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铸天朝 >

第5章

铸天朝-第5章

小说: 铸天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上,前面就是临海城。”王涛回头向云逸说道,王涛便是云逸随行二十一个侍卫中的小统领。

    “好,我们加快行进,进城好好休息一番。”云逸看着远处显露出来的青灰色城墙下达命令。

    “驾!”

    时间刚刚迈入六月,云逸的形成已经完成超过四分之三,更确切的说,云逸此行大部分目标已经完成,接下来从临海城回到云华郡城的速度会加快。

    云华郡果然是地大物博,云氏最宝贵的财富都埋在土地下,在之前两个月时间中,云逸虽然没有找到金矿的踪影,却发现了银矿、铜矿、铁矿、铅矿、硫矿、硝石矿等各种矿脉多达几十种,甚至云逸还发现煤炭和石油。

    白银不及黄金的价值高,银币却是普通老百姓常用到价值最高的钱币,大半时候老百姓都是使用铜币,而用金币的可能性非常低,毕竟普通老百姓一年的总收入也只有一两个金币。

    云逸一共在两个地方发现三处银矿,单独那处银矿品位比较低,不具备开采价值,而两处银矿相近的位置云逸猜测这里有一处中大型银矿,银矿品位比较高,具有开采价值,银矿总价值超过100万金币。

    要知道云氏一年的纯收益才超过1万金币,银矿总价值居然达到云氏一百年纯收益的总和,当然,若是云氏开采银矿,获得的收益不是如此直接去计算的,还有算上云氏开采银矿的所需要的各种费用,已经上缴帝国的巨额税款,采完整个银矿云氏纯收益能达到50万金币就算是多了,而且这么大的一个银矿想要开采完需要大量的时间,以现在的技术,起码一百年时间别想开采完。

    在另一处银矿区域,云逸发现铅矿和锌矿,这处银矿只能算是伴生银矿。

    接着铜矿和铁矿各发现一处,品位一般,可以进行开采,预计其储量足够云逸在云华郡发展基础工业所需。

    硫磺和硝石是配制火药的必需品,在这个世界上,火药也曾出现过,是那群妄想长生不老的道士炼丹是意外弄出来的,不过火药没有引起人们注意,有了硫磺和硝石,云逸可以将自己家族的武力提升一个档次,就算是帝国大乱,云氏也有一些底气保住自己。

    发现煤炭很简单,云逸走到那里就看到果露在地表的“黑石头”,不需要多加验证,云逸就知道这是煤炭,有了铁和煤,云逸在云华郡建立起来基础蒸汽工业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而发现石油就很意外了,在距离临海城三十多里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庄,云逸一行人在村民口中意外得知村庄附近有个黑油潭,气味古怪,而且黑油还能燃烧,水泼不灭,村民以此为奇,虽然黑油能够燃烧,但是气味不好问,村民也不曾使用黑油,甚至认为黑油会带来灾祸,不愿意接近黑油潭,等到云逸来到黑油潭时,赫然发现这就是石油,这处油田居然能够达到自喷。

    石油是一个好东西,短时间内云逸无法用到工业上,但是在战争期间,石油就是一个恐怖的杀手锏,想想到了攻城的时候,城墙上撒下来石油,将其点着,攻城的敌人都会被活活烧死,除此之外,战争中,使用石油作为御敌手段多种多样,甚至可以以石油开发出多种战术,水泼不灭的火焰,有谁能够抵挡?

    发现各处矿脉、物产的地方都被云逸标注在地图上,回头就要一步步进行开采,另外云逸还将发现的生长巨树的地方标准下来。

    云华郡靠海,大海中的财富不比陆地上少,只是因为这个世界大海中的风浪比云逸前世大海中的风浪要更多更大,而且海中还有巨兽,会对海面上奇怪的东西进行攻击,以前曾有不少人驾船出海,都没有再回来,所以大海成了禁区,连在近海捕鱼的人都没有。

    即便大海比较怪异,但是云逸心中也有征服大海的想法,海中多风浪和巨兽,那就建造更大更坚固的船,若是木船不行就建造钢铁船,风帆动力不行那就蒸汽动力,云逸总有一天要开始进行征服大海,看看这个世界是否只有一块大陆一个人类种族。

    ……

    片刻间,云逸一行人就已经来到临海城前,相比于云华郡城,只是县城的临海城规模更小,不过因为盐业,临海城繁荣程度和云华郡城差不多,有许多商人都来到临海城直接向云氏购买盐。

    大黎帝国对盐业严格管控,只有一等贵族和帝国官府才有资格进行制盐,私人不允许制盐,违者会被判以刑罚。

    普通老百姓不管是从哪里购买到食盐,价格都为10银一斤,无论是云华云氏直接向老百姓出售食盐,还是云氏先卖给商人,再由商人销售食盐,都是这个价格。

    食盐售价很高,但是云氏只能够得到的纯收益不足总收入百分之三十,大半收入都要上缴国家,小部分是用于从盐工手中收购食盐,而且帝国岁入大半都是来自于盐业,云氏岁入百分之八十都是来自盐业,可见盐业的暴。力,掌握了盐业,就掌握了一颗巨大的摇钱树。

    那云氏怎么会向商人们出售食盐呢?这不是分薄自己的利益吗?

    实际上云氏每年获取的食盐大部分都要销往整个泽州,云华郡人口才九万多,每年消耗掉的食盐有限,但是将盐运到其他地方去会大大增加成本,一些偏远地区的小商人过来购买食盐自己运回去卖,最终云氏的纯收益会有一定程度增加,将食盐降低一定价格卖给这些小商人,云氏得利,何乐而不为呢。

    大黎帝国的盐基本上都是盐工用铁锅煮海水得到的,效率十分低下,而且煮盐的盐工们非常幸苦,他们长期和海水打交道,身体有很多病痛,他们的收入仅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云逸来到临海城,一方面是想要在临海城休息一下,考察一下临海城区域的地理地质情况,另一方面云逸则是想要改变云氏目前制盐的工序,更换新的制盐工序,云氏白盐产量增加,意味着云氏收入的增加,同时还能一定程度上改变盐工的环境,一箭双雕。
………………………………

第10章 盐田晒盐

    临海县城的县令是云氏旁支出身,名云浩字子文,和云逸是一个辈分,年近三十,身材修长,样貌略带威严,显得一身正气。

    来到临海城的云逸一行人特别显眼,守城门的军士都能看出来这一行人多是军伍之人。

    云浩却不知道云逸的到来,云逸一行人虽然显眼,但是在临海城不是没有出现过,大黎帝国安稳已久,人的警惕性已经消弱,再说二十余人颠覆不了临海城,所以没有人在乎。

    云逸暂时没有去找云浩的想法,一行人随便找了一家客栈,好好休息一晚,第二天,一行人向临海城外行去,一路上走走停停,最终来到一个名为福全村的海边小村庄。

    福全村中居住着三十余户人家,皆以煮海水制盐为生,村民很少种地,毕竟这里临近大海,土地多是盐碱地,寸毛不生,还好云华云氏对这些盐工压榨的不算太厉害,盐工凭借制盐所得的收入,即便不种地,也能生活的下去,在这样的时代,已经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了。

    盐工的收入还可以,不过长期从事进行此事,大部分盐工的身体多病痛,想要治好必须花费大笔金钱,盐工只能忍着疼痛,当然,在这个时代干什么行业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农民种地亦是靠天吃饭,若是遇到干旱年份,饿死人是很平常的事情。

    云逸一行人来到福全村已经临近中午,不过走到福全村就能看到空地上架着一口口大铁锅,锅中装着海水,锅下烧着旺火,海水已经被煮沸,不断被蒸发,等到铁锅中所有的海水蒸发掉,锅底就会剩下一层细细的晶体,这就是人们吃的盐,这种制盐方法叫做煮海制盐,制盐效率很低。

    普通人购买到的白盐价格是10银一斤的高价,但是官府、贵族从盐工手中收购白盐的价格却连1银一斤都不到,这其中云氏给出的收购价还算是高的,其他地区以煮海水制盐为生的老百姓,收入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云逸在福全村转了转,然后又去海边走了走,到了中午,拿出随身携带的干粮吃了简单的一餐后,一行人接着在临海城抵御到处转悠,一天时间中,云逸也没有发现什么知道注意的矿产,到了傍晚,一行人已经回到临海城的客栈中休息。

    原本云逸还想写写画画,只是这个时代虽然有油灯和蜡烛,不过照明效果比较差,要是写写画画的时间长了,会非常累眼睛,云逸便放弃这个打算,转而盘膝坐在床上修炼内功,这段时间,云逸已经要将奇经八脉中的第四条经脉打通,晋升后天六阶。

    来到临海城的第三天,云逸没有外出的打算,而是拿出纸张和木炭条开始写写画画,云逸这是要将另一种海水制盐工艺详细的写出来,这种方法名为盐田制盐。

    盐田制盐其实就是利用太阳能蒸发法海水的制盐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岸边修建很多像稻田一样的池子,用来晒盐,制盐的过程包括纳潮,制卤、结晶、采盐、贮运等步骤:

    纳潮就是把含盐量高的海水积存于修好的盐田中,制卤就是通过利用太阳能让海水蒸发,浓度逐渐加大,当水分蒸发到海水中的氯化钠达到饱和时,要及时将卤水转移到结晶池中,卤水在结晶池中继续蒸,原盐就会渐渐地沉积在池底,形成结晶,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采集了。

    相对于用大铁锅煮海水制盐的方法,盐田制盐的效率要提高很多,盐池越多,产盐越多。

    盐田制盐的方法说难不难,等到这种方法在临海城推广开后产盐量大增,到时候就会引起外人注意,很容易就将这种制盐工艺复制下来,不过云逸拿出这种制盐方法,就没有想要让云氏赚更多的钱,云氏想要赚钱,云逸的方法多的是。

    云逸将盐田制盐法拿出来并将盐田制盐法命名为《云氏制盐法》,创作者当然就是云逸,等到《云氏制盐法》推广开来,云华云氏的声望就会迅速增加。

    声望是一个好东西,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云华云氏和云逸都需要这个东西,最起码它可以吸引人才来到云华郡。

    这些都是云逸昨夜想到的。

    云逸将《云氏制盐法》的步骤一一列在纸上,简单明了,只要识字的人得到纸张,就能快速了解其中的内容,并用《云氏制盐法》开始制盐。

    临近中午,云逸才将《云氏制盐法》彻底写好,云逸将纸张装好,接着便派两个侍卫带着云氏族长的信物前往云浩府上,就说下午云氏族长会到访。

    云逸两个侍卫来到云浩府上传话的时候,云浩正好在家陪着妻儿吃午饭,在得知下午云氏族长会过来的时候,云浩大惊,直接占了起来。

    云浩身为云氏子弟,也知道现任族长云逸的情况,突然出现两个人带着族长的信物说下午族长会到访,云浩能不惊讶吗。

    好在云浩担任县令多年,很快镇定下来,在陪妻儿吃完饭后,云浩推掉一切公务,进入书房仔细思考这件事。

    “真的是他来了吗?他怎么会来这里?”云浩不知道云逸现在的情况,所以内心充满疑惑,不过疑惑归疑惑,云浩只是担心云逸的处境,并没有太多其他想法,云浩自认为自己担任县令多年,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失误,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境内亦无匪盗。

    说到匪盗,整个云华郡基本上没有匪盗的存在,云华郡地广人稀,再加上云氏善待治下百姓,所以云华郡基本上不会出现匪盗,外来的匪盗也不会进入云华郡这片穷疙瘩地方,根本抢不到多少财物,于是云华郡成为匪盗禁区。

    没有匪盗,云华郡的治安非常好,都可以达到外出不用锁家门的程度。

    可惜云华郡土地太贫瘠,云氏经营云华郡两百余年,云华郡人口也没有达到十万,非常的无。

    【求推荐票呀,推荐票很重要!】
………………………………

第11章 谈论

    下午,云逸已经换上一身华贵的白色衣衫,打扮的如同一个文人书生一般,右手还持一柄扇子,带着侍卫向云浩府走去。

    临海城不算太大,很快一行人便来到云浩府前,却见云浩早已经在门前等候多时。

    云浩虽然和云逸是同辈,且云浩的年龄比云逸大,但是云逸是云氏的族长,云浩只是云氏旁支子弟,云浩亲自等候云逸到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云浩看到云逸向这边走来,云浩向着云逸快走几步,对着云逸做了一个揖礼沉稳的说道:“子文见过家主。”

    “子文请起,你是吾族兄,毋须多礼。”

    “礼不可废!家主请!”

    云浩引路,云逸带着两个侍卫进入府中,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