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铸天朝 >

第78章

铸天朝-第78章

小说: 铸天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位之争对五龙还有其他帝子帝孙来说是非常残酷的,只有一个是胜利者成为大黎帝国的帝君,其他都是失败者,失败者的下场只有两个,一个是被赐死,一个是被软禁在外地,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方曜的竞争者们在方曜继任帝位后都一个一个死去。

    不过帝位之争对有先天武者坐镇的一流世家或者二流世家来说并不算多么残酷,无论他们最开始支持的帝子帝孙最后是否成为帝君,他们都不会受到太多的影响,。

    就如同上一代的夺嫡之战,黎德帝突然猝死,没有留下任何遗诏,黎德帝有四子,下任帝君要从这四人中选出,而大黎帝国百千世家选择自己支持的帝子,慢慢形成四个阵营,开始竞争。

    世家大族重视传承,让家族传承的更加久远,而不是要在帝位之争中互相消耗,那样最终得利的还是帝君,所以哪位帝子登上帝君宝座,最终看的还是该帝子身后的世家大族如何利用利益拉拢其他阵营中的世家大族,壮大己身。

    即使最后只剩下两个阵营在进行竞争,也不会大打出手,而是继续进行利益交换,势力较强的阵营需要分出一部分利益给势力较弱的阵营,最后才能选出新任帝君,期间明争暗斗不止,不过却不会出现太大的争斗,反正先天武者是不会出场。

    一场帝位之争,就仿佛是世家大族们在进行合纵连横,互相拉拢,互相对抗,只有聚集的势力最多的一方,才能将己方支持的帝子帝孙扶上帝位,那个时候,恐怕大多数参与到帝位之争的一流世家和二流世家都在同一个阵营中,等到其真正继承帝位后,这个阵营的各大世家就可以分配利益,越早加入到这个阵营的世家获得的利益越多,越靠后加入获得的利益越少。

    对有先天武者坐镇的一流世家和二流世家来说,帝位之争,他们都是受益者,只不过最后受益多少问题,倒是那些没有先天武者坐镇的世家要倒霉了,说不得会拿出几个将之覆灭,这也是之前云氏不参加帝位之争的原因,没有先天武者坐镇的世家大族,在帝位之争中的地位比炮灰好不了多少,特别是云氏这种在官场没有多少势力的家族。

    五龙夺嫡,风暴从新平城刮起,大黎帝国境内各大世家大族互相走动的更加频繁了,他们要使出各种手段拉拢其他世家大族,使己方阵营壮大,以赢得最终的胜利。

    ……

    在世家大族忙着合纵连横的时候,大黎帝国境内有一股庞大的令人无法想象的暗流正在涌动。

    “快,快,这边集合。”

    某村落中,一队队身着颜色各异服装却手持制式兵器的“军士”正在集结中,这个村落大概有四十余户人家将近三百余人,最终却集结出一支五十余人的队伍,看状态,和郡城中的军士也没差多少,而这只是光明教在这个全体信仰光明教的村落中练出来的一支队伍而已。

    在大黎帝国,信仰光明教的普通村落有多少?这恐怕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一个村落中集结出五十余人的队伍,十个村落五百人,一百个村落五千人,一千个村落五万人。

    因为干旱,大黎帝国境内灾民已经超过千万,其中信仰光明教的灾民恐怕已经达到数百万,只要光明教有足够的兵器和粮食,就能武装起来几十万军队。

    袁昊准备几十年,从地下挖掘出海量财富,甚至还在深山老林中开山采矿炼铁打造兵器,光明教是不缺粮食和兵器的,武装几十万大军轻而易举。

    光明教总舵在潼州,下分五堂:青木堂、赤火堂、黑水堂、褐土堂、白金堂,每堂又分两舵,共计十舵:泽州分舵、宿州分舵、钦州分舵、贺州分舵、衡州分舵、惠州分舵、袁州分舵、信州分舵、莱州分舵。

    普通村落集结出来的军士也只是五堂十舵下辖的普通军士队伍罢了,在各地隐秘地点,还有一队队隶属于五堂十舵的精锐军队。

    一本来历不明的无字天书,让袁昊成为一个全才,军事方面的只是自然是不缺少,袁昊明白,人海战术很强大,但是有时候人海战术也有很大的弱点,要想推翻大黎帝国的统治剿灭世家大族,精锐军队是不可缺少,所以袁昊下令,命令五堂十舵各自挑选身强体壮的信众,再加上甲具和兵器,编练出一支支精锐的军队。

    无论是普通军队还是精锐军队,隐秘的分部在各地的军队都在秘密向各自的区域集结。

    时机已经到来,光明即将洒满大地!


………………………………

第162章 藏兵于民与暴。露

    【袁昊的《无字天书》就相当于张角的《太平要术》,别说不知道什么是《太平要术》?】

    光明教通过藏兵于民训练出大量士卒,如今即将起事,隐藏在各地的小股军队开始秘密集结,可是无论光明教集结兵力的事情有多么的隐蔽,那么多兵力调动,最终还是被部分势力察觉。

    之前各方势力一直都在忙碌着争夺帝位,不但无视各地无数流民,也放松对光明教的关注,不过也不是所有势力都放松对光明教的关注,以云华云氏为主的少部分势力都加派人手收集光明教的信息,想要将光明教查个底朝天,身边有这么一个不知根底却规模庞大的势力,谁也不会安心。

    “不好,光明教要造反?”看到属于光明教的军士,探子们脑海中出现这么一个想法,随后便快速将这个消息传出去。

    通过信鸽,一些势力快速得到光明教要造反的消息,顿时大吃一惊,急忙进行各种布置,比如说将军队人员名额补齐。

    大黎帝国十一州一百单三郡一千三百八十二县,按照大黎帝国例律,每县(成)最多驻军五百,每郡(城)最多驻军一千,每州(城)最多驻军六千人(一个师)。

    由于大黎帝国境内已经超过一百年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乱,最近几十年更是处于较为和平的时代,各座城池驻兵基本上都是处于减半状态,严重地区甚至只有三分之一兵员。

    如今一些一等贵族和官员看到光明教集结兵力想要造反,一边派人将消息传播出去,一边将驻军人员名额补齐,之前大量灾民聚集在城外都没有让官员们将驻军人员名额补齐,散乱的流民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威胁,但是光明教的正规军队,让一些人重视起来。

    这重视也不算是将光明教当成大敌,认为光明教有攻破城池的可能性,毕竟各方势力得到的情报并不全面,或许只是发现一个地区光明教的军队正在集结,若是真的将光明教当成大敌,恐怕那些一等贵族和各地主政官员们不但会将驻军人员名额补齐,还会招募大批的预备队(民兵)。

    云逸同样得到光明教正在集结军队的情报,甚至比其他势力还要具体一些:大黎帝国多地都有光明教的军队正在集结,总人数预计超过十万,在云华郡接壤的海曲郡和解梁郡均发现光明教军队的踪迹,至于云华郡,到没有发现光明教传教士、信众的身影。

    “光明教终于要动手了。”云逸面无表情,光明教起事在云逸和少部分人眼中是必然的事情,只是没想到光明教居然隐藏这么多的军队,藏兵于民,每个村落隐藏一点,综合起来就是一支数以十万计的大军,还能有效避免被外界发现。

    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虽然云逸不知道光明教具体会怎么起事,但是该防备还是要防备。

    辰阳城是云华郡的门户,目前只有五百云家军驻守,这点兵力驻守一个城池实在是太少了,鉴于辰阳城的重要性,云逸决定先从云华郡其他城池总计抽调一千云家军,由云家军大统领石敏才亲自统帅,坐镇辰阳城。

    其次,各地的民兵也要召集起来,虽然民兵只是经过简单训练的军队,但是云华郡属于偏远地区,云氏有足够的时间将这些民兵训练成合格的军士。

    最后则是从命令在瀛州的虎贲军和神机营做好准备,随时都会从瀛州掉到云华郡来,如今虎贲军和神机营都已经扩充到一个师六千人规模,两军加起来总计一万二千余人,已经是一股相当强大的军队,有这两军在,云逸相信,即使光明教派遣数万大军来进攻云华郡,云氏也能抵挡住。

    没多久,整个云华郡就因为云逸的三道命令而行动起来。

    谁都不知道,光明教藏兵于民的军队不是几万,也不是十几万,而是多达数十万,在光明教教主袁昊的命令下,隐藏在各处的光明教军队快速向各处集结。

    数十万军队在大黎帝国各地集结,被外人发现不是意外的事情,袁昊已经提前想到这点,五堂十舵得到的命令是“不用管其他事情,快速进行集结,若是遇到军队阻挠,杀无赦。”

    剿灭反贼,无论在何时都是大功一件,有主政一方的官员不自量力,在发现光明教集结军队想要造反,直接命令该地驻军杀了过去,欲要剿灭反贼。

    然而一个县城最多有五百驻军,一个郡城最多有一千驻军,大多数时候驻军都没有满编,主政官员直接命令几百驻军出城,向着光明教军队集结地点杀了过去。

    在几场官军和光明军的小规模战斗中,即便有几场官军人数比光明军多,结果却都一样,官军被光明军杀得大败而逃,死伤无数,而光明军死伤却不多,官军吓得逃回城池中,不敢再出来,光明军却在继续集结着,仿佛之前将官军打得打败的事情没有发生过一般。

    逃回城中的官军胆子都快要吓破了,不过也将光明军强大的消息带回来,主政官员惶恐,若是光明军来攻,剩下的官军恐怕难以守住城池。

    官员一边派人向上级求援,一边招募军士,只求守住城池,一旦城池丢了,就算官员能够逃出城池,下场也会非常惨,轻则丢掉官身,重则被处死,要是有几率守住城池,谁也不会愿意弃城而逃。

    甚至有官员请城中大户帮助,无论官员怎么说,大户们都无动于衷,最多捐出一点钱粮,甚至许多人什么东西都没有拿出来,毕竟光明军还没有攻打城池,谁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说不定光明军并不是要造反,也没有想要攻打城池。

    在这个落后的时代,消息传递的还是太慢了,除了部分势力有限的使用信鸽传递信息,大黎帝国官方传递信息却是以人骑快马送信为主,路途中有官方驿站,可以吃饭、休息、更换马匹等等。

    只是路途遥远,等到消息传达过去,光明军已经完成集结。


………………………………

第163章 光明降世

    三月初一,晴空万里。

    光明山上,光明教总舵教主、左右护法、十大长老(应该是十二长老,有两个长老跟随圣女袁欣在泽州)齐聚一次。

    袁昊站在一座高大的祭神台上,台下是光明军总舵众人。

    “本座乃太阳真君一道分神转世,太阳真君看到大地被黑暗所笼罩,民不聊生,不忍于此,却不能直接干涉下界,遂有本座建立光明教,聚集民众之力量,驱散世间之黑暗……今日时机已到,当光明降世。”

    “圣光普照,驱散黑暗!”当袁昊说完后,大长老带头高声呼喊。

    随后台下所有人狂热的跟着呼喊同一个口号:“圣光普照,驱散黑暗!”

    凡是在场者,没有不崇拜袁昊的,就拿左右护法和十大长老来说,不要看他们现在都是先天武者,实际上他们都是普通人家出身,能够成为武者已经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原本这辈子都没有晋升先天的可能,偶然间被袁昊所救,认同袁昊的理念,如今却已经成为先天武者。

    是袁昊让他们成为可一以当(数)百的先天武者,袁昊就是他们心中的神,他们愿意把一切都奉献给光明教,奉献给袁昊。

    当场面的气氛达到最高。潮时,袁昊挥了挥手,顿时场面安静下来,不过台下众人面上的狂热之情未有一丝退散,全部都狂热的看着袁昊。

    “四长老、九长老。”

    “属下在!”四长老和九长老齐齐上前一步抱拳道。

    “四长老为正,九长老为副,统帅一万护教军,驱除归德郡境内一切黑暗!”袁昊发布施令道。

    “属下遵命!”

    “三长老、十二长老。”

    “属下在!”

    “三长老为正,十二长老为副,统帅一万护教军,驱除即墨郡境内一切黑暗!”

    “属下遵命!”

    ……

    “本座亲自率领圣裁、审判两军前往潼州城抵御,阻截潼州城内敌人派出来的援军,等潼州境内其他郡县全部攻下后,再齐聚大军围攻潼州城,现在,出发!”(圣裁军、审判军都是精锐军队,至于名字,好吧,起名是硬伤)

    “圣光普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