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铸天朝 >

第164章

铸天朝-第164章

小说: 铸天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烨心中感觉这股骑兵有一定可能是要去征关路,不过征关路那里有两万守军,仅凭这股骑兵应该无法攻破关卡,骑兵是无法攻城的。

    不过黑骑兵和冯烨印象中的所有骑兵都不同,即便不是这种木质的关卡而是有着高大城墙的城池,黑骑兵也可以进攻,只不过损失会大一些罢了。

    许久之后,冯烨才恢复镇定,陷入到思考中。

    征关路暂时阻断,想要重新打通征关路,起码需要几个月时间,这几个月时间中,冯烨大军要孤军奋战。

    冯烨已经深刻认识到与自己率领的大唐军队相持两个多月的云氏大军,云氏大军实力非常强,又装备着那种射程很远威力又大的奇怪武器,大部分时间里,大唐军队都处于挨打状态,不断损兵折将,而云氏军队伤亡数字非常少。

    每当冯烨分兵准备包围云氏军队,云氏军队都会迅速撤退,与大唐军队游斗,大唐军队只能再次汇合,若是不汇合,自身死伤数字只会更多。

    短时间内冯烨无法再获得援军,也就也就意味着冯烨大军在与云氏军队交锋中会不断处于劣势,那冯烨大军又会坚持多久。

    最终冯烨决定将衡州东部大唐军队控制范围的所有大唐军队全部调回杜曲郡。

    杜曲郡也就是真定县所在的郡,冯烨打算收回所有兵力,坚守杜曲郡,等待征关路打通,同时冯烨欲尽可能的收缩自身,让关内两大势力云氏和王氏打起来,这样大唐帝国征服关内的可能性更大。

    随着冯烨的命令下达,驻守在衡州东部各处的大唐军队纷纷向杜曲郡撤退,林哲也派出骑兵部队对大唐军队进行袭扰。

    进入到六月中旬,所有大唐军队都已经撤回到杜曲郡,冯烨清点麾下所有人马,竟然只剩下十八万多一点,最让冯烨失望的是,冯烨带入关内的两支精锐部队玄甲军和飞豹骑,玄甲军近乎全军覆没,飞豹骑也是损失惨重。

    大唐军队都撤回到杜曲郡,林哲大军也来到杜曲郡外。

    林哲召来云景、云豪、常继春三位将军商讨接下来的战斗部署,林哲亲自带领第二步兵师和第四步兵师从正面进攻杜曲郡,云豪带领第一骑兵师去杜曲郡南方,常继春带领第二骑兵师去杜曲郡北方,两个骑兵师主要任务不是进攻杜曲郡内的大唐军队,而是防止大唐军队从南方或者北方逃跑,那样林哲大军想要消灭大唐军队要费事许多。

    林哲大军的战术千篇一律,但是这一次驻守在各个城池中的大唐军队没有逃跑,即便城池的城墙被林哲大军轰碎,守军也没有撤退,继续坚守着,冯烨要尽可能的坚持到征关路打通,现在冯烨率领的大唐军队已经没有多少退路,除非进入那危险重重没有探查的九岭山脉其他区域。

    对于消灭杜曲郡内的大唐军队,林哲大军采取稳扎稳打战术,并没有盲目夺城,那样会使得林哲大军损失惨重。

    仅仅只是炮轰、炸药包轰炸,最多三天时间,就能拿下一座城池,城池的城墙已经彻底毁坏,在连绵不绝的炮轰下,大唐军队的士气大降,早已经失去当初想要一举征服关内的高昂气势。

    死对于士卒们来说并不可怕,一些人当兵就已经有了死亡的觉悟,可是这么憋屈的死去,让众多大唐士卒难以接受。

    在林哲大军攻城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大唐军队从城池中出来,对林哲大军发动自杀式冲锋。


………………………………

第338章 衡州和惠州

    【第三更送到】

    冯烨南征北战几十年,还是第一次面对这么窘迫的情况,明明冯烨自己率领的军队人数是敌人的五倍以上,却偏偏被敌人追着打。

    冯烨也曾使用各种计策来对付林哲大军,然而无一例外,全部失败了。

    比如夜战,在夜色的掩护下,冯烨大军向林哲大军营地发动进攻,但是冯烨大军刚刚接近林哲大军营地二百多丈距离,黑夜居然变成白昼,冯烨大军损失惨重不得不撤退,同时在冯烨大军中多了一些有关黑夜变成白昼的神奇传说。

    比如武者突袭,冯烨组织五名先天宗师一百名高阶武者对林哲大军进行突袭,然而林哲大军的火器太强大了,即使实力高达先天六阶的武道宗师,也会在密集的火力覆盖下受伤,更不要说实力低于先天的武者。

    至于埋伏、包围等各种战术冯烨也用过多次,却被谨慎的林哲一一破掉。

    最终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冯烨大军只能坚守杜曲郡各座城池,林哲大军一一将城池攻克,一口一口将冯烨大军吃掉,冯烨大军无法反抗,也没有能力反抗。

    若是冯烨大军坚持不到征关路被打通,那冯烨大军将会被林哲大军彻底消灭掉。

    衡州战场上战斗在继续,衡州北边的邻居惠州也在爆发一场大战。

    六月十九,王朔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目标是惠州境内的苏沈蒙李胡五大世家。

    苏沈两家共有八万惠州军,蒙李胡三家共有九万人马,五大世家加一起共计十七万大军,比王朔率领的二十万大军少三万,王朔大军占据一点兵力优势。

    五大世家联军中有以精锐著称的惠州军,王朔大军中也有由王朔亲自组建统帅的猛虎骑,猛虎骑依旧补足一万名额,其中三千重骑兵,七千轻骑兵。

    重骑兵在战场上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冲锋陷阵,无可抵挡,苏沈两家就曾吃过重骑兵的亏,为了对付猛虎骑,世家联军准备好了拒马枪、陷坑、绊马索、铁蒺藜等各种器械。

    战争初期,五大世家决定拒城而守,以城池消耗王朔大军兵力。

    不过王朔大军不时那么容易对付的,在战争未开始前,王朔就命人在袁州南部打造出各种攻城器械。

    有这些攻城器械在,王朔大军攻城的损失要小一些,不过依旧要比世家联军多,但是王朔依旧这样做,王朔要将麾下兵马中不完全服从自己的人在这场对五大世家的战争全部收服或者借敌人之手消灭掉。

    王朔战神之名可不是白来的,王朔一出现在战场上,王朔大军士气就会暴增,再加上王朔亲自率军冲锋陷阵,惠州境内一座座城池被王朔大军快速攻克。

    不过王朔也知道,真正的大战还没有开始,到两军决战的时候,那会是一场双方总兵力高达几十万的大战,即使是决战,也不时一天就能分开的。

    当然,王朔坚信自己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不止是打败五大世家联军,还有要击败云氏,成为关内新的统治者。

    王朔在得知衡州战场上的形式变化心中也是有些吃惊,十五万大唐军队竟然打败不了三万多的云氏军队。

    云氏军队擅长以少胜多,但是那都是关内其他世家的军队,那些军队中新兵占据很大一个比例,而大唐军队中不可能有多少新兵,云氏军队却依旧战胜他的敌人。

    虽然心中有些吃惊,不过王朔的情绪也在激动起来,自王朔踏入战场起,无论遇到多么强大的对手,每战必胜,在王朔心中,五大世家不配成为他的对手,云氏是王朔唯一的对手,也是唯一能够让王朔认真对待的对手。

    两个月时间转瞬即逝,无论是衡州战场还是惠州战场,都到了最后的决战。

    在衡州杜曲郡冯烨大军控制的最后一座城池真定县城,冯烨率领五万人马进行着最后的殊死抵抗,冯烨不知道征关路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打通,冯烨只能尽可能的去抵挡敌人的进攻。

    冯烨心中也想明白一件事情,即使在真定县城没有被攻破前征关路被打通,冯烨也会率领麾下兵马从征关路撤回大唐帝国,并劝阻帝君摧毁征关路,几十年内不要进攻关内。

    云氏大军的实力几乎已经让冯烨心生恐惧,这是冯烨南征北战几十年时间里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如果能够选择,冯烨真的不愿意带着大唐军队出征关内,在关内,已经有近二十万士卒拥有倒在这片土地上。

    “我是大唐帝国的罪人。”看着不断倒下的士卒,冯烨曾多次口中喃喃这句话,在冯烨心里,只要他能够回到大唐帝国的土地上完成他心中最后的事情,冯烨愿意以死谢罪。

    一枚枚炮弹落到只有大唐军队没有普通老百姓的真定县城中,真定县城经过大唐军队的加固,对炮弹的抵御能力增加,城中的士卒也摸索出各种躲避炮弹的方法。

    只是真定县城才多大,想要能够在真定县城中活下去,完全靠运气,运气不好的,在林哲大军第一波炮弹中就被炸死,运气好的,能够坚持到最后。

    衡州战场上在进行决战,惠州战场上同样在进行着最后的决战。

    惠州城北面的平原上,五大世家十二万大军和十三万王朔大军在此交战。

    两个月时间,王朔大军损失达到七万,比五大世家联军的损失还要多两万人,不过两个月时间过去,王朔对麾下兵马控制能力更强,完全就是指哪打哪,就算是送死任务也不会有人敢不听令。

    相比于衡州城上几乎一面倒的“屠杀”,惠州战场上可谓是真正的血战,王朔大军和世家联军混战在一起,每时每刻都有无数士卒倒在这片大地上。

    为了阻挡王朔率领的猛虎骑,世家联军手段齐出,堪堪抵挡住猛虎骑,却不能阻挡猛虎骑离开。

    直到双方都打得筋疲力竭又难以分出胜负,双方才鸣金收兵,来日再战。


………………………………

第339章 姊姊和姊丈

    八月廿十傍晚,一部分学子从云华学府大门走出来,有的人乘坐便宜的公共马车,有的人步行,他们要返回到自己在云华郡城的家中去。

    作为云氏教育体系中最顶级教育机构的云华学府,按照府主云逸的规定,云华学府的学子都要住在学府中,一般情况下只有放假的时候才能离开学府。

    云华学府的学子每旬结束后有一天旬假,家住在云华郡城的学子可以返回到自己家中居住,每半年结束时,会有长达一个月的半年假,即便家在泽州偏远地区的学子也能通过乘坐火车返回家中。

    明天正好是云华学府的学子放旬假的日子,一部分家在云华郡城的学子们离开学府,返回到自己家中。

    “季圭,先生之前讲的机械结构你弄明白了吗?我一直搞不明白。”

    “弄明白了,这个机械结构是这么……这么回事……”

    两个年龄在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学子从云华学府大门走出来,一边走一边谈论着。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季圭还是你最厉害。”

    “嘿嘿。”那个“名”季圭的年轻学子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走出云华学府的大门后,季圭和同伴分开,季圭的同伴步行朝西方走去,季圭却坐上一辆公共马车。

    三炷香时间后,公共马车在云华郡城中央区域停下,只有季圭一人下车,下车后的季圭行去的方向让马车上的其他几位乘客稍微惊讶一下,因为季圭行去的方向尽头是云府。

    在云华郡城中,只有云逸的府邸才能称之为云府,在云氏治下区域中,有许多人都认为云逸将会成为关内新的统治者,意味着云逸会在关内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新的帝国,云逸会成为这个帝国的帝君。

    季圭没走几步路,却发现路的尽头有一道倩影,看到这道倩影后,季圭从步行状态快跑起来。

    “姊姊!”季圭喊道,十几息时间,季圭已经来到这道倩影面前,脸上满是兴奋之情。

    “多大的人了,还这么跳作(有点顽皮的意思)。”方璇好笑为弟弟方策整理衣衫。

    “嘿嘿。”

    季圭就是方策的字。

    方璇和方策姐弟俩,这是一对几乎被世人遗忘的一对姐弟,自老帝君方曜死去,方璇和方策的身影在新平城中彻底消失,不过两人年龄都比较小,又没有什么背景,几乎没有人注意两人,即使两人消失不见,也没有人寻找。

    当初方曜为了以防万一,派影卫将方璇和方策姐弟俩送出新平城,最终方璇和方策来到了云华郡城这个大黎帝国偏远的一座城池,住了下来,在方曜遇刺身亡后,影卫的效忠者就变成方璇和方策姐弟俩,不过主要是方璇掌控影卫,方策则是沉寂在知识的海洋中。

    若不是因为沈梦心和方璇方策姐弟俩一起来到云华郡城,云逸恐怕也不会知道帝女和帝子会来到这里。

    在云逸直到方璇和方策的身份后,云逸并没有多少在意,毕竟只是还未成年的少女少年,不值得云逸去重视。

    有时候沈梦心也会邀请方璇方策姐弟俩来云府做客,云逸和方璇方策姐弟俩也是熟络起来。

    时间流逝,方璇和方策慢慢长大,方策不喜欢习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