在看起来虽然贫瘠。但是,吴皓轩却知道这里的富饶。

    后世有一个观点,中国最富饶的地方,不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的江南水乡,而是大兴安岭以北的广袤地区。那里丰富的自然资源,才是中国最富饶的地方。君不见后世的老毛子,在苏联解体之后,依靠出售这些地方的资源都撑过来了吗?这里,原本是中国的领土,但满清羸弱,才被老毛子强占了去的。如果能够将这些领土夺回来的话,对于中国,将有莫大的好处。老天爷既然给了吴皓轩这个重生的机会,他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良机了。

    当然,现阶段他还只能够将这个计划深深的埋藏在心里,不能够轻易对人说。要不然的话,肯定会把他们都吓坏的。俄国虽然打输了日俄战争,但依旧是一个庞然大物。吴皓轩居然想要谋夺俄国人的领土,别人肯定会认为他是一个疯子的。

    “第四项主要工作,则是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才是一个国家真正强大起来的根本。小日本为什么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发展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这和日本重视教育是分不开的。现在的中国,识字的人太少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文盲,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家,那是不可能的。因此,教育从今年,就必须要抓起来才行。”吴皓轩郑重的说道。

    从后世穿越回来的吴皓轩,自然知道教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了。那些强国,哪一个国家不是依靠教育强大起来的呢?后世的日本和德国,在二战之后,为什么能够在一片废墟的国土上迅速的崛起,这和他们的国民素质是分不开的。因此,教育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厅厅长郑英澜不由得正襟危坐,吴皓轩重视教育,这无疑就表明接下来教育工作也会成为发展的重点。这也是是他希望看到的。

    “关于教育,我有两个计划。第一,关于基础教育。从明年开始,北方七省的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要进入学校学习。当然,这个计划要循序渐进,可以先在奉天、吉林和黑龙江推广,然后再推广到蒙疆。三年内,务必要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够入学。凡是阻碍这一政策的人,都将遭到严厉处罚。首先推行四年制小学教育和两年制初中教育。这个阶段,所有的学杂费全部由政府来承担。另外,早餐和午餐,由学校来负责,一切都由政府来买单。”吴皓轩说道。

    这个时代的国人,身体素质太差了,大多数的人都是营养不良。如果能够让适龄儿童得到更好的营养补充,对于强健全民的体魄,这是很有效的。

    “少帅,这方面的花费,恐怕不会小吧。整个北方七省,单单是适龄的入学儿童恐怕就有三百万以上。加上如果我们从关内吸纳流民,其中的儿童加起来的话,恐怕会超过五百万人。就算一个学生一年的花费在十块大洋,单单是这一项的投入,也会达到五千万大洋以上。还不用说校舍的修建、教师的聘请等等。”财政厅厅长刘揆一脸色已经黑的犹如锅底一样了。

    “资金问题,我会负责筹措的。”吴皓轩说道。

 第一百六十三章 教育为本

    政务委员会财政厅厅长刘揆一无疑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的,之前吴皓轩列出的几项主要工作,吸纳关内的流民,每年需要大概两千万大洋,修建铁路,总共需要两亿大洋,分成三年支付,每年也需要七千万大洋。现在的教育,单单是普及基础教育一项,就需要五千万大洋。这些加起来,财政支出已经达到了一亿四千万大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