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铸天朝 >

第205章

铸天朝-第205章

小说: 铸天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的光明军与纪罗赵三国联军决战的时刻。

    在中路战场上和左路战场上,梁军、武军和光明军各有交战,都是以小规模交战为主,或者说是光明军小股部队对梁军和武军展开袭扰战,真正的大规模战争一直没有爆发,不过这也导致光明教实际控制区域日渐缩小。

    大梁帝国战场上的战争已经持续将近一旬时间,神州大地西北部,大越帝国百万大军正式对安国发动全面进攻。

    正月十九,在越军统帅老将唐利一声令下,百万越军从安国南方和东方攻入安国国内。

    实际上安国国内军队数量要比百万越军多不少,只是这些军队中正规军已经不足四分之一,剩下的都是民兵乡勇,安国和楚国的正规军几乎都在楚国战场上消耗殆尽。

    如此情况下,安国只能继续之前的思路,拒城而守,希望用一座座城池为安国争取时间,最好是神州大地上发生巨变,比如其他国家入侵大越帝国,使得入侵安国的越近被迫回援。

    只是安国高层也知道希望是渺茫的,他们只希望尽可能的多支持几天。

    双方之间实力差距巨大,仅仅几天时间,面对稳步推进的百万越军,安国就丢掉数座县城。

    越军并不着急攻城,那样人员损失太大,即便是多浪费一些箭矢,越军也不希望死伤太多人。

    在安国个别几座城池中,面对只连绵不断放箭不进行大规模攻城的越军,不少安军或者是安国的杂牌军承受不住,主动打开城门向越军发动进攻,其结果自然是越军轻松攻占城池。

    在城池外的镇子和村庄里,安国的老百姓们自发组织护卫队想要保卫自己的家园与越军死战到底,然而越军只派几个人过去劝说他们放下武者,越军不会对平民动武,你们也不要做无谓的抵抗。

    在巨大的差距下,许多安国人放弃抵抗,这样的乡镇和村庄越军秋毫无犯,即使是那些继续抵抗越军的乡镇和村庄,在越军攻破那里后仅仅是杀死带头的人,其他人都只是警告几句就放过了。

    安国战场上的战争正向着安国不利的一面的扭转,安国还能坚持多久?

    ……

    呜!呜!呜!

    一支支秦军登上火车,向着他们的目的地云华城快速前进,在大秦帝国帝君云逸的号召一下,一场展示大秦帝国武力的大阅军即将在云华城开幕!


………………………………

第424章 大阅兵(上)

    【晚点还有一更】

    无论是海外玄州、瀛州两大州岛的驻军,还是武威关、彰德关的守军,骑兵、炮兵、步兵,陆军、海军,在大秦帝国帝君云逸的号召下,大秦帝国。军队各部各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前往云华城参加即将开幕的大阅兵。

    通过轮船和火车,一支支部队向云华城快速集结着。

    在大秦帝国。军队各部刚刚接到来自兵部的命令时,各部统帅也是万分惊讶,各部统帅级别高,基本上都受到过帝君的接见,还不是一次两次,但是对于普通的士卒来说,即便不是面对面相见,也会让无数士卒疯狂。

    当各部统帅将兵部的命令传至全军后,事情正如他们所想的那般,全军将士都想要前往云华城参加大阅兵,群起激昂,这可就让各部统帅犯难了。

    各部参加阅兵人数是按照各部性质来划分的,一个步兵师出三百五十二人,一个骑兵师出一百零二人,一个炮兵师出一百五十二人,而一个步兵师总人数在一万三千五百人左右,一个骑兵师总人数在五千人左右,一个炮兵师总人数在七千五百人左右,几乎五十个人里面才有一个人能够获得资格。

    该如何选派人员去参加大阅兵?

    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原本各部统帅还想直接选择一个屯或者一个队去参加大阅兵,现在只能选择竞争的方式,以步兵师为例,以火器为主武器的士卒比试射击准确度,以冷兵器为主武器的士卒比试自身武力,按照如此方法,最终大秦帝国。军队各部完成人员选拔,再进行几天紧张训练,被各部选拔出来的人员怀着激动的心情搭乘轮船、火车前往云华城。

    在上一旬的《大秦帝国报》中第一版也刊登大秦帝国即将在云华城举办大阅兵的新闻,大阅兵具体举办地点是在云华城外北部军营中,那里有足够的地方进行大阅兵。

    在报纸上看到要进行大阅兵的新闻的原因也很简单,云逸不可能弄个大阅兵自己看着玩,还要让其他人看看。

    阅兵本就是一种检阅部队、宣扬武力、震慑百姓或敌人的军事手段,自己偷偷摸摸举行阅兵那叫怎么回事,虽说不会邀请其他国家来观看阅兵,不过邀请大秦帝国各个层次人士前来观看阅兵还是可以的,一方面展示一下大秦帝国。军队的强大,另一方面也会震慑一下那些一直别有用心的人。

    其实阅兵对于一些人来说并不少见,当然,都是一些另类的阅兵,比如说夹道欢迎的军队入城仪式,大军出发前汇聚在点将台前,等等。

    随着《大秦帝国报》在全国范围内发售,老百姓都知道大秦帝国要在云华城举行大阅兵,一些有条件的人纷纷向着云华城赶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各地开往云华城方向的火车都是爆满状态,云华城内客栈也是爆满状态,云华城人口暴增。

    而且在上一期《大秦帝国报》发售后,云华城内最火热的话题就是大阅兵,甚至两人相见的第一句话都从“你吃了吗?”变成“你去看大阅兵吗?”。

    “想当初帝君治下只有一郡之地,却练出云家军这样的精锐之师,在云家军前面,什么敌人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一个云华城的老居民向着其他人讲解到,自一开始就居住在云华郡的人们是最了解云逸是如何崛起的,那巨大的改变也让云华郡的居民惊讶不已,谁都不敢相信偏居一偶只有一郡之地的云华云氏居然打败各个强敌成功登顶。

    “唉,每次报名参军都不要我,我一定要去看看大阅兵,看看帝国。军队是什么样子。”一个身体偏瘦弱的青年叹着气说道

    “爹爹,爹爹,我也要去看大阅兵。”连孩童也对大阅兵向往。

    大阅兵开幕前两天,大秦帝国。军队各部受检阅部队先后抵达云华城,在提前安排好的军营中住下。

    在之后的两天时间里,有专人向各支受检阅部队告知大阅兵的内容,一直受检阅部队需要注意的事项,虽然不会进行彩排,但是也不能在大阅兵时出现大的失误,徒增笑话。

    各支受检阅部队在获知具体情况后,利用大阅兵前最后这点时间,开始紧张的训练。

    能够来参加大阅兵的将士就是大秦帝国。军队各部中的精锐,最起码不会出现连命令都听不懂的人,虽然时间很短,不过在短短训练时间里,各支受检阅部队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这变化当然是好的变化。

    秦历开元十二年正月廿二,大秦帝国大阅兵开幕的时间。

    这天清晨,云华城中的老百姓们吃过早饭后纷纷离开家门,向着北城门走去。

    此时从云华城上空向下看,就能看到一副永久让人难忘的事情:几十万人都向着一个方向走去。

    大阅兵的地点是云华城外北部区域的军营,因为要举办大阅兵,场地已经提前经过改造。

    此次大阅兵由内阁总揽全局,以六部中兵部和礼部为主。

    在天刚刚亮的时候,礼部官员就在为大阅兵场地的事情而忙碌,当参加大阅兵的老百姓来到场地外时,已经有礼部官吏和众多将士在这里等候,他们需要将参加大阅兵的老百姓安置好位置,防止出现混乱。

    会有多少老百姓来观看大阅兵,礼部的官吏都无法说出一个具体数字,云逸猜测能有二十万人以上来观看大阅兵,然而真是的情况却是有超过三十万老百姓进入观礼现场。

    大阅兵的地点选择的非常有意思,总体呈现平地加多个小山包的形式,大阅兵在平地上进行,而观礼的老百姓站在这些小山包上来观看阅兵。

    小山包不高,老百姓站在小山包上,正好后面人的眼前要高过前面人的脑袋,不至于被遮挡视线。

    大阅兵开始前,阅兵场地周围的小山包上已经挤满了人,黑压压一片,真可谓是人山人海。


………………………………

第425章 大阅兵(下)

    【第二更送到!】

    除了这些自发来观看大阅兵的老百姓外,云逸还让礼部发出邀请函,要求一些人来观看大阅兵,收到邀请函的人有海外世家的家主、关内宗门势力的宗主、大商人、名声较大的文人等等。

    阅兵场正前方有一座一个月前建好的点将台,点将台是云逸和朝廷大臣们管理地点,在点将台左右两侧,各立有一个观众席,持邀请函进场的人可以进入观众席坐着观看大阅兵。

    巳时,大阅兵正式开始,负责大阅兵前半段的礼部尚书云哲瀚站在点将台上,打开诏书念了起来。

    “奉天承运,帝君诏曰,大秦帝国立国已有十二年,遥想大秦帝国立国之初,山河破碎,无数百姓在饥饿与寒冷中挣扎,孤不忍,遂……”

    云哲瀚宣读的这份诏书就是一份简单的大秦帝国年记,将大秦帝国立国之初到现在发生的主要事情一一念叨出来。

    云哲瀚不是武者,虽然身体不错,不过却已经满头华发,所以云哲瀚宣读诏书的声音比较小,坐在云哲瀚周围的云逸、上官玉玲和朝廷众大臣们倒是能够听清楚云哲瀚的话,点将台之外的人就很难听清楚了,恐怕也只有两侧观众席中的先天武者能够听清楚云哲瀚说些什么吧。

    虽然其他人听不到云哲瀚说些什么,但是整个场地中却没有其他人敢说话,大部分人面朝点将台,且不敢目视点将台上的人。

    一炷香多时间,云哲瀚宣读完诏书坐下,兵部尚书石敏才站了起来,接下来的环节由石敏才主持,大阅兵的主要环节即将开始。

    点将台上,石敏才运转内力开口说道:“大秦帝国立国已有十二年,大秦帝国。军队建军亦有十二年时间,剿灭乱匪,抵御外敌,帝国。军队一直在努力前行……今天就是展现帝国。军队之日,阅兵仪式正式开始!”

    这场大阅兵的步骤大部分是由云逸参考前世现代阅兵模式设计而来,一些地方做出符合时代的改变。

    随着石敏才一声令下,阅兵仪式正式开始,受检阅部队开始入场!

    踏!踏!踏!

    一支几十骑组成小队由东向西漫步前进,这支黑骑兵的最前方却是帝国重臣大将军王朔。

    王朔左手牵马,右手举着一面“秦”字大旗,整个人威风凛凛霸气无双。

    当王朔带着骑兵小队走到点将台前方时,王朔头朝点将台转去并大声喊道:“战必胜!”

    “杀!杀!杀!”王朔身后的几十名骑兵齐齐转头高呼道。

    几十人的声音汇聚到一起,形成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

    王朔的队伍走过之后,其他一支支步兵、骑兵、炮兵方阵依次通过点将台,在每一支方阵走到点将台中央的那一刻,他们都会头向右转,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声响。

    观看大阅兵的人们最直观的感受有两个,一个是整齐划一的方阵,另一个就是方阵的秩序。

    是啊,在神州大地上各国。军队中,只有大秦帝国。军队要求练习走队列,走队列不会直接提升战斗力,却能够训练士卒的纪律性,锻炼士卒的意志力,同时也能展现军容。

    问问那些观看大阅兵的老百姓,当一个纪律严明队列整齐的军队和一个纪律涣散、队列散乱的军队放到一起,他们的视线会完全放到前者身上,他们更愿意自己的家园由前者守护,后者在守护自己的家园同时还有很大可能会给家园带来破坏。

    在看到阅兵场上依次走过的各个方阵时,观礼人群的青年们对参军的意愿更高了,他们梦想着加入到这种军队中,保家卫国,到战场上杀敌立功,当然,能不能被选上就是另说了。

    至于受检阅方阵中各个士卒装备的武器,老百姓们却没有多少想法。

    相比于那些普通老百姓来说,点将台左右观众席上的人们思绪复杂,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强大的大秦帝国。军队,在如此强大的大秦帝国。军队面前,他们又能够做些什么?只要帝君云逸不自己作死破坏帝国的根基,大秦帝国会不断强大,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大秦帝国前进的脚步。

    大秦帝国立国只有十二年罢了,十二年的时间太短太短,一些旧时代遗留下来的东西还无法完全烟消云散,这种东西只能依靠时间去磨灭,不过今天这场大阅兵倒是将许多别有用心的人震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