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独舞的军阀 >

第29章

独舞的军阀-第29章

小说: 独舞的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负责组织的学生这才出来稳住示威人群,并挑选代表和王旭进市政厅谈判。

野狼的点推比实在惨不忍睹,基本都是60:1或50:1,希望大家看书之余打赏点推荐票票和收藏,谢谢!

第五十四章 监察委员 诱拐人才

民国乱世,军阀割据,连年混战,中华大地狼烟四起,民不聊生。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造成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军阀掌握着其势力范围内的生杀大权,有时候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都对军阀毫无无法约束力,换句话说,是否会突破道德与法律规范的底线,基本上取决于军阀势力本身。

虽然年纪轻轻的王旭不像残忍好杀的人,但是进入市政厅的代表们还是不由忐忑不安,他们都担心万一王旭恼羞成怒动手,那自己这几个手无寸铁的人绝对是任其宰割的,倒是那个负责组织的学生显得更加镇定自若。

“我先自我介绍下,我叫王旭,是清风山自卫军的少帅,自治政府暂时由我做主。各位都是大家挑选出来的代表,对自治政府有哪些作为不认同的话,尽管提出来,合乎情理的,我代表自治政府向大家承诺一定改正。所以,还请各位不吝指教。”王旭语气尽量诚恳,以便打消他们的顾虑和紧张的情绪。

王旭的话音刚落,那个负责组织的学生立即站起来大声说道:“少帅,我们希望政府能立即取消和美国人的合作协议,我们绝不能接受这样的卖国协议!

果然有胆色,在这里居然还敢这样直截了当地指责一个掌握他生杀大权的军阀卖国。不过王旭却没有丝毫生气的样子,只是很欣赏地看着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学生。

其他代表见王旭受到这样的指责都没有发难的意思,也就放开了心,纷纷说道:“对,让洋人开矿损失的不但是我们,子孙后代也是要蒙受损失的,路权和港口修筑权更不能让洋人插手,否则我们海南不成了洋人的天下了?”

他们会这么认为,很大原因也是时代的局限性。在二十一世纪,这样的合作协议叫招商引资,要是说这也叫卖过行径的话,那二十一世纪那么多积极招商引资的政府官员不都得咔嚓了吗?

王旭很清楚自己就算再大声地喊这个合作协议是海南发展的绝佳机会,恐怕这些人也不会相信的。所以王旭也没有急于反对,而是点点头说道:“我明白各位的意思了,不过我有几个问题想问一下各位。如果不让洋人开矿、修路、筑港,那么我们海南岛的矿产什么时候才能用得上,我们的路什么时候才能修得起来,什么时候才能有一个大型的港口?”

在座的代表们被王旭一连串的反问弄得完全楞住了,他们只是觉得这些重要的权益不能让给洋人,却从来没想过若是没有外国资金技术的协助,仅仅靠海南岛本身何时才能让这些权益产生效益。

王旭停顿了一下,给他们一点思考的时间,喝口水才又继续说道:“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想过美国人如果要开矿、修路和筑港,那得招多少我们海南人为他们工作,这能让多少个海南家庭收入大为提高,生活大为改善?”

听着王旭的话,所有人都慢慢回过味来了,毕竟王旭所说的都是直接可见的切身利益。确实,自己没能力开发海南,借助洋人的资金技术来开发又有什么不可以的,虽然会损失些短期利益,但只要还清贷款迟早都收回来的。而且还可以为海南人提供这么多个工作机会,何乐而不为?

“说到底。还不是为了贷款买军火。拉军队好去抢底盘吗?”突然一个声音嘀咕了一句。虽然很小声。但是已经足以让在场所有人听得清清楚楚了。

军队就是一个军阀势力地根本。没有强大地军队怎么能保证他地统治?所以。所有地军阀无论势力大小。均想尽一切办法发展军备。扩充军队。发展军队最重要地一个条件。当然是——钱啦。全国各地军阀大多都大肆收税。到处设卡收费。竭尽所能地搞军费。以地盘内部分权利抵押向外国贷款更是比比皆是。

不过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地王旭。很清楚大肆收税——扩军——抢地盘——再收税——在扩军——再抢地盘地恶性循环绝对是自我毁灭。所以。王旭根本就没打算把这三千万美元投入到军队建设中去。军队虽然要建设。但目前来说还不是那么迫切需要。

想清楚地王旭微微一笑。说道:“这句话可就有点冤枉我了。这三千万美元绝对不会划到军费里去地。我向大家保证任何一美元都会用到海南岛地基础建设、教育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地。”

在座地代表均相互对望了几眼。没人回应王旭地话。显然是不大相信王旭地承诺。这也不怪他们。全国各地地军阀势力有哪个可能作出这样地承诺。王旭这个军阀头头这样地承诺显然是十分苍白无力地。

所有人沉默了一阵。好一会后。依然是那个挺有胆色地学生站起来说道:“少帅。你别见怪。恐怕你地保证很难让我们相信。我们希望能看到政府地实际行动。”

“不知道这位同学你叫什么?”王旭突然问了一句。

那个学生楞了一下,才答道:“秦伟敏,还请少帅多指教!”还和王旭对视了几眼,丝毫没有畏惧或不安的表现,好像王旭真就是一个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而不是手握重兵的少帅。

王旭这时真希望能王八气一发把他收归旗下,不过理智告诉他似乎自己没有王八之气的样子。

现在清风山势力缺的就是大量的政务人才,海南岛目前的政务还是一团乱麻呢,只是一直没有时间才摆在一边的。如果能让秦伟敏这样胆大心细又有学识的本地人加入海南岛政府机构,这无疑对海南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

“既然大家都这么觉得,那我倒是有个主意。可以由各位当中挑选出部分人,组成个监察委员会,负责监督政府对于这三千万美元的支出,怎么样?”说着这话的王旭怎么看怎么像一个诱拐小孩子的人贩子。

监督政府?有这可能吗?何况这还是个军阀掌握的政府,这些代表对这话就更加难以置信了,其中一个小声的问到:“这……是真的吗?让我们负责监督……监督政府?”

王旭欣然一笑,说道:“不但是真的,而且我还可以给监察委员会成员付薪金,按照政府人员的标准。这个监察委员会就由秦伟敏同学来负责组织,我不会派人插手的。监察委员会随时可以查询这三千万美元的任何开支,有什么不对随时可以找我报告,如何?”

王旭的许诺是一个比一个有力,一个比一个切实,不能不让这些代表们心动,被点名负责组织的秦伟敏站出来说道:“好,既然少帅这么说,那我们也不娇情,但是如果以后查到什么不符合今天所说的,我们依然不会罢休的。”

答应就好,王旭心下一阵高兴,只要你答应了,还怕你再飞出去不成。

想着想着王旭嘴角露出邪邪的笑容,就一顺利诱拐妇女的人贩子样,这让秦伟敏不由打了个冷颤,有点怀疑自己刚才的决定是不是做错了。

第五十五章 邓公栽树 王旭乘凉

拿到美国的首笔一千万美元贷款后,王旭就着手进行海南岛的发展规划了。随着越来越清楚海南岛目前的情况,王旭越来越觉得自己算是捡了个大便宜了,同时也越来越佩服邓本殷。

海南岛因远离广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再加上交通不便、信息阻塞,为广东当时最落后的区域。邓本殷移军海南后,大搞基础建设,扩建公路,修筑堤岸,重修了秀英炮台。

为加强海南军政建设,邓本殷在海南实行“琼人治琼”,大量提拔海南藉的军政人员。邓本殷治理海南期间,是海南人扬眉吐气;心情最为舒畅的年代;所以海外华侨纷纷回国投资,参加海南各项建设事业。

1924年,为了建省办特区,邓本殷拆去海口古城,将原来的五六米宽的石板路扩建为汽车街道,将原来的四五条路扩建到30多条,并建起了市政厅。

为了搞好市政建设,邓本殷热情邀请海外华侨回乡投资建房。于是,南洋各国华侨陆续在中山路、长堤路、得胜沙建起了两三层高的骑楼,这一区域的商贸业也急速发展起来,当时全市商店迅速发展到600多家,贸易总额达到一年数百万元。

这些华侨就代表着一股庞大的资金和发展开发海南岛的重要力量,所以王旭是非常希望能得到这些华侨的全力支持,这对海南岛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海口市政厅会议室中……

“相信各位都是热爱家乡的华侨,否则也不会不远万里回来海南投资建设,虽然邓公不在这里了,但是我希望大家依然能保持对家乡的热爱,继续投资建设海口。”王旭开门见山地向在座的华侨们表达了希望他们继续投资开发海南的意思。

这些华侨们虽然不知道王旭和清风山自卫军行事如何,但也听说了前几天学生和工人抗议示威的事情,王旭连他们都没怎么为难,想必也不会对自己怎么样的,否则哪敢来参加这个会议啊。

这时,一留着山羊胡子的中年人站起来说道:“我们都是因为邓公力邀才回来的,建设家乡本来就是我们的心愿,如果少帅能和邓公那样不太为难我们,自然不会抽资离开。”

“不错,我可是听说国内很多军阀势力为了筹集军费来扩充军队,经常大肆加税,设卡收费,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这些商人就是有再多的家底也得赔光。”华侨里又站出来一个人说道。

说来说去。还是担心王旭某一天可能会为了发展军备扩军。借收税地由头把他们地身家给侵吞了。这也难怪他们会这么想。现在国内这种事情简直就是数不胜数。

“各位想必都听说了前几天因为和美国合作计划导致学生抗议示威地事吧。我已经向学生们承诺美国地三千万美元贷款一分不用于军费开支。并由他们组织了监察委员会监督。我再提这件事只是想告诉各位。我本身也是不愿意让军队建设影响到地方建设地。”王旭这话说得有些奸。只是说自己也不愿意而不说绝对不让军队建设影响地方建设。这也是没办法。日后地抗日战争势必得牺牲经济发展来发展军备。所以现在才不敢把话说满。

三千万美元贷款丝毫不用于军费开支。还让学生监督。这个事实很快就让华侨们相信王旭地诚意了。

一个满头银发地老华侨慢慢说道:“既然如此。不知道少帅需要我们怎么出力。只要是对建设海南有利地。我们必定竭尽全力!”

“也并不是说只要大家出力而没有收益。这个建设计划实际上也是各位地一个很好地机会。”王旭此时地笑容有些神秘。“自治政府计划将海口划出建市。并大力发展为一个大型地港口城市。全力发展工商业。以海口地经济发展带动海南岛地开发建设。”

在座地华侨不由有些听得发楞。王旭所描述建设计划地规模之大。实在是他们始料不及地。诚如王旭所说。要是能参与这么大规模地发展建设计划。无疑是收益丰厚。

那个山羊胡子的中年华侨又问:“少帅,你的意思是不是需要我们参与建设发展海口的计划?需要我们作出哪方面的支持呢?资金、人员还是……”

这些人不愧是商场高手,商业嗅觉确实灵敏,马上察觉出其中的巨大商机,全都心动,而且马上就行动了。

他们越是心动,王旭越是高兴,微微一笑道:“不但是海口的建设规划,而且整个海南岛的开发也是需要各位的大力支持。自治政府计划在海口大力发展和建设港口,并规划出一个大型的商业街,在海口周围的镇子建立大型的加工工业基地,自治政府提供土地和政策支持。同时,自治政府会出部分资金扶持盐业和水产业。这些项目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投资,有什么困难的可以提,自治政府能解决的一定解决。总直,我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把海口打造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带动海南岛的全面发展。”

这个发展计划本来就是双赢的,这些身家丰厚的华侨们自是欣然答应支持海口发展计划。以这些华侨所掌握的技术、资金和社会资源,参与进海口的发展计划,大大加快了海口的建设。

成功得到华侨的支持不能不说王旭这是沾了邓本殷的光,要是没有邓本殷,王旭哪能借助这样一股力量发展建设海南呢?

沾邓本殷光的不仅仅是这一个方面,王旭着手海南发展计划以来,不断发现在很多方面都是邓本殷栽树,自己乘凉。

1925年,邓本殷在海口设立了海南最早的地方银行——粤南实业银行,发行3000万元“八属银毫”,在八属地区流通使用。所铸银圆银毫成色好,百姓爱用。这为王旭的银行建设和经济改革打好了基础。

钟衍林在得到邓本殷首肯和支持的情况下,于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