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铸天朝 >

第145章

铸天朝-第145章

小说: 铸天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人群中,而武威关守军迅速反应过来,纷纷将手中弓箭放下,拿起长枪或者朴刀,盾兵在前,长枪兵次之,朴刀兵最后,沉稳向前前进,挤压跳到城墙上来的敌军的生存空间。

    下一刻,大越帝国的先天宗师纷纷出手,大刀、长枪、铜锤等各种武器一会,将武威关守军的防线砸出一个个“窟窿”,大越帝国的士卒纷纷跟着己方先天宗师上前与武威关守军厮杀在一起。

    武威关守军的敌人是一个帝国,光是现在登上城墙的敌方先天宗师就多达十余人,武威关的先天宗师比较少,只有三人,另外还有信州两大世家程氏和严氏的五位先天参与到战斗中,虽然先天宗师没有敌人多,但是武威关守军中的高阶武者可不少(后天七阶至后天九阶),三到五名后天九阶武者组成一个个阵形,与敌军的一个先天宗师对抗。

    战斗在继续,这是一场消耗战,大越帝国若是不能将武威关守军打得少于一万人,想要拿下武威关是不可能,只能通过消耗战消耗武威关守军的有生力量,最终夺下武威关,好在武威关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援兵,大越帝国一方相信有足够的时间拿下武威关,进而向关内进军,将大黎帝国这片富饶的土地占据。

    ……

    武威关的战斗在继续,信州南北两个战场上的战斗也在继续,这时,武威关遭受到大越帝国大举进攻的消息却传了过来。

    传过来又有何用,两处战场的战斗短时间内无法分出胜负,无法驰援武威关。

    王朔看着武威关传来的消息,心中怒火沸腾,命令袁州军加紧进攻,要快点将光明军消灭掉,驰援武威关。

    城外袁州军有近六万余人,城内光明军只剩下二万五千余人,虽然袁州军是光明军的两倍以上,也有攻城车、投石机等各种攻城器械,但是已无退路的光明军抵抗的也异常顽强,每一战袁州军的损失已经小幅度超过光明军。

    王朔明白,想要消灭掉光明军,袁州军自身损失会非常大,但是他必须消灭掉光明军,将信州掌控在手中,原本信心十足的王朔在得知大越帝国大举进犯时,情绪变得有些急躁,大黎帝国的江山他势在必得,可是现在有另一个强大的帝国插手,会让事情发展陷入到无可预知的地步,王朔必须尽快消灭光明军,然后驰援武威关,将大越帝国的大军阻挡在关外。

    面对袁州军凶猛又不间断的攻城,站在城墙上指挥战斗的袁畅表面上镇定无比,内心却是一片苦涩,如今他以无路可退,除了投降就是死战,投降是不可能的,光明教不可能向世家投降,那就只能死战,看着一个个光明军士卒战死,袁畅的心在滴血。

    猛烈的战斗持续一天时间,这天夜里,一队光明军骑兵冒死冲过袁州军封锁将大越帝国兵临武威关的消息送进孤城中,得到这个消息后,袁畅猛地站起来,他突然想到一个主意。

    第二天清晨,袁畅派人给王朔送去一封信,邀王朔相见,王朔同意。

    上午,袁畅单人单马离开城池来到战场中央,王朔也单人单马离开袁州军阵列来到战场中央与袁畅相见,王朔想要看看袁畅到底要说些什么,至于将袁畅直接擒下,王朔并没有这个想法,这是小人才能做出来的事情。

    王朔:“袁畅。”

    袁畅:“王朔。”

    两人互相喊出对方的名字,之前两人每次见面都是与之大战,这还是第一次没有动刀动枪。

    “汝邀本将军来有何目的?”王朔目视袁畅淡淡问道。

    袁畅却道:“大越帝国兵临武威关,君急了。”

    “那又如何?尔等必定城破人亡,若现在投降,本将军可饶恕尔等一死。”王朔不可置否的说道。

    “若是这样下去,圣军的确难逃一劫,不过君想要打败圣军却短时间内却不可成,等到王君攻破城池再驰援武威关,恐怕武威关已经被大越帝国拿下,君之麾下兵马也会损失严重,那时可就晚矣,畅有一言,君可愿听?”袁畅问道。

    “说。”

    “圣军败局已定,大黎帝国已无圣教生存之土壤,只要君让出一条路,畅会带领圣军离开信州,离开大黎帝国,而君可以带领大军迅速驰援武威关,君以为可否?”

    “可!”

    “什么?你同意了?你不怕我骗你?”袁畅有些不敢置信王朔居然这么快就同意。

    王朔却道:“你不会,要走就快点走吧,不要让本将军后悔。”

    说完王朔驾马往回走,回到袁州军阵列后便命令袁州军放开一条路,让光明军离开。

    袁畅回到城池后,命令城池中光明军将能够带走的东西都带走,准备离开这座城池,等与信州中其他两部光明军汇合后,袁畅会带领光明军离开信州,离开大黎帝国,虽然离开大黎帝国的前往外界的武威关已经被大越帝国的军队堵死,但是离开大黎帝国的路并不止一条。

    注:君,尊称,有“您”的意思,非日本专有,而是日本跟中国学来的。


………………………………

第299章 袁畅退走括苍山,王朔驰援武威关(下)

    世人都知道大黎帝国被括苍山脉和九岭山脉“包围”,想要出关(离开大黎帝国)的路有两条,一条是北出武威关,一条是东出彰德关,现在武威关外有大越帝国二十余万大军,这条路已经被堵死,而彰德关距离信州太远,袁畅不可能带领光明军从这里出关。

    武威关和彰德关都行不通,不代表袁畅没有路可走,曾经袁畅的父亲袁昊独自或者带领手下多次进入括苍山脉和九岭山脉,寻找世所罕见的高年份药材,对两大山脉内部情况非常清楚,甚至走穿这两大山脉,开辟出一条相对比较安全的路线。

    虽然袁畅自己没有走过这路线,但是手中有一份留有路线的地图,途中也有各种标记,即使这条路线比较狭窄无法通过大队人马,对袁畅来说已经足够了,袁畅知道,光明军中大部分人特别是士卒不会跟着袁畅背井离乡,因为这里有他们的家。

    袁畅带领光明军离开城池,从袁州军空出来的一面离开,随后光明军一路北上,在信州西部的一万光明军收到消息也赶往信州北部集合。

    在袁畅率领光明军向北方前进的时候,王朔也率领袁州军跟在光明军后面向北方前进,一方面是驰援武威关,另一方面是防止光明军出现意外情况。

    以男人的直觉,王朔相信袁畅会说到做到,不过也有可能出现意外,王朔不得不防。

    一旬后,信州光明军在信州北部汇合,王朔也率领袁州军和在信州北部一直与光明军对战的信州世家联军还有一部段家军汇合。

    光明军全部集结后,袁畅让光明军各位将领向下面传达他袁畅要离开信州离开大黎帝国的事情,不强求,愿意和袁畅走可以,不愿意和袁畅走的也可以,只要不再抵抗袁州军,他们就能回到家乡平静的生活着。

    在普通士卒得到通知后,一片哗然,激动过后,士卒们开始做出自己的选择,正如袁畅所想,愿意跟袁畅离开大黎帝国的人很少,不足十分之一。

    对于普通士卒来说,自己战死了也就战死了,但是现在没有死,自己还有家,他们就不愿意背井离乡离开大黎帝国。

    而愿意跟着袁畅离开的人过半都是已经没有家的人,其中光明军中剩下的七个先天宗师也就是光明军的七个高层全部愿意跟着袁畅离开,光明军中的中下层军官过半也愿意跟着袁畅离开,最后袁畅大致统计一下愿意跟着他离开的人有二千三百余人,三分之一人都是武者,其中先天宗师七人,高阶武者六十五人,中阶武者一百七十三人,低阶武者五百一十二人。

    袁畅带着二千三百余人走了,他们要到大黎帝国之外的地方继续去追逐他们的梦想,剩下的三万多光明军原地解散,向着自己家的方向走去。

    王朔见证大黎帝国最后一支光明军消散的过程,在确定光明军是真的解散了,不会再死灰复燃后,王朔率领袁州军、信州世家联军、段家军总计七万大军,向着最北边的武威关赶去。

    七月十四,袁州军和光明军在信州赤嵌交战。

    七月末,陷入劣势的光明军退守一郡城,其后该郡城被袁州军团团包围

    八月十一,大越帝国二十余万大军兵临武威关,旋即对武威关发动猛攻,武威关四万守军在段罡的指挥下拼死抵挡大越帝国大军的进攻。

    八月十七,王朔收到武威关方面的消息,王朔命令袁州军猛攻光明军驻守的城池,欲快速剿灭光明军北上驰援武威关。

    八月十九,袁畅与王朔战场上会面,袁畅提出带领光明军离开大黎帝国的提议,王朔同意,随后袁畅带领光明军北上,王朔亦带领袁州军跟在光明军后面。

    九月初二,大黎帝国境内最后的光明教势力解散,袁畅带领二千二百余人向括苍山脉某处进发,欲穿过括苍山脉离开大黎帝国,同一天,袁畅率领七万大军继续北上驰援武威关。

    武威关的攻防战在继续,好不容易等到这么一个机会,大越帝国的军队凶猛的向武威关发动一次又一次攻势,之前聚集在武威关前有二十余万大军,将近一个月下来,大越帝国死伤人数超过三万,但是聚集武威关外的军队依旧超过二十万,而且还在源源不断的增加。

    大越帝国死伤人数超过三万,武威关守军死伤人数也超过一万,而且在长时间的战斗中,即便武威关守军可以轮换三班,士卒们也变得有些疲惫,守军损伤在慢慢加大,若是再这样下去,武威关顶多坚持两个月时间,两个月后再没有援兵,武威关将彻底沦陷,大越帝国数十万大军将会涌入关内。

    “兄弟们冲啊,只要拿下武威关,金钱随便拿,美人任你们享用。”

    “杀!杀!杀!”

    在金钱、美色的诱惑下,大越帝国的士卒们疯狂的向武威关发动一次又一次进攻,战友死了,他们就踩着战友的尸体继续向前冲,金钱、美色就在前方,只要攻破武威关,一切唾手可得。

    武威关守军也在拼死战斗,甚至一些受伤的士卒直接抱着敌人一起跳下城墙,就算是死也要拉着敌人一块去死,坚决不能让武威关落入到敌人手中。

    “众将士,再坚持两天时间,两天后我们的援兵就要到了。”段罡收到王朔援军的消息后,迅速将这个消息说出来,武威关守军在得知援军即将到来后,士气大增,一时间竟然将冲上城墙的敌人又赶回去。

    或许是大越帝国方面也收到武威关有援军的消息,大越帝国对武威关的进攻越加凶猛,甚至昼夜不停的对武威关发动进攻。

    这天夜里,差一点大越帝国就要占领武威关正面城墙,最后还是段罡亲自带头将敌人杀下城墙,武威关守军自身损失惨重。

    九月初四,王朔率领六千猛虎骑先一步抵达武威关,六千人不多,还是骑兵,但是因为有一波援军到来,武威关守军士气再一次大增,将大越帝国之后数次进攻都抵挡住。

    两日后,大队援军进入武威关,大越帝国见想要攻下武威关已经不可能,遂撤军。


………………………………

第300章 两年,有子云天佑

    【三百章啦】

    “哇!哇!哇!”

    云府内某个房间中伴随着婴儿的哭声,上官玉玲为云逸生下第一个孩子,男孩。

    云逸给自己的第一个儿子起名天佑,云天佑,在上官玉玲怀这个孩子的时候,曾发生意外,差点这孩子就保不住了,现在这个孩子能够平安生下来,云逸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云逸给自己的第一个儿子起名天佑,希望上天一直保佑这个孩子。

    小天佑出生后,云府上上下下都在围绕着他转,云逸也不例外,每天云逸都要抽出大量时间来陪上官玉玲和孩子。

    时光荏苒,距离大越帝国帝国从武威关撤军已经过去两年了,如今已是黎历二二九年天成四年的冬天,身为先天宗师,两年时间并没有在云逸脸上留下多少痕迹,不过随着孩子的出生,云逸留了两撇小胡子,近似于眉毛的小胡子,这样会让云逸年轻的面孔看起来成熟一些。

    自此上次上官姐妹夜聊后,上官玉玲每天勤于武道,终于,在去年的冬天晋升先天,在上官玉玲巩固武道境界后,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为云逸生一个孩子,云逸自然赞同,年后上官玉玲便怀上孩子,除去中间发生的小意外,小天佑在这个冬天出世了。

    小天佑出世,云逸有了继承人,云氏政权越加巩固,云氏、云华系各个家族乃至云氏治下三地的普通老百姓们也为之庆祝。

    两年的时间,整个大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